茶文化视域下劳动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2023-10-03 14:20
福建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茶文化劳动

任 宁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1 茶文化的背景

茶文化是拥有丰富内涵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形式到内在精神,在生活形式上以茶道、茶书、茶艺等,在精神层面涉及茶俗、茶祭等形式,乃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大量书籍中了解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茶叶与茶文化的不断发展造就了一系列行为与心理等方面的现象。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使茶文化发展背景有了更为悠长的底蕴,茶文化中有儒释道的精华,同时将重德、尚和、崇俭、贵真奉为主要精神内涵。茶文化的内涵核心则是重德,这也是茶文化的发展精神[1]。以德树人,塑造高尚人格进行自我完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正是无数劳动人民所追求的目标,秉承着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茶文化中尚和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根源所在,主要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诸多含义,而整体核心发展方向是和谐理念。在以“和”为初心的茶话活动中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也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茶文化给予“和”内在理念,使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上有了价值尺度。在茶文化的发展中随处可见崇俭的身影,倡导勤俭、朴实、清廉是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高尚的重要体现。崇俭育德是中国茶文化弘扬的文化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求真务实为茶道精神的核心,追求人与自然平衡和谐发展、追求真善美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制茶人和品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茶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本身的包容性更强了。通过人们的不断发现与总结,茶文化包括了社会性、民族性和广泛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文化需求。茶文化在国民生活中也有非常真实的反映,从物质到精神,从高雅到平凡相互融合,既简约实用也不乏娱乐性。茶文化的不断发展研究,使其内在的核心价值得到传承和发扬。在茶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不断融入,也体现了当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茶文化视域下的劳动精神

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通过劳动的实践性,形成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意识。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与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劳动理念的认知,明了价值追求,以热爱劳动、辛勤付出、崇尚努力为底蕴对劳动精神进行文化传承,劳动精神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劳动精神在华夏文明中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有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从精神到物质的创造,从《诗经》的赞颂劳动到“四大发明”的劳动智慧,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与辛勤劳动的价值创造。中华民族精神动力的源泉,来自生生不息的劳动精神[2]。回望历史的长河,展望未来天空,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力量支撑。

在中国古代,食用茶和饮用茶的记载历史悠久,古人通过不断地强化和提升制茶技术。到宋代时期,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已经非常繁盛,人们正是借助赏茶和品茶的活动,并通过种茶、制茶与售茶的劳动过程提炼出茶文化。借此不难发现求真务实,重德尚和的精神正是劳动人民朴实无华的劳动精神。

从茶叶的烘焙炒制到茶具的工艺锻造都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精益求精、严谨的劳动精神。茶农更是付出辛劳的汗水浇灌出优质的茶树,经过历代种茶人的不断发展,选种培育改良茶树,凭借自古传承的采摘技法来对茶园进行耕种打理。深度挖掘茶文化背景下的劳动精神,让广大学生通过了解种茶的艰辛,制茶的严谨钻研。我国制茶的工艺高超繁杂,是一代一代制茶人的经验传承,也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正是通过种茶人的辈辈传承,制茶人的继承发扬,从劳动中实现茶道的不断发展。劳动精神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充分体现。

3 劳动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指引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底蕴颇深,以茶文化为背景的劳动人民,发扬的劳动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茶文化背景下的劳动精神培育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着大学生形成特有气质,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新时代劳动精神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通过劳动教育不断使广大学生群体去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和弘扬劳动精神,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导向追寻理想信念为发展目标。

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实现国富民强。大学生是社会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需要巩固。大学生需要知道劳动的意义所在,更需要劳动精神的培育,从中探索和发现人生目标,提高人生价值。劳动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和世界认识上可以激励大学生不断进取自我完善。而且可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与择业观,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自我的理想信念[3]。

3.1 劳动精神激励大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认识世界完善自我

通过人生理想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为奋斗的激情做出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形式以及劳动创造的价值。明确培育目标,运用劳动精神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激发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付出自身的劳动力量。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追逐着梦想而前进,也因为新时代的各种机遇完成梦想,当代大学生应立大志、担大任,心怀国家发展,与国家共同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社会建设接好接力棒,争当接班人。

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仍需要实践来检验所学的本领。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劳动创造的成果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实践得出的物质成果,另一种则是在劳动实践中的精神产物。劳动造就了人,而劳动精神是激励大学生在世界中通过实践发现世界,在劳动过程中认识世界。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理解和探索真理,发现自身的问题和需要发展的空间,不断地去完善自我。通过劳动精神的培养,使大学生拥有上进、严谨、踏实的优良品质,使其在劳动过程中成长、成才。

3.2 劳动精神解读正确的幸福观与择业观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人的价值体现是为了获得幸福感,而获得幸福的来源就在于劳动。要想从生活中找到真正美好的事物,就要正确理解劳动精神。劳动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可以打开美好生活的大门。

劳动精神引导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劳动精神,让大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意义。吃苦肯学,有钻研精神,这才能成长为岗位上的有用之才。通过劳动看到天地的广阔,发现真正的人生价值。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实现个人价值成就社会价值。从劳动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且认真学习劳动精神形成正确的三观认知。学习劳动精神认识行业发展,引导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秉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根本,对待职业的发展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和事业发展上有着无形的熏陶,从而实现劳动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效果。运用科学的手段了解社会的需求,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在学校中加强学习锻炼,针对性的储备知识量,使自己在社会竞争中能够展现出自己的闪光点。并且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在目标的追求中升华自我认识,成就职业的社会价值。

人在幸福中不断探索,人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选择喜欢的职业成就自己,造福社会,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3.3 劳动精神能够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自我的理想信念

实现劳动精神培育,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正确认识劳动。培养劳动热情,清晰劳动的创造性与创新性,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育得到更高的重视度[4]。社会各界通过宣传劳动教育,大力发扬劳动精神,以新时代为背景倡导劳动的创新性,引导大学生产生劳动情感改善劳动精神的认识。

首先,劳动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锻炼人的意志与才能,培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由此可见,同学习劳动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了解国情,深入基层,服务人民,并增强社会责任感。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事业中去,运用过硬的专业知识服务人民,开启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进程、成就以及正在面临的困难,坚定为社会服务的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信念;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以及红色文化基地等,深刻了解到在历史的发展中中国革命胜利艰苦卓绝,认识到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区服务的艰辛,并在基层中认真领悟党的发展方针以及社会发展策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极大地加深和人民群众的感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人生价值,通过实践不断升华理想信念,提升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和服务意识。

其次,近些年“学历效应”的影响,对认识劳动和学习劳动精神出现培养缺失,从而直接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价值影响。在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选拔机制有待优化,做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有机平台去展现自己,使其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可以获得能力的认可。在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从各方面都要有效保证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为劳动群体提供有力的保障。促使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将热情劲性强的释放到劳动中来,提升劳动精神的养成积极性。

最后,劳动是事物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人获得幸福的根源。深刻理解劳动精神,发现生活中的精彩风景,通过劳动去获得人生的成功[5]。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认识劳动是实现一切美好生活的关键。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弘扬劳动精神,积极引导大学生热爱工作、自我奉献,实现专业能力与实际和谐融合,在实现生命价值的同时找到人生幸福。

3.4 劳动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的意义

新时代的发展时期,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发展的主力军,培养正确的、多元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价值观。通过全范围、多渠道的,培养大学生能够拥有社会辨别能力,发展心智,增加社会经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被社会环境所影响。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勇于承担责任[6]。在不断挖掘茶文化背景下的劳动精神同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认知能力,加大对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工作。在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中,国家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的素养教育,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可以做到高度关注社会责任,注重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学习。由于人的成长环境多元立体化,只靠学习是不过够的,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协作,通过劳动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学习劳动精神,使劳动精神在无形中熏陶学生的理想信念[7]。劳动精神有激励大学生的作用,劳动精神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人生目标迎接人生挑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劳动精神也需要有更鲜明的思想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在劳动精神的培养过程中激励大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激励、奉献自我,从而达到人生价值的满足。

4 结语

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随着时代发展也展现出当代劳动人民的创新与传承。通过深度剖析茶文化的历史内涵,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情况,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加大劳动精神的注入与引导,使当代大学生可以肩负历史使命,明确人生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劳动,理解劳动,做好投身奉献社会的准备。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茶文化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热爱劳动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