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精神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分析

2023-10-03 14:20
福建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茶道精神心理

贺 莎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信息辨别能力相对较弱,他们面对着复杂的信息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为此,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显得颇为关键。茶道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具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功能,本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茶道精神相互融合模式进行探讨,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实现全面发展。

1 茶道精神涵义

茶如今已经成为很多群众的日常必需品,根据医家论著,茶叶的药用价值最初是由神农氏发现,到了明清时期,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普遍的活动。经过几千年发展逐渐沉淀出极为丰富的茶道精神内涵。蕴含着佛家的明心见性、儒家的中庸之道。茶道极为精深博大,很难通过统一的定义对其进行总结。吴觉农曾经表示:饮茶能够愉悦我们的精神,茶道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能够修养我们的身心。庄晓芳则提出,茶道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道德修养、礼法教育方式,具体是通过饮茶方式来实现。林治则提出,茶道是教化、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它将文化与茶事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对上述有关茶道的定义进行分析,可以知晓目前茶道并没有统一的概念,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茶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提升修养的方式。因此进一步衍生出,茶道也就是一种人道,人们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如品茶、沏茶、煮茶、赏茶等,对自身的修养进行提升,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进而实现人格上的升华,最终达到茶、人和谐的安乐之道[1]。由此可见,茶不仅是一种清香美味的饮料,更是升华成一种文化与精神。我国茶道的核心之一就是“和”,涉及到各种精神内涵,如和静、和平、和俭等,它突出了人们相互直接的和谐,家庭的和睦、国家的和平等。当然,这个“和”也十分注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平和的心态,为人处世有着显著的豁达精神,实际上,佛家的明心见性、道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中庸,都十分突出心平气和、和谐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人们可以从各种文学、绘画等作品中,都能了解到很多古代先贤通过饮茶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消解自身的愁闷等,甚至利用茶道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拓展自身对宇宙、生命、生活的认知。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成快速上升趋势,喝茶与品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消遣的最优选择之一[2]。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对茶道精神进行深入了解,使得茶道精神快速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2 茶道精神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融合途径

2.1 明确茶道精神在心理教育的价值

高校要想将茶道精神应用到大学生心理教育中,使茶道精神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茶道精神可以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发挥出何种价值。茶道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是具有实践与物质基础的,将茶道精神应用到学生心理教育中,可以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引导、培养人才以及文化学习四方面的价值。高校应明确传承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应将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全面发挥,学生要首先了解何为茶道精神,教师再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弘扬与创新,再茶道精神融入心理教育方面还需要高校克服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功利性,将茶道精神的非功利性发挥出来。

2.2 营造茶道精神在心理教育的氛围

文化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累积,茶道精神具有长远性的特点。如果只是做一场讲座或者教师教授一节课,是无法获得想要的效果的,对学生真正了解茶道精神也是不利的。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韦应物曾经对茶有着“洁性难污”的赞誉,苏轼则认为“佳茗似佳人”[3]。古代士大夫之所以爱茶,不仅深爱茶之沁人心脾、提神爽气,更爱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实际上,现代高校校园同样可以培育茶道精神氛围,譬如可以在公告栏里宣传茶道故事,或者向广大大学生开展有关茶道精神的讲座等,借助这些多元化方式,将校园文化与茶道精神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构建良好的校园茶道环境,从而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显著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

2.3 创新茶道精神在心理教育中的方法

茶道精神具备着较为独特的趣味性,如果我们一直使用陈旧的心理教育方式,简单的在课堂上讲授心理教育文化课,就不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对于创新茶道精神在心理教育中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邀请当地茶名流到学校上课,或邀请各界热爱茶道精神的人士与学生交流;开设茶道精神选修课,允许所有专业学生选择;建立茶道精神研究会,让热爱茶道精神的学生交流和实践;组织全校茶道精神知识竞赛等。利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宣读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着想,与大学生发展过程相结合,提高茶道精神对各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学生真正接受发自内心的思想政治教育[4]。

3 茶道精神视角下如何优化大学生心理教育环境

3.1 优化大学生心理教育社会环境

人类是群居动物,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前提,高校开展心理教育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利用茶道精神优化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环境。茶道精神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通过学习茶道精神,可以更好的去适应现代社会,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校在组织心理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深刻领悟党的精神,心理教育教师要定期宣传党政路线与方针,并对有关部门所提出的心理教育要求进行积极落实。随后,还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对我国思想政治发展历程,乃至国际的发展演化进行深入了解[5]。此外,高校还需要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积极配合,开展校外相关心理教育活动,将茶道精神进行融合,使得大学生心理教育社会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

3.2 与家长进行联合优化家庭环境

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出生以来,我们都深受家庭的影响。因此,一个家庭风气是否良好决定了高校进行心理教育的开展。每个家庭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家风,它是世代传承的精神,将茶道精神融入到家风中,对于学生的思想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方面,学校可以与家长进行联合,促使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中都可以感受到良好的茶道精神。此种方法的实施,可以不用刻意的去教导学生,学生可以在不经意中感受到茶道文化精神。此外,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学生在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自身素养。

3.3 优化校园环境

将茶道精神融入校园环境,使大学生更容易拥有宁静祥和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建设起到了较好作用。要将校园环境进行优化,第一点就要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对教师进行茶道精神的培训;开展校园精神相关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定时召开心理教育联席会议,让各个学生对自己前一阶段的内心情况进行汇报,表扬先进学生。

4 茶道精神与大学生心理教育融合措施

4.1 运用茶道精神丰富心理教育课堂

传统的心理教育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会觉得十分枯燥乏味,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的讲述着不同学者、思想家的观念,而学生则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这种被动式教学模式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该学科成绩就不能令人满意。若是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将茶道精神进行融入,就可以对该问题进行很好解决。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茶道精神历史,而且我国地广物博,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在茶道精神上还有着不同的特点,譬如客家人拥有丰富的采茶戏文化,江南则有着清幽的茶艺表演,壮族人则有精彩的采茶舞等。可以将这些多元化文化与高校心理教育融合,显著提升心理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更为主动的学习,并对心理教育课产生偏爱之心。在心理教育领域,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是重要的内容,为此,完全可以将各种精彩的茶故事融入到心理教育课堂上,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古代士大夫在一天的劳作之后,往往会邀上三两好友,饮茶赋诗,并常常通过诗作展现他们的思想。心理教育教师在正式讲课前,也可以借助于影像、动画等方式,让学生对古代贤人的茶、诗思想进行深入了解,尤其是那些士大夫兼诗人,更容易从他们的作品中感悟深刻的爱国情感[6]。随后再进入到课文的学习,这样就能对早先片面灌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使得学生有着更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对他们的积极性进行显著激发,使得学生更为深入的吸纳教师思想,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4.2 运用茶道精神扩展心理教学内容

茶道精神即在饮茶过程中逐步演化成极具典型的文化特征,其中涉及到茶书、茶艺、茶道、茶故事等,它们都是将茶作为重要的载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在内容上极为丰富,而且具有颇高的实践价值。茶道精神应用至心理教育领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使得学生更容易对这些内容进行接收,并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譬如各种蕴含丰富文化的茶事活动,譬如茶歌、茶舞、茶艺等,不仅娱乐性十分突出,同时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喜欢上茶道精神。在心理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将这些表演融入课堂,丰富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将美育、德育等知识与茶道精神进行融合,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茶道精神而感受到哲学知识,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品质。国内高校开展的心理教育课,其内容大多理论讲解,缺乏生动的实例,这让很多学生感受到十分枯燥。为此,可以借助于各种茶艺等表演,并将心理教育与茶道精神内容加以科学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更好吸收。当然,在教学中还可以将茶道精神与学生专业进行融合,譬如历史专业,就可以对茶道精神的演化过程进行讲解,这样还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进而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4.3 运用茶道精神完善心理教学考评体系

考试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考核手段,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试还是开卷形式,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上勾选出教师所讲述的重点,考试之前大致翻看一遍,考试时就可以以较快速度找到考试内容进行抄写,长时间采取此种方法会促使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应付思想,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利用茶道精神完善心理教育考核制度,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将茶道精神的考评与有趣性相融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加入,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教学结束之后。例如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理论与实际相关联。因近几年茶道精神快速发展,很多地区出现了茶道精神相关的旅游胜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体验,将感受通过报告形式进行上交,教师可以以此进行评分,此评分可以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从报告中,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接受程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应告诉学生此门课程考试较为严格,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最终能不能顺利毕业与此课程的考试结果有较大关联;在单元结束之后,可以将茶道精神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学生分成小组,各个小组进行创作,之后由教师与其他小组对创作内容进行评分,最后按比例算入期末成绩中。

5 结语

我国是茶道精神的摇篮,有着精深博大的茶道精神。将茶道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校要重视茶道文化的教育,通过该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的心理,从而有效预防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另外,将心理教育和茶道精神进行融合,还能很好提升心理教育效果,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立足于茶道精神,对心理教育环境、教学措施等进行优化,期望可以在提升大学生心理教育效果方面起到一定作用[7]。

猜你喜欢
茶道精神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体验茶道魅力
虎虎生威见精神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心理感受
茶道人生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