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23-10-03 14:20
福建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茶文化思政

李 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将茶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当中,不仅能够促使数学教学工作呈现出更为浓厚的人文色彩,而且也能够促使学生感受茶文化魅力、深化对茶文化的认知,这无论是对于提升数学教学工作水平还是强化茶文化的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数学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对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做出探索。

1 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1 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其人才素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应届毕业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进行基础的专业课程教学之外,还需要提供综合素质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程思政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也开始认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渗透到高校的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学虽然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依然可以融入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数学的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思路。在进行数学课程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意识,进而成长为综合性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要求。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够通过已知条件,经过严格的推理和思考,求证出数学课程的某些真理。同样,茶文化也蕴含着无限的哲理:茶文化起源于真实的生活,茶叶生长在大自然中,从最初的发芽、采摘到后续的各种工艺,都离不开特定的工序。同时,人们在采茶、煮茶、品茶、论茶的过程中,也需要按照某种特定的流程进行,这都是逻辑思维在茶文化中的重要体现[1]。因此,将茶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启发,可以将演绎推理和逻辑推理相结合,通过结构严谨的证明过程,更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形成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逻辑思维模式,培养缜密的逻辑思考习惯。

1.3 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

高职高专院校是开展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而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的传承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教育等形式进行传承。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容,使得文化传承的方式更加全面、灵活。学生能够了解到茶文化的相关信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培养文化自豪感,这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要求;第二,大学生高素质人才,在进入高等院校后需要独立进行生活和学习,如果缺乏坚定的文化理念,很容易误入歧途;同时,在高校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新鲜事物,容易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如果缺乏正确的文化理念,很容易受到消极文化的影响[2]。所以,在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中渗透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文化信念,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避免国外腐朽文化的侵蚀。

2 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时面临的困境

2.1 对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视程度不够

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需要依赖多种因素,从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对茶文化渗透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要求的提高,再加上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茶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是将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作为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导致茶文化在教学中渗透不够深入;其次,教师对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工作不够重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对茶文化的应用和渗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活动,或者是为了减少备课的复杂度,没有将茶文化的内容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再次,学生对茶文化课程内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时,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只关注与考试相关的内容,或者是为了就业,只关注与毕业招聘要求相关的内容。进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等软素质相关内容的学习,从思想上不认可茶文化渗透到数学课程中的行为,缺乏与教师的配合工作,导致渗透的效果微乎其微[3]。

2.2 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方式不够完善

社会对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但是由于改革的时间较短,导致很多改革的内容、措施等停留在较为浅层的阶段。尤其是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工作,渗透方式不够完善,导致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够明显。首先,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方式过于单一。部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直接放弃将茶文化的融渗透,认为茶文化与数学是格格不入的两种事物,无法将其结合到一起。有些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仅仅是通过PPT或者播放纪录片的形式进行,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两者结合的奇妙之处,导致结合的效果不够明显。其次,缺乏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经验。一方面,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将茶文化渗透入数学教学中的经验非常少,而且缺乏典型的成功案例,导致教师在进行备课时,缺乏有意义的参考内容,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能力,很难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来;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认为茶文化属于文科内容,对于数学教学为主的理科教师来讲,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只是从网上找到一些较为浅显的茶文化教学内容,没有经过提炼加工,直接放到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讲解,导致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伦不类。

2.3 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如何评价其渗透效果,客观、全面地反映整个渗透过程,是促进课程思政视角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高校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首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不够合理。大部分高校依靠考试及格率或者是后续的就业率来评价教学成果,导致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也会导致教学内容向着功利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很多高校将教师的薪资待遇与评价结果挂钩,很多教师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过分削减教学内容,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无法进行渗透;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不够合理。高校为了快速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往往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单纯的考试形式无法全面地展示学生的逻辑思维,也遮蔽了数学课程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极大地影响了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

3 课程思政视角下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且经过多年的应用和探索,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为后续高等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打破现有的困境,不断推送数学教学与茶文化相融合。

3.1 学校需要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共同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发展[4]。学校作为整个教学改革的组织者和保障着,需要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为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奠定基础。

首先,学校需要组织学习教育部的指导文件,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和精神,明确课程思政的主要方向。并且鼓励相关人员利用闲暇时间,对指导性文进行深入学习,通过教学研究和组织探讨等方式,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集思广益,更好地明确课程思政的主要方向。

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一方面,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相关课程的改革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利用教师的课余时间开展授课,通过聘请外部专家讲座的方式,或者是教研组研究分享等方式,对教师当前的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地评估和指导,让教师能够发挥其教学优势,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成长为适应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骨干。

最后,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针对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教学重点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需要结合本校的教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特点,挖掘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研究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找到茶文化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关键点,继而鼓励授课老师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另外,学校还需要组织教学骨干力量,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吸收其他高校先进的教学经验,通过归纳和吸收变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针对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和教师去茶文化相关地区进行旅游学习,通过切身感受种茶、采茶、炒茶、煮茶、品茶等多种工序,更加深入地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3.2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课程,通常会给人一种逻辑思维严密、演绎推理一丝不苟的印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将其与传统茶文化结合起来[5]。这也是很多教师在尝试将茶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之处,所以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抓住茶文化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关键点。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学课程的教学核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需要打破思维定式,不再将数学看做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可以与茶文化等传统文化课程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学科。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认识到,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推理、综合素质成长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

其次,根据上文可知,当前教师在将茶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时,缺乏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依靠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知识,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地尝试,具备不怕犯错的精神。同时高校也需要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树立教师将茶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的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茶文化进行探索和分享,并提出与茶文化或者数学教学相关的问题,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和探讨的方式,找到茶文化与数学教学的科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成长,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

最后,打破自身固有的教学模式,文化的教学模式是丰富而多样的,在将茶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茶文化相关的PPT,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茶文化相关的纪录片,或者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感受茶文化的起源,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与茶文化相关的学习资料并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同时,高校需要定期安排教师参加一些教学竞赛,通过设置奖项等方式,提高教师交流与学习的渴望,不断成长和进步。

3.3 学生需要积极配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理念下,学生应该作为课堂的主人翁,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避免被动地依靠教师获取知识[6]。因此,在将茶文化渗透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进行积极配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的指导下、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

首先,学生需要进行角色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效率非常低下,学生的主动性被埋没,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更好地将茶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进行课堂角色的转变,例如:在课程开展之前,可以进行提前预习,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并且将问题记录下来;同时,学生还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提出相关意见,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等。

其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茶文化与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在教师安排的提问或集体讨论时间,需要积极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茶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当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可以主动联系老师积极询问,逐步培养学习的信心。

最后,高校一般会对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进行评价,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评价系统中,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向高校及时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高校和教师需要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认真更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反馈意见进行公示,让学生了解意见被处理的进度,避免打击学生参与评价体系的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茶文化等传统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当中,是数学学科贯彻课程思政要求的有效尝试,对于提升数学教学文化内涵、促进茶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数学学科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向课程思政发展需求,以茶文化与数学教学融合问题为导向,对茶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做出持续探索,从而更好的发挥出茶文化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茶文化思政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茶文化的“办案经”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