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在舞蹈创作中的价值

2023-10-03 14:20范文海俐
福建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形式

范文海俐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直以来,社会各个层次和领域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舞蹈的价值和性质,社会公众会将其当成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具有娱乐功能,而专业的舞蹈教育领域则会将其当成是一项事业,具有社会经济功能,但要想真正的理解舞蹈这个艺术类型,我们必须要深入到舞蹈中,从表像看它的本质。舞蹈是一种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美学教育[1],它本身就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它不但能愉悦众人,让人的身体机能更加协调,也能将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传达出来,从品质上教育人们、引导人们,培养人们的艺术素养。因此它始终是我国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文化是一种有别于舞蹈的艺术类型。茶作为人们常用的饮品形式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体系,参与了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其内容丰富,给人以自然而平和的美感。这两种艺术形式本源是一致的,都是人们在日常劳作中形成的固定的、并有着极强传播性的重要文化资源,两者在融合过程中是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舞蹈创作中融入茶文化可以让舞蹈内容更加丰富且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有助于舞蹈的发展,而茶文化利用舞蹈这个载体可以让其精髓与表现形式更加深邃和多样,从而实现文化本身的继承与发展。

1 采茶舞对舞蹈创作中的价值

1.1 采茶舞对舞蹈创作的文化价值

采茶舞是将赣南文化作为基础演变而来,能够将赣南文化特色展现出来,所以在舞蹈创作过程中,采茶舞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赣南地区是我国茶叶的主要种植地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种茶、采茶是主要的劳作方式,采茶舞可以展现日常采茶的情景,对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凸显。在舞蹈创作中,采茶舞的独特性强,能够将当地民众的思想渗透到舞蹈创作中,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在舞蹈中,观众可以看到当地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感受朴实无华的优良品质,被当地民众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可以说,在舞蹈创作过程中,采茶舞体现出的文化价值较为浓郁,对舞蹈的传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

1.2 采茶舞对舞蹈创作的艺术价值

在舞蹈创作过程中,采茶舞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也非常明显,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提供助力。采茶舞有非常高的鉴赏价值,尤其是矮子步,能够体现出当地群众日常的采茶活动,人们劳动过程中,会在山间走路,肩上扛着背篓,身体弯曲,这种艺术形式刚好可以展现出日常的采茶生活。在舞蹈创作期间,通过将这些形式与舞蹈创作有效融合,对舞蹈的传承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在舞蹈表演中,人们可以通过舞蹈了解赣南人民的实际生活。在采茶舞中,扇子花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与采茶生活有紧密关联。随之舞蹈的不断创作及革新,扇子花得到整体优化,能够将采茶生活的细节提炼出来,同时与舞蹈创作深层次融合,可以充分展现出舞蹈的美感,让人们的多元化审美需求得到满足。在舞蹈创作中,采茶舞还可以凸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借助舞蹈进行表达,并将植物与动物渗透到舞蹈创作中,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1.3 采茶舞对舞蹈创作的传承价值

在我国传统艺术发展中,采茶舞是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采茶舞的创编,可以将民间舞蹈的传承价值充分体现出来。采茶舞能展现人们日常采茶的状态、流程以及形式等多方面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在舞蹈创作中,采茶舞还能真实再现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劳作情形,对艺术发展、历史研究、文化传承有积极作用和有影响。因此值得被传承与发扬。在舞蹈创作中,采茶舞能展现出积极乐观、勤劳朴实的精神状态,在当代人的生活中,这些精神品质恰恰是人们缺失的,若能在舞蹈创作中给予采茶舞高度重视,在采茶舞的引领下,会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艺术修养的提高。

2 采茶舞与舞蹈创作的关联

2.1 茶文化为舞蹈创作提供素材

2.1.1 劳作之美。真实的采茶场景不似艺术化那样夸张,而是忙碌中带有平静,真实中又充满梦幻,翠绿的山林,崎岖的山路,如烟似雾的清晨,嫩绿的茶叶翻动在采茶女白皙的手掌之间。不同的茶叶对采摘的要求是不同的,什么样的茶需要怎样的采法,嫩芽、茶叶、茶梗采摘的顺序、摆放的位置都是有要求的。比如女儿茶的采摘,在民间有多种对该茶采摘手法的描述,有说是待字闺中的女儿采摘,也有说是妇人采摘,并且要在天光大亮之前采摘完毕。这些传说无不说明茶叶的采摘是有讲究的,是辛劳的。通常情况下茶工在采摘茶叶时是不能用指甲去掐的,而是要轻捻茶芽向上拔起来。烈日骄阳、微风雨露,不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采茶时高超的技术、流畅的动作、朴实的容颜、闪着光的眼神都是对辛勤劳作之美的诠释。采茶的劳作之美为舞蹈的创作带来了灵感,提供了素材。

2.1.2 品鉴之美。虽然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并不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家。即使如此我国的茶叶种类却是最多的。每一种类型的茶叶都有自己独有的生长条件和独特的色彩与味道。比如黑茶属于后发酵茶,主要是以成熟度比较高的黑毛茶为主要原料,适宜生长在湖南、湖北等地,其中安化黑茶最为出名,该茶产品的外观呈黑色,一般汤色橙黄为主,叶底黄褐或黑褐粗老,滋味或醇和、或焦香、或浓厚,让人体验到一种朴实醇厚的美感。绿茶这一类型又分为多个品种,其中日照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与黑茶不同,绿茶不是发酵茶,因此它就保留了茶叶原有的青绿色,呈现出“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一般汤色都是黄绿、清亮的,滋味青涩中带有甘甜,给人以是清新脱俗之美感。因此人们在饮茶时不仅仅是去品味其口感,更多的是在品鉴中发掘文化美、艺术美、工艺美和自然美。除此之外,茶叶也会让人眼前一亮,整个过程中都充斥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不同茶叶的冲饮方式是不同的,但茶艺师总会在循规蹈矩的茶艺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美感,充满着典雅之意。这样的美感同样也会在舞蹈中有所体现。因此在舞蹈创作中融入茶文化的品鉴之美可以更好的向观众展现茶文化的价值意蕴,同时也能让舞蹈文化的内容丰满起来了,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2.2 舞蹈创作为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

茶文化的传播途径最常见的就是诗词歌赋,尤其唐朝最盛,同时还有茶歌,比如西晋年间的《采茶歌》《请茶歌》《茶山小调》等,还有以江西一带特有的戏剧——采茶戏,这些文学艺术形式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但对于茶舞来讲,该艺术形式虽然发源较早,但随着时代的动荡与变革,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起起落落,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传承,史书中对其的记载也寥寥无几。目前存在的采茶舞一般集中于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偏远区域。舞蹈的创作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将茶文化融入到舞蹈中就可以实现对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而最近几年也有这样的例子,通过舞蹈的形式让人们熟悉了茶文化,比如G20杭州峰会中的《采茶舞曲》、具有汉中地域特色的《上茶山》等舞蹈,不仅是对茶叶本身的宣传,也是对茶叶发展历程、茶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的宣传。从这个角度分析舞蹈艺术可以成为茶文化传播的另外一个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向观众表达舞蹈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背景音乐的衬托,为观众阐述更深层次的茶文化精神内涵。

3 采茶舞在舞蹈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从融合的形式上分析

人们在对两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茶文化与舞蹈文化的内涵有深刻而清晰的认知,没有完全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而是硬性的将两者捆绑在了一起,既无法从舞蹈中展现茶文化,也无法利用茶文化来促进舞蹈的发展,观众观看过后没有产生心灵上的波澜和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在对舞蹈进行创作时挖掘了一个关于采茶的主题,那么在创作时就会特意去强调采茶的这个过程,整个场面热闹非凡,但对于采茶的细节并没有分析和演绎到位,采茶的劳作之美没有展现出来。

3.2 从融合的作用分析

茶文化与舞蹈创作的融合是为了更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对两者融合的核心领悟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无法准确的把握住两者融合的方向。通常在舞蹈创作中最为出彩的就是茶艺与茶舞,在对茶叶进行冲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技术就是茶艺,而茶舞通常是以舞蹈的形式来展现饮茶过程中那种静谧与平和的情景。这些舞蹈展现的形式就是两者融合的方向。但这一要求对学习者和创作者来讲并不容易掌握,两种文化形式无法相互渗透,要么过度展现茶文化,要么侧重舞蹈文化的展现。这是由于舞蹈创作者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对舞蹈有专业性的研究,但在茶文化这方面的研究甚少,甚至没有做过研究,对茶的一些常识、历史、技术等都不知道。

舞蹈分为古典民族舞和现代舞,对于民族舞来讲,茶文化的融入是具有先天优越条件的,民族舞与茶文化都是我国历史中的璀璨明珠,一脉相承,融合起来较为容易一些,但对于现代舞而言,两者的融合是有极大的阻力的。因为两者的融合性较少,与传统茶文化思想相去甚远。现代舞的特点是“动”,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激情,而茶文化体现的是“静”,是修身养性,本质上的不同导致了两者无法实现深入的融合。因此整体而言,茶文化与舞蹈文化的融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发挥不出有用的作用。

4 采茶舞创作对策

4.1 注意要点

4.1.1 要注重选材。一个舞蹈节目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舞者的表演,还在于舞蹈的选材是否丰盈、运用是否恰当。因此在舞蹈创作时融入茶文化首要做的就是选好材、用好材。以湖湘茶文化与舞蹈创作的融合为例,湖湘茶文化信息内容与舞蹈创编信息内容具有密切关联的效能,通过将湖湘茶文化融入到舞蹈创编中,能够挖掘湖湘茶文化生活中的信息内容,将湖湘茶文化精神、思想与舞蹈创编艺术性融合,增强舞蹈的灵动性,同样,湘湖茶文化中的茶舞就可以为舞蹈创作提供良好的素材,融入动作、技能等方面的元素,使舞蹈内容更加丰富、舞蹈动作更加灵动且具有文化气息,由此让舞蹈真正的展现生活,让生活以舞蹈的形式实现艺术升华。

4.1.2 要注意风格的变化。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舞蹈也不例外,其在展示的过程中具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3],而将茶文化融入其中,能够更好的凸显出作品独有的文化艺术风格。比如在创作时,以舞蹈为载体,以茶文化底蕴为导向,让舞蹈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从而实现舞蹈的创新,以此来满足不同观众对舞蹈内容、形式以及欣赏模式的不同需求。通常来讲,当前的舞蹈创作大部分都是以现代舞为主,融入的多是西方文化元素,包括音乐、舞蹈动作等,缺乏本土化气息,那么创作出来的舞蹈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普遍一样,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特性,无法吸引观众,也就无法实现舞蹈的创新与发展。但融入茶文化就会显现出不同的观赏和传播效果。这是因为茶文化是本土文化的代表,它能使舞蹈充满本土化的艺术特色和气息,如此舞蹈的风格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让观众耳目一新,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舞蹈作品的治愈效能,冲击观众的心灵、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4.2 创作对策

4.2.1 明确舞蹈创作的诉求。基于舞蹈所具有的特点及具有的艺术性内涵,其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和艺术思维不仅仅是我们深刻认知舞蹈艺术风格的关键,同时更是当前舞蹈活动作为一种融入文化理念内涵活动的重要表现。因此创作舞蹈作品时,要注重细节,基于客观实际去改造细节、创新细节,让呈现出的舞蹈内容、形式不再空洞,而是能展现出较强的观赏性,吸引观众。特别是当前社会文化体系发展进程中人们对艺术形式的要求和需求都在提升、在改变,那么舞蹈在创作时就应该运用全新的观念、科学的思路进行艺术设计,由此提供更好的条件和途径让茶文化融入进去,更好的诠释其价值。

4.2.2 明确茶文化的应用导向。茶文化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状态、态度的一种反映,而舞蹈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升华,两者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舞蹈创作时应用茶文化需要融入生活元素、明确茶文化的导向作用。如此才能在创作时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并运用茶文化信息,并将其融入到舞蹈作品中。包括舞蹈的内容、形式都要贴近生活。比如采茶舞,它并不是特意创编的一种艺术性舞蹈,而是茶农、茶工在日常劳作中自主展现出来的一些动作,然后将其串联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用以展示采茶的整个过程以及人们的心理和情感。对此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就要将这种真实的生活融入进去,借助生活信息内容来感动舞者、打动观众。由此就传达出了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并将茶文化中热爱生活、勤劳朴实的品质上升到了艺术创造高度,从而实现了弘扬茶文化的目的。

4.2.3 提升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创作者是影响舞蹈作品的重要因素,其综合能力与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舞蹈作品的质量。因此要想实现茶文化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就需要将着陆点放在创作者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提升上,让其对茶文化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知和理解。这样应用起来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比如舞蹈的创作者可以通过单位提供的一些平台来学习茶文化,或者走访请教种茶、采茶、茶艺等行业的领先者,从他们那里获取相关的知识。或通过网络、书籍来学习和了解茶文化,知晓采茶舞,将采茶舞中的理论与技能进行汲取,并运用到舞蹈创编中,提升舞蹈创编艺术性。

5 结语

茶从种植管理、到采摘加工、再到冲泡品鉴、儒释道等文化的表现和诠释,为爱茶之人带来一系列的审美享受,同时也为我国的舞蹈创作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素材。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到舞蹈创作中既是舞蹈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基于此,在茶文化融入舞创作时必须要对舞蹈文化及茶文化的内涵有深刻的认知,并通过多方研究和实践把握两者融合的方向和要点,积极采用各种形式来强化茶文化在舞蹈创作中的深入应用。

猜你喜欢
茶文化茶叶形式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小议过去进行时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香喷喷的茶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