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策略

2023-10-03 14:20
福建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作品茶文化

刘 宁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1 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概论

1.1 传统茶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茶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演进。古代文人墨客钟爱茶,将茶视为一种优雅的文化形式。茶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包括时代特征等,每个历史时期的茶文化都有独特之处,展示了茶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容纳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国土广阔,各地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习俗各异,因此茶文化也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独特魅力,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

1.2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包含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这些文学作品都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依托,用艺术手法展现现实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之所以能不断传承发展,主要因为其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直接彰显了作品的价值,也是构架各类文学作品的关键要素。中国古代文学中频繁涉及茶文化,随着各个时期文献对茶的描写角度的变化,了解特定时代的文化特征并研究其历史背景变得尤为关键。中国古代文学中茶文化的结合,不仅展示了时代的内涵和发展趋势,还有系统地解释了文化机制体系的认识,因此深入研究它是必要的。在各种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展示了作者对心理观念和价值观的清晰理解,通过分析茶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可以对中国制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这一切都反映出茶文化是我国多元文化传播的众多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核心。

1.3 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关系

第一,历史价值的联系。古代文学与茶文化具有同等地位,是值得学习和传承的中国历史文化。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学的积淀融合形成了古代文学,因此包含了许多民族文学创作的精髓,也包含了古代民族对社会生活环境、风景名胜、人文等方面的思想。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文学表现力的古代文化作品。其中,茶文化是核心内容,是讨论的主要议题[1]。古代文学和茶文化之间具有互补的历史文化关系,古代文学成为强调茶文化的有效载体。

第二,意境融合的衔接。古代文学体系的诞生,需要大众对艺术观念有深刻的理解。茶文化是文学来源之一,主要是因为从古到今人们都有品茶的习惯,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品茶之后记录自己的感受的过程,创作激情源于茶文化的意境。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构图,可以使对作品的感知更加深刻,把艺术家的感受表达的非常清楚。与文学相比,茶文化具有相互渗透的作用。茶文化也可以作为作品的核心内容,被认为是古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环节[2]。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创作出不同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

第三,两者融合的历史基础。古代文献中有很大一部分与茶文化的内容息息相关,由此可见,茶文化的影子从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在古文献中找到。由于茶具有独特的气味,并含有许多精神产品,人们在喝茶的过程中学习茶道和茶的美德,这为学者和作家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灵感。茶文化信息最早可在《诗经》中找到,自此,小说、诗词中常出现茶文化[3]。

2 茶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2.1 唐诗中的茶文化

在唐代,饮茶盛行,人们非常喜欢喝茶解渴,喝茶是作家的高雅品位,可以激发许多创作者的灵感。在唐代的诗歌中,包含了非常多的茶文化,这也成为了文人墨客的代名词[4]。茶文化与诗文化进行有效地结合,这也成为了著名的“茶诗”。通过相应的统计,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诗词高达500余首。白居易无疑是那个时代中包含茶文化最多的诗人,他对中国的茶文化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山泉煎茶有怀》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茶诗,描绘了泡茶的情景,茶香四溢,“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诗人还将这种品茶乐趣分享给其他茶友。

2.2 宋词的茶文化

宋代是茶业飞速发展的时期,茶叶的生产和茶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宋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5]。宋词中茶文化描写有很多,给人一种淡雅的美感。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对茶的喜爱与之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同时他还精通品茶、烹饪和种植茶叶。他对茶的需求几乎是无法割舍的,他在《望江南》一词中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在官场中历经波折,曾走访过许多产茶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茶的魅力,因此能直接将茶与诗歌相结合,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遗产。

2.3 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茶文化

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最全面的茶介绍,介绍了茶和茶文化的演变。此外,早期的《荈赋》是中国茶文学的创举,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6]。除了古诗词,茶文化与小说、书法、绘画等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茶文化的体系。其中,茶画是绘画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如《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呈现了他们饮茶的场景。此外,茶道也是中国婚礼习俗中的重要内容,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及,“你既吃了我家的茶,还不给我家做媳妇”,这也是茶文化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又如,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色,与茶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如粗茶淡饭、三茶六礼等,可见茶的重要价值。全面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茶文化是认识茶文化体系的重要途径。

3 茶文化的内涵和理念

文化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特别是茶文化,它不仅逐步形成了具体的饮茶行为,而且逐步形成了公共生活的文化机制。因此,人们在了解茶文化时,一定要了解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思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茶文化与其他活动的融合和应用日益增多,这为茶文化的未来发展予以了有力支撑。

4 茶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4.1 茶文化在唐诗中的体现

唐代相关茶的诗词众多,也出现了一些茶专家和茶书籍。据《全唐诗》记载,以茶为题材的唐诗多达112首。可见,唐代诗人吟茶的诗不少,其中又以白居易的饮茶诗最为脍炙人口。唐代经常举行茶会,人们会结伴出行,一起品茶、吟茶,在香气四溢的气氛中赋诗,吟诵茶会的盛况和茶的美妙香味。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优秀的茶咏作品,如“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杜甫在夕阳西下,倚着石栏喝茶赋诗,享受着难得的放松时刻。

4.2 宋词中的茶文化

宋代诗人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的作品中,都有大量咏茶的作品。例如苏轼的《西江月•茶词》详细描述了茶在冲泡前的变化、热水的变化以及最终冲泡时的形状。不同于唐诗中对茶的描写,宋词则更为细致。鉴于苏轼对茶的深入研究,人们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的是品茶时的故事和感受。此外,茶诗也是抒发诗人情谊的重要作品,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表达了两人的亲密友谊,秦观的《满庭芳》前半部分描写了众人聚集在一起喝茶赋诗的情景,十分热闹、热烈;这首诗以详细的描写,不仅解释了古人泡茶的基本步骤,还描写了文人的肆无忌惮的享乐和生活的优雅。

4.3 明清小说中的茶文化

明清小说《红楼梦》不仅包含了清朝的种种社会状况,也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影子,当然还有茶文化也包含在内。《红楼梦》中的很多细节都有茶文化的痕迹,让人们体会到茶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效果。比如第十四回,秦可卿去世时,要在棺材前“敬茶烧纸”,可见茶在当时不仅是一种饮料,也是祭祀的礼仪。《儒林外史》中的故事背景大多以茶馆为背景,展现下层民众的生活。第23章有一个道士在茶馆喝茶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人们看到茶文化已经深入人心。

5 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措施

5.1 构建“特色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开放型研究平台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科技领域蓬勃发展的国家,我们在融合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对需要同时认识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以及善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平台构建多元渠道,应该积极建立一个开放的研究平台,着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将其作为重要的课题或项目。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吸引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和相关领域专家的参与,为中国古代文学和茶文化的创新融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依据。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把与茶有关的经典文学作品,例如《茶经》、《大观茶论》等,上传到开放研究平台。另外,还可以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设立一个专门的赏鉴模块,以便公众能够积极品味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古诗词等文学作品,并且与我国优秀传统茶文化建立联系和交流。专家学者们需要巧妙地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挖掘二者的内在联系,并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可以通过运用中国古代文学来丰富茶文化体系的文化底蕴,或者在款待客人的同时,探索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由专家学者主导,利用开放的虚拟研究平台,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深度结合,并通过虚拟网络平台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能够与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紧密联系。借助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传达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融合的设想和理念,在文学、哲学、技术和商业等多个领域中展现文化融合的效果。

5.2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文化精髓的深度融合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迄今已有5000年的文明传承,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在现代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推动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相关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历史发展观,同时也要运用现代视角和大数据思维,真正理解并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相互融合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和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根于每个中国民众骨子里的基因,它们展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内涵。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融合要既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气质,又要成为现代人易于接受和认可的新文化产品。在这种要求下,应当善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处理大量的信息资源,将中国丰富多样的古代文学作品和茶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和汇总,从而实现文化精华的深度融合。将精炼的内容编纂成书籍,在校园和社会流通、宣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深度融合后,需形成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广泛的资源,深入渗透和全面覆盖社会大众。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内涵的有机融合必须与教育、社会发展以及各阶层生活紧密联系,借助新编著的图书,确保人们能够读懂中国古代文学和茶文化,并高度认同和赞赏其融合产物。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全面且多平台地推广,将其打造成备受推崇的优质畅销书。

6 结语

总之,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有对茶文化的描写和研究,茶已然成为文化的载体,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用茶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些著作也已然成为我们今天研究茶文化的重要基础资源。我们在阅读中国古代相关茶文化的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深刻感受古人对茶的特殊品味。茶文化已深深渗透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使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我们一定要不断继承和发展。茶文化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茶文化的深远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清晰可见,茶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具备不可估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学作品茶文化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