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10-15 13:36江苏省盐城市南苑小学王恒干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整体数学知识知识点

江苏省盐城市南苑小学 王恒干

单元整体教学区别于分课时教学,其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编排逻辑,既可以促进课时和课时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树林,对学过或未学过的知识产生自觉的联系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发掘学生的联想潜能和自学潜能,使数学教学工作更加符合数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教师要重视对单元整体教学意义的理解,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尝试借助多种手段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使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更加丰富,更加高效。

一、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十分严谨、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的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提出是符合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的。一方面,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数学教师整合思维的形成,不再仅仅把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作为数学教学的全部内容,而是更多关注数学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依据单元整体教学思维,可以对各册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性教学,同时适当拓展,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引申。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数学教师经过集体备课和研究,可以对数学教材进行整合改编,按照数据、图形、统计等大类进行横向的联系整理,既方便教师教学,又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总之,以单元为模块来开展整体教学实践探究活动,便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掘学习广度和深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开展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索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整体分析内容,建立单元架构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需要对单元内容有清晰的认识,需要对单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数学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对整个单元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可以统领整个单元内容的重点要点,以此为突破点,统摄建立单元整体教学的知识架构。在分析单元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整体思维,既要看到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又要站在整本书、全学期、全学年的角度上审视数学知识,把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数学知识提炼出来,使单元整体教学的视野更加开阔。以“分数”这个单元主题为例,其涉及分数的意义,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别,分数和小数的互相转化、约分、通分、大小比较等。对于这些在很多单元中都有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思维进行整体联系的分析,找到统合的途径和方法,化零为整,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实现单元整体的驾驭。在备课方式上,教师要以开放的视野增进对单元知识的深入认识,通过互助交流来增进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与感悟。

(二)尊重学生基础,由浅入深推进

数学学习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先从生活常识和现象出发,之后引入数学概念,然后是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提出,最后是数学习题的检验和巩固。单元整体教学基本也是这样一种教学思路,但要遵循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由浅入深地进行编排和设计。以“圆”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教师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归纳圆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圆的概念的认识;之后进行圆的周长及其公式的教学;再之后是圆的面积及其公式的教学;最后是习题测验,从易到难依次推进,练习巩固。采用这一教学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应单元整体教学的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虽然提升了知识密度,甚至在很多时候一堂课无法完成全部的单元教学内容,但是只要秉承先基础后能力、先分解再联系、先整体后局部的教学原则,就一定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水平较为有限,很多时候他们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对于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存在认知上的盲区。面对这类学生,教师更要注重知识之间的递进关系,做好合理的教学安排,由浅入深,再渐次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推进,通过对难点知识进行渐进突破的办法,降低难点知识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负面影响。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着差异。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优等生,单元整体教学整合了他们的知识网络,有利于他们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对于数学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不足、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困生或者中等生,单元整体教学就远比课时教学困难得多,需要教师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单元备课、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实施分层引导,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适应单元整体教学,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改进教学方法,达成整体目标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摒弃重灌输轻启迪、重讲解轻分析、重知识轻素养、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指向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和成绩提升;还是为了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改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彰显数学学科的特质,使学生养成运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所学数学知识的意识和独立整体思考的学习习惯。以轴对称的学习为例,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立不应该满足于对轴对称概念和生活实例的讲解,还应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几何图形和轴对称这一概念进行对接,加深学生对学过的所有图形的轴对称特征的理解。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多沟通、多启迪、多合作、多发问,在学生的回答和思考中,促进一个个知识点的吸收和整合,促使单元整体教学向前发展。

教师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引领者,应该善于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数学课堂成为整体联系思考的课堂、创造的课堂、交流的课堂。这样,单元知识才能借助于学生的交流和思考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紧密,更能直接地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情境模式,进而丰富设计活动,体现差异化教学特征。教师鼓励学生在进行内容归纳和设计时,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特点,加强学生对运算法则的认识。同时,教师导入一些数学习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作答,习题难度应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依次用到教师所讲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满足单元整体教学的进度要求,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

(四)建构思维导图,形成整体观念

单元整体教学如何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连接性,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发现,仅仅从概念到公式再到习题,按部就班地进行单元知识的讲解,所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和课时教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需要学生自主建构。基于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对能够有效凸显数学整体性和连接性特点的工具的掌握。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帮手,它是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兴趣的工具。教师可以借助关键词,在黑板或者多媒体上进行气泡图的绘制,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单元知识,互相补充,互相提醒,凭借学生自己的能力,使一个个气泡图逐渐成为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让学生直观看到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关联,进而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性思维。同时,教师把重点和难点体现在思维导图上,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的重视,强化理解,借助于多媒体工具还可以对各个气泡图进行拓展,进而让学生形成整体观念。

单元整体教学,需要通过一个课时一个课时来展开,不可能用一小时乃至两小时一次性讲完整个单元的知识,这就更加考验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因此,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既需要认可和接纳单元整体教学,形成整体教学观念,又需要加强思维导图工具的使用,把单元整体教学体现在每一课时之中,体现在每一个数学知识点之中,也就能实现既从全局着手,又从细微处着眼,发挥每一个细微知识点在向外引申和拓展方面所能起到的积极重要作用。这样就可以把课时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结合起来,体现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各自优势,促进新时代数学课堂的深入发展。

三、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首先,对于“单元”的理解,教师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有的认为单元教学就是按照数学教材编排中的自然单元来理解,有的认为应该对教材进行更加系统的划分,突破教材自然单元设计局限,把数学知识按照数和形等的“大概念”进行大板块的设计,实现“大单元”教学。虽然认识上的分歧并不会影响数学知识的讲授,但是,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知会有一些差异。

其次,单元整体教学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对于学生,特别是数学思维水平不一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他们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联系思维能力,才能适应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因此,教师需要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在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有良好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最后,单元整体教学毕竟不同于分课时教学,对于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是一个挑战,需要他们不仅有完备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还要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有一定的探索研究,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单元整体教学的推进,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在充分认识其价值的基础上做好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是数学教师的重要本领。数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前后连接十分紧密,呈现跨课时、跨单元、跨书本、跨学期、跨年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以单元整体教学作为实践模式,积极养成联系思维和习惯,努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猜你喜欢
整体数学知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