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荨麻疹该怎么办

2023-10-16 14:58吴旭芳北京市朝阳区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
人人健康 2023年20期
关键词:红糖荨麻疹气血

■吴旭芳(北京市朝阳区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疙瘩”,中医称为“瘾疹”。中医学认为,荨麻疹是由风、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营卫失和、气血不畅所致。因此,防治荨麻疹应从内在调理入手。

荨麻疹的症状特点

荨麻疹起病较快,常突发全身或者局部的皮疹,呈鲜红色或者白色;皮疹形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高出皮肤,周围或有红晕;反复发作,发无定时,随起随落,不留痕迹,遇诱因再次发作;瘙痒明显,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皮肤多有划痕。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黄帝内经》说:“风生百病,百病始于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首,荨麻疹是一种跟风密切相关的疾病,因此荨麻疹的皮疹,也被称为“风团”。中医古籍也称之为“鬼风疙瘩”。

荨麻疹在春秋季高发,与肺、肝、脾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瘾疹的发病大多还与这些因素有关:素体禀赋不足,复感风寒、风热外邪客于肌表;饮食不节,肠胃湿热,复感风邪郁于肌腠;情志不畅,冲任失调,血虚生风,肌肤失养等。病因复杂。

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型

风寒束表型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伴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典型的“寒性”患者,常常在吃了寒凉食物或受风冷后出现病情加重,有的甚至喝酸奶、吃西瓜后很容易出现腹泻,荨麻疹也接踵而至。

风热犯表型风团色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或伴发热,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此类患者遇热敏感,从寒冷环境到炎热环境,皮损明显,周身痒甚,气温越高荨麻疹就发作越厉害,喜吹凉风。

胃肠湿热型风团色红,成块成片,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泄泻;苔黄腻,脉滑数。此型患者常由于饮食不慎,如进食各种煎炸烧烤后荨麻疹出现或加重,伴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血虚风燥型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口干,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此型患者病症日久,阴血亏虚,肌肤失养,不能濡润肌肤,导致风团反复。

部分应用型学科如土木工程、机械与动力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的学科建设紧密围绕行业发展与应用,因此,用户提出国内国际专利文献与标准文献的使用需求,并希望获得原始全文。

食疗药膳也需对症

风寒束表型:红糖姜枣茶

材料:生姜5~6 片(不去皮),红枣2 个(掰),红糖适量。

做法:生姜与红枣一起放入养生壶中,加清水适量,大火开后再煮10 分钟,加少许红糖调和,或将红枣替换为枸杞亦可,上火则减量。

风热犯表型:冬瓜汤

材料:青皮冬瓜。

做法:冬瓜不去皮,将其切块,放锅内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喝汤,每天分3 次饮用,冬瓜汤有利尿消肿清热的作用。

胃肠湿热型:玉米须薏仁汤

材料:玉米须10 克、生薏米30 克、土茯苓3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生薏米提前浸泡数小时,然后同以上几种食材一起加入适量的水,煎煮成汤,加入红糖,清热利湿。

血虚风燥型:黑芝麻黑枣羹

材料:黑芝麻500 克、黑枣200 克。

做法:反复煎煮3 次,浓缩后,加蜂蜜适量,搅拌成羹,早晚各取一汤匙,开水冲化服之,有养血、润燥、柔肤、止痒的作用。

荨麻疹中医穴位防治

以中医观点来看,它的病机主要是外感风邪、正气不足、邪正相争所致。中医讲治风先治血,血法自灭,所以结合病因病机,治疗一方面要祛风,另一方面要养血。通常选择风门、风市、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按摩或者艾灸均可。

风门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宣通肺气、调理气机的功效,是中医临床祛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风门”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按摩这个穴位,不仅可以治疗荨麻疹,还可以治疗感冒发热、恶寒、咳嗽等病症。

风市穴位于人体少阳胆经上,人的手臂正常下垂时,中指指尖的位置就是风市穴,是治疗风邪的要穴,意指风邪的集散地,治疗荨麻疹瘙痒有良效。

血海穴位于人体太阴脾经上,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 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可以调经止血、凉血止痒之功效。

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能够祛风散热,理气活血,疏风解表,是治疗皮肤病必选穴位之一。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被医家认为是养生大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强则气血和,气血和则正气足。

荨麻疹患者中医治疗特别关注

治疗需要扶正固表,荨麻疹久治不愈考虑肺卫不固,阴血不足,既不能抵抗外邪,又不能驱邪外出,故中医治疗上重视益气固表、养血扶正。

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临床上需要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生成,常用陈皮、焦三仙、谷芽、稻芽等药物促进脾胃运化,同时也常用党参、茯苓、白术等药物益气健脾。

小儿患病多与脾胃有关,小儿体弱,适应四时气候变化能力弱,易出现饮食不调,衣被增减不当,临床上儿童患病多有纳食不香、脘腹胀满、大便异常等,需要调理脾胃为先。

荨麻疹日常起居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中留意并寻找可疑病因,避免食用可疑致敏食物或药物;禁忌辛辣、鱼虾腥发之品;注意避风,尤其在洗澡和剧烈运动后,避免汗出当风,腠理疏松,外邪侵袭;保持心情愉悦,情绪波动易导致荨麻疹迁延不愈,瘙痒难耐,加重症状。除此之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不抓挠荨麻疹瘙痒明显,很多人控制不住抓挠。但抓挠会让血液释放出过敏因子组胺,引起皮损增加,加重瘙痒,还不利于皮损的恢复。

合理饮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 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荤腥的食物。

不要用热水烫洗洗脸时不要用太热的水、碱性肥皂和粗糙毛巾,皮肤瘙痒时也千万不要用热水烫洗止痒。热水烫洗只能起到暂时缓解作用,并不能根治;而且皮肤瘙痒时皮肤温度会随之上升,过敏原也会释放出来,反而加重病情。

注意药物因素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解热镇痛剂等。某些中成药如感冒清、牛黄解毒片等也可导致过敏,用药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能够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同时保持心情愉悦也很重要。

本文所述的荨麻疹中药方剂,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需要医生针对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临床特点,对症施治,开方加减。因此,切记不要自己盲目用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红糖荨麻疹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褪色的红糖水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老人多吃红糖可延年益寿
古方红糖没那么神
红糖水真的能补血吗?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