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一定会“癌变”吗

2023-10-19 06:02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
食品与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癌变萎缩性螺杆菌

■郑 瑞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长期损伤,导致胃部固有腺体萎缩的常见慢性疾病,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患者的胃黏膜会变薄、萎缩,可能伴有肠上皮化生(肠上皮黏膜取代胃黏膜,在胃内异常增殖)或胃黏膜异常增生。多数患者因感染幽门螺杆菌罹患该病,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和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导致该病。部分患者对于病理报告上出现的难懂医学名词,可能会感觉既陌生又害怕。有些患者会认为自己的病情可能十分严重,担心萎缩性胃炎会演变成癌症。那么,萎缩性胃炎距离胃癌有多远呢?

萎缩性胃炎极少癌变

胃癌是胃部疾病长期演变下的产物,疾病发生具有渐进性。实事求是地说,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如果放任萎缩性胃炎不管,该病的确有可能发生癌变。但是,癌变的过程十分复杂,要经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五个阶段。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十余年甚至数十年。

肠上皮化生指胃黏膜萎缩之后,肠黏膜生长在原本胃黏膜的所在位置。异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发生异型增生性改变,胃黏膜细胞可能在这一阶段恶变。进入这两个阶段的患者,胃黏膜的萎缩程度比较严重,发生癌变的风险比较高。

但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萎缩性胃炎为局部病变,病情轻微。患者可在患病初期通过专业治疗恢复健康,不会拖延至癌变阶段。即便出现了早期癌变,患者也能够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健康。仅有极少数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会进展至无法挽救的晚期胃癌。所以,萎缩性胃炎不等于胃癌,该病有癌变的风险,但可能性很低,大家无需过度担忧。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手段

罹患萎缩性胃炎后,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发生萎缩,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嗳气、恶心等症状。如果及时治疗,患者已经萎缩的腺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患者可逐渐好转,转变为浅表性胃炎,甚至被彻底治愈,不会发生癌变。目前,医生一般会通过以下几种治疗方式进行医治。

1.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根除性治疗。医生一般会采用四联疗法杀灭病菌,也就是将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药)、铋剂(黏膜保护剂)和2 种抗菌药物结合,进行组合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具体的用药方案。

2.针对性治疗

(1)针对胆汁反流侵害胃黏膜的情况,一般使用硫糖铝、铝碳酸镁抑制胆汁酸,保护胃黏膜。吗丁啉、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西沙比利等药物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胃排空的能力,避免胆汁返流。

(2)消化不良、腹胀患者可通过消化酶制剂帮助分解食物,促进吸收。复方消化酶、米曲菌胰酶等药物均可显著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3)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药物可以加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促进胃黏膜愈合。胶体果胶铋也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4)如果患者出现贫血症状,需要补充铁剂、叶酸。

(5)部分因疾病出现焦虑情绪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进行改善。

3.中医治疗

中医将萎缩性胃炎归为“胃脘痛”“反酸”的范畴,通过辨证论治控制病情,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根据不同病症类型,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疏肝解郁、祛湿健脾、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成药,达到控制病情、预防复发的效果。摩罗丹、温胃舒胶囊、香砂养胃片等都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常见中成药。

预防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实用建议

虽然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患者不应掉以轻心,忽视日常护理和定期复查。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调理饮食,能有效避免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

1.健康饮食

建议患者尽量避免摄入对胃肠道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食物,如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过冷过烫的食物,必要时需戒酒戒烟。多吃富含叶酸、维生素B6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芝麻、蘑菇、西红柿、橘子、猕猴桃等,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此外,硒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干扰致癌物质的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癌变风险。如果机体缺乏硒元素,会造成硒酶活性减弱,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能导致胃黏膜溃疡甚至坏死,增加癌变风险。建议您适量食用鲈鱼、腰果、桑葚、黑玉米等富硒食品,补充硒元素。

2.注意用餐卫生

饮食需讲究卫生,以降低致病菌侵害胃黏膜的可能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常见传播途径包括共用餐具、相互夹菜、口对口喂食等。注重手口卫生,使用公勺公筷,准备专用餐具,实行分餐制,都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方式。

3.规律作息

作息时间和个人情绪也会影响胃部健康。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愉悦的情绪。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也有助病情恢复。

4.定期复查

萎缩性胃炎有癌变、复发的可能性,所以患者要定期复查,通过胃镜检查了解病情,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现在,无痛胃镜技术能够极大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患者不需要过分抗拒胃镜检查。

5.切除癌前病变黏膜

如果通过检查发现了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可以在内镜下切除癌前病变组织。内镜下切除手术包括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两种。相较于以往的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手术既可减少治疗费用,又能减少患者的创伤面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原位癌(癌变处于上皮内层的早期癌症)、重度异型增生和其他病变,均可应用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癌变萎缩性螺杆菌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