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憋不住尿”这件小事

2023-10-19 06:02郑雪莉四川省宝石花医院原四川石油总医院副主任医师
食品与健康 2023年10期
关键词:盆底尿液尿道

■郑雪莉 四川省宝石花医院(原四川石油总医院)副主任医师

除婴幼儿、因疾病丧失生理机能的患者外,排尿是件再简单不过、再自然不过的小事。膀胱达到充盈状态,人自然产生尿意。正常情况下,人能在一定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排尿行为——如果有事可以暂缓去厕所,也就是俗称的“憋尿”。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憋不住尿”——人在非主观意愿控制下排出尿液,医学上称之为尿失禁。尿失禁不仅影响正常生活,更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患者需要及时就诊、正确护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正常的排尿过程

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在肾脏内生成。人体摄入的饮食在体内经过分解吸收后,产生的终末产物相继汇集于血液,随血液流经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会进行过滤,形成尿液。尿液由输尿管自肾脏注入膀胱,最终排出体外。

正常的排尿过程是一种受意识和神经控制的反射性活动。当膀胱胀满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感受器,并经神经反射传至大脑,让人产生尿意。正常成年人日间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大约排尿0~2次,每昼夜排出的尿液总量为1 000~2 000 毫升。

为什么有人“憋不住尿”?

1.精神心理原因

一部分人“憋不住尿”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比如人受惊吓后可能会影响膀胱肌肉的反应,无法控制膀胱收缩,进而发生漏尿。精神压力过大,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也可能导致尿失禁。此外,脑卒中、脑肿瘤等疾病可能会干扰控制膀胱的神经信号,导致尿失禁。

2.病理性原因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因剧烈咳嗽、打喷嚏、剧烈活动等导致腹压增加,引起尿失禁,多数患者为女性。女性的盆底肌像一张大网,托举尿道、膀胱等盆腔器官。妊娠、分娩会导致产道扩张,损伤盆底肌肉,改变膀胱和尿道的角度,降低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膀胱的控尿能力。当大笑或咳嗽时,腹压增加,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扩约肌张力,就会导致女性漏尿。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除妊娠、生育外,该病的发生也可能与女性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有关,包括盆底肌松弛、雌激素减少、尿道括约肌退化等。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往往会出现突然且强烈的排尿感,来不及赶到卫生间,尿液就会不自主地流出。病因主要包括糖尿病、肥胖、反复泌尿系感染等。比如,慢性膀胱炎患者的膀胱三角区和膀胱颈部发生病变,患者受尿液刺激时,膀胱会反射性收缩,引发尿频、尿急症状。

(3)充溢性尿失禁

充溢性尿失禁则是由于膀胱收缩乏力,当膀胱胀满后,膀胱内压不断升高,超过最大尿道压,让患者不自主地漏尿。

(4)混合型尿失禁

患者兼有压力性尿失禁和充溢性尿失禁问题。患者的尿道和膀胱功能失调,症状之间会相互影响,彼此加重。

妥善治疗

当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医,医生会通过了解病史、泌尿系彩超检查、中段尿培养等方式了解病情。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和基础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尿失禁通常可以通过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段缓解。

1.行为训练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以进行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盆底肌肉能够通过持续的收缩-放松动作得到加强。此外,深蹲、臀桥、侧向深蹲等针对臀腹的力量训练,也能帮助提高女性的盆底肌肉力量,提高控尿能力。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坚持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后,患者一般都能得到较好治疗效果。膀胱训练则包括定时排尿、延迟排尿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制定排尿时间表,适当控制排尿时间,逐渐恢复正常的排尿频率。

2.药物治疗

尿路感染是导致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肠杆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一种。针对该菌,临床常使用的治疗药物是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一般情况下,尿路感染患者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3~7 天,可得到治愈。

如果是年轻男性尿失禁患者,建议通过尿液常规、分泌物检测、前列腺液常规等检查,明确是否罹患淋球菌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针对淋球菌性尿道炎,可以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以使用前列康片、盐酸左氧氟沙星、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老年男性可能因为前列腺增生导致尿失禁,可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治疗等进行治疗。

此外,因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尿失禁的患者,可服用琥珀酸索利那新(卫喜康)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上述治疗方法均不能有效缓解病情,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临床上,一般会使用经闭孔无张力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等方式治疗尿失禁。

全面护理

1.保持个人卫生

尿失禁患者可能由于尿液的长期刺激,罹患下腹部、阴部皮疹,阴道炎等疾病,因此需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平时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状态,经常清洗会阴部,勤换衣裤、床单等。

2.情况严重时使用接尿装置接取尿液

轻度尿失禁患者可选择一次性护理垫,中度尿失禁患者可选择纸尿裤,重度尿失禁患者夜间可使用接尿壶,白天活动时用纸尿裤。女性接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性接尿壶连接阴茎接取尿液。每天要定时取下接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将下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同时应注意查看有无红肿、破损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治疗。对于瘫痪的尿失禁患者,可采用留置导尿管的方式,定时放尿,避免尿液长期浸泡皮肤,发生压疮。

3.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咖啡和茶,日常不憋尿,避免频繁提重物,不进行弹跳等激烈运动,有助于避免出现尿失禁。

猜你喜欢
盆底尿液尿道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陌生的尿道肉阜
跟踪导练(三)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