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龙狮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构研究

2023-10-21 04:33叶宇豪王慧通讯作者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体育风尚 2023年18期
关键词:龙狮中华民族运动

叶宇豪 王慧(通讯作者)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文化自信”理念,强调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强调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在2020 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我党对如何在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做出新谋划,并在“十四五”时期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新部署。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这一系列理论与举措,展现了党对文化建设的深刻认识,也为整个国家不断深化理解新时代文化使命指明道路,更为社会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步入21 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龙狮运动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年龄跨度不断增大,各级各类比赛也正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当中,龙狮运动已然成为新时代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并深入人心。虽然龙狮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于社会大众之间,但如何让龙狮文化与时代特点充分融合,让龙狮文化实现自身创新并带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其文化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参与传统文化当中,是历史赋予龙狮运动的新任务与新课题。

1 龙狮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

龙狮运动源起于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自汉代即有历史典籍记载龙狮运动活跃于市井当中,于唐朝逐渐完善,均是中华民族最繁荣辉煌的时代阶段,龙狮运动始于兴盛中华并在历史长河当中分成多种流派一直传承至今。龙是中华民族图腾,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且被认为是民族祖先;狮是百兽之首,虽不是中华大地的产物,但其在中华大地也深受人们的敬仰。龙狮文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奋进的历史内涵[1]。任何运动项目的发展都应从其文化源头入手,知其源本方能更好的传承,想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更应从源头出发。文化源本是民族最美好愿望的体现,源本的流传更体现了该民族强大生命力的由来。龙狮文化走向世界需要龙狮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2 龙狮文化发展现状

2.1 政策扶持下龙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与实施,体育正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命题,体育的积极作用也开始被人民群众所接受。龙狮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其集合武术、杂技、舞蹈、声乐等传统技艺于一身,形式内容不仅多样,对参与者身体素质与技巧等方面有较高要求,能够满足参与者对身体锻炼的初心,更具有写实的特点,能够充分体现参与者的精神状态与现实诉求。运动文化的源本能够助力运动项目的推广,运动项目的开展能够反作用于运动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二者缺一即不能长久的流传于天地之间,更不可能在优胜劣汰的历史长河当中被人民喜爱。

为更好的传承与发扬龙狮文化,国际龙狮总会于1997 年由香港搬至北京,并由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任国际龙狮总会主席,并于21 世纪初提出“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的系列活动,共计吸引百所高校参与其中,无数青年学生在此活动中不仅体验龙狮运动的魅力,更深入了解了龙狮文化及其精神内涵,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文化情怀。在吸引青少年学生进入龙狮运动的同时,党和政府不断完善龙狮运动的赛事体系与评判标准,并尝试在龙狮协会设立运动员等级标准,激励社会大众参与其中并给予相应的成绩认可[2]。完善的赛事体系能够保证社会参与度,设立标准能够保证评判公平,建立运动等级标准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的同时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党和政府的这一系列推动龙狮运动发展的举措已初见成效,中国龙狮在国际大赛上也因此屡获佳绩。龙狮运动的发展推动龙狮文化传播与更新,在龙狮训练现代化与科学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龙狮文化也因此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展现出龙狮文化新时代更强大、更贴合时代主题的生命力。

2.2 国外龙狮文化的传播现状

同为亚洲国家且曾与中国保持非常密切关系的日本、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最早加入龙狮总会且在本国也有一定影响力。伴随着“一带一路”等国际交流合作政策的出台以及经济社会全球化趋势不可逆的现实背景,龙狮文化开始走出亚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于此,国际龙狮总会提出“21 世纪要积极稳步把龙狮推向世界”的时代口号,开始试图构建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将我国的龙狮文化成体系、成规模的推向世界。

为更好的传播龙狮文化,国际龙狮总会利用“孔子学院”以及各类国外民众接受的社交平台为媒介,在宣扬龙狮文化精神内核的同时结合世界各地人民的精神诉求与现实诉求,进行龙狮文化资源本土化的尝试,使世界各地人民更好的理解与接受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并于此改变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认知,实现文化资源输出[2]。文化资源输出亦意味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利用我国文化资源所展现出的强大魅力,吸引世界人民文化消费,在增长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扩大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

3 龙狮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困境

3.1 基础理论不完善,学术科研水平不足

虽然龙狮运动的热度在国内正处于上升期,但龙狮运动的相关理论、师资队伍建设并未完全跟上项目发展的需要。龙狮运动自汉唐已开始数千年之久,现代成体系的进行龙狮活动也有近30 年的历史,但相关理论与科研仍停滞于项目开展的初始阶段。龙狮运动较为完善的系列教材至今已诞生20 年左右,基础理论架构整个龙狮文化虽不应过多的修改,但基础理论也应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在时代主题内建设新时期的龙狮文化。相比基础理论,学术科研是龙狮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科研体系的完善能够助力于龙狮文化的发展与提升,能够将龙狮文化与龙狮运动推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3]。但通过对知网的文献检索发现,近年来关于龙狮的高质量文章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是科研匮乏。缺少深入理论支持的运动项目很难提升到新阶段且有大片空白领域等待探索,当学术科研能够大量涉足龙狮,当龙狮的空白领域被填补之后,龙狮文化定能实现新跨越。

3.2 文化传承呈现地域差异,文化内涵逐渐丢失

龙狮主流文化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地域上,并以我国最重要几个的江海湖泊为主要的发源地。舞龙文化以沿江省份为主,南狮文化以珠江流域为主阵地,而北狮文化则以黄河流域为其主要传播地区。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龙狮文化内容,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龙狮文化实现地域内的文化认同,但也抑制了不同流派,例如南狮与北狮在其属地内更为深入的融合。虽然近年来南北狮开始探索两者在技术上的互补,利用南狮的形配合北狮的步法,形成“南狮北舞”的龙狮发展新局面,但其内在文化的异同决定南北狮之间有不可融合的文化差异,也决定了南北狮之间想要真正的融合仍然需要时代更进一步的发展。

龙狮文化发展不仅呈现地域差异,在项目发展水平与理念上也有一定的差异。龙狮运动自诞生起即包含了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最大的祝愿,因此其传统的文化属性更多被展现于乡间田野地段,是农民朋友们最注重的一种祈福方式。与传统龙狮相对应,竞技龙狮是以高校学生群体为主,他们拥有先进的训练手段,更高的理论水平,是为获得更好的名次所进行的训练活动。相比传统龙狮,竞技龙狮传播速度更快,技术更新程度也更高,但其内在的文化内涵缺很难得到体现,并出现只知其形,不知其意的文化缺失[2]。文化憾失是龙狮文化祈福与竞技是传统与现代的体现,更体现了两者在从事龙狮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在为龙狮文化的传承做着自己最大的努力。

3.3 龙狮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属性被淹没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转型的关键节点。在此节点下,无论政府还是商家,都尝试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更多消费者目光,推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升级。舞龙舞狮以其恢弘的气势、亮眼的服装造型,被诸多商家青睐并择其为自家商品宣传揽客。虽然这种“龙狮搭台,商业”唱戏的模式在当前被大众所认可,但这种以文化噱头吸引顾客的模式并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当龙狮过多的以商业广告的形式展现出来且文化内涵较为低俗,社会大众即会形成较差的思维定势,最终只能在历史进程中淹没。龙狮文化的商业化趋势不可避免,但不应以配角的身份出现于世人面前。龙狮运动的市场化建设应在不断完善自身“选、培、赛”等一系列体系下,通过向多种渠道尤其是竞技体育渠道向社会大众展示龙狮运动,吸引社会大众了解龙狮文化,最终方有可能扩大自身的市场价值,内在的文化属性亦不被社会所遗忘[3]。

4 新时期我国龙狮文化传承体系构建

新时期我国龙狮文化传承应在时代文化的背景下,结合千百年来龙狮文化所形成的文化结晶,构建新时期龙狮文化传承体系。在体育强国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越来越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及其文化被发掘和重视,这是新时期赋予龙狮运动的新机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龙狮文化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始终是人民群众内心深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其表演形态虽无声,但却是底层民众对美好生活最深切的呼唤[4]。龙狮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流传而来,在当今社会亦展现出其自身价值。对龙狮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是对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深入探索,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忘却历史等于背叛,牢记文化使命就是对民族传承对好的敬意。

4.1 提高龙狮运动价值,丰富龙狮运动文化内涵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其最宝贵的传承形式莫过于“形”。新时期龙狮文化的传承应牢固树立以龙狮运动表演为主要途径。龙狮文化首以其外在形态体现自身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民族图腾以及守护民众的祥瑞之物,其造型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诉求。龙狮运动不仅造型契合民族特色,其外在表现形式更是民众生产生活特点的结晶。龙狮运动的表演技术与地方生活特色相契合,且呈现于更高的生活的艺术价值[5]。为不断贴合时代,龙狮运动的健身、健美等作用被不断发掘,其艺术表现形式亦趋向于大众化,并伴随着更为简单的“彩带龙”、“健身龙”的出现,龙狮运动更为频繁的出现于社会视野当中,也更加符合民众对身体锻炼与健康生活的诉求。当龙狮运动价值不断展现,民众参与度不断提高,龙狮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也会到达新高度,且龙狮文化内涵也会随着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达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需要。

4.2 提高龙狮运动经济价值,加速龙狮品牌文化传播速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龙狮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龙狮文化自然能够被社会大众所熟知。在刺激体育消费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消费的主要阵地之一,也与当前文化自信、中国风的主题相契合。龙狮文化的传承需要市场助力,当市场接受龙狮文化则说明龙狮文化的利好开始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当中。龙狮文化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不断深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利用自身文化属性缔造商业属性,在政府支撑的背景下,通过市场运作,将龙狮文化形成以竞赛为宣传主体,以龙狮周边文化、培训、场馆运营以及新媒体运作为衍生产业的龙狮文化产业链,形成龙狮特色品牌效应,并据此推动相关旅游与表演行业的发展[6]。通过不断提高龙狮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形成龙狮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推动龙狮文化的进一步深入人心。

5 结语

龙狮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闪亮的明珠之一,它从悠悠历史进程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的精神与气韵。龙狮文化以其外在形态为标志,以其外在表演艺术为传播方式,以其内在多方价值为存世内核,通过内外兼修形成龙狮文化传承的基本思路。步入新时期,龙狮文化需在市场中展现自身独特魅力与作用,利用市场助力形成龙狮产业,推动龙狮文化进入大众目光之中。从历史走来,龙狮文化中仍有许许多多隐藏的内涵与价值且深植于中华民族内心。当龙狮文化的传承方式方法能够成体系的出现,那它必然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能在新时代发挥崭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也能更好的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

猜你喜欢
龙狮中华民族运动
解封迎兔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不正经运动范
传播学视角下高校龙狮运动的开展策略①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