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23-10-21 04:33张艳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8期
关键词:马术专业人才产教

张艳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近几年,我国马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马术俱乐部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增加,马术产业对于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设立马术相关专业。而产教融合作为高校已经广泛普及运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被引入到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中,其不仅强调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还是高校以企业为依托进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学校与企业同时为利益主体,又各自承担对应义务,可以实现教育、教学活动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有效结合,确保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均更符合市场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校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马术行业缺乏政府约束机制

我国目前的马术行业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政府对马术行业的发展还未制定出完善的约束机制或规范。产教融合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马术产业与马术教育二者间的相互合作与促进,把马术行业具备的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引入到高校马术专业教育中,以此培养出与马术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相符合的专业人才。但就现实情况看,目前的马术产教融合中,产教方双方的地位极不平等,合作协议签订时,多数由高校单方面进行内容的拟定,再由企业进行签字,最后进行合作,校、企双方未能在合作内容、评判机制等方面达成统一,更没有第三方对协议内容进行公证或审定,导致诸多内容或环节存在漏洞,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

(二)人才培养与行业的需求不符

2017 年-2019 年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对口率在35.7%左右,而对当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不满者达到了52%以上,正式就业后,需要经过企业二次培训才能达到企业岗位上岗要求者达到了61.1%,这部分数据提示,我国高校马术专业目前采用的产教融合模式效果差强人意,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仍不能达到行业实际需求。而近几年,休闲体育产业已经快速转型升级,马术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技能型”,而是“高素质技能型”,高校培养出来的马术专业人才却连“技能型”目标都未实现,离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更是相差甚远,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高校未能与企业进行用人需求的有效对接,导致专业人才的就业对口率普遍低下[1]。

(三)政府未能主导马术产业发展

体育产业的全面转型,使越来越多的新兴体育项目得到广泛普及,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政府以当地马术发展基础作为依托,与马术协会及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些政策性文件,目的就是推动马术产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让马术产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由于政府在此方面的主导性不足,导致校企双方合作时出现主体混乱,诸多制度未能落实到位,产教融合过于片面化,融合的方式、方法不得当,造成校企仅存在形式上的融合,经常在合作中出现推诿指责的问题,缺乏约束校企双方的有效机制,许多问题出现后得不到解决,这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产教的深度融合。

(四)马术行业产教融合参与度低

相关数据显示,对马术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了解过的马术企业在56%左右,其中37%左右的企业已经与高校开进行了产教融合,甚至部分企业同时与多个高校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对于设立了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的高校而言,中小型马术企业显然是非常优质的合作对象。而马术企业是否参与产教融合,也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是否能降低员工培训成本,能否提升企业人才质量,能否得到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能否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等等,这些考虑因素表明企业是否会参与到产教融合中,主要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如果马术企业无法在产教融合获得足够的利益,则企业就不会参与融合。而就我国当前的马术企业而言,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对于马术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但本身员工的学历却普遍较低,专业技能严重不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需要企业和高校进行有效融合,与高校共同合作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马术运动与管理技能型人才,但目前马术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参与度却并不理想[2]。

(五)高校缺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校在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方面缺乏人才培目标定位,无论是专业课程、师资,还是实训场地等均无法与当下的马术产业人才需求相符合。高校期望能够提升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率,但在专业教育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又明显不足,而马术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对财力、物力的支持需求更多,且由于缺乏政策机制支持,高校即便想要在马术专业加大 大投入,却没有对应的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马术人才根本不符合马术企业的人才需求定位,而马术企业为了不影响自身的利益,又不愿意接受实践经验缺乏的马术人才。

二、推进高校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健全法规政策,实现多方参与

地方政府应该依据地区的现实情况,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将校企合作也纳入其中,让产教融合提升到制度层面,对扶持政策、财税优惠政策等相关细则进行全面优化与完善。针对马术企业一方,应将校企合作的准入门槛适当放低,同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教育和培训税,借助于税收返还,构建起马术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金;对于模范型的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而针对高校一方,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让院校在招生、设置专业以及学生就业等各个方面得到有效支持;政府自身也要发挥出引导、推动作用,通过有效的购买服务,让参与校企合作的双方都可以获得一些专项性的财政支持,并在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基础上,始终发挥主导作用,让院校、企业均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方,各自享受权利,又同时承担责任,实现双方共同合作、积极参与的目标[3]。

(二)完善质量评价,促进产教融合

其一,必须要确保在产教融合模下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方共赢。对于高校而言,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与实践基地,可以让高校在马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足够的资金可进一步完善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配套设施,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更完善的硬件设施,而实践基地则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亲身参与和学习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与技能,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就业竞争力的提供将发挥巨大作用。其二,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可以利用高校提供的人才和教育资源,为自身的科研项目或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助力产业规模的扩大,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因此,产教融合就必须拥有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不仅要注重专业化,更要突出多元化,使得校企双方在融合过程中拥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除了要从高校、行业以及企行等维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还要基于由面及点的原则,准确抓住促进产教融合的关键点,将专业设置、教学评价、课程开发以及企业实践等关键项目均列入到质量评估体系中,确保质量评估结果更全面、更真实,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为高校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与参考[4]。

(三)整合行业资源,强化师资建设

在高校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马术专业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是马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就我国而言,由于高等马术教育的起步相对较晚,专业性的马术运动员还非常缺乏,而且这类运动员多数就职于待遇更好的马术俱乐部,高校马术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因此,高校应主动与马术行业协会取得联系,并主动达到合作,让马术企业或协会参输入具有超强实践能力、且专业教学水平更高的技术型人才参与到高校马术教学中,合理增加兼职教师人数,强化高校师资力量。而专职马术教师应定期与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相互培训与学习,如安排专职教师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由企业教师对实践技能不足的专职教师进行培训,传授其更多的行业新动态、知识以及技能。再安排专职教师对教育能力不足的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传授其专业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双方共同合作建立起高水平、高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马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此外,校企双方应该实现双向培训、交流的常态化,对双方的人才培养教学能力与水平进行不断完善,联合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促进企业参与,丰富合作内容

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校企双方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对合作内容进行不断的深入与拓展,在合理范围内,于每个马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渗透合作内容,校企联合开发出更专业、更全面的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与标准。联合构建马术运动与管理的人才培养专业体系,依据马术市场、企业发展以及高校发展等多项需求,制定出符合马术专业人才学习需求的培养计划;共同构建起高水平、专业化的“双师型”师资团队;联合进行马术科研项目的开发与研究;联合构建起马术专业运行与管理机制,从多个层面深入推进马术专业的产教融合,让马术企业全程参与其中,为高校马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其一,马术协会需将自身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助力马术校企合作平台与渠道的构建,坚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对自身发展、马术行业发展以及地区政策等进行全方位了解,引导马术企业找到适合的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其二,马术行业主动利用体育产业飞速发展这一助力,主动与高校达成合作,从中获取政策给予的红利,积极进行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的申请,为自身发展提供助力,还可以享受到更多马术税收相关的优惠、创新创业政策扶持等多方优惠。其三,马术行业应该不断完善自身内容,全力推动与校企合作之间的合作,为高校内马术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助力,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的硬实力,为高校提供马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践基地,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5]。

(五)更新合作理念,明确校企利益

校企双方应该打破某一方作为主体的陈旧式合作理念,转变原来合作模式中的主从关系,而将合作理念更新为共建、共治以及共管,让双方共同成为合作的主体,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共赢模式,以利益作为机制的主要驱动力,让校企双方均具备足够的融合动力。就高校层面来分析,其在设立马术运动与管理的专业课程时,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应该充分考量到企业的用人需求,打破原本为了完善教育体系而设立的教学模式,而是依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模式的制定,确保教学内容、模式都更具针对性、实践性,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马术专业人才,并以此为基点,不断强化学校的科研创新、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吸引更多的马术企业主动进行产教融合。就企业方面分析,马术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与高校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将马术专业人才培养直接归入到企业的价值链当中,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革新管理理念,明白高校的智力、人才资源均是助力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主动配合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打破“半路摘桃子”的落后思想,将校企合作当成是自己的人才培养与输出基地,本着双方平等、共赢的合作原则,不仅分享成果和利益,更要参与合作过程中,对双方的资金投入、风险因素等进行充分考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双方合作共赢的目标[6]。

三、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基于产教融合的马术运动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政府、高校,还是马术行业的参与度都明显不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人事保障机制仍待健全。因此,国家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主导作用,从政策、法规等方面提供支持,让学校、企业均能够得到财政、政策的扶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寻求校企业合作,并充分意识到产教融合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自身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作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联合构建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全面助力马术运动与管理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

猜你喜欢
马术专业人才产教
马术:鲜衣怒马少年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西班牙 马术周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马术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