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在高校田径课中长跑教学中的运用

2023-10-21 04:33汤正东哈尔滨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中长跑越野田径

汤正东 哈尔滨体育学院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全民健身和体育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田径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综合性的体育项目,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田径锻炼以及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然而,现今高校田径中长跑训练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长期坚持跑步习惯的养成,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定向越野概述

定向越野是一种起源于北欧国家的户外运动。在定向越野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给定的地图及指定的路线,快速、准确地找到标记点,并将所有标记点找到后尽快返回终点。该运动涉及方向感、体能等多方面的训练,是一项集体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长跑教学中,定向越野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多样化的训练环境。与传统的长跑训练相比,定向越野更加具有挑战性、趣味性,通过探索不同的路线、地形,帮助学生提高其方向感和距离感,并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身体耐力[1]。此外,定向越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使其在团体活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因此,在高校田径课程中适当引入定向越野,将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也有助于促进长跑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二、定向越野与中长跑运动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体能及耐力。无论是定向越野还是中长跑,都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体能和心肺耐力,才能够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在长时间的运动训练中,需要运动员能够保持高强度的运动状态并且持久地坚持下去,这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肉耐力。此外,无论是定向越野还是中长跑,需要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因此,运动员需要具有坚毅的品质[2]。

精神和心理素质要求。定向越野和中长跑,除了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外,对运动员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二者都需要运动员具有坚毅、不屈不挠的竞技精神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在比赛中,要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运动负荷和较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并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运动员还需要具备自我鼓励、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等能力,以便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2]。

(二)不同之处

训练方式不同。中长跑的训练着重于跑步技能和训练方法的培养,以此来提升运动员的求胜心理、竞争力和比赛节奏,锻炼跑步速度、持久力和耐力等身体素质,注重对心肺系统的训练[3]。此外,中长跑注重有针对性、阶段性的训练,如强度分段、阶梯式加强、越难越练等,以巩固基础,提高运动员对自身发展的认知并予以调整。相对于中长跑,定向越野更加注重路线规划、地形分析训练与技能培养。在定向越野中,运动员需要了解地图符号、理解高度勾勒、掌握地形要素和障碍物等各类地理、技术和计算知识,以此制定可行的赛道路径。此外,运动员也需要注重方向感的训练,尤其是在野外赛场上,在无人工标记及路线标志的情况下,更需要快速、准确地追踪目标点,选择最佳的路线。

竞赛形式不同。中长跑通常在比较固定的比赛场地或路线上进行,比赛规章制度也相对成熟和完善。运动员需要根据赛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路线,而赛道的基本走势和难度都是比较固定的。该比赛形式一方面可以让运动员更好地研究比赛场地、规划比赛策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比赛的运营和安全保障。相比之下,定向越野的比赛形式更加灵活多变,并且需要运动员在赛场上根据地图和区域地形自主决策路线。运动员可能会面临各种地形、障碍物的挑战,需要对比赛路线进行细致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该比赛形式的优点在于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环境特点、个人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路线,而且比赛过程中更具有探险性的特点,更具有趣味和挑战性。不过,这种比赛模式也增加了比赛的难度,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要求运动员具备更高的技能水平和应变能力。

运动技巧。中长跑的运动技巧主要着重于跑步姿势的纠正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效率,中长跑的运动技巧主要包括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落地和起步的特点。通过不断的训练和调整,运动员可以产生更有效的推动力,更高的步频和更快的速度,提高耐力及运动水平。而在定向越野中,需要注重地形分析、路线规划和方向感的训练。这要求运动员具有更多的技巧和专业化知识,如地图和罗盘的使用、地形要素的处理、高度勾勒的理解,以及路线的选择和判断。尤其是在非场地甚至非平坦道路的地形上,运动员需要合理地选择行走路径和方向,合理规避障碍物,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高校田径课程的现存不足

(一)训练方法单一

高校田径课程中现有的训练方法单一,缺乏系统、全面的训练指导方案,该现象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程缺乏兴趣。现有的田径训练主要是以传统的训练方式为主,比如重复练习、长跑训练、技巧练习等,这些方法使课程内容出现单一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同时,这些训练方法未能系统地整合田径训练的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心理训练等各个方面,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体验。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创新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一些比较新颖、富有挑战性的课程,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同时也会增加田径训练的乐趣。

(二)缺乏个性化教学

由于高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导致现有的田径课程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一些学生可能需要加强体能方面的训练,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加强技巧方面的训练等。如果不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训练,将难以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也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缺乏个性化教学将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程缺乏兴趣,减少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对体育运动领域失去信心。因此,学校及教师需要在田径课程中加入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体能及技能训练,调整训练计划,设立不同水平和类型的课程,以提高田径课程的个性化、差异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升训练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对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保证田径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课程内容单一

现有的高校田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短跑、中长跑、跳跃等项目中,而其他项目比如投掷、多项全能等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种情况会使得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整体认知不够全面,无法全面了解田径项目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容易使得学生可能在未来的选择中偏向于某一项目,从而影响到其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增加田径运动项目种类,增加课程的多样性,使课程更加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选项,使学生能够对各个项目的认知有所提高,从而更加有目标地进行训练。此外,在训练过程中,也可加强体育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其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四、定向越野在长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定向越野在高校中长跑训练中的距离设计

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定向越野可以根据高校学生的中长跑距离来设计比赛总距离、标记点数量及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增加比赛距离和标记点数量可以让学生在定向越野比赛过程中锻炼不间歇的变速跑、提高其心肺功能,达到训练目标。根据学生的极限距离和加速距离的特点来精心设计标记点可以在中长跑训练中注入更多元化和挑战性的因素,增加学生学习和锻炼意愿,提高训练效果。针对不同训练对象和目标,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和长度的路线,让学生逐渐提升个人跑步技能,最终达到更高的训练水平。定向越野的训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于常规跑步训练的流动性场景,增加其训练乐趣,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肺能力和全身体能水平[5]。

(二)定向越野在高校中长跑训练中的路线设计

定向越野在高校中长跑训练中的路线设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路线的规划上,定向越野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和训练对象,设计不同难度和长度的路线,如选择不同的地形区域,增加路线的起伏和曲折程度等,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训练难度和挑战性。针对不同的训练目的,还可以加入一些针对性的路线设计,如增加坡度、段落距离等,帮助学生注重训练细节和注意事项,提高其训练效果。第二,在路线的标记上,定向越野可以添加或调整路线标记点的数量、特点和位置,以适应不同的训练要求[6]。例如,在训练初期,可以将标记点设置在易于辨认的地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路线和标记点的意义;而在进阶训练中,可以采用藏标点、标记点隐蔽等难度加大的方式,以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地形分析和路线判断能力。通过上述路线设计方法,定向越野可以为高校中长跑训练提供全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以及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增强其训练效果。

五、定向越野在高校中长跑训练中运用的意义

(一)消除心理疲劳

在长跑训练中,完成一次长时间的长跑训练会给跑者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疲劳。而定向越野则能够给跑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训练过程中需要跑者根据地图指示方向,跑者需要自己探索和判断训练地点的情况,给跑者的大脑带来更多的刺激[7]。通过健康、愉悦的情绪体验,能够消除心理疲劳,为跑者建立一种积极的心态,增强跑者对于训练的热情和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其长期的跑步习惯。此外,这种模式能够增加跑者的兴趣,增加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热爱和投入度,也将有助于提高整个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

(二)消除疲劳

在高校田径中长跑训练中,长时间的训练可能会导致跑者疲劳和心理压力,影响跑步能力,而定向越野所选取的路线是不规则的,通过交替上坡、下坡、沙地等各种路况和不同的地形训练,可以有助于跑者尽快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更快地进入下一次训练。此外,通过该方式,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状态,在健康的基础上开展运动训练,能够更好地提高跑步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因此,在高校田径中长跑训练中,定向越野可以更好地促进长跑训练的效果。

(三)提高训练兴趣

在高校田径中长跑训练中,定向越野也被广泛运用于提高训练兴趣。长时间的单调重复性训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和疲惫,难以保持训练的积极性。而定向越野可以提供全新的训练方式,学生可以根据指定的地图和指向器,在户外环境中自由选择路径,发挥自己的判断力和干劲,找到自己的路线,从而带来丰富多彩的训练体验[8]。此外,定向越野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新的环境和场景,观察到不同的景色和景观,也会增加学生的体验和兴趣,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在训练中自主性和创造力,有助于激发学生长期保持跑步和健身的热情和动力。因此,定向越野是一种创新且趣味性强的训练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为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四)培养方向感

定向越野是一项将速度、技术、智力和体能相结合的户外探险运动,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准确识别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来判断自身的位置,寻找目标方向。因此,该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加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并提高决策能力。在高校中长跑训练中引入定向越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思维能力。

六、结语

在教师、学生和学校的不懈地探索实践中,定向越野在高校田径课中长跑教学中得以运用,体育训练理论不断完善,训练方法不断调整,有力地提高了体育训练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未来,在高校田径训练中,应该更加注重定向越野的运用,拓宽训练方式及训练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整个高校田径运动的竞技水平,共同推动高校田径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全民健身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长跑越野田径
北京越野BJ60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北汽越野独立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定向越野
BRP独行侠 换装越野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