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难点及应对策略

2023-10-21 04:33刘宁西安思源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8期
关键词:价值观育人思政

刘宁 西安思源学院

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融合体育与思政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与体育技能的平衡,以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思政育人能力,能够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思想品德的塑造提供有力支持。未来,也需要各学校体育老师更加重视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工作。

1 融合体育与思政的教学设计

1.1 概述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

在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融合体育与思政的教学设计成为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任务。

1.2 面临的挑战

首先,将抽象的思想理论与具体的体育运动相结合是教学设计中的一大挑战。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应用抽象的思想概念到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其次,体育课程中,既要注重思政内容的传达,又要确保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平衡两者之间的教学重点和时间分配是一个挑战。此外,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政理论素养和体育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思政需求和体育技能培养[1]。

1.3 融合体育与思政的教学设计应对策略

通过以下策略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融合体育与思政的教学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情境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关的体育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造力。其次,选择体育领域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和价值。此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体育与思政的理解和体验,促进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设计富有思想内涵的体育活动:首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体育活动,如义务操场清理、为特殊群体开展体育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公平、平等和团结精神。其次,在学校内部举办体育比赛时,设置特定的规则和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注重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和个人自律等思政教育内容。

整合跨学科资源:首先,与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教师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概念与体育课程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应用[2]。此外,利用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资源,提供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关的书籍、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思政理论知识,参加相关的教师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积极参与学科研究,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拓宽教学思路,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创新教育实践。

这些策略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思维方式和方法,设计出更具有思想内涵的体育活动,整合跨学科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实现思政与体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新时代体育人才。

1.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某学校甲班体育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合设计,通过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平等、公正、团结等概念,并与体育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和合作精神进行关联。其次,组织集体活动促进团队合作。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活动,例如搭建人墙、传球接力等,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明确分工和目标,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教师提出一些情境问题,如在比赛中是否遵守公平竞争规则、是否尊重他人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明确个人行为对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最后,开展公益体育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感。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公益体育活动,如为社区举办运动会、义务操场清理等,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通过以上实际操作,甲班的体育课程成功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教学设计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加深刻理解和应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体育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2 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与体育技能的平衡

2.1 概述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

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思政素养,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格。然而,如何平衡思政教育与体育技能的培养成为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难题[3]。

2.2 面临挑战

首先,体育课程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又注重思政教育是一个难点。其次,如何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使学生在技能培养的同时能够理解和应用核心价值观,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此外,传统的体育评价体系主要关注技能的表现,如何设计评价体系,将思政素养纳入考核范围,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3 应对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体育课程中,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思考和应用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进行团队体育项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友谊第一等价值观,并鼓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贯彻这些价值观。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思政内涵的体育项目,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公益体育活动,让他们意识到体育不仅仅是个人竞技,更是为社会做贡献的一种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关注体育公平竞争,组织学生讨论和反思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正义观念。

此外,评价体系的创新也是平衡思政教育与体育技能培养的重要策略。除了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发展,还应考察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注重技能表现,而忽视了思政素养的评价。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口头报告、写作任务等,让学生通过文字和语言的表达来展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将意识到思政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思政素养[4]。

2.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某中学体育教师在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一个难题,即如何在体育竞技中平衡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体育技能。教师意识到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公平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此,教师决定设计一系列体育竞技活动,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让学生在体育竞技中感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首先,学生进行团队篮球训练,教练和队长带领队员学习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同时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练和队长在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其次,各班级的篮球队进行友谊赛,比赛过程中,教师和队长密切关注队员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教师强调公平竞争和友谊第一的原则,鼓励队员互相帮助、尊重对手,并提醒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团队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教师通过体育竞技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应用核心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思政素养和体育技能,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新时代体育人才。

3 教师专业素养与思政育人的能力提升

3.1 概述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

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政育人的能力提升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对体育学科的深入了解和掌握,以及对思政教育理论的熟悉和运用。思政育人的能力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品德。教师专业素养与思政育人的能力提升是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3.2 面临挑战

首先,体育教师在思政育人方面面临着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挑战。他们需要不仅具备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这需要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与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进行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和设计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其次,思政育人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以及深厚的思政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学习,加强与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和研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此外,在实施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体育技能的教学相融合。这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教学设计能力,能够设计富有思想内涵的体育活动,并结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应用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5]。

3.3 应对策略

首先,体育教师可以积极参与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与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和研究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内容。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将思政思维融入体育教学中。其次,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深入研究思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加强与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和思考,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思政育人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可以不断开拓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适合的体育活动和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3.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某市的一所中学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队伍,他们面临着提升自身思政育人能力的任务,以更好地融合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品德。

首先,学校的体育教研组与思政教育教研组进行了合作研讨,明确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目标。确定了通过思政教育引领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其次,体育教师主动学习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政教育的要求。同时,他们与思政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此外,体育教师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思政内涵的体育活动和项目。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公益运动,通过志愿者服务和社区互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另外,他们在体育竞技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和道德准则。最后,体育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思政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通过互动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

通过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学校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体育教师在专业素养与思政育人能力提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并与思政教育教师形成了有力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学校的思政育人工作。

4 结语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到融合体育与思政的教学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平衡学生的思政素养与体育技能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思政育人能力。在未来的实践中,相关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创新,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价值观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