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建设的现状及路径
——以篮球教学为例

2023-10-21 04:33王彦林北京印刷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8期
关键词:技战术篮球运动篮球

王彦林 北京印刷学院

当前,我国本科院校篮球课程教学中,以“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听课练习-教师纠正”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完成篮球课程的教学任务,但是,整个课程内容单一,缺少一定的师生互动,对本科院校大学生对核心战术的掌握是不利的。为此,在终身体育理念与体育核心素养背景下,高校篮球教学要突破常规,做好篮球课程建设,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篮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我国本科院校篮球课程建设的现状

1.1 篮球课程设置情况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篮球课的设置方式大致为:大一以篮球必修课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男、女生分开授课;大二则以个人喜好为基础,以篮球选修课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男、女生分开授课;大三、大四学生则以篮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要有开设《篮球裁判法》选修课,参与校级社团举办的篮球体育比赛,及参与学院级联赛等实践活动。在篮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框架下,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全部体育课程中,对包括篮球、排球、跳绳等方面进行6 小时左右的理论教学,每位教师根据所授课的不同,安排了篮球理论上不同的课时,一般为1-2 课时。大二年级的篮球选修课程,基本采用由教师在场上讲授演示、学生听课练习的方法,开展篮球教学实践。

1.2 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科院校的篮球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开设。大一时,篮球教师主要讲授篮球的基本技术特点,比赛规则和练习方法,让学生先学习步法,运球,双手传球和接球,单手肩投(男),双手胸部投篮(女),上篮等基本动作技巧。大二的篮球选修课,教师将对篮球比赛的规则、技术与战术进行详细讲解。其中篮球技术主要包括:基本姿势,运球,个人防守,传接球,持球突破,投篮等;篮球战术主要包括:传切,掩护,配合,快速进攻,防守快速进攻,突分,换防,关门,区域防守,进攻区域防守,人盯人防守,进攻人盯人防守等。与大一年级相比,大二的篮球选修课更侧重篮球战术能力的训练,针对篮球运动中比较难的组合技术方面,由于各班级的学生水平不一,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比较保守。

1.3 篮球课程的教学方式

不同类型的篮球课,其教学方式也不一样。大一的必修课和大二的选修课都是在室外篮球场上进行的,教师以示范的形式讲解,学生则以模拟的形式听课。在教学中,有时也会以比赛取代练习,以培养攻防配合的技巧,但“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由于学生篮球水平的差异,使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受到很大影响[1]。《篮球裁判法》是大三、大四的选修课,大多数课程都是在教室里授课,而大多数课程都在夜间进行,教师用幻灯片讲解,并亲身示范,学生跟着模拟裁判动作。

1.4 篮球课程的考核体系

本科院校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篮球测验,其内容包括:体能测验、学习态度、跳绳及篮球技战术技巧等;大二篮球选修课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体能测试、学习态度、课外体育锻炼、游泳、篮球技战术等。在实际考核中,没有将篮球理论知识纳入测试内容,不利于对篮球技战术的全面、准确把握;另外,由于在校内外等层次的篮球竞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没有被纳入到学校的评价系统中,降低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2]。实践表明,目前本科院校篮球课的测试内容比较单一,不仅影响本科院校篮球课的深入学习,同时也制约了本科院校篮球课的深入发展。

2 我国本科院校篮球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运动项目,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了广大本科院校生的广泛欢迎。本科院校生参与篮球赛,能培养其纪律性、开拓性、进取性、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提高其责任心。所以,篮球课已成为高校生尤其是男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课程。篮球是一种以集体为中心的体育项目,要求队员有明确的分工、职责,并与其他队员一起密切配合,因此,篮球课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篮球课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给本科院校体育教学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1 教学观念有待转变

篮球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运动,以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主要特点。传统的篮球教学侧重于技战术的学习,不能脱离技战术的传授,如进攻和防守等,在篮球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怎样教好学生的运动技术,而学生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也过分关注运动技术,仅仅为了学分而学习。在很多教师的思想中,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目前,我国篮球运动的教学观念仍未转变,一味追求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3]。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脱离了真实生活,测验通过后学生就停止了学习和练习,虽然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但由于不能很好地巩固,造成了动作的偏差。因此,篮球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技战术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理念。

2.2 教学内容有待优化

在课时安排上,不论是篮球必修课或选修课,学校都安排了合适的篮球理论课时,但由于受课时总量、场地等因素制约,篮球实践教学很少,这就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难以深度理解与掌握。换言之,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篮球理论与篮球技术充分结合起来,有些学生在对篮球运动和比赛规则不了解的情况下,被动地接收教师讲授的篮球基础知识,导致学生的篮球技能无法得到提升。在篮球的具体教学内容中,主要集中在运球、投篮、三步上篮上,而相对缺少防守、快攻、掩护、区域防守等篮球战术,造成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影响学生对篮球内容的积极思考,从而造成学生的篮球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2.3 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精神品质。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很多体育教师传统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使体育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篮球教学中,缺乏与技术特征相结合的因材施教思想,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和技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但融合的难度很大。有调研发现,我国本科院校篮球教师在进修、培训等方面缺少机会,这也是篮球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参加培训有助于教师了解篮球教学的新观念新方法,对于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4]。

3 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

3.1 更新篮球课程的教学观念

在新时代“全民健身”要求下,普通本科院校篮球教学不能只注重篮球技能的训练,而忽略篮球意识的培养与篮球运动能力的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本科院校篮球教学人员要主动运用网络,对篮球知识进行及时更新,及时拓展自身知识储备,对篮球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掌握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将最新的篮球规则和技术传授给学生,比如部分比赛规则的修订,要及时传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即在开展篮球教学时更注重学生的学,比如,可以在篮球运动中添加一些娱乐元素,同时还可以用现代化游戏的方式,将篮球知识与之相融合,使学生对篮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强化篮球教学在学校层面上的重要性,对学校的篮球教学基础设施进行改进,比如对定期室外篮球场进行维护、进行室内篮球场的建设等,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篮球运动场地,将篮球课与课外的篮球运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3.2 增加篮球课程的课时总量

课程课时量是对学生进行篮球运动能力培养的保障,篮球是一项操作性课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积累才能不断提高篮球水平。我国部分本科院校篮球课时总量不足,不能达到篮球教学的标准,也就不能满足篮球人才培养之需要。同时,本科院校在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上,也要更具合理性,高水平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战术技能外,还需要对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比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科院校篮球课程的结构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优化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本科院校篮球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进一步提升篮球专业的教学水平[5]。第一,在开展理论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慕课、翻转课堂或微型课堂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与篮球课有关的各类体育理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让学生重新回到课堂,参与到篮球训练和运动技巧实践中来;第二,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智能教学设备运用到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用摄像机记录下学生三步投篮的运动轨迹,并将其上传至系统后台,对学生运球投篮时的姿势和力度进行分析,将资料统计方法与实际操作方法有机地结合,有效地提高篮球课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第三,采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并且要根据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给学生布置具有一定难度和程度的篮球课程作业,同时,实施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将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

3.4 丰富篮球课程的教学手段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本科院校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院校及教师应加强“互联网+篮球”平台建设。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基础技术、战术、动作、规则等方面的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课前对各项篮球技战术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方便学生在课后模仿视频中的动作,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篮球技术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制定出一套篮球课程的教学方案,把课堂教学模式转换成“互联网+篮球”教学模式,把一些比较流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元素,融入到篮球的基本训练中,让学生对篮球的认识和对篮球运动的参与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运用“互联网+篮球”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与教师共同探讨篮球的规则和技巧,摆脱了时空的局限,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外形成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时,学生的技术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在篮球课上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组织篮球比赛,检验学生对篮球战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性,让学生在篮球课上尽情地享受篮球。

3.5 优化篮球课程的考评体系

在本科院校篮球教学考核中,不应过分注重学生的技战术水平,而忽略学生基础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忽略学生通过篮球课得到的实际成长,即过分注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评方法[6]。为此,本科院校要构建一套科学的篮球教学考评体系,在关注学生篮球技能水平的提高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健康篮球运动理念的形成和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的提升,比如,不应只用体育出勤率这个量化指标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应综合运用出勤率、篮球技术进步等几个指标,同时应用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分析方法,来对学生对篮球学习的态度进行客观评估。除此之外,对篮球技战术能力的评估,可以采用全场或半场比赛的方式,也就是学生5 比5 的全场比赛,或3比3 的半场比赛,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篮球技术水平、篮球战术配合等情况给出综合评定,如果学生跑跳佳,动作规范且懂得配合,就能获得更高的综合评定成绩。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进一步提升我国本科院校篮球教学水平,就必须不断提升篮球课程的建设品质,首先从教学观念上进行更新和完善,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要与篮球课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更完善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篮球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与此同时,本科院校要对篮球教学资源进行重点关注和合理配置,比如训练场地、教学器材等,为本科院校篮球教学的整体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技战术篮球运动篮球
幼儿篮球运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