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现状、影响因素与策略
——以小班“糖果罐”活动为例

2023-10-21 17:33张玉倩
教育观察 2023年21期
关键词:彩泥糖果美术

张玉倩

(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一、引言

学习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情绪、认知发展及交互作用的核心。[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2]《指南》中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对幼儿学习品质进行了相应的阐释,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学习品质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活动是幼儿园经常开展的项目,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活动中容易发挥和培养。从活动的设计到内容的选择、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指导、幼儿的操作等,美术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与培养。美术活动具有普遍性,通过观察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可了解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情况。不当的美术活动开展方式会抑制幼儿的学习品质,不利于其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养成。为了解教师以美术活动发展幼儿学习品质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Z幼儿园某小班的19名幼儿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教师实施美术活动“糖果罐”的情况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学习表现。研究过程采取非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借助录像的形式充分了解美术活动的设计及实施流程,充分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呈现出的学习品质,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通过访谈教师进一步了解美术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现状

学习品质是指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是以上各种要素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生成的有机整体。[3]学习品质可以划分为“情感—动机”与“行动—行为”两个维度,分别指向个体面对学习情境时的态度和投入学习情境时的行为。[4]本研究主要围绕认知能力、情绪情感、社会性和创造性四个方面分析教师在美术活动“糖果罐”中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认知能力

认知发展是幼儿早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及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想象等多种心理过程,是幼儿身体各项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5]在活动导入环节,教师抓住了幼儿爱吃糖果的心理,以糖果为线索,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自由表述“我喜欢××口味的糖果,它是××颜色的”。教师在活动开始时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全心集中在糖果这一件事情上,促进了幼儿注意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自由表达,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回忆自己喜欢吃的糖果及颜色,使头脑中的已有图式再现,这一过程可促进幼儿记忆的再认和回忆的发展。在糖果制作过程中,幼儿按照自己的经验装扮作品,可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二)情绪情感

情感作为有益于学习的积极学习品质,主要包括好奇心、兴趣、热爱、主动、负责任等积极情感与态度。[6]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不足,因此他们在使用彩泥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技术上的困难,如揉不成圆球等。但幼儿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求助教师、同伴,或借助工具再次尝试。幼儿在面对困难时很好地控制了自己挫败情感的表达,以稳定、平静的心态继续投身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和对活动的坚持性,更体现了幼儿稳定、积极的情绪态度。

(三)社会性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等。[7]幼儿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需要适时提醒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之间会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美术作品,被帮助的幼儿也会表示感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及时把握幼儿的一系列行为并给予合理的反馈,促进了同伴的良好交往与互动。同伴的交往与互动也促进了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创造性

幼儿具有想象与创造的天性,可以通过美术、音乐、律动、游戏、艺术欣赏等各种活动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所看所想。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的思维与想法。在糖果的制作过程中,有的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完全模仿的形式呈现作品;有的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将其混色,制作出混合口味的糖果;有的幼儿选择在糖果上添加装饰,使其更美观。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幼儿展现出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操作行为给予鼓励和支持,大部分幼儿都不受教师的限制,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自由发挥想象力,发散了思维,提升了创造力。

三、影响因素

(一)教师对学习品质的概念认识不清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学习品质是幼儿知识、技能等多方面能力联合发展的过程,涵盖幼儿兴趣、想象、创造、好奇心、问题解决等多方面的发展。但通过访谈得知,教师并不了解幼儿学习品质的相关知识。这导致其在美术活动实施过程中对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视度不够,抑制了幼儿能动性的发挥。例如,在活动示范环节,教师只教给幼儿用彩泥揉团的单一技巧,没有教授其他形状的技巧。将形状限制为圆球形,忽视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捕捉到的不同形状糖果的经验,幼儿只能单一地揉同一形状的糖果,妨碍了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个体具有学习的能动性。但因缺乏对学习品质的了解,教师片面地将学习限定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将幼儿学习的重点放在手工、绘画技巧等方面,认为只要能把美术作品完美呈现出来就是成功的。这种方法影响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也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活动设计与组织存在不足

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关乎教师在活动前的准备情况以及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能力的获得,是影响幼儿知识和技能获得的重要因素。

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幼儿有效学习和发展的保障。观察中发现,班级中一半以上的幼儿是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完成糖果罐制作的,还有几名幼儿因为能力有限,明显落后于其他幼儿,幼儿焦急的表情流露出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这时,又因为午饭时间来临,教师只能仓促结束活动,让完成和未完成的幼儿都将作品放入自己的作品柜。因活动匆忙结束,教师也未能评价和总结本次活动。而在当天的下午或以后几天,教师也没有选择时间让未完成作品的幼儿继续操作。被迫中断的活动导致幼儿刚激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戛然而止。

教师作为帮助者和引导者,应激发和维持幼儿的学习动机。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始前抓住了幼儿爱吃糖果的兴趣,保证了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指导方面,当幼儿无法完成揉“糖果”这种手部精细动作时,教师以帮助者的身份及时介入,介入时间合适,但引导方式欠妥,主要表现为:教师只是机械地给幼儿示范揉圆形糖果这一技巧,让幼儿模仿,对于幼儿揉的其他形状(如长条形、不规则形等)的糖果,给予了否定,要求幼儿模仿教师示范重新揉。这一做法忽视了与幼儿原有知识的整合。而对于部分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则是直接让幼儿装饰现成的糖果,这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也会弱化幼儿在今后活动中的积极性,可能会让幼儿养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不良学习习惯。

本次活动存在活动设计前预设时间不充分、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指导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幼儿的进一步学习。

(三)材料投放不合理

幼儿与活动材料的互动是一种经验不断建构的过程,教师除给予活动指导外,还应为幼儿提供多种可探究的材料,以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促进幼儿个性的充分张扬。本次活动主要以幼儿“爱吃××口味的糖果,它是××颜色的”为活动导向,引导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糖果的口味和颜色,进而进行糖果制作。本次活动是在小班进行,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可能担心为幼儿提供数量较多的彩泥后,幼儿会陷入各种彩泥游戏,进而对班级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教师在材料投放上做了限制,仅选择几种颜色鲜艳、有代表性的彩泥,并且把它们放置在桌上,要求幼儿轮流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彩泥,并使用这些彩泥制作不同颜色的糖果。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颜色种类较少的彩泥与幼儿已有经验中的糖果颜色不对等,打断了幼儿原本建立起来的关联学习,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四、策略

(一)增强理论素养

幼儿的学习与进步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支持,而教师更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获取各类学习资源;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培训与教研,增强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与其他教师间的合作学习,共享教育资源;增进与家长间的沟通,切实了解幼儿的实际需求。在活动导入环节,教师可放弃较为生硬的提问,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六一儿童节为主线,引导幼儿表达最喜欢吃的零食,进而引发幼儿的思考,直到抓住糖果这一线索展开活动内容。在活动准备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空的糖果罐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数量以及自身对糖果种类的已有经验,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的糖果,并用蜡笔或马克笔为糖果绘制美丽的包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有难度的任务,但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不必将糖果的形状限制为圆形,可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严格把控活动的推进流程,在活动结束环节预留活动总结与评价的时间,保证活动的完整性,给予幼儿完整的活动体验,促进幼儿学习与个性特点的激发。活动结束环节教师可让幼儿上台分享和介绍自己作品,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巩固活动所学。

(二)优化环境设置和材料投放方式

活动环境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变化,而材料的充足关乎幼儿对活动的体验。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温馨且安静的活动氛围,让幼儿沉浸于活动的氛围中。在投放材料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幼儿多样化的活动需求,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的有机结合。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对于幼儿想要但没有的彩泥,教师可指导幼儿尝试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混合制作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引导幼儿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颜色混合的知识。教师还应关注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在他们提前完成糖果制作时,为他们更换或提供更高层次的材料,持续激发他们的动手操作兴趣。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发挥想象力装扮糖果。同时,教师应善于捕捉幼儿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充分肯定和表扬幼儿富有创意的作品。此外,教师还应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以激励幼儿更好地进行类比学习。

(三)合理介入幼儿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引导者,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变化,在合适的时机介入幼儿活动。不过,教师应把握好指导的程度,避免干扰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关注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不能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提示、开放性提问、提供意见、讲授等启发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探索和思考。[8]教师应以引导为主,帮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而不是“包办代替”。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作为参与者的角色平行介入活动,作为小组成员与幼儿一同解决活动中的难题。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及时捕捉不同性格特点幼儿在活动中呈现出的个体差异,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同伴互评的方式合理介入活动。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不仅可以使幼儿取长补短,还可以活跃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五、结语

美术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可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丰富幼儿的情绪情感,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学习品质的内涵和要求,掌握借助美术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方式方法,在美术活动中通过优化环境设置、合理投放材料等策略,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猜你喜欢
彩泥糖果美术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观察:糖果找不同
创意美术
捏彩泥
创意彩泥
彩泥天下
雨季里的糖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