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各地市为例

2023-10-25 02:02王双帅
山西农经 2023年18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支农农民收入

□王双帅

(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增收。

1 文献综述

农民增收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因此,国内学者对财政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孙致陆和肖海峰(2013)[1]指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村地区增收具有促进作用。

朱根豪(2023)[2]认为,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杨国萍和郭雅娴(2021)[3]认为,按照收入的来源划分,仅在家庭经营纯收入和财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关系。

高延雷等(2019)[4]指出,城镇化会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增加。

边恕等(2021)[5]指出,农业财政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会受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

孟勇(2009)[6]指出,财政支出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起到的促进作用也不同,会拉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陈志勇等(2019)[7]指出,财政农业支出绩效水平存在差异,使得财政支出对于农民增收的促进效果受到影响,间接反映政府在发挥职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因此,文章通过研究山东省各地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对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的影响,从财政支出角度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2 构建模型与变量选取

2.1 模型构建

文章研究的重点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能够衡量当前财政支出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更好地体现当前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可以利用财政支出总额研究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了消除内生性对模型的影响,根据现有的文献理论,构建如下GMM 模型。

式中:i为山东省16 个市;t为2007—2021 年;μit代表随机误差项;PDI为被解释变量;EXP为(1)中解释变量,代表支出规模水平;EDU、SEC、AGR、PUB为式(2)中解释变量,代表支出结构水平;控制变量CPDI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GDP 表示各地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PEO 表示农村地区人口数量、OPEN 表示对外开放程度。在进行实证分析过程中,对各指标进行对数处理,使其更容易分析。

2.2 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2007—2021 年山东省16 个地级市的数据,其中莱芜区在2019 年以后划入济南市,因此对莱芜区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作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市统计局年鉴和统计年报。

3 实证分析

3.1 支出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如表1 所示。EXP的回归系数为正,且t=6.964,p=0.000<0.01,说明地方财政公共支出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原因在于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规模增加,其中涉及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出也会相应增加,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支出,将会增加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而政府对于农村产业发展出台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农村地区企业的负担成本,从而增加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

表1 GMM模型估计结果

CPDI 的回归系数为正,且t=2.538,p=0.011<0.05,说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原因在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说明城镇经济发展处于较快水平,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出台的城市农村帮扶政策,促使城镇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镇与农村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增加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对GDP 而言,其回归系数均为负,且GDP 的统计值为t=-5.969,p=0.000<0.01,说明GDP 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原因在于GDP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山东省各地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程度较好的地区,财政支出增加对于GDP 的促进作用要高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大,使得城镇和农村地区居民之间以及不同地区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尽管GDP 对于农村居民增收具有负面影响,但是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仍然是在逐年增加的。同样对于PEO 而言,其统计值t=-5.690,p=0.000<0.01,说明农村人口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原因在于农村地区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为了更好地就业和接受教育,逐渐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居民其中一部分转化为城镇居民,农村人口的数量便会减少,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农村地区居民收入仍然是在不断增加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正向,但是从回归结果来看,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3.2 支出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在探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支出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选取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以及农林水事务支出代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表2可知,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会对农民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原因在于教育支出的增加能够提高农村地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作为民生性支出,对于维持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会对农民收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原因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属于政府的行政支出,该项支出的增加会相应地减小政府对于民生、投资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使得基本领域建设、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加,会加重农村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成本,不利于产业的创新和研发,在维持成本的前提下,影响农村地区就业。农林水事务支出对于农民收入本身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研究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时发现,其回归系数为负值,反而对农民收入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原因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增加使得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就业环境得到改善,部分农村劳动人口便会选择留在农村地区,其工资性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整体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减少。此外,财政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使用不规范、下发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支出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民收入的增加。

表2 GMM模型估计结果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根据上述实证结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层面,地方财政公共支出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会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GDP和农村人口会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说明增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会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等因素。由于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性以及农村人口的减少,尽管会使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受到消极影响,但是实际上农民收入仍在逐年增加。

其次,在支出结构层面,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会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和改善就业环境,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会增加政府行政类支出,从而降低对民生等方面的支出水平,导致农民收入增加;农林水事务支出会影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资金使用不合理、不到位,进而抑制农民收入增加。

4.2 政策建议

首先,调整财政政策方向,优化财政补贴政策。现阶段,我国正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提高。山东省各级政府可以将财政政策方向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劳动力素质等向实现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转变。同时,政府要不断优化财政补贴政策,增强财政对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制订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山东省各级政府可以鼓励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到不发达地区建厂,实现资源互补、带动就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加大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完善农村地区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补贴政策,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实现收入的增加。

其次,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财政支出结构。山东省各地市农村居民收入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受到资金的制约,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资金严重短缺,政府财政支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这也是农村地区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山东省各级政府应不断扩大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和农业支出的比例,不断完善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支农支出的不合理划分,避免发生财政支农资金的浪费,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缩小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8-11]。

再次,加大财政支出监管力度,健全监管机制。山东省各级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出监管机制和预算内审批机制,提高政府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绩效水平,同时监督和管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对各级政府每一笔支农资金进行定时追踪,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合理运用到位,避免财政支农资金的浪费。在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的同时,提高资金的支出透明度,制定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加强农村集体的审计工作,避免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12]。

5 结束语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村相关产业融资难题较大,经济发展和农村地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对于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大,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提高财政支出水平,加大对“三农”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支农农民收入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