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2023-11-01 14:18张海斌
河南社会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建党党员干部

张海斌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伟大建党精神高度凝练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卓越的智慧、非凡的勇气以及坚韧的品质,明确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脉和灵魂。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认真学习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增强党性修养,真正发挥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努力奋斗。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它的实现是有要求的,务必建立在对真理性和客观性理论的深层次理解和精准性把握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在历史中选择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其指导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富强和发展。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历经百年奋斗的结果,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真理和信仰而不懈追求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追求深刻透彻,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也更为坚定执着,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就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结晶。所有中国共产党人都时刻践行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对真理和信念进一步升华和完善,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的发展斗志、用先进的文化和守正创新精神持续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复兴和辉煌。一言以蔽之,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容中不仅承载着我们党无数先驱们的长远期望和远大理想,还饱含了我们党持续健康发展的伟大信仰根脉,是能够保障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大目标的“根”和“魂”。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之根本。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便提出了“践行什么初心、担当什么使命”等问题,并对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解答。党的初心与使命是党的宗旨、信念和目标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的鲜明特质和政治优势,也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自身前途和中华民族及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时刻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历史作为最好的证明,我党百年来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斗争以及牺牲均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以及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紧紧依靠人民,并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不断前进和奋斗,从人民中源源不断地获取前进动力。百年奋斗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初心不变,并在当前建党百年重要历史节点上继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品质底色,作为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着的斗争精神,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使我们党能坚定不移地为中华民族开辟新天地,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紧密关联,只有不怕牺牲,才能够英勇斗争,以上两种精神品质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精准表达,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英勇顽强、敢于斗争等优良精神的深入阐释。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保持着大无畏的奋斗精神,所以才能够在建党至今各个时期不畏强敌、英勇斗争,进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迄今为止,我们可以骄傲和自豪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中国共产党遭遇苦难最多,经历艰险最多,在太多太多生与死的考验中作出了巨大牺牲。即便如此,中国共产党仍然凭借着自身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伟大建党精神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这种品质不仅是我们党可以实现长久发展的奠基石,更是带领广大人民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1]。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敢于直面艰难困苦、直面矛盾挑战,勇于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时刻诠释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其需要所有中国共产党人无条件忠于党、忠于人民,不负人民的期望,时刻执行党的政治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决策部署担当作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广大党员需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团结人民群众,带领人民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核心要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立志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壮大和兴旺发展的决定因素也都全在于人民。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建党之初时的50名成员发展到9800 多万名党员、成为在14 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时刻不改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自身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承诺,并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首要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一)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筑牢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基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思想上的先进性。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基。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不是别的什么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和1919 年“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的全面觉醒,让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历史的迷雾之中终于找到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此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在经历百年失败与成功的实践经验中,中国共产党人懂得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如何使得“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正是由于科学真理的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时代中国的逐步强盛。同时,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初便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并将共产主义确立为党和国家发展的最高理想。1920 年11 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及奋斗目标。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2 年党的二大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实践表明,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成功和社会主义在多国建立,现如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衰相尽显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逐步崛起,这一切都证明了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真理和信仰,就能够在经受一次又一次挫折后再一次又一次奋起;放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会误入歧途走向失败。

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首先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保持理论上的坚定,关键就是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思想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来指导工作、学习和生活,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没有党性,或叫党性不完全。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用新思想去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时刻将思想、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此外,在新征程上,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们更需要明白“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精神懈怠是最大危险,少数共产党人就是因为丧失了理想信念,头脑里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行动上走向了歪门邪道,最终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新时代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持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综合理论水平,自觉做一名共产主义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拥护者。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纵使身患绝症,也坚守三尺讲台;夏森多年来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离休后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省吃俭用资助182 名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奔赴偏远贫困的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不遗余力地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这些伟大行为都源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也正是因为有着不计其数的党员干部能够在艰难困苦、利益诱惑等面前坚持真理、坚持理想,我们才能取得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伟大成就,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显现。总而言之,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首先需要科学的理论和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中对真理的坚持、对理想的坚守,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基。

(二)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打牢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本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肩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认识上的先进性。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伟大建党精神之根本,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断取得胜利、永葆青春的政治密码,是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本。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6 世纪60 年代,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拉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逐步建立,1784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大门。当西方世界快速发展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却陶醉于妄自尊大之中。地大物博却又腐朽不堪的封建主义中国,成为西方侵略扩张、摆脱危机的主要目标。西方率先崛起的英国以鸦片战争拉开了晚清悲歌的序幕,从此,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70 余年间1145 个不平等条约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卖身契”,在西方列强们铁蹄践踏和强权压迫之下,泱泱大国从此走向衰落。为寻求救国兴国之出路,无数仁人志士不惜流血牺牲,但是没有取得成功。昔日辉煌的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危亡。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屈辱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成立之初非常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凭借着对初心和使命的执着和担当,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百余年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自身的初心和使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定前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努力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闪耀于人类历史的奇迹,使得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以昂扬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了不可逆转的新征程,前进的道路上必是风雨兼程,“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因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才得未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要在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潮中坚守初心,要在乱云飞渡、惊涛骇浪的重重考验中坚守使命,就要时刻谨防消极懈怠、腐败堕落的危险,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初心使命必须作为党员干部常抓不懈的终身课题。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饱经风霜,面临难守初心使命的考验,因为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很可能蒙尘褪色;使命不会时刻牢记在心,也很可能会散落丢失。自建党之日起,无数被惩处的腐败分子之所以会误入歧途,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认识上不再清醒,忘记了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但幸运的是,正是无数时刻保持坚定认识,将初心和使命时刻牢记在心的共产党员,成为人民信赖的亲人和民族雄起的脊梁。老党员张富清,深藏功名,默默奉献,从军时不怕流血牺牲、保家卫国,转业后不计名利、为民造福,用共产党人的朴实无华、纯粹高尚书写了牢记使命的一生;当代“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达8000 米的“绝路”,带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43 年不忘初心服务人民;张玉滚怀着对学生的关爱,接过老校长手中的扁担,孤单而坚定地留在贫困的大山里执教。不忘初心,才使中国人民摆脱困苦,走向幸福;牢记使命,才使中华民族摆脱屈辱,走向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想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合在一起,想人民之所想,忧民族之所忧,就要时刻不忘自我反省、扪心自问,要时常用党章党规进行自我对照,用革命先辈事迹进行自我教育,用群众期待自我审视,同先进典型进行自我比照,要经常红红脸、出出汗、治治病,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持续强化为民情怀,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以为民造福为实际行动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的崇高情怀。总而言之,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行而致远,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中对初心的坚持、对使命的担当,是滋养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本。

(三)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坚实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要

中国共产党于斗争中诞生,于斗争中壮大,也于斗争中发展。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始终体现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实现品质上的高尚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品质底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是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要。

历史表明,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淬炼出了不畏强敌、不畏艰险、敢于斗争、不惧牺牲的精神和品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白色恐怖的血腥屠杀,青年革命者陈延年宁可站着死,不要跪着活;土地革命时期为摆脱国民党围追堵截,长征中的廖大珠等22 名突击队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飞夺泸定桥;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下孤身与日本军队盘旋作战直至牺牲。无数革命英雄烈士用无畏和悲壮令敌人不寒而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建设继续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河南林县81 位英雄为修渠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焦裕禄“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们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气魄令天地动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群迎着改革开放春风奋起拼搏、不懈奋斗的共产党人用血汗为中国赢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郭名义越干越基层,却没觉得越干越辛苦,而是觉得越干越起劲;郎平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担任主教练,大胆创新改革,把中国女排重新带上巅峰;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铁人”信念,为大庆油田实现27 年5000 万吨以上高产。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韧性让人赞叹。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对百余年来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最为真切的形容和写照。

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将会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2]增强斗争本领是锤炼党性修养的实践形式,敢于善于斗争方能彻底锤炼锻造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员干部要在斗争中胜利,就必须具有大无畏的精神,不惧苦难艰险,不畏恶霸强权,要学会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共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斗争状态,在精神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时刻保持战士的姿态、战斗的状态,以责之所在、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随时准备与学习、生活尤其是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作斗争。“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共产党员敢于直面矛盾挑战、敢于为失败承担责任、敢于向歪风邪气作斗争,不断增强大无畏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要想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必要的,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在斗争中善于处理矛盾、解决矛盾,化险为夷、转败为胜,那么共产党人就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淬炼自身思想,在惊涛骇浪中经受磨炼,要学会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事情的轻重,辨别事态的变化,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把握斗争的艺术、智慧和规律。然而,在现实中,有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意斗争、不敢去斗争、不太会斗争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他们遇事惊慌失措难以保持镇定,遇见斗争逃避推托难于担当作为,不仅无法解决矛盾,而且误事坏事。但是,我们大部分党员干部敢于舍生忘死、克服苦难,甚至把热血和生命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2020 年6 月,年轻的戍边战士肖思远在对外军斗争中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他把无尽的缅怀与思念留在了神州大地;邢中山、冀凤学同志在抗洪抢险中,在风雨中逆行而上,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崔煜忠、孟宪升、姜继军等共产党员在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用实践行动让党旗高高飘扬,为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贡献力量。总而言之,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是要在实践中历练升华,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要。

(四)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构筑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魂

中国共产党是自始至终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实现情怀上的纯粹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共产党人高尚纯粹思想境界的根本要求,是滋养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之魂。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表明,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情怀,使得我党历经百年发展也仍然朝气蓬勃,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天下至德,莫过于忠。”中华传统四大德目中将“忠”列于首位,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无不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时刻不忘践行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情怀。对党的忠诚就是永远不忘入党时的忠诚誓言,时刻做到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自觉跟党走,听党话。中国工农红军面对残酷的斗争和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之所以能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就在于即使是一个炊事班的班长,在爬雪山昏迷面对死亡的时刻,也要把最后的党费交上,至死也没有忘记对党的忠诚;新四军首领叶挺在皖南事变后,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面前写出了“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表达的是对党的忠心;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写下的是对党的忠诚。可以看出,共产党人有了对党的忠诚,就有了铁一般的意志,就有了不惧一切的胆识。对人民的情怀就是要明白江山就是人民,守住人民的心才能守得住江山;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干人民之所盼,解人民之所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摆脱奴役翻身做了主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吃苦在前、艰苦奋斗,为人民过上好日子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奔向小康不懈努力;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接力为人民美好生活继续努力。不得不说,共产党人有了对人民的情怀,就有了海一般的胸襟,就有了山一般的力量,就有了天一般的理想。百余年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执着的追求。

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阶段,面临更多的诱惑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忠诚的力量和对人民的情怀。新时代共产党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是实现价值取向的纯粹高尚性,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体统一领导,用忠诚凝心聚力、团结统一;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生活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取得新成效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做到对党忠诚,必须在政治上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信仰、牢记宗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困难面前不后退,在诱惑面前不动摇,时刻保持革命热情和革命精神,始终牢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用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剖析自己的言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改造、自我约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是否为人民做实事、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检验政绩的标准,深入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紧握他们的双手,倾听他们的心声,排解他们的忧难,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石光银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几十年如一日,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崔道植装着对党的满满忠诚,工作勤勤恳恳,60 余年刑侦生涯,检验的痕迹物证和参与办理的检验鉴定没有出过差错。中国共产党人如果失去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情怀,就像是躯壳失去了灵魂,没有了行进的方向和归宿,必将迷失在现实的迷雾之中,跌落在错误的深谷之中。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和对人民负责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而言之,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就要不断锤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因为它是党性修养之魂。

三、结语

回首百年历程,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社会上最伟大的奇迹。在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仍然可以在全面深化改革、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精神力量。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就要将党性锻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磨砺、锤炼提升党性,将党性修养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不懈奋斗实践中,以先进的党性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以高尚的党性赢得世界、赢得未来。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建党党员干部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