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乡村合伙人

2023-11-03 04:06王碧瑜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梯田高粱向日葵

文/王碧瑜

姜丽娟(左)和余雄富(右)

在杭州淳安枫树岭镇下姜村和衢州开化大溪边乡上安村采访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张相同的照片。 照片里,下姜村党支部书记姜丽娟和上安村党支部书记余雄富佩戴大红花,一起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他们意气风发地站在人民大会堂前,拍下了这张合影。

这张照片不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早在2018 年, 上安村便与下姜村签订了“上安下姜”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在枫树岭镇同步建设红高粱产业基地,与大溪边乡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

听着姜丽娟和余雄富的介绍,很难想象,地处青山绿水之间、产业结构丰富的两个村, 在20 年前却穷得吃不上饭,只能靠出售村里的树木和炭火来维持生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浙江“千万工程”走进村里,两位书记带领村民,顺势而为,不仅使自己所在的村庄脱贫致富, 更是成为 “乡村合伙人”,大家共同发展,一起进步。

下姜村:从靠山吃山到现代农业

夏日的下姜村风景如画,村口“梦开始的地方”那几个大字,昭示着这个小山村的逐梦故事。

“我是嫁到下姜村来的。第一次带我妈妈来下姜村的时候,我们是坐着轮渡进村的。我妈妈有些担忧,让我再考虑考虑。”徐霄婷目前在下姜村担任解说导游,下姜村里的每个角落、每个故事,都在她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但第一次来下姜村的景象仍历历在目。“河水很脏,没有现成的路,在前往老公家的山路上,我和妈妈的手捏在一起,生怕自己会掉到山底去。”

但等徐霄婷第二次来下姜村的时候,下姜村变了。村里修了路,以前,从县城到下姜村只有坑坑洼洼的土路,短短41 千米的路程,开车要走两三个小时。2014 年,最美公路“淳杨线”直通村子,修整的河道清澈见底,村道平整而宽阔,漂亮的新农居屋舍俨然,下姜再也不是山林光秃秃、村里脏兮兮的小山村了。

“2000 年,下姜村还是个比较贫穷的村庄,村里没什么像样的产业,老百姓上半年种田种地,下半年就到山上砍木头卖,导致下姜村1.2 万多亩山林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家家户户都养猪,生态环境特别差。”徐霄婷介绍说。

实施“千万工程”后,下姜村腾出2800 平方米的绿地进行植树造林,建起了生态公园,又将山林收归集体进行补植,建成生态公益林,现在,下姜村森林覆盖率已达90%以上。村里如今主要种植葡萄、草莓、水蜜桃、香榧等作物,在淳安县林业局的指导下,建成了100 多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种植黄精、灵芝等林下中药材。

2016 年,姜丽娟辞职回乡,成为村里当时最年轻的返乡创业青年。她热爱农村的山山水水,希望回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打开一扇窗,让更多的人看向农村、了解农村。“回归农村,这是梦开始的地方。动工前,我学习考察了许多优质民宿,亲自设计图纸,每一件家具、每一处摆设、每一个布景、每一点细节,都要反复揣摩。”姜丽娟告诉记者,她为民宿取名“栖舍”,希望今后能与家人安稳地在这里生活。

“2021 年,村里老百姓人均年收入达到46959 元,是2003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 倍。”令姜丽娟更为自豪的是,古朴雅致的村落迎来了大批游客,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她的经历让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们也受到启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在绿水青山中经营自己的事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与活力。

上安村:“斗笠田”变成“青纱帐”

黝黑的皮肤、矫健的身姿,在村里的大会堂见到余雄富书记时,他刚开完交流学习会议回到村里。在2023 年刚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里,余书记榜上有名,被授予“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

上安村地处偏远,曾是浙江省级重点贫困村,全村仅有的500 余亩梯田因山高坡陡,缺水易旱,被村民们戏称为“斗笠田”。余雄富爱动脑筋、好主意多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所以村民总想把他请回村里,带领大家改善生活。

2008 年,余雄富回村担任村两委干部,他先带领上安村村民在梯田上试种了高山蔬菜、玉米等,虽然这些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但因为交通不便,不仅要花人力搬到山下,还要支付一笔运输费用,这样一算反而入不敷出。

后来,余雄富又搞起了景观农业——组织村民们在梯田上种了200 亩向日葵。原本设想向日葵不仅可以供观赏,还可以榨油。“花开季节,满山遍野的向日葵,煞是好看,但上安村离中心城镇太远,游客稀少,更令人崩溃的是,那批向日葵只开花不结籽。”村民们光付出没收入,余雄富的尝试又一次失败了。

抱着不辜负村民信任的想法,余雄富跑县城、跑省城、跑院校,主动寻求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梯田高低不平、缺水易旱,不适合水稻耕作,但换个角度,梯田排水通畅、土地不涝,很适合旱粮作物生长。

“一开始也是不容易的,好多村民种向日葵亏本了,都不敢轻易尝试种高粱。那时候,是村里20 多个党员干部带的头,在自己的责任田先种上了高粱。然后,我们一家家地跑,给村民分析种高粱的利弊:一方面,每亩高粱可以补助500 元钱;另一方面,种高粱劳动强度较低,妇女、老人都能参与。”就这样,一些爱闯爱想的村民决定跟着干。这一年,上安村种了240 亩高粱,平均亩产达到900 斤,最高的一户亩产有1130 斤。村民们把高粱全部酿成了52°高粱酒,当年就卖了140多万元,首次获得了大丰收。

自此,“种高粱、酿高粱酒能脱贫致富”这个观念,在每个“上安人”心里扎了根。

“这一次,大家都觉得选择种植酿酒型的高粱品种选对了。一是高粱酿酒有直接经济效益,高粱酒也不像高山蔬菜等,不急着卖,反而越陈越值钱;二是这种高粱和油菜适合轮作,油菜种植是每年10 月底至第二年5 月,高粱是当年的6 月至10 月初,互相不耽误种植;三是种高粱的劳动强度不大,非常适合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种植;四是有省科协结对帮扶驻村干部张凯的牵线搭桥,可以解决高粱和油菜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余雄富介绍说。

上安村的梯田“夏种高粱,冬种油菜”,种出了“秋品高粱红,春赏菜花黄”的美丽风景,上安村也被评为“浙江省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美丽乡村精品村”“3A 级景区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摄影艺术村。

猜你喜欢
梯田高粱向日葵
高粱名称考释
高粱红了
金秋时节高粱红
向日葵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梯田之恋
向日葵
从江加榜梯田
超级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