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乌托邦

2023-11-03 04:06文/松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扎哈哈迪维奇

文/松 三

茂密浓稠的卷发,深邃无惧的双眼,丰硕的嘴唇,健硕的身躯——建筑师扎哈·哈迪德拥有“大地之母”般富有力量的外表与气质。在她的建筑中,所有的墙面、屋顶,都如同连续不断的曲面,在一种优美的旋律下运动,地面和墙面的界限并不明确,只有不断地运动,互相吞噬、耦合、卷曲、破碎、穿插。大胆个性的流动建筑与她的外表气质相融合,呈现出引人注目的“建筑女魔头”形象。

1950 年,扎哈·哈迪德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且开明的家庭。据扎哈回忆,在11 岁时,她就有了成为建筑师的想法。22 岁时,扎哈全家移居英国伦敦,扎哈进入英国最古老也是全世界最具声望的独立建筑学校——AA 建筑联盟学院。在这里,她迷上了俄罗斯几何抽象绘画先驱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

马列维奇说:“变形并不是指艺术家为了一种新造型来改变物体的形状,变形乃是从物体本身去感知绘画的元素。”扎哈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改造泰晤士河上的14 层酒店的概念设计中,她利用不同的几何重组,构造出不同的组合空间……以绘画转译建筑创意十足,但百分百的个性却让她的设计在图纸上停留了十几年。

1993 年,扎哈人生的第一个项目落地——德国的维特拉消防站。从此,她打破了“纸上建筑师”的称号,开启了“扎哈时代”。此时她已43 岁。

在扎哈手下,原本只做消防站用的建筑,通过平面、线条之间相互倾斜、折叠,以划分内部的各项功能。从外面看去,消防站如同一个置于环境中的折纸小品,不同大小的几何体的排列组合,尖锐、倾斜的线条,显得轻盈又令人捉摸不透。

于2013 年竣工的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位于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扎哈为这座古老的城市贡献了一座极具后现代风格的建筑。这座雪白蜿蜒的建筑如同一朵白云,又如一座雪白的山峰,起伏、分岔、褶皱,弯曲变化。它用钢筋混凝土和聚酯设计建造而成,以其俯冲立面而闻名。

扎哈与中国的缘分尤深,她的作品中最近且最负盛名的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遗憾的是,扎哈并未亲眼看见机场的建成,在2016 年机场开建不久时,这位伟大的建筑师因心脏病离世。

锐角的尖顶、流动丝巾一样的长弧曲线凝结成非几何形态,“性感”曲线如同触碰神经,令人感到空间与时间的无限流动。建筑物优雅、柔和的外表,始终与地面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扎哈的建筑,只消一眼便能识别出。

扎哈也是普利兹克奖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获得者。她曾预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女性建筑师崭露头角。”而回望扎哈时代,她的开创性愿景重新定义了21 世纪的建筑,并激发了更多人的想象力。

猜你喜欢
扎哈哈迪维奇
BEEAH集团新总部
——扎哈事务所新作,可持续的漠中“沙丘”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六单元拓展阅读
维奇的节假日
谁偷吃了树莓
谁偷吃了树莓
RE/Form地毯系列:扎哈·哈迪德建筑的缩影
结晶之美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从“女魔头”进化成“神”
扎哈淖尔220kV变电工程创优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