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如烟,回忆悠长

2023-11-03 04:06梅亦君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鲜牛奶慈爱恩师

文/梅亦君

书 名:烟 愁作 者:琦 君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一件藏青色的旧毛衣珍藏了二十多年,扣子掉了两粒,扣眼也豁裂了好几个,但依然时不时拿出来穿一穿,因为那是母亲遗留的唯一的纪念品。”

这是温州籍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笔下的《毛衣》。她的散文集《烟愁》满载着对父母、亲友、师长的深沉情感,一篇篇读来,让人深受感动。母亲担心“我”过冬太冷,将“我”织给她的毛线背心改织成《毛衣》穿回“我”的身上。父亲专门为“我”定制了一件旗袍,让“我”穿着豪华礼服参加《喜宴》。“我”摔坏了父亲的《酒杯》,怕挨骂于是装病,父亲却只字未提。哥哥离别前将《金盒子》和封神榜香烟片交给“我”保管,没过几年哥哥竟不幸病逝,多年后弟弟也撒手人寰,金盒子也没能传到弟弟手上。外祖父为“我”糊《红花灯》,“我”坐在他的膝盖上看庙戏。出家修道的启蒙恩师写来《不见是见,见亦无见》的书信,不久便离世永别。

《烟愁》贯穿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师生情,除了宠爱“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外祖父,还有既严厉又慈爱的启蒙恩师、有求必应的二叔、雪夜里带“我”溜出大院的阿荣伯伯、会做风筝的阿多叔、替“我”挨骂的胖子老刘、分食瓯柑的堂叔、冒雨送西服的友人,甚至教孩子抽烟的远房四叔、采了一满箩山楂果子的乞丐“三划阿王”……一个个独特的人、一份份独有的爱贯穿着作者的童年,充实着作者的成长,滋养着作者的人生。

一篇篇散文回忆的是人、是事,更是人间真情。“以后每年冬天,我总穿着它(毛衣),母亲的爱,好像总是围绕着我。”“我才知道父亲爱我原胜于一切身外之物(玉杯)。”“我纵有一千一万个美丽的金盒子,也抵不过一位亲爱的哥哥。”“(阿荣伯伯)那慈爱恳切而坚定的音容,常常是我寂寞时的安慰、困难中的启示。”“我虽怕他(老师),也爱他。”……最让人动容的是,当《鲜牛奶的故事》中不允许幼年琦君喝牛奶的庶母年老后,作者反而“匀出一只手来扶着她”——为她订鲜牛奶,琦君在故事的最后这样写:“人生并不是为享受,却是要有更多的给予;并不是以妒恨剥夺他人的快乐,乃是要以温厚与同情换取与旁人同样的快乐。”

往事如烟,台湾与温州相隔两岸,琦君对故乡的回忆很悠长;故人如烟,亲人、师友生离死别,琦君对故人的思念也很伤感。这绵绵无期的回忆、这肝肠寸断的思念,也让读者跟着眼含泪花了。

猜你喜欢
鲜牛奶慈爱恩师
大学生对鲜牛奶认知和消费习惯调查
慈爱的妈妈
家用冰箱3种低温贮藏方式下生鲜牛奶品质变化
曾字拜见恩师
谢谢您,我的恩师
追思恩师黄晓同
最慈爱的爸爸
怀念恩师欧阳天晶
爱,飞越两千公里——慈爱嘉养老服务广东乐从公益行
品牌是如何形成的——记“慈爱嘉”的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