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的基础、逻辑与路径

2023-11-05 15:48吴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系建构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

吴倩

摘 要: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客体、环境、要素体系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基于“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提升吸引力、时代性与实效性的历史逻辑和以内容为核心、以价值为导向的现实逻辑,提出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包括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特别注重提升主体数字素养;不断优化体系内容,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平台;数字技术嵌入思想政治工作各个环节,实现技术势能的充分释放;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要素加强人机协同实现数字治理。

关键词:数字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3.00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3-0035-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数字贸易”“推进教育数字化”[1]。数字化时代是继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之后的一个新时代,又称“后信息时代”,以“比特”为思考基础。[2]作为“信息的DNA”,比特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3]数字化时代带来的高速发展、边界模糊、生态崛起等新现象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4]突出强调要以系统思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因此关注数字化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影响,研究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化时代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现实基础

数字化是将物理形态的实体信息、数据和信息处理变为数字的形态,以数字为单位进行存储、传送、管理与应用的过程。进入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产品每天都在发生指数级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宗旨下教育人、说服人、团结人和培养人的工作。目的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主体意识,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而努力。[5]从结构上看,思想政治工作是复杂的实践系统,由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客体、内容、方法、目标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整体合力。[6]数字化时代,这些结构要素都受到了影响,从系统思维来看数字化时代下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生态。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出现了符号性、匿名性、虚拟性等新的存在形态,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构过程中存在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用数字化处理的方式进行表示、传输和存储。因此除了物理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还出现了符号性、匿名性、虚拟性等新的存在形态。机器与互联网成为新的教育主体,且各虚、实主体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甚至还可以互相转化。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比如近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主体出现越来越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第二,互联网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带来较大冲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7]科学技术不仅实现了对生产力的变革,推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也推进了上层建筑,特别是思维方式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8]技术的快速崛起和普及,推动了信息技术与社会活动融合发展,使得人们生产、创造、传输、获取信息的方式得到了根本性变化。此外,信息化也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环境。传统概念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远远不足以覆盖对人们思想影响的外部场景,更多的虚拟化、数字化的云端空间和数字场景对人们思想带来冲击,同时也可以用数字营造一些人化的场景或者舆论环境。特别是算法推荐、数据搜索、互联网领域中的角色扮演等,出现越来越多的圈层化现象,在各种不同的互联网社交圈里,算法推荐、媒介宣传再加上环境催化容易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思想封闭、视域变窄。在这一领域如果思想政治引领介入不够,极易受到资本逐利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第三,数字化带来的互联互通与边界模糊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面向更大的范围。数字化时代,数字及网络技术的高度融合和普及,让人们随时随地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信息、交流和互动,信息传递的范围和速度进一步得到了拓展。各种通讯技术如互联网、移动通讯、卫星通讯等的出现,通过打破时空限制,使得社会关系得到进一步拓展,个人和群体的影响力及表达力也得到了提升,数字化带来的万物互联使得很多工作的边界模糊化,分析各类现象都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数字化并非单向度的发展变化,它全方位的对人们的生活各个领域带来影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如接受度不高、难以入脑入心等,在数字化时代仍在扩大,且影响要素关联的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整体谋划,以大思政格局破解根本性问题。

第四,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出现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目标、方式都要进行调整。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技术不仅改变了生存空间,涌入大量的虚拟信息和云空间,也改变了人们生存方式,人与人的交流更多程度上演化为了人机的交流。此外,还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每天大量新数据的快捷获取,知识体系和框架更新加速。在信息社会这样一个全新的时空境域背景下,科技革命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生活、工作、价值塑造等产生了巨大冲击。受教育者自身在大数据的环境中,思想、意识发生的迅速变化也增加了教育主体对客体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随着个体主体意识的提升,简单的说教、说服方法不仅效果不佳还会产生逆反情绪。

二、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需要在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总体的逻辑框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数字化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1.理论逻辑:基于“两个结合”建立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9]且在随后的多个场合强调“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两个结合”也是我们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融性,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方面的结合点包括要坚持系统思维,要关注环境变化,实现场景式教育,要遵循认识规律,注重因材施教等。

面对数字化的时代背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调适首先要坚持系统思维。恩格斯指出,“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10]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表述,如“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单者易折,众则难摧”等。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覆盖面广,涵盖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网络等多领域多范围,也包括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方法等多要素,数字化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借助技术实现各要素的融合与协作。二是要关注环境的改变,实现场景式的教育。马克思指出,“环境也创造人。”[1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2]这些启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环境的变化。我们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思想,孔子教育学生的场所除了常用的“杏坛”之外,其他地方处处都可以成为“课堂”,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列国也成为了孔子的“课堂”。这些都启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关注场景的搭建和创设。数字化时代中很多现实的场景可通过数字化来进行表达,从而易于产生共情,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三是要结合主观体验去理解实践,遵循认识规律去进行动员。马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头写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3]马克思强调实践的基础是建立在人主体方面的理解基础之上,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关注教育对象的主观感受。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论语有言“学而时习之”强调德行的获得不仅与教有关,而是“教—学”循环反复的连续过程。这启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意识。孔子还特别强调“因材施教”,《论语》中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4]即针对不同特点的教育对象,要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这一点在数字化时代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都可以实现。

2.历史逻辑:提升吸引力、时代性与实效性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在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社会。从历史逻辑判定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的历史方位十分重要。农业社会,人们之间口口相传,以认知学徒的模式开展教育工作;工业社会,教学流程日益规范化、标准化,逐渐形成大规模的人才培养;而进入信息社会,大数据形成的海量共享与分布联通使得教育活动必须提升吸引力、时刻关注时代性,进而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从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来看,随着时代变化对技术手段的运用也是一条重要经验。1960年,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等市举办电视大学,主要以演播室直播的方式探索利用广播电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1973年,我国电视技术取得突破,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1978年,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的《新闻联播》成为人民群众聆听党和国家声音及了解天下大事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进一步丰富电视、广播、录音、录像等视听技术,包括初步使用计算机等,幻灯、电视等技术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变革和发展。党的十四大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科技领域的对外交流推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1994年后我国通过64K国际专线接入互联网,标志着中国开启了互联网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数字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逐渐进入系统化发展阶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15]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6]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7]特别是进入“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数字化时代建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既要继承先进经验,也要把握技术运用的最新趋势。

因此,从历史逻辑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构要时刻关注吸引力的提升、结合时代变化不断创新手段方式,最终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为目的。

3.现实逻辑:以人民为中心、以内容为核心、以价值为导向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更全面、更便捷,主体意识不断加强,个体差异性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数字化改革探索过程中容易出现盲目依赖技术,导致主客体关系异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数字化时代思考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构时,要首先明确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思考如何通过人机互联实现人与人及人与社会达成更和谐的关系,从而把握好技术应用与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张力,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与尺度,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是以服务人为目的。因此在利用数字技术解决工作难题时一定要铭记育人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其次,要实现以内容为核心。过去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技术与内容“两张皮”的现象,即过度强调技术装备,技术悬浮于内容之上,消解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数字化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嵌入思想政治工作中,结合具体工作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痛点、难点,实现技术赋能,解决问题,实现突破。再次,要以价值为导向。思想政治工作是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活动,价值引导是其本质属性。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更要时刻强调各项工作开展的价值导向。新时代,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三、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的路径探索

根据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成要素,结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特点,依据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构。

1.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特别注重提升主体数字素养

数字化时代对大思政课格局的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过程中必须首先加强对整体格局的战略谋划,突出互联网、数字化形态教育主体等新兴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作用。此外要关注数字化时代对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等其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概念中的主体带来的影响。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在这些领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数字素养与责任伦理。要能够敏锐的觉察到数字化时代带来的风险与机遇,特别是技术入场后可能产生的伦理风险。同时,要增强主体运用数字思维开展工作创新的主体意识。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抢占新赛道。此外,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及互联网等渠道加强各主体间的协作。比如企业与学校、学校与社区,社区与网络等通过数字化技术或者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大思政格局。

2.不断优化体系内容,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平台

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需要全面强化管理体系、要素体系、评估体系、方法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建设。管理体系的建构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完善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架构,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及协作机制,对组织部署、工作进展、人员动态等进行资讯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有序进行。要素体系建构需围绕时代前沿、青年关注的热点、要点来设定,促进内容与群体的融合,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拓展内容形式,提供线上学习、交流、展示等服务。评估体系的建构要实现科学、全面、实用,为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方法体系建构,可加强沉浸式体验教育,增强互动学习实践,提供网络辅导、学习导向、知识分享等服务;创新互动方式,增强互动感知和互动体验;注重科技支撑,利用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话语体系建构要加强对互联网话语的研究提高话语使用技能和话语权利意识。

3.数字技术嵌入思想政治工作各个环节,实现技术势能的充分释放

在数字化时代,虚拟现实、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主要技术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中重要的支撑。它们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精准、前沿的支持与服务。首先,可运用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虚拟化、环境变换和情境演练,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体验、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模拟现实场景和交互式体验的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模拟虚拟角色的交互、情境还原、心理测试等。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导,群体的思想观念可以更加直观地被引导和塑造。其次,元宇宙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球虚拟场景,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虚拟的学习和社交空间。例如,元宇宙技术可以用于创建虚拟学校、虚拟社区等,受众可以在其中学习和交流,从而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在元宇宙技术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中,需要建立元宇宙平台,并向用户提供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协作和学习的虚拟环境;利用元宇宙技术开展虚拟交流、协作和学习活动,如社区教育、在线会议、虚拟实验等;监测和分析元宇宙活动数据,通过收集和处理元宇宙活动的数据,深入了解人们的思想动向,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再次,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对个体思想状态进行监测和预测,实现对思想动态的实时掌握和管理。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受众进行情感分析、思想倾向分析、人群分类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大数据技术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需要收集有关社会思想动向的各类数据源,如对社交网络、新闻报道、政策文件、企业经营数据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群体的思想动向和行为特征;通过专业的信息发布渠道和反馈机制,将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实现精准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事先制定的规则或模型的基础上,自动实现从数据到判断、决策的输出过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智能问答、情感分析、个性化推荐等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智能问答中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和便捷的思想政治咨询服务。这些智能问答系统能够快速地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答案,对于大量重复性的问题,可以提供更快更便捷的响应,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针对非常规问题和复杂的情况,可以设定预设规则和策略,确保系统具有高度的容错性。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分析和个性化推荐,可以建立情感分析模型,用于分析对话的情绪、态度和情感,从而更好的了解群体的心理状态,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方向和策略。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可以针对不同个体推送个性化的资讯、教育或训练课程,加强对受众的思想教育和引导。

4.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要素加强人机协同实现数字治理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开展自主学习、在线教育、开放资源共享等活动,积极开展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学生思想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思想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探索技术激活思想政治工作效度的模式机制。积极探索数字技术治理实现精准“灌输”与个性化培养的新型育人模式,同时规避技术治理带来的“信息茧房”与“圈层化”困境,以数字技术激活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向功能,探索新型工作模式。乡镇和基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的不足以及信息资源的不够使得乡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乡镇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社区也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設,建立数字化信息模式;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和服务;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34,44.

[2][3]葛尼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3,3.

[5]余源培.邓小平理论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348-349.

[6]张毅翔.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性发展的逻辑必然与体系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1):140-14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9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3.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54.

[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3,134,137.

[14]李毅婷,鲁振宇校注.论语新注(卷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7.

[1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1.

[1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7]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74.

[责任编辑:孙 皓]

猜你喜欢
体系建构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教师网络研修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试论高校课堂教学的体系建构
数字化制胜
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