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与转型策略分析

2023-11-18 19:55徐庆华
山西农经 2023年16期
关键词:山东省农产品电商

□徐庆华

(东平县接山镇人民政府,山东 泰安 271502)

在2017 年10 月18 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乡村振兴正式拉开序幕。

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国家经济整体平稳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乡村振兴仍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新时代下,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如何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转型发展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 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山东省是我国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目前,山东省已经形成农业、林业、渔业、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带动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2022 年,山东省农林牧渔各产业总产值达1.2 万亿元,居全国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 110 元,同比增长6.3%。该年度山东省粮食播种面积达837.22 万hm2,总产量为554.4 亿kg,“连续9 年保持千亿斤以上”,水产品、肉蛋奶、水果、蔬菜等产量多年处于全国前列。

1.2 农业产业融合状况

在产业融合方面,为了推动各产业协同发展,山东省积极推动菏泽牡丹、金乡大蒜等23 个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经过持续创建和改进,形成了6 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此外,创建了122 个省级以上现代化农业产业园、4 265 个省级以上乡土名品村和543 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山东省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形成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截至2022 年,山东省淘宝村数量达到866 个,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 542.5 亿元。山东省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打造了180 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和73 个休闲乡村,2022 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26 亿人次。

1.3 农业质量品牌建设状况

在农业质量品牌建设方面,山东省发布的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已经超过2 600 项,企业产品品牌总数达到700 个,区域性农产品公用品牌数量达到81 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超过1 300 家。同时,在41 万个主体中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融合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1.4 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状

在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中,山东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截至2022 年,已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超过11 万户,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24.3 万家,其中约1 万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500 万元以上。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2.3 万家,服务面积超过0.16 亿hm2,营业收入达到220 亿元。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高端现代化农业发展人才不足

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必须重视人才建设[1]。虽然山东省的农村经济发展在全国排名前列,但是依然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首先,山东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人才严重短缺。2022 年1 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乡村人才建设,优化人才工程,确保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稳定在270 万人以上。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端专业人才,虽然山东省出台了人才政策,加强了人才培养,但人才总体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面临“多而不精”的问题。例如,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都是中老年人,有文化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工作,不能主动接受种植培训。

其次,山东省的高端电商人才短缺。在网络时代,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与互联网深度结合,借助网络渠道销售农产品,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缺乏高端电商人才。现阶段,山东省电商运营者普遍存在年龄偏高的问题,大多处于30~55 岁,只能从事简单的搬运和包装等工作,无法专业运营电商网络系统。

2.2 农村物流基础建设不完善

实现山东省农村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目前,山东省开展了“互联网+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调查数据,2022 年山东省农村网络零售额高达1 542.5 亿元,但仍存在显著的物流基础建设问题。

农村物流基础相对薄弱,很多乡村并未形成系统的物流运输服务,导致大量农产品被囤积在当地,难以快速运输至其他地区,使农业经济与互联网出现了脱节,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跨区域、跨时段”销售作用[2]。此外,部分乡村地区交通设施不完善,物流运输中存在路途颠簸、速度慢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腐烂、变质现象,不利于“互联网+农业”发展。

2.3 智慧农业发展水平低下

现阶段,智慧农业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发展智慧农业有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减轻农业工作者的压力,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智慧农业还可以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打造新型农业发展体系。

山东省寿光县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引入了智慧化技术,构建了寿光大棚。通过湿度温度监测、智能放风、生物微波能量灌溉机、自动喷雾设备等,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改变了原有传统滞后的农业生产模式。但这种模式在山东省其他县市的推广力度不足,很多地区仍采用滞后的方式发展农业。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现代智慧化技术,但整体运用水平落后,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4 绿色农业发展水平低

绿色农业发展是指通过改革传统农业的模式和方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山东省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农产品质量,还丰富了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然而,山东省目前没有形成完善的绿色农业产业链,参与农业绿色化生产的主体数量较少,尚未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经营产业链,导致绿色产品缺乏竞争力。

此外,部分经营绿色农产品的企业只关注种植过程中的绿色化发展,不关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绿色化,无法构建一体化的绿色化生产管理体系。一些农村将绿色农产品加工作为主要业务,但缺少深度加工企业,导致绿色农产品加工层次少,难以提升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策略

3.1 培育高端农业发展人才

首先,培育专项农业发展人才。政府部门应根据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人才培育战略。秉持“以人为本、分类培养”的理念,根据不同的农业类型培育专业人才,形成“多种产业交织、人才综合交叉”的培育体系[3]。例如,针对农业,构建专业的“互联网+农业”“绿色化农业”等人才培育体系,重视农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林业,制定以“果树栽培”“竹类栽培”等为主的培养体系,以实现林业人才的专业化成长;针对牧业,构建“融通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家讲解、企业管理者引导和农民座谈等方式提升综合技能。

其次,重视电商人才的培养。山东省应加强对高端电商人才的培育。一方面,通过政策完善和优惠措施,吸引年轻人从事农业电商活动,以解决现有电商人才老龄化问题。另一方面,重视培养电商的专业化运营技术,不断提高电商农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政府可以通过出台安家政策和补助政策,吸引电商人才回乡就业或创业,解决山东省高端电商人才短缺的问题,实现“一带多”的目标。每月定期邀请电商专业人才到乡村开展电商培训会,为农民讲解电商运作流程和运行规律,传授一些平台操作技巧,引导他们进行实践体验。

3.2 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3.2.1 建立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

政府部门需深入认识互联网给农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重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大力完善物流体系[4]。结合实际情况,构建镇、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点,完善电商服务网络系统,服务点负责产品的运输和发货,增加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快速增长,避免成熟季农产品大量堆积。如果农产品质量满足配送标准,农民可以直接利用线上途径与服务点进行联系,由其安排车辆运输农产品。同时,需要结合本地区农产品生产规律,与物流企业洽谈,建立物流运输优惠政策,为发货量大的电商提供优惠支持,降低物流成本。

3.2.2 做好基础道路建设

山东省许多农村地区交通建设存在缺陷,导致农产品物流配送存在问题。政府部门应致力于完善基础道路建设,为电商与农产品的结合提供保障。一方面,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合理规划资金,解决农村道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进行道路规划,实现不同乡村之间道路的有机连接,加强耕地区域道路建设,缩短农产品物流运输时间。

3.3 重视智慧农业发展

现阶段,智慧农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山东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重视智慧化建设,不断优化智慧农业的发展成果。完善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构建一体化的智慧农业发展体系,引入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等。根据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项目,建立智慧农业发展体系,明确智慧农业发展步骤,按照层次和步骤推动农业经济的智慧化发展。例如,可以构建智慧农业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农业环境监测+联动控制+溯源系统”的融合,根据农民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构建分步骤的培训体系,向他们传授先进技术,推动智慧农业的实现。

山东省可以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对本地区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可以借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寀卢村的“共享田园经济”发展模式。寀卢村在发展农业田园经济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段,线下构建了“共享田园”,提升了田园的颜值和趣味性;线上应用数字化技术,田园的生产管理更智能。寀卢村探索建立“智慧寀卢”云平台,将80 hm2农田纳入5G 数字化管理。目前,已经构建了“智慧田园”生产模式,在田园生产中实施在线监控,从播种、施肥、收割到晒干等生产全过程均可实现机械化,并且整套流程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一应俱全,只需点击即可了解生产种植全过程数据信息。山东省智慧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寀卢村的模式,通过5G技术和数字化管理实现农业的智慧化发展。

3.4 加快绿色化农业发展步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需要重视绿色化农业的发展,打造绿色农业品牌,不断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首先,延伸农业产业链。围绕绿色农产品发展绿色经济产业链,构建绿色农产品发展的循环路径。在生产绿色农产品之前,大力推广绿色农作物种植、栽培等技术,引导农民学习并运用绿色环保型生物农药、节能型农机设备、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5]。在绿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开发绿色农业休闲项目和生态旅游项目,使绿色农业发挥参观、增益的作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之后,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构建互通交流渠道,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直接互动,快速达成交易,搜集改进生产意见,完善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流程。

其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大力推动绿色农业生产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打通各产业之间的壁垒,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坚持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使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再次,培育绿色化农业发展的深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山东省需要培育绿色农业深加工企业,对绿色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避免其他地区对山东省的特色绿色农产品进行复制。同时,培育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开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活动,运用高科技技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最后,构建多元化营销模式。山东省在发展绿色农产品的过程中,要及时创新营销模式,充分运用网络化的营销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渠道,扩大绿色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升知名度。例如,可以与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合作,创设农产品销售窗口,实现农产品远程销售。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实际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为使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力度,从多个层面出发,例如人才、技术和产业结构等,切实推动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与转型。

猜你喜欢
山东省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山东省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