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思想融入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探究

2023-11-26 08:37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黄炎培专业技能技能

郭 丽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黄炎培先生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建立了职业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提出了著名的职业教育理论“让无业者有工作,让工作者乐于工作”;提倡手与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倡导“大职业教育”,这些职业教育理念在促进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1 根据社会需要,推进产教

在讨论如何界定职业教育的概念时,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定义应该将范围扩大,一切教育都可以是职业教育,并始终坚持广义的职业教育[1]。构建职业教育意味着教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知识和技能,但我们目前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是,受教者从事任何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职业教育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加大学生就业力度,同时实现教师的职业价值。

1.2 根据岗位需要,推进理实结合

“在中国,我们以前是做科举,后来又考试,两种趋势不同,但相沿而成的弊端是一样的。弊端表现在何处呢?就是理论和实践缺乏联系,教育与职业和社会都存在脱节现象[2]。”因此,黄炎培先生极力主张教育要务实,培养技能,学习不是单纯阅读,是需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职业教育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对等,为服务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把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才不会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技能的掌握,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妨碍受教者所学应用于实际岗位工作。

1.3 根据个人需要,推进做学合一

黄炎培先生认为,教育不应与社会生产及民众生活脱节、读书不应与动手分家,职业教育的目标,很简单,很分明,是给人家一种实际上服务的知能,得了以后,要去实地应用的。”[3]职业教育如果只注重学习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做,不知真知。他认为,教育不仅要发挥个人的才能、技能和特长,还要在此基础上传递和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2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2.1.1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安排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大多过分强调理论课的系统性、重要性,而简单组织技能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传统疾病护理理念为主体,护理实践过程没有太大的调整。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现象十分突出,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1.2 高职院校护理技能的实践作用 拥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护士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这样护士才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加快病人的康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依靠技能和实践作为护理教育的主要核心。目前,全国各地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护理课程,并未将技能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重视,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护生既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护理人才需求,也不能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改革的需求。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教育观念落后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护理院校仍“为病而护理”传统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人文主义护理理念仍然缺乏。例如,大多数高职院校中,教育侧重于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认识,而忽略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大医学”人文教育模式。

2.2.2 理论重于实践 从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人员培养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护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没有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过多关注理论知识讲解,对学生实践技能操作的掌握不够重视,导致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掌握不够。现国内高职院校大多采用了“基础课-专业课-学生实习”的分三段式人才培养体系,但学生的实践课时数少,操作训练不到位,不能满足高职护理专业的实践培养需求。

2.2.3 定位不明确 最明显的特点是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一方面,缺乏针对性的教学不利于教师开设有针对性的科学课程,即知识的讲解容易与当前岗位需求脱节;另一方面,这对于学生针对性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不清晰,会让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容易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2.4 课程不科学 许多高职院校的护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过度依赖理论科目,忽视临床知识的综合重要性;注重学生单一操作的练习,不能指导学生的综合技能和整体规划。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将直接影响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护理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3 在高职护理人员培养中融入黄炎培职业思想的路径

3.1 高职护理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

黄炎培先生所倡导的“大职业教育观”的理念就是要职业教育面向全社会,参与社会的方方面面[4]。根据该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需要面向社会与市场,根据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与趋势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培养社会真正所需的护理人才。进入21 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各级卫生机构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护理人才,这也为高职护理院校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

3.2 高职护理教育要工学结合,满足岗位需求

首先是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急救技能、常见病临床护理技能和康复者保健技能等方面,是每个护理人员所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其次是沟通能力,护士是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良好的关系可以帮助医生及早了解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患者康复。最后是应变能力,主要体现在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的能力上。这三项技能是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实践练习中必须学习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开设护理课程为基础,也充分体现了黄炎培先生所倡导的职业教育要面向全社会的“大职业教育观”理念。高职护理教育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促进学生就业对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升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与层析,就业是一种更实际的选择。职业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就业率,而提高就业率最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其次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毕业生与职场“零距离”接触。根据课程大纲,在校最后一年是护生的实习阶段。实践证明,护生实习医院的护理水平对于学生专业整体能力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培养毕业生临床实践,建立切实可行的“医教融合”模式,让毕业生“零距离”接触职场至关重要。

再次参加技能比赛,在检验教学水平的过程中,通识教育应以入学考试为工具,而职业教育则以技能竞赛为工具。因此,积极参加技能竞赛是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

3.3 高职护理教育要校企融合,拓展就业领域

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采取校企融合、定制化培训等模式。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在引导学生实践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加快“双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空间,并在实践中应用技能训练和模拟场景,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执业护士资格证书考试,“1+X”考试等,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领域。

3.4 高职护理教育要德技并修,提升学生素质

黄炎培先生提倡“敬业乐群”,即尊重所学职业的主体,充分认识其社会价值和社会重要性,培养护生服务群体、利益在后,责任至上的精神[5]。这一理念提升了护生的职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使学生树立了时代精神、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目标。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尊重职业道德,在工作领域承担责任的意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他们未来的工作。当今各行各业的企业,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更需要学生具备高质的综合素养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猜你喜欢
黄炎培专业技能技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
1949年以来黄炎培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