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初探

2023-11-26 08:37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育课院校

郭 彪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发展与进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高职教育也迎来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在研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一方面通过不断调整,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加深了对我国体育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医学卫生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能力。教育部门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各种要求,对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目前,医学卫生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因此,加强对医学卫生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当前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以及改革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详细内容见下文:

1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1.1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渗透较少

在高校中,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课大部分属于公共必修课或选项课。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时,为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各个专业基本一致,甚至各学校的教学内容都较为相似,很少将体育课教学中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体育项目的延伸相结合。尤其是医药卫生类院校的学生不仅要自身增强体魄,更应该结合职业的特点将学会的一些体育锻炼技能、方法,用于今后的工作中。目前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基本不突出高职生的职业特点,忽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渗透[3]。

1.2 体育课程的设置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影响了体育选项课项目设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学生体质的关注,体育课也受到了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步实施了体育选项改革制度,但结合体育教师专项的限制导致教学提升空间不足、根据学生专业群体的特点课程又较少或是不对所有学生开放,以及学生的成长经历、性别等原因导致对体育项目的认识不足,兴趣有待提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难度不断增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渗透,为此也对现有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4]。

2 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2.1 制定适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医药卫生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制定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应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超高技术人才为目标,在专业设置中把职业所需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思想品德等方面明确提出,有助于体育老师上课时候思想统一,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练习。同时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与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相结合,做好课程思政,把富有学校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融合在教育中,在终身体育的前提下,有目的的去引导体职融合。从而达到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有教育特色的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进程[5]。

2.2 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人才的培养

由于专业、专项的局限性,体育老师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精通,同时也往往缺乏和相关学科协同教学的经验和意识,使得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人才相对匮乏,影响体育教学改革步伐。因此,在体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在专业、专项的培养过程中,也要给体育教师队伍提供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培养条件,比如相关的医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美学知识等等,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大量出现才能将体育课程改革落到真正的痛点、难点上。

2.3 增加体育课程中的投入,保障体育课教学时数,提升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地位

学院要加大资金投入,在保障体育课教学时数的前提下,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真正让学生能够在校园中即学到专业知识,又得到一个健康有力量的体魄。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使其在医学卫生职业院校的教学中不突出,再加上运动风险、环境因素、非体育课的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学政策推进的前提下,加大人力和物力支持,确保医卫高职院校之中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对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5]。

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的保证下,应该大力发展体育社团,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选拔有一定潜力的体育特长学生,从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浓厚体育锻炼的氛围。

2.4 采用以专业群为基础的模块化教学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仍沿袭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虽然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建设,但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选项的改革与应用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强调学生的职业养成,在学校中除了学习大量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做到全方位育人,所有课程都要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内容设定和教学实践,基于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细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和工作技能的要求,比如护理专业、康养专业的学生如果学会一些适合患者康复的运动技能或方式,就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练习,促进健康;临床专业、中医专业的学生则应该更多的考虑学习有一定疗效的技能和运动方式、特点,从而辅助治疗等等。

体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围绕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比如解剖、礼仪、语文等课程,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或主题进行不同方面的解读延升,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协同完成教学目标。在进行体育课程传授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引导,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程的特点、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各种体育项目的内容、特点,在适合学生专业、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体育项目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实施专业体育模块的体育课教学,使体育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终身体育需求。

3 讨论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也顺应历史要求,开展了许多改革和创新,从开始的技能教学到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再到今天的职教融合、医体融合、体教融合,逐步从体育知识的传授、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到与职业挂钩。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我国,我们发现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改革研究水平低,体育课与学生所学专业无有效结合,对课程的理论基础不清楚,对课程改革的实证分析较少,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因此,要推进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制定适合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课程改革的人才培养,加大对体育课程的投入,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地位,从而不断推动医药卫生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药卫生体育课院校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