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侗族琵琶歌的英译研究

2023-12-01 00:25蒋美京伍子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三维译语侗族

蒋美京 伍子铭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0 引言

侗族琵琶歌流行于广西、贵州、湖南的侗族人民居住地区,是侗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侗族琵琶歌的文学艺术成就高,反映的内容广泛,囊括了侗族人民的风情习俗、世态人情、家庭婚姻、历史事件、劳动生产、宗教信仰等方面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2006年,侗族琵琶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的英译将有利于中华优秀民族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侗族琵琶歌的保护和传承。

生态翻译理论是我国学者胡庚申先生提出的翻译理论。该理论主张原文与译文应保持生态平衡,因此译者“既要有责任尽量保持并转换原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生态……又要有责任尽量使转换过来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能够在译入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生存’和‘长存’”①。译者应通过“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考虑三维转换,即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和交际维转换,从而保持原文和译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侗族琵琶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语言特色、独特民族文化活动和特色交际文化的音乐形式,它与英语世界中的语言、文化和交际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把它转换为既保留侗族琵琶歌原有独特韵味又能够适应英语翻译生态环境的译文,对译者来说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

侗族琵琶歌内涵丰富、史料价值高,近年来备受国内学者关注。学者们主要从音乐、文化、语言、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对侗族琵琶歌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对侗族琵琶歌的英译研究仍显匮乏,目前只有学者张新杰对侗族琵琶歌的英译做了一定探究。他聚焦侗族琵琶歌中的原生态文化内容,以原生态文化翻译视角对相同原文的不同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对应的汉英翻译策略以更好地传达侗族琵琶歌中的原生态文化内容。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择取其三维转换视角,关注原语与译语在存在文化缺位、语言差异、交际差异的情况下如何使原文和译文保持生态平衡与和谐,探讨恰当的英译策略,以译出能够在译语生态环境中生存且长存的译文。

1 三维转换

1.1 语言维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②。从逻辑角度来说,翻译本身就是语言的转换。生态翻译学主张译文与原文在保持文本生态的基础上,译者应当做出适应性选择,使译文语言能够在译语生态中生存和长存。

1.1.1 韵律转换

侗族琵琶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对译者的语言转换提出了挑战。居住在广西、贵州、湖南毗邻山区的侗族人民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声调和韵母多,有15个声调(9个舒声调、6个入声调)、50多个韵母。外族人士称,听侗族人说话就像听他们唱歌似的。侗族语言经过歌师进一步对韵律和意义的有意编排形成侗族琵琶歌,其韵律非常丰富。侗族琵琶歌的韵律主要有三种,即内韵、腰韵和脚韵。内韵主要指在同一句歌词中,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与后一个音节的开头音押韵;腰韵也被称为中韵,指的是上半句的末字韵跟下半句的首字韵或中字韵相押;脚韵也称外韵,指偶数句的末字之间押韵,琵琶歌首先当押此韵,从始至终押好韵脚方能保持一首歌的完整和谐性。其中,内韵和腰韵是侗歌尤其是侗族琵琶歌的韵律特色。侗族琵琶歌歌词三韵兼押,脚韵一韵到底,唱起来节奏感强、频相呼应、委婉动听。

译者把侗族琵琶歌的歌词译为英语时,由于英语与侗语隶属不同语系,发音特点不同,难以与侗族琵琶歌的韵律完全对应。在此情形下,译者首先要保证歌词意义能够忠实传达,其次再考虑韵律的转换。译为英语后,译者可使用英语诗歌和英语歌曲的常用韵律,能押韵的尽量押韵。英语诗歌根据单词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押不同韵律,常见的有头韵(词首重复)、谐元韵(词中重读元音重复)和尾韵(词尾因素重复),一行诗中可同时使用多种押韵形式。因此,侗族琵琶歌译为英语后,译者应有意识地尽量押韵,可使用英语诗歌中的头韵、谐元韵和尾韵。译文的尾韵很难做到一韵到底,那么可以使用英语诗歌行与行之间的押韵格式,如两行转韵(AABB)、隔行押韵(ABCB)、隔行交互押韵(ABAB)或交错押韵(ABBA)等。

1.1.2 语言转换

侗族琵琶歌中部分语言表达在英语中虽有对应词,但内涵不同,如简单地进行直译,英语读者将难以理解其真正意义。在此情形下,译者应发挥译者主体性,通过“适应性选择”,用英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译出其潜在的含义。例如,正歌《七十二艺歌》中唱到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各自擅长他们的技艺,“艺不同门像那鸡鸭各看形”③,如直译,英语读者将摸不着头脑。实际上,这里指外行人只看到其他行业的外在形式,却不懂得其中的窍门。此句可译为“outsiders only look at what they are doing but cannot learn the ropes”,其中,“learn the ropes”是英语中的习惯用语,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转换后的语言更适应译语的生态环境。

琵琶歌中唱到榨油师傅的功夫真辛苦,“师傅工钱不要差毫分”④,这里的“毫分”指的是中国最小的货币单位,译为英语后,可以使用“penny”这一英语中最小的货币单位来代替。整句可译为“so don't pay them a penny less”。英语读者读到他们熟知的货币单位便可快速掌握句子的真正含义,即完全不能克扣师傅的工钱。同理,在“竹匠师傅削竹时,一把秃头篾刀背厚厚有五分。”⑤中“分”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度量衡单位,如果直接音译,英文读者难以把握刀背的厚度,所以译者应把中国度量衡单位转换为西方度量衡单位,“分”可转换为“厘米”或“英寸”,此句可译为“When cutting bamboos,the bamboo craftsman holds a blunt head knife with a half an inch thick back.”。英语读者阅读他们熟知的长度单位,脑海中便可马上浮现刀背大致厚度的画面。

译者舍弃了原文中译语读者难以理解的语言表达,选择了译语读者熟悉的习惯用语或事物进行转换,既保留了侗族琵琶歌原歌词的真正涵义,也能够更好地适应译语生态环境,从而使译文能够在译语生态环境存活、生存乃至长存。

1.2 文化维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⑥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差异,为了避免译文读者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源语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侗族琵琶歌中含有大量文化负载词和侗族文化习俗活动的描写,在英语语言中没有对应的文化活动。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音译加注或者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以确保广西侗族琵琶歌在转换为英文之后仍能够传达其蕴含的文化活动,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得到等效的文化信息,从而保持原文与译文生态之间的文化平衡。

1.2.1 音译加注

侗族琵琶歌中一部分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但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对于此类文化负载词,译者宜采用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在正歌《十二月劳动歌》中,歌词含有多个中国农历中的重要节气,如“立夏”“芒种”“立秋”“白露”“霜降”等。歌词劝导侗族人民到了某个节气就应当把握农时,从事相关的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能准确地反映自然节律的变化,在指导人民从事农耕生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节气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那么译者应对其进行音译,如“芒种”译为“Mangzhong”,并且加注说明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夏季节气,大约在每年公历6月5—7日。“芒”意为“中国主要的谷类农作物”,“种”意为“种植”,该节气告知人们在该时段最适宜进行谷类种植活动。在注解中,译者应尽量阐明该词蕴含的文化内涵,从方便译语读者理解的角度去阐释,如每个节气的时间不应使用农历时间,而是使用便于译语读者理解的公历时间。

因此,对于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的文化负载词,译者宜采取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其中注解宜从方便译语读者理解的角度进行解释。音译保留了文化负载词独特的发音,而注解则保留了该词蕴含的文化内涵或文化活动。此策略使译文与原文在文化维度上保持了生态平衡。

1.2.2 直译加注

略微区别于以上情况,侗族琵琶歌中另一部分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有对应词但蕴含着英语文化中所没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七十二艺歌》中,“塘塘有鱼寨寨大门立有土地公”⑦中的“土地公”,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语言表达,但在英语语境中没有对应的文化活动,译者可把“土地公”直译为“God of Land”,整句译为“at the front of every stockaded village gate stands a temple for God of Land”,并加注说明土地是侗族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土地公是侗族人民敬仰的神。侗族的每个村寨前都有石砌或木建的供奉土地公的小土地庙,侗族人民拜祭土地公以祈求风调雨顺。此处直译加注的策略让译文与原文一样在形式上保持行文简洁,同时传递了行文中蕴含的侗族文化习俗活动。

侗族琵琶歌中赞叹侗族木匠的高超技艺,“一根‘香竿’画上千家木楼好图形。”⑧中,侗族木匠使用竹竿来丈量和记录是侗族独有的文化活动。译者依然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整句可译为“On a 'measuring pole' Dong carpenter draw the structural diagrams for thousands of wooden buildings.”,并加注说明香竿是侗族木匠发明的一种测算简捷、易于操作的营造尺,用半边楠竹刮去表皮后制成。香竿上绘制有整座木建筑所有构件的尺寸和所有柱子。侗族木匠不用图纸,仅用一根竹竿记下所有构件的尺寸,建起侗族许多雄伟壮丽的木建筑。

对于广西侗族琵琶歌中的文化负载词,如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语言表达,译者宜采取音译加注的策略;如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语言表达,译者宜采取直译加注的策略进行转换。音译或直译可让译文歌词与原歌词一样保持行文简洁,而对文化活动的注解则能保留原歌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活动。在文化维的翻译转换过程中,译者要有文化意识,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要认识到翻译是跨越文化的交流,注意由于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努力保护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的平衡和谐。侗族琵琶歌中文化内涵在译文中的体现有助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对外宣扬。

1.3 交际维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⑨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主要要求译者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在侗族琵琶歌的开堂歌、散堂歌中以及部分正歌的末尾,都含有歌师的自谦之词。开堂歌是歌师正式演唱琵琶歌之前唱的一种仪式歌,其内容除了歌师对歌的见解以及对歌的起源的叙述外,还有大量的自谦之词。如在开堂歌《启“锦”词》中,歌师唱道:“别人懂得根本,我只晓得枝梢……别人懂得多,我懂得少……没什么好话来说,没什么好歌来唱。让我厚着脸皮,拿个南瓜做胆,也要讲点当初来听听。”⑩部分正歌的末尾也含有自谦之词,如在《七十二艺歌》的末尾,歌师唱道:“高明的师傅又会讲来又会唱,我不会长歌唱点短歌诉衷情。风言风语信口唱,乱得好像葛藤爬地满山岭。”⑪散堂歌是歌堂散场时歌师所唱的仪式歌。其中心内容是告别和送别,亦含有歌师的谦逊之词。如在《星背山梁歌散堂》中,歌师唱:“也有的人睡得东歪西倒背靠壁,莫怪歌师唱得不好拖得太久长。”⑫

自谦之词贯穿了侗族琵琶歌的始终。鉴于中西文化、价值观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此类歌词的翻译对于英译者可谓左右为难。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们的自我意识克制、自谦是实现整体性和谐的途径,所以中国人尽量用低调、含蓄的方式展现自我,有时候甚至通过贬低自我、抬高他人的方式以寻求人际和谐。如:“朋友勤奋四季耕种不离锄和耙,只有我这唱歌的人扛着琵琶进寨拉着嗓子找饭吃。”⑬歌师实际上比普通听众的社会地位更高,但是他通过自贬获得他与听众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自贬并不是卑微和怯懦,相反,它是一种自信和豁达。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尊重客观事实,不会贬低自我;相反,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强调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控制感,在言语表达中善于表现自我甚至拔高自我。鉴于此,如果英译者仅仅把琵琶歌中的客套谦辞进行字面直译,英文读者则会产生歌师明明受人尊敬,却为何贬低自我、不顾事实的疑问。但如果按照英语语境中表现自我、拔高自我的思维翻译,则丧失了原歌词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

琵琶歌中歌师谦逊之词的交际意图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那么英译者宜采取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即行文直译,加注说明中国文化中自谦的交际意图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直译可保留原歌词的表达方式,体现中国的语言特色和文化特色,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而在注解中对歌师交际意图的解释使原文与英译文保持了交际维的平衡。

2 结论

鉴于侗族琵琶歌歌词中源语表达与译语表达的差异,译者进行语言转换时,在能够忠实传达原歌词潜在意义的情况下,宜转换为符合译语读者思维习惯的语言;对于侗族琵琶歌中包含的大量文化负载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保持文化意识,宜采取音译加注或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在注解中解释其蕴含的文化活动,从而保持原文与译文生态的文化平衡;由于中英交际意图的差异,对于侗族琵琶歌中大量的自谦词,译者也应采取直译加注的策略,在注解中解释原文的交际意图。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交际等因素往往相互交织、互联互动,很难截然分开,译者应发挥译者主体性,进行“适应性选择”,不能仅仅关注某一个维度的转换,而应当综合考虑多维转换,既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韵味,又要能够适应译语生态环境,译文在此生态环境中方获得生存乃至长存,从而让侗族琵琶歌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注释

①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236.

②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2):8.

③⑧吴浩,李艳玲.侗族琵琶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223.

④吴浩,李艳玲.侗族琵琶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225.

⑤吴浩,李艳玲.侗族琵琶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224.

⑥⑨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2):8.

⑦吴浩,李艳玲.侗族琵琶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222.

⑩吴浩,李艳玲.侗族琵琶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16.

⑪吴浩,李艳玲.侗族琵琶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226-227.

⑫吴浩,李艳玲.侗族琵琶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1296.

⑬吴浩,李艳玲.侗族琵琶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57.

猜你喜欢
三维译语侗族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贴近大地:侗族栖居之所的智慧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