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2023-12-03 07:13庄雯静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人健康 2023年24期
关键词:阴虚病机饮食

■庄雯静(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分为两种,1 型好发于年轻人,2 型好发于中老年人。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中医在降血糖方面有独特的方法,综合中草药和针灸耳穴等多种手段,改善患者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层面的糖尿病病因

中医对消渴病发病机制有详尽的阐述,主要和肺、胃、肾有关,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根据病位、病机及症状之不同,消渴病又分为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属肺燥名上消,中消属胃热名中消,肾消属肾虚名下消。

素体阴虚

造成素体阴虚的主要因素是:身体没有得到足够的滋养,而且还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导致了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液无法生成,内脏的阴阳平衡出现了紊乱,阴不能制约阳,最后导致燥火偏亢,出现食欲旺盛、口干多饮、易出汗等症状。

饮食不节、体态臃肿、久食过多

一些滋腻厚重食物,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了体内痰湿聚集,不能排出体外,从而造成了身体伤害。因为肥胖的人有很多痰液,痰湿聚而为火,亦可伤其阴津,阴津亏虚则又可生火,火旺则损阴。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消渴症的出现。

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因为长期不能舒缓情绪,郁结而产生的郁热,热生燥而伤害了阴气;或者是因为愤怒,而使肝气失去条达;气不畅,也会淤堵生热化燥,还会消磨掉肺胃的阴津,造成肺胃燥热,从而出现口渴多饮、消谷善饥的症状。

中医讲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

节制饮食是根本

《景岳全书》说:消渴病,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这表明,中国人早就意识到,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要注意控制饮食。孙思邈是世界上首位倡导“食疗”的学者,他主张对该疾病的治疗,应以“戒酒”“限盐”等为宜。

锻炼是一项基本的防治手段

在古代,人们很早就认为适量的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不要过度疲劳,可以选择漫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广场舞等。

调解情绪非常重要

现代西医研究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和血糖控制的好坏,与人的心情有很大关系。中医学认为,由于长期处于情绪低谷、肝郁状态,可引起“消渴”并使其恶化,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的观点相吻合。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做到“节喜怒”“减思虑”,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与恢复。

用药要对症

中医治疗糖尿病可以减轻症状,尤其综合运用草药及穴位刺激,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优势。从降糖效果来看,中医短期内效果并不显著,但中医注重的是整体调节,所以可以辅助治疗西药控制欠佳的患者。但是选择什么治疗方式,需再听取医生的意见。

猜你喜欢
阴虚病机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