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痛经

2023-12-03 07:13李荟好程勋树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四川文理学院
人人健康 2023年24期
关键词:血量血块小腹

■李荟好 程勋树(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2 四川文理学院)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多表现为经期及行经前后小腹痉挛性疼痛、坠胀,可连带腰部产生酸痛不适感,严重者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冷等症状。痛经属中医“经行腹痛”“经痛”范畴。《金匮要略》记载:“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至令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认为体虚,又感受寒邪,寒邪与血气相搏,导致痛经。

中医讲求“同病异治”,导致痛经的原因各异,相应的治法也有差异。正确辨证是施治的基础。辨证时要明确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结合月经周期是否规律,经血颜色、血量多少,有无血块,以及舌苔、脉象等全身症状,综合分析,掌握其寒热虚实,做到“治病必求于本”,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施治方案,达到治愈的目的。

气滞血瘀型

症状:常于月事前几天或月经期感觉腹部胀痛,拒按,重者可见胸胁、乳房胀痛;或月经周期紊乱,先后不定,经期量少,或者血行不顺畅,血色黯伴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多伴情绪异常,心烦易怒,月事结束后疼痛消失,舌下脉络瘀紫,脉弦或弦涩。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基础方用隔下逐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寒凝血瘀型

症状:常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温则疼痛减轻,或经期推迟,颜色暗红伴有血块,且月经量少,或畏寒肢冷,手足欠温,舌色黯,苔白,脉沉紧或沉弦。

治疗原则:温经散寒,暖宫止痛。

方药:基础方用温经汤或少腹逐瘀汤加减。

湿热下注型

症状:可表现为月事来临前小腹疼痛,拒按,伴有灼热感,或于月经间期少腹部时发疼痛,于经期加重,或阵发低热,伴血色暗,血质稠,有血块,或带下黄稠,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基础方用祛湿清经方加减。

气血虚弱型

症状:经期或月事结束后1~2 天,小腹部隐隐作痛,持续不绝,喜按,经血颜色淡,血量少,血质稀,或月事后期,面色萎黄无华,形倦肢乏,气短懒言,精神不振,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方药:基础方用八珍汤加减。

肝肾亏损型

症状:经期或月事结束后小腹隐隐作痛,经期血量少,血色淡,伴有腰背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疗原则:益肾养肝,缓急止痛。

方药:基础方用调肝汤加减。

以上几种类型的痛经只是典型证候的划分,在临床上患者往往是多种证型交织出现,错综复杂。因此辨证时一定要分清主症次症,掌握轻重缓急,重点治疗主要症状的同时,适当兼顾次要矛盾,临症用药随症加减。痛经的治疗要辨明其性质,分型而治,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痛经发作时的症状体征,结合患者体质的强弱考察邪气盛衰,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随证用药,自能药到病除。

猜你喜欢
血量血块小腹
经血发黑还有血块,超过3天要警惕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睡前的养生秘笈
磕掉了牙齿
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按摩小腹治前列腺炎
吸痰管替代尿管清除膀胱血块的对照研究▲
吸除大脑血栓凝块的机器人
FloTrac/VigileoTM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极危心脏病患者开腹手术麻醉处理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