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2023-12-03 01:38郭玲徐薇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价值策略

郭玲 徐薇娜

摘 要:追问教学是以提问为基本手段,由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并通过教师的追问揭示问题本质,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有效追问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追问时合理引导,追问之后及时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与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追问教学;美术教学;价值;策略

一、有效追问在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促进理解,帮助完成学习任务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针对课堂重点内容进行追问,有助于学生深刻掌握学习内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美术课程中有很多抽象的内容,仅靠教师单向输出而学生被动接收是行不通的,需要教师通过追问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为使学生明白作品的内涵或是画面形象中隐含的深层意义,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笼统的问题,得到学生的答案之后,针对学生的某一答案进行追问。对知识的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過程,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在美术课堂上进行有效追问,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表面到深层再到本质。有效的课堂追问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意愿,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追问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越浓厚,他们的学习意愿就越强烈。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一般可表现为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教师若能巧妙地使用追问技巧,便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艺术世界。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例如,当教师向学生提问关于颜色运用的问题时,学生不仅需要回答问题,还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地运用颜色来表达情感或传达某种意义。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能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并培养他们对细节和艺术创作的敏感性。追问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当教师提出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学生会感到好奇,从而希望探索更多关于美术的知识和技巧。追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探索艺术作品中的细节和背后的意义。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发问和研究,能够让学生获得对美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三)启发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美术课堂上的有效追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美术相关的知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追问,引导学生去发现和研究新知识、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起学生主体意识,变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追问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表现手法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有效追问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美术相关的知识。例如,美术教师可以问:“你能从这幅画中发现哪些艺术手法?”“你有什么新的创作想法?”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通过自身的发现和探索来获取美术知识。通过有效的追问,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角色,而是成为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者。

(四)打破常规,冲出思想混沌状态

美术课堂上的有效追问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固定的思维方式,冲出思维的混沌状态。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思维障碍和困惑,陷入固定的观念和模式,由此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学生是处于发展状态中的人,会有思维暂时卡壳、遇到瓶颈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超越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框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的边界。例如,教师可以追问:“你认为艺术是什么?”“你能找到哪些不同于常规的艺术表达方式?”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反思和挑战传统的定义和认知,促使他们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式,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视角来思考和理解艺术。在面对复杂的艺术作品或者抽象的艺术概念时,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和迷茫。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追问,帮助学生摆脱混沌状态:“你认为画家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目的是什么?”“你能从这幅作品中找到哪些线索来理解它的意义?”这样的问题可帮助学生有序地思考和理解作品,逐渐获得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感悟。有效追问会让学生内心逐渐清明,让他们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破瓶颈,看清庐山真面目,深入分析和解读作品。

二、有效追问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条件

(一)追问难度控制得当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把握追问的切入点。在进行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而不是“随便问”。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出或追问的问题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两个极端,而是要控制在“跳一跳能碰到”的难度。也就是说,课堂上的追问既要避免难度过大或者太过抽象,使学生无从下手,也要避免太过简单,使学生失去回答的兴趣或不屑回答。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对问题进行适当延伸,充分考虑教材的前后联系和知识体系,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使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教师只有控制好追问的难度,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有效提升课堂质量。

(二)追问过程合理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至关重要。当教师在课堂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答案无非分为两类,即正确或错误。一般情况下,无论正确或错误,教师都会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坐下,而后给出正确的答案。首先,这种做法不利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记忆,教师直接给出答案的做法也不足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学生的自尊心大多都很强,当其回答错误之后,会觉得很尴尬和自尊心受损,从而打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时教师的合理引导就尤为重要。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不应该以一句“回答错误”扼杀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应该暗示性地追问学生,将其不相关的回答变为“有点搭边”的回答,再把“有点搭边”变为“趋向正确”的回答。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再次思考,让他们在自我肯定与自我怀疑中逐渐明晰自我,有助于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

(三)追问之后及时评价

无论何时,只要涉及师生互动,大多数学生都是乐于接受来自教师的反馈的,他们急于也乐于知道自己的表现在教师眼中是怎样的,追问教学中也不例外。在追问教学开始后,不应只有一方输出,而另一方接收,这对不停输出的一方稍显不公。在追问环节,教师从抛出问题到接收答案,似乎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应该再多一个“流程”,即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不能只用一句“回答正确”敷衍了事,而是要指出他正确的点,也就是要夸奖细节;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除了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外,还要表扬他勇于发表自己看法的态度,赞扬他站起来回答的勇气或是肯定他语言组织能力的优秀、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响亮等等。正确且正面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获得别人肯定的满足感,也会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有效追问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精细追问,深刻掌握美术知识

在鉴赏课上,当学生面对一幅陌生的作品时,会习惯性地先粗略看一遍,寻找这幅作品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会不自觉地忽略很多东西。这时如果教师能对作品细节进行追问,就会像突然在漆黑的舞台上打开了一盏聚光灯,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关注作品的每一处。

例如在欣赏《格尔尼卡》时,教师可以先针对作品的基本内容展开提问:“画面中都有哪些形象?”这能促使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形成对作品的初步了解。在学生对画面所描绘的形象有了大概认识后,教师可以就其中的一个形象发起追问:“这是怎样的一个牛头?”学生会再一次回到画面之中,仔细观察。随后,教师可适时引导,以激发学生兴趣:“那画家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牛头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由此,即便还没有介绍画作背景及画家生平,精细的追问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画作的印象。

在补充画家与其作画背景等资料之后,教师可以对细节展开追问,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含意。例如:“为什么《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中只有蝌蚪,作品名却提到了‘蛙声?”十里山泉,不见蛙影,只闻蛙声,由蝌蚪来说明近处有青蛙。其实,这是一种含蓄的手法,虽然画蝌蚪,表现的却是青蛙,使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通过教师对细节的深入追问,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手法。再如,在欣赏凡·高的画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究他使用的不同笔法,以及这些笔法是如何突出其作品特点和风格的。通过精细的追问,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掌握美术知识,还可以培养其细心和沉稳的学习态度,为他们正确评析一幅画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因果追问,培养良好思考习惯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不论答案对错,教师都需要及时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回答。这样做的原因是凡事都有因果关系,只给出结论而不提供相应的依据来证明观点是不够严谨的。首先,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回答,可以帮助他们思考答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学生可能会根据个人经验或直觉给出一个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答案就是正确的。通过追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问题,并从更多角度进行思考。这样,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否真实可信,是否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这种深入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回答,可以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答案。只给出结论而没有任何依据,可能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追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供更多的细节、例证或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需要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最后,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樣回答,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如果只追求答案而不重视思考过程,学生可能会产生思维惰性,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结果。通过追问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发现、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种积极主动的思考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分层追问,照顾全体,关注个体

分层追问是从三个层面展开追问,分别是对整体的追问、分层次的追问以及对个体学生的追问。首先,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追问的时候要面向全体,追问全班有共鸣的问题,统一的回答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层提问。美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追问的问题,这样既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最后,教师要适当地追问开放性的问题,要面向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说追问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在美术课堂上,每个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因此答案会有所差异,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答案仅供参考”的说法。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有学生有观点而不得发,或出于内向,或因为教师的忽略而放弃发表,导致课堂的主角是教师或是极少数学生。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要完成既定的教学活动外,也要追问学生的不同观点,照顾每一位学生的感受。通过分层追问,不仅可以增强全班学生一起回答问题所呈现的课堂整体性,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单独展现的机会,这是因材施教的最好体现。

总而言之,精彩的课堂教学与其中的巧妙追问是分不开的,有效的课堂追问是一种教学智慧,更是一门教学的艺术,美术教师需要具有课堂追问的意识与精神,敢于追问,善于追问。同时,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关注表面现象,而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达维.巧借课堂追问培养学生心理资本[J].名师在线,2022(22):10-12.

[2]饶妍娉.巧问促互动 追问达高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2(14):52-54.

[3]吴文杰.指向思维提升的课堂追问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2(13):88-90.

[4]郑绪珂.借助课堂追问,助力批判性思维构建[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2(3):76-77.

[5]梁婷婷.有效追问,演绎精彩课堂:关于小学美术课有效追问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3):42.

[6]张宇飞.课堂追问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技巧[J].美术教育研究,2018(8):91.

作者简介:

郭玲,佳木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徐薇娜(通讯作者),硕士,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美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价值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