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美术创作的守正与创新研究

2023-12-03 01:38孙鹏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守正创新新文科

摘 要:新文科强调不同学科的整合和交叉,这为大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了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无限可能,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新文科背景下各学科整合交叉的趋势,大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必须践行守正创新理念,在守正中实现创新。围绕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美术创作的守正与创新展开研究,阐述新文科的概念和大学生美术创作中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与意义,提出大学生美术创作守正与创新的策略,以期帮助大学生在新文科视角下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生;美术创作;守正创新

一、新文科的概念与特点

(一)新文科的概念

新文科是2018年我国提出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为了应对21世纪的教育挑战和社会需求。新文科的提出,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一种创新和补充。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差异在于,它是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涵盖了更广泛的学科范围和知识体系,强调跨学科交叉与融合,注重实践与应用的一种全新的学科框架[1]。新文科成功地整合了多个学科的优势,弱化了不同学科间的界限,使学科的包容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新文科的特点

新文科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为跨学科。新文科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和交叉,鼓励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深度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知识的全面和多元发展。第二个特点为实践性。新文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个特点为创新性。新文科注重对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传统知识展开批判性思考,勇于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第四个特点为重视人文关怀。新文科强调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倡导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关心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二、大学生美术创作的特点

大学生的美术创作有五个显著特点。第一是创新性。大学生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他们在美术创作中往往体现出新颖的思考和独特的设计,这也是他们美术作品的一大特色。第二是实验性。大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往往愿意尝试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材料,因此他们的美术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质,充满了探索和冒险精神。第三是个性化。大学生的美术创作通常充满个性,他们会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观点。第四是社会性。大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美术创作往往反映了其对社会的理解和关注,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第五是学术性。大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往往会结合自身掌握的专业美术知识与技能,因此其美术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三、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美术创作的守正与创新

(一)守正与创新的内涵

守正主要指尊重和继承美术创作的传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和规则。这不仅包括传统的绘画技巧、色彩理论和构图规则,也包括美术史等相关知识。在新文科视角下,守正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和模仿传统,而是在理解和消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艺术语言。

创新则是在守正的基础上,挑战和突破现有的规则和框架,展现个人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这包括尝试新的美术创作形式和材料,探索新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剖析。在新文科的视角下,创新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在深厚学识和高超技能的基础上,勇敢地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

(二)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在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美术创作中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是互补且共生的,它们在动态中寻求平衡与和谐。首先,守正为创新提供了基础。美术创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守正就是对传统的尊重和学习,是美术创作的基石。创新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飞跃和进步,是艺术发展的活力源泉。其次,守正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它需要艺术家对已有的艺术形式、技巧、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创新则是对这些规则和秩序的挑战和突破,它需要艺术家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和实践。再次,守正强调的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延续,它关注的是共性。创新则强调个性和差异,它关注的是特性。二者在美术创作中并行不悖,共同构成美术创作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最后,守正是稳定的力量,它可以保持美术创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创新则是变革的力量,它推动着艺术的更新和发展。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实现美术的历史延续和时代发展。总而言之,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美术创作的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守正使创新有依托,创新让守正有生命,二者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增强美术创作的丰富性。

(三)守正与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守正与创新能提升大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创新思维。守正是对传统美术理论和技艺的尊重与学习,能帮助大学生打下坚实的美术理论基础,让其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理解和评价美术作品。与此同时,鼓励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大学生在尊重和熟悉传统的同时,也要敢于挑战和尝试新的美术创作形式和表达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美术创作技能,也有助于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进行独立和创新的思考。

其次,守正与创新能实现美术创作与社会的互动。在新文科的视角下,美术创作不再是孤立的,它是对社会的反映和评论。大学生在守正与创新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的变迁,从而实现美术创作与社会的有机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丰富美术作品的内涵,也能提高美术作品的社会价值。

最后,守正与创新能推动大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与美术创作的发展。守正与创新的结合使得大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传统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个性,实现个性化的表达。这种个性化的表达不仅增强了美术作品的独特性,也推动了美术创作的发展。同时,这种个性化的表达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和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

四、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美术创作中实现

守正与创新的策略

(一)美术创作中实现守正的策略

1.强化历史文化学习

在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通过强化历史文化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并继承传统美术的精神和价值,这是实现美术创作守正的重要手段。

首先,大学生需深入学习美术史,理解和掌握传统美术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传统美术的技巧和形式,更要理解这些技巧和形式背后的历史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创作中继承美术创作的传统元素与历史元素,实现美术创作的守正。

其次,大学生需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开阔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美术,理解美术作品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学生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就可以更好地体现美术本身的历史文化精神,实现美术创作的守正。

最后,大学生需要关注人的情感和生活。美术创作的本质是反映人的情感和生活。大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关注人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状态,将使美术作品更具内涵与深度,更能贴近人的生活。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美术创作将反映出美术创作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实现美术创作的守正。

2.掌握科学创作方法

首先,大学生应对美术创作展开深入研究学习,积极认真接受教师教导,掌握美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时期的美术风格及其文化内容,以及现代美术理论与创作技巧,为美术创作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大学生需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在学习和了解传统与现代美术后,通过创作将二者结合起来,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寻找自身的美术创作风格。同时,不断反思自身的创作过程与作品的不足,批判自身的创作思路与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

最后,大学生需要实现美术作品的传播与交流,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公众,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同时,大学生还需要参与美术圈的交流,了解最新的美术行业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3.倡导人本主义

首先,大学生的美术创作需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在实际的美术创作中,大学生应坚持道德立场,牢记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避免产生伤害性或误导性内容。另外,还需保持良好的创作态度,全身心投入美术创作中,尊重美术、尊重创作,保证美术作品的质量与价值。

其次,大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需要真实反映人性,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创作应以真实的人性和情感为出发点,避免过度装饰和虚假表达,通过美术创作反映每一个人的真实情况、真情实感,反映社会的真实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态,使美术作品能够发挥其具有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此外,大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还应保持艺术的纯粹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保持美术作品的独立性,在人本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实现美术创作的守正。

(二)美术创作中实现创新的策略

1.推动美术与其他专业跨学科融合

首先,学校可设计跨学科课程。例如,结合自身师资力量情况,开设“科学与艺术”“艺术与心理学”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并有意识地在美术创作中应用这些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美术创作融合,更新传统的美术创作方式与内容,在美术创作中实现创新[2]。

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鼓励其在作品中融入这些知识和观点,由此让学生的美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宽广的视野,更具独特性。

最后,学生可积极组织并参加跨学科活动。学生可自发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与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激发自身创新思维,并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通过交流沟通,拓展自身思维,并将他人的创新思想与新颖见解融入美术创作中,实现美术作品的创新。

2.培养学生多元化文化视野

首先,学校可增设美术史相关课程,其中包括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美术知识与作品。学生能从中全面了解各地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主题,学习他们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并思考艺术家的创作对其所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视野会愈发开阔,创新灵感不断涌现,进而推动美术创作实现创新。

其次,教师可研究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加以讲授,向学生传授多元化的美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不同文化中的美学元素。例如:教师可讲授拉丁美洲的壁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象征和隐喻;或者讲授我国的传统绘画作品,带领学生感受其中的线条和空白所带来的美感。这些不同的美术元素,可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带来全新的视角和灵感。

最后,大学生可将多元化视角运用于自身美术创作,尝试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元素融合到一件作品中。例如将非洲的图案和中国的水墨画结合,或者将欧洲的立体派风格与南美的色彩艺术结合。通过跨文化融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美术作品,不断推动美术创作的创新。

3.鼓励学生实现个性化表达

首先,大学生需要积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是个性化表达的基础,大学生应深入研究各种美术流派,了解各種美术技巧,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理解,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例如,大学生可研究抽象美术,理解其背后的哲学思想,然后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解释。通过个性化表达,显示自身创作与传统创作、他人创作的不同,实现创新。

其次,大学生需要勇于尝试新的美术形式和技术。新的美术形式和技术可以为个性化表达提供新的可能性[3]。例如,大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可使用数字媒体,比如利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或者尝试使用3D打印等新型技术。通过新的技术,丰富美术作品形式,在持续的实践中实现创新。

最后,大学生需要学会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大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应该反映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让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作者本身的个性化视角、思考、情感与生活经历经验。通过在美术创作中融入与众不同的个人情感,能更好地实现美术作品的创新。

五、结语

在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更需要坚持和贯彻守正与创新的理念。学校、教师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实现守正与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一帆,朱颖杰,孙茜.新文科建设下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22(2):58-59.

[2]张园.新文科背景下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美术界,2021(3):84-85.

[3]严君.守正创新:论新时代视域下美术主题创作的特征[J].丝绸之路,2022(1):184-187.

作者简介:

孙鹏,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特殊艺术教育、雕塑与陶瓷艺术。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守正创新新文科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数字时代的工艺美术摄影
浅谈美术创作的意识状态表现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