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线贴近群众 创新做好文化报道

2023-12-26 13:09吴晓征
新闻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安徽时代文化

○吴晓征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新时代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对新闻工作者创新拓展文化报道、提升工作效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文化强省,为全面建设美好安徽提供更大文化支撑,新闻工作者要为之贡献更多智慧力量,可谓责之所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安徽主流媒体要助力形成与不断提升的安徽硬实力更匹配的安徽文化软实力,就要加强媒体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更多优质内容,全力提升文化报道的阐释力、引导力、传播力,强化文化铸魂、价值引领,充分展示安徽文化的丰厚内涵、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媒体要做精做强文化报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确立正确视角。文化报道要关照全局、聚焦主线、贴近群众,增强思想性、指导性、贴近性、可读性,力革“套路化”、“扁平化”、“浅层化”、“碎片化”之弊。

围绕文化建设中心工作写文化。主流媒体编辑记者首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各项重点工作,创新开展文化报道,全力以赴做发展主题主线、文化主流内容和社会主流价值的“放大器”和“扩音器”。

从新时代视角写文化。要跳出文化看文化,一方面深耕文化领域的“责任田”,深入展现新闻报道对象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和“文化味”;另一方面着眼文化生成的“土壤”,胸怀国之大者,放眼发展全局,在把握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中,在体现社会大格局和时代景深中,提升报道分量,拓展文化报道的功能与价值。

在安徽文化的价值阐述、精神引领、资源发掘、功能支撑上发力,会让报道更开阔、深邃、厚重。如安徽日报推出“行走江淮看文化”系列文化观察稿件,聚焦牺牲奋斗的红色文化、赋能“逆袭”的创新文化、崇德向善的“好人文化”、传承发展的传统文化等,阐释其中的安徽特色、社会风貌、时代价值,融合了大视野和小切口,融合了时政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常规文化深度报道向“大文化”报道升级的一次有益尝试。

立足更高站位,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一盘棋的角度,创新报道阐释跨区域、一体化文化项目,文化报道才能更富开拓性、建设性。安徽日报推出“安徽诗路文化走廊”系列深度报道,推介贯穿安徽全省的“四条诗路”,获得安徽新闻奖一等奖。报纸开设了“安徽诗文地理”专栏,约请专家撰写学养深厚、文情并茂的大文化散文,倡导以诗“点睛”,串珠成链,活化文旅,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和良好反响,多家省外媒体跟进报道。“徽学”系列专题报道,贯通徽学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展现专家将论文写在江淮大地田间地头,致力擦亮徽学这个安徽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

要从大众视角写文化。文化类稿件,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温度,既要关注事,更要关注人。多写人的经历、人的发展、人的活动,更好地抓住文化特质、时代脉动、社情民意,让报道丰富多彩,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如“马路背后的城市记忆”系列专栏稿件做了尝试,从群众生活感受的角度,从一个个文化细节入手,打捞合肥、马鞍山等城市道路上的历史文化内涵,激活“区域生活共同体”内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副刊也要更接地气。安徽日报“黄山”副刊推出“文化皖军抒写新时代”文艺策划稿件,努力注重从百姓生活变迁的小切口,抒写时代之变、地域之变、文化之变。“黄山”副刊最近在报社领导倡导下,尝试“百姓写、写百姓”,主打“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在工、农、兵、学、商、教、科、文、卫及新职业人群中发掘作者,以真实自然的生活书写,写出时代镜像、生活浪花、泥土芳香。我们仍有许多不足,应以更多创新探索,努力将党报文化副刊办成新型大众文化阵地。

二是增加文化韵味,文化往往赋予一个地区独一无二的印记,展现一个地区的独特韵味与精神气场。记者要兴调查研究之风,自觉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关注现场,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讲好安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彰显时代气韵。从基层实践、百姓故事落笔,着眼可见可感可及的群众文化生活体验和文化消费,深入报道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浓墨重彩展现全国文化版图中的安徽篇章,深入挖掘国家重大活动的安徽元素,努力呈现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江淮、抒写时代的实践探索。主题报道应注意,不能就现象写现象,就变化写变化,更要注重讲规律、讲逻辑、讲内涵,讲故事。

聚焦徽风皖韵。文化报道一头承载璀璨厚重的历史文脉,一头连着开放包容、守正创新、蓬勃活跃的当代文化创造。安徽主流媒体应努力刻画属于江淮的文化表情,擦亮独特文化标识,增强安徽文化认同感、影响力,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做了一些创新探索。如以“安徽文明之光”系列报道中,《旧石器时代,安徽人长什么样》《7300 多年前,“家”住淮河岸边》《两处大遗址,实证中华文明起源的“高光时刻》等深度综合稿件,梳理安徽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戏曲如何致青春”系列报道,先后聚焦省黄梅剧院、庐剧、花鼓灯、泗州戏等地方剧种剧团,介绍戏曲传承发展、创新剧目和主要演员,助力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与时代生活和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对接。“中医药传承发展”系列报道,聚焦中医典籍整理活化利用、新安医学传承、亳州中医药文化产业等,展现安徽中医文化和产业创新性发展。我们的文化报道要继续创新话语表达,把深度与鲜活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事结合起来,把记者编辑想讲的与读者想听的结合起来,在专业性中体现亲和力,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建立新闻链接,用“好声音”、“好故事”赢得读者认可和欢迎。

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在文化报道中,以“走进文化小镇”专栏呈现古村古镇焕发新彩;以“戏曲如何致青春”专栏关注地方戏曲传承创新;以“全域旅游看安徽”专栏聚焦地方文旅发展;以“非遗瑰宝生新辉”专栏呈现非遗资源传承与盘活实践,以“星耀江淮”专栏回顾和展现安徽名人风采等。下一步,应围绕徽文化、包公文化、淮河文化、地方文旅融合、戏曲、考古文博、古村落、非遗、安徽名人名胜、书香安徽、古建、徽菜美食等,加强安徽文化标识品牌、特征内涵的体系化呈现。

培养党报气质神韵。在文化报道中,我们的目标是,创新策划,记者采写与专家、作家、通讯员供稿齐头并进,开门办报聚合力,融汇古今写气象,求新求活接地气,打通雅俗讲故事,一方面展现灿烂文化的历史与时代精髓,另一方面适应普通群众的文化审美口味,就能将“书香味”与“泥土味”、历史性与现代性、新闻性与文化味更好融合。在做好主题宣传报道的同时,在以硬新闻为主的新闻纸上,营造出一片温馨透气的文化绿地,不断提升报纸的品格内涵。

三是推进媒体融合,推动文化报道内容生产传播从可读到可视、静态到动态、一维到多维的转型升级。

打通版面页面、网上网下、大屏小屏,推动文化报道从纸上不断向网上、掌上拓展。我们的文化报道,必须坚持移动优先,实现文化报道全技术应用、全终端呈现、全方位传播。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成立了皖派工作室,打造了一支文化新闻宣传融媒轻骑兵,与安徽日报新媒体中心、安徽日报视觉新闻中心紧密配合,推出一批具有时代温度、彰显徽风皖韵的文化类融媒产品,利用报业集团新媒体矩阵,努力拓展融媒内容生产力产品传播力。如凤阳“明中都”考古、“安大简”研究专题报道,“镇馆之宝”系列报道,“戏曲如何致青春”系列报道,聚焦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精心制作图文和微视频报道,让遗址、文物、研究成果、艺术门类自己“开口说话”,讲述文化瑰宝背后的故事。

突出可视化表达,努力站上短视频发展风口,注重使用网友喜欢的方式、渠道、话语体系。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记者部、新媒体中心精心策划、制作一批文化类新媒体作品,用“蒙太奇”意识,将音乐、视频、文字融为一体,满足视觉听觉共情体验,努力做到体验真切,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时代风貌和文化内涵。同时,增加互动传播,不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全媒体验,还要打造“新闻+服务”媒体融合新模式,在提供信息、观念、情感需求之外,提供对读者更有用的服务。

猜你喜欢
安徽时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