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如何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2023-12-26 13:09杜红梅
新闻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阜阳日报群众

○杜红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近年来,阜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摆上重要位置,创新摸索了不少基层治理的好方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阜阳日报社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多种传播手段,网上网下讲好基层治理故事,为基层鼓劲加油,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一、开辟专栏,集纳基层治理创新案例

新闻专栏作为一种整合新闻资源、吸引读者目光的形式,长期以来可谓纸媒和互联网新媒体经常采用的手段。凡是重大主题报道,或自行策划的选题,常会以新闻专栏形式推出。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专栏可以推出多角度、全方位、多文体的报道,不仅可以强化主题,增强声势,而且能够更好表达策划思路。如,阜阳日报今年以来先后开辟的专栏:坚定信心开好局、颍淮春事、江淮粮仓唱响丰收曲等。

2021年11月17日,阜阳市创新开展“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解难解烦解惑主题活动(简称“两有三解”),整合组建了“1+8+N”平台矩阵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整合12345 政务服务热线及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市长信箱、媒体热线、舆情监测等渠道收集的问题,纳入总平台进行流转,构建汇总交办督办的工作格局。

阜阳市“两有三解”平台是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平台的一头是群众,另一头是党委政府,平台上投诉反馈的多是民生问题,咨询的多是身边事,用户关注度高。针对这种情况,阜阳日报自2021 年11 月30 日开设“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新闻专栏。

确保版面,统一标识。专栏固定在要闻2版,设计统一栏花,大气醒目。报社拿出版面,确保专栏每周发稿至少一期,稿件类型和内容包括网友咨询和部门回应的集合报道、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的跟踪报道、疫情期间解难解烦的特别报道等,不仅关注个性化的民生问题,还重视共性问题的解决。同时,增强为读者服务意识,在专栏旁边设置阜阳市“两有三解”平台参与方式,读者看到栏目内容有了共鸣,便可以参与。

精选话题,固定记者。栏目固定2名文字记者,其他记者不定期参与。每周从平台筛选适宜报道的话题,记者对接采访提问群众、办事机构,再根据采访情况适时呈现。

如今年4月7日刊发的《整改路口遮挡物村民出行更安全》,网友“荨”是太和县倪邱镇马厂村人,孩子在当地上一年级,上学路上要经过一个废品回收站,一排3米多高的围栏里面堆放着满满的废品。“这个废品站在路口,堆得又高,我接小孩从这里经过,常常看不到由东往西行驶的车辆,前两天差点撞到。”“荨”说。“两有三解”平台将该网友的留言转办至太和县分平台,当地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商讨改造建议。后根据网友和村民的反馈,镇道路交通“两站两员”办公室在南北路和东西路上增设了减速带,并在废品回收站围栏旁设立“停”字交通指示牌。又经过协调,废品回收站拆除了原先遮挡视线的围栏,向里面平移了5米。随后,太和县分平台给网友“荨”整改完毕的答复。4月6日,栏目记者走访了网友“荨”,并查看了整改路口。网友“荨”为当地政府打出五星好评,连连夸赞工作人员为民办实事的好作风。

这只是专栏中的一个例子。“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专栏每篇稿件千字左右,行文简洁,主题突出,不仅在报纸版面上呈现,还第一时间通过阜阳新闻网、阜阳日报、颍州晚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实现融合传播,扩大“两有三解”平台和栏目的影响力。

化解矛盾,体现担当。专栏一系列稿件的刊播,提高了对民意的吸纳力、对民怨的化解力,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话好好说”“说了不白说”,在积极推进社会基层治理、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转变政府和机关作风、及时化解各种舆情风险方面,体现了党报的担当。

当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正在深入开展“一改两为”活动,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推进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有话请您说 有事我来办”专栏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热点,注重跟踪报道理性监督,注重采用新媒体手段实现“一次采集多端传播”,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建设性功能,也为地方主流媒体借力“新闻+政务”模式实现融合转型探索了路径。

二、推出系列报道,跟踪关注基层治理创新进展

当前,少数媒体、自媒体等采写或者推送的信息五花八门,追热点蹭流量成为不少媒体热衷的玩法,新闻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在众多繁杂信息中脱颖而出,令人耳目一新?如何能够更好地引导舆论?如何进一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媒体人理性思考,有意识进行新闻策划。而挑选合适主题推出系列报道,则是媒体策划的重要一环。

2011 年4 月8 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阜阳市颍州区白行村考察,指出“人民调解工作很重要,要继续把工作做好”。白行村牢记嘱托,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探索形成了“四事四权”工作法。推行后,村级矛盾纠纷得到有力化解,白行村实现了从信访多发村向零上访社区、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向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的根本转变。

2022年5月,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来到白行社区调研后指出,“四事四权”工作法是基层探索出的好办法。2022 年7 月,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治理的意见》,在全省有序推行,明确选择阜阳市全域及合肥、亳州、安庆各1个县先行试点推广。

鉴于该试点属于地方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新闻价值突出,事例生动,同时试点活动时间跨度长,亮点多,阜阳日报决定推出“关注‘四事四权’工作法全域推广”系列报道,跟踪地方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深挖案例,为推广提供样本。“四事四权”工作法明确在全省试点推广后,在先前报道的基础上,阜阳日报再次安排记者来到白行社区,蹲点挖掘“四事四权”工作法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实际运行步骤,在推进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推行后社区治理变化、群众评价等,以通讯、消息等题材进行报道,如《“四事四权”让群众有事敞开说商量办》《我市全域试点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等,全面展现了“四事四权”工作法在基层治理中的有益探索和在全省推广的典型意义,为全省其他地方提供样本。

关注进展,为基层鼓劲加油。“四事四权”工作法被称为安徽的“枫桥经验”,淮南市、滁州市、安庆市宜秀区等纷纷到阜阳“取经”。2022 年刊发相关系列报道20 多篇,此组作品对阜阳市的“四事四权”工作法形成过程、内涵意义、实践效果等进行解读和报道,见报后,受到人民网等主流网站的转发和法治日报、安徽日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阜阳各地纷纷把“四事四权”工作法结合实际,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将生动鲜活的基层创新做法融入到试点工作中。阜阳日报将笔端和镜头对准基层创新做法,将该组系列报道做深做实做细,连续报道了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大许夜话”、颍东区杨楼孜镇“红管家”理事会、颍泉区宁老庄镇“党建+邻里互助队+N”模式、中市街道惠泉社区擦亮“惠泉奶奶”志愿服务品牌、颍上县持续深化“村嫂理事会”等,这些衍生做法成为推动乡村善治、推进乡村振兴的靓丽风景。

该系列报道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剖析阜阳基层治理创新之举,将符合基层实际、以人为本的治理模式讲得清楚、透彻,为该工作法在全省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上线微信公众号,提升基层治理传播力

人民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是宣传的主战场。阜阳日报社在助推基层治理宣传中,扎实推进媒体融合,注重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放大传播效应。在日常注重相关内容微信推送和制作相关短视频基础上,2021年11月,阜阳“两有三解”平台在颍淮新闻客户端、“阜务为民”微信小程序上线后,阜阳日报社同时认证“阜务为民”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做好和网友的交流互动。

定期发布一周热点回应。“阜务为民”公众号每周发布热点回应,每次发布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热点咨询最新回应、网友投诉典型事例选登、一周交办量办结率满意度排行。如5月14日,在一周热点回应中发布,市民投诉主要集中在路灯不亮、医疗保障、道路交通等方面。

栏目稿件及时转发推送。阜阳日报、颍州晚报针对“两有三解”平台开办了专栏,每周挑选群众聚焦集中的事件进行跟踪采写,“阜务为民”公众号及时转发推送,进一步提升平台传播力。如5 月11 日,推送了阜阳日报“两有三解”专栏稿件:观看3D电影影城不提供眼镜,且工作人员不主动告知有免费3D 眼镜,导致许多观众以为只能自费购买。执法部门以涉嫌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进行了处置,该影院立即进行了整改,赢得了读者和网友的掌声。

微信窗口底端链接“请您说”。“阜务为民”公众号底端窗口一键直通“阜务为民”小程序,更加直观便捷。不仅如此,在小程序首页,网友众多咨询或投诉都可以随时浏览。如,阜阳老旧小区多层楼房如何加装外挂电梯?阅读量达到3640次;现在可以办独生子女证吗?阅读量达到4030次。这些“请您说”说的既是网友的疑问,也是大家关心的事。

四、刊发理论文章,探索地方基层治理创新路径

基层工作量大面广,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基层的和谐稳定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地方上涌现出的基层治理创新做法,阜阳日报除了在传播方式上多方联动,同时利用理论版,诚邀党校学者、基层干部共同总结治理经验。

阜阳市创新开展“两有三解”主题活动,致力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通过键对键、屏对屏、面对面方式,“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意、解民忧”,疏通了社情民意,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城市美誉度。如何推动“两有三解”活动走深走实,提升反映问题办理质效?怎样提高各级网上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推动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夯实服务责任?2022年6月20日阜阳日报理论版推出“走好网上群众工作路线”专版,邀请5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话题撰文,共同谈论“两有三解”平台通过“新闻+政务”的模式践行网上群众工作路线,系列文章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同时,围绕着“四事四权”工作法,阜阳日报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说真话、话感受,从理论方面探讨基层治理路径。如,2022年9月,阜阳日报理论版刊发阜阳市委党校张洁的文章《贯彻群众路线用好“四事四权”工作法》。2023 年6 月12 日,阜阳日报理论版刊发阜阳市委党校童云的文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四事四权”工作法》,该文针对省委办公厅推广的“四事四权”工作法和白行社区首创的“四事四权”工作法,在具体内容和要点顺序上有所调整变化,个中缘由何在、有什么内在逻辑、怎样结合实际有效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等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剖析。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取得扎实的调研成效,就要努力走好群众路线,善于从基层获得真知灼见和鲜活经验。阜阳日报社计划继续围绕创新基层治理,用好理论版,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做好调查研究。

五、结语

“两有三解”平台、“四事四权”工作法、颍上县“村嫂理事会”、“惠泉奶奶”志愿服务等,这些基层摸索创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治理形式,围绕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急难愁盼,或交办督办,或进行广泛协商,或服务暖人心,通过这些冒热气、聚人气的民主形式,事情有人落实,矛盾得到化解,促进了基层稳定和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到: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基层是火热的现场,蕴藏着丰富而鲜活的新闻资源,也是媒体“走转改”聚焦的重心。

开专栏、做系列报道、上线微信公众号、探索理论——每一种传播形式,都在生动诠释发挥宣传作用,有利于好政策落地生根,有利于为美好生活注入新的动力,承载起每一个群众的梦想和诗意的远方。宣传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悄悄滋润大众的心田。

基层稳,天下安。一件件创新的做法,一项项暖人心的行动,让百姓收获着来自基层治理的幸福感、安全感;媒体也在助推基层治理中,守正创新,搭建平台,更好服务读者和网友,发挥了主流媒体担当作用。

猜你喜欢
阜阳日报群众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多让群众咧嘴笑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