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有关“党徽大叔”的互动传播

2023-12-26 13:09兰彩红朱爱敏
新闻世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阿克陶县京报党徽

○兰彩红 朱爱敏

2022年初,“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因帮助外地游客脱困后拒绝收钱,同时亮出胸前党徽的视频火遍全网。党徽的符号价值是深厚抽象的,同时又是鲜活具体的,视频走红凸显了党徽在中国人民心中的神圣价值。《新京报》抓住这个选题,推出特别策划报道,仅3个小时微博话题量破亿,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新疆日报及新浪、抖音等各大平台纷纷转载,让事件热度居高不下。

融媒体时代媒介的互动性、及时性、多元性特点为跨时空互动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媒介融合的趋势、信息载体的移动化、社交化成为媒介实现互动传播的重要推力,为受众创造了形态多样的新闻交互关系。

一、互动传播概述

(一)互动传播概念

互动传播是双向传递的信息运动过程,即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在不断发生变化,每个受众都是传播的源头或是传播链上的一分子,呈现大量信息的散发流动状态。在“党徽大叔”事件中,每个媒体、受众都是互动传播中的一个“点”,信息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每个“点”主动接触并搜寻信息、追踪信息,融入传播渠道中。

(二)互动传播特点

1.传播媒体:社交媒体和融合形式成为互动传播的基础

一方面,移动端成为新闻生产、传播、接收的重要终端,社交媒体成为互动的重要渠道。媒介的社交功能成为新闻热点事件形成、发酵的源头。“党徽大叔”事件最早是受到大叔帮助的外地游客发布在自媒体账号上,最初只有一段大叔亮出党徽的视频,但是最初的碎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后续主流媒体跟进报道的重要现场资料,成为主流媒体发现新闻价值的线索,为其收集现场资料提供了帮助。

另一方面,媒体在互动传播过程中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特色,媒体在多层面进行融合产品升级,在该事件中媒体运用了各类形式,例如文本、图片、音视频、H5、新闻连环画等,形成不同的产品输出。

2.传播主体:主流媒体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融媒体时代,互动传播具有开放性特点,传受双方角色具有对等性,包含受众在内的每一个互动传播的“点”都可以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传播主体具有交互性。在“党徽大叔”事件中,主流媒体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主流媒体报道事件全貌、引导舆论,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和看法,二者在内容、议题及意见表达等方面进行互动。

3.传播内容:基于兴趣与需求的选择性互动

融媒体时代传播由单向传播转为互动传播,一次传播变为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在互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依据自身的兴趣与需求,受众选择接收信息并对信息二次加工后进行转发,此时传受双方角色发生转变,受众转变为传播主体,继而重复之前的传播行为。

在“党徽大叔”事件中,最初由自媒体作为传播主体发布信息,为主流媒体和其他受众提供新闻线索,经过二次传播转发,形成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兴趣和需求成为受众选择信息的重要因素,激发受众参与互动传播的积极性,同时受众对于信息的反馈也更加多样。

二、有关“党徽大叔”报道情况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除了报道事实本身,还要透过事件发现其背后价值。《新京报》记者在采访“党徽大叔”时挖掘到蕴藏在事实背后的价值:大叔一家三代都是护边员,想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对于大叔来说,助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么多年来,他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

《新京报》借“益起圆梦”公益活动助力大叔圆梦,也圆了广大网民想让大叔圆梦之“梦”,推出特别报道《新疆“党徽大叔”,北京圆梦!》,各大网站纷纷转发推荐,反响热烈。在各媒体、广大网民对事件持续高频的互动传播以及阿克陶县群众的线下活动中,人们透过“党徽大叔”的故事,共同见证了“党徽”在人民心中的神圣价值,凝聚了社会共识。

本文选取《新京报》、石榴云、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于“党徽大叔”的报道作为对象,研究该事件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多层次互动传播,以及如何创设深度交往、互动理解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社会共识的达成。

(一)《新京报》报道矩阵

《新京报》全媒体团队将“党徽大叔”圆梦作为主线贯穿报道始终,其组成的报道专班,共推出一个预热视频、一个10 分钟完整成片、两个重点内容拆条、一篇在报纸刊发的文字稿、一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的文字稿、一组海报和封面、一组话题运营文案、一个H5 专题、两条公益短视频……不同渠道对应不同的产品输出,形成了全网传播格局。

新京报微博“新疆大叔”系列内容共发布7条微博,建3 个话题,单条微博总阅读量近千万,话题总阅读量达1.2亿;新京报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0万+;系列内容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播放量超3000万;在头条号、百家号等平台点击量超500万。

《新京报》对“党徽大叔”事件报道议题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对“党徽大叔”事件经过的描述。这一阶段媒体的议题主要围绕大叔帮助外地游客脱困,拒收回报且亮出党徽的事迹。新疆大叔圆梦的“第二落点”放在了8月,推出“新疆大叔圆梦北京”的融媒体报道。报道以图文、视频、H5 等形式,在报、网、端、微等联动分发,同时实现了与央媒、省级党媒等的同频互动。《新京报》刊发《这次,新疆大叔把党员徽章带到了天安门广场》,展现大叔在观看升旗仪式,通过西服领带的正式着装、佩戴党徽、凝望国旗、含泪的眼睛等画面,呈现大叔圆梦过程的仪式感。同时,挖掘大叔作为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出公益广告《信仰的力量》,回顾“党徽大叔”先进事迹,使报道更有温度、厚度、广度。

(二)石榴云报道矩阵

新疆主流媒体关注“党徽大叔”事件进程,石榴云平台是党媒信息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在石榴云平台,以“新疆大叔”“党徽大叔”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35 篇相关新闻。石榴云刊发14篇原创报道,总体分为三个阶段,2022 年1 月至2 月为初期,大叔因一段帮助游客脱困的视频走红,推出《亮出党员徽章的新疆大叔上了新闻联播:入党初心一辈子不变》报道,以大叔帮助游客为背景,介绍他作为拥有24 年党龄的基层党员的朴素的信仰;2022 年7 月至8 月是圆梦阶段,在《新京报》的帮助下圆梦,石榴云刊发《万人说新疆|“党徽大叔”:这是我的家乡,我的生活很幸福》,以大叔为第一视角拍摄Vlog 介绍家乡;2023 年3 月,这一阶段内容是关于大叔受邀到武汉,受助年轻人接机、大叔在樱花树下弹唱及武汉之旅的温暖瞬间,与转载其他媒体报道在内容上互相补充。

(三)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报道矩阵

在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以“党徽大叔”“新疆大叔”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布40 余条公众号文章、十几条短视频,除转发其他媒体报道,共有31篇原创报道。报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在2022 年初,内容大多是阿克陶县各族群众掀起向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学习热潮,以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第二阶段集中在2023 年3 月,大叔受邀去武汉,呈现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景象。

对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布的关于“党徽大叔”视频的评论进行分析,“信仰”“热爱”“骄傲”等词出现频率相对较高,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具体议题上鼓励受众参与,更好地传播新疆故事。

三、参与主体的互动传播

“党徽大叔”事件中,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各级媒体、受众为该事件的三重主体,每个主体都是参与该议题信息传播的一环。《新京报》采访大叔时了解到大叔心愿并助力大叔圆梦;各主流媒体转发《新京报》特别报道,同时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展开相关线下活动;受众邀请大叔去武汉游玩;受众对媒体发布内容点赞评论转发。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多层面互动,在互动中凝聚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媒体与事件主体之间互动

《新京报》记者在采访“党徽大叔”时挖掘到藏在事实背后的价值,推出视频《新疆“党徽大叔”,北京圆梦!》。

在视频中,实时的取景与剪辑,以特写呈现大叔听到国歌响起瞬间落泪的画面,将现场陪同人员的互动参与,同期声的收入让互动场景更加具有空间感和情感反馈效果。《新京报》全媒体团队在助力“党徽大叔”圆梦的同时,也阐述了人物的感人事迹,让报道打动人心。

(二)媒体与媒体之间互动

“党徽大叔”事件的相关报道,各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报道事件过程,同时各媒体之间在报道内容、形式上互相补充,向受众全方位展现动人故事。

媒体生产的可视化交互新闻产品,不仅能够增强受众的代入感,而且能够深化与受众的互动,也有利于拓展社交传播渠道。以石榴云平台发布的35篇关于“党徽大叔”事件报道为例,其中14 篇为《新疆日报》原创内容,类型多为视频或视频结合文字。一方面,媒体与媒体之间在信息传播量、内容上形成互补,转载其他媒体报道类型有新闻连环画、记者Vlog、墙绘等,优化受众体验,激发分享积极性。另一方面,媒体互动传播转化为线下活动。以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通过报道基层党员阿布都加帕尔·猛德的先进事迹,引发党员干部热烈反响,成立“党徽大叔”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队等,这一阶段的报道内容由常规报道转向文化层面的深层解读,以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切入点,展现“党徽大叔”事迹背后蕴藏的主流价值。

(三)受众与事件主体之间互动

受众持续关注媒体对于“党徽大叔”事件的报道,通过自主参与方式利用各类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事件初期,受众对于大叔帮助外地游客视频内容的态度为支持,主要表现为点赞转发,初期议题内容是被大叔乐于助人的精神和根植于内心的信仰所感动;事件中后期,由《新京报》帮助大叔来北京圆梦后,大叔受到曾帮助过的武汉少年的邀请到达武汉,受众在媒体发布的内容下纷纷评论,邀请大叔来当地参观。

(四)受众与媒体之间互动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借助新媒介技术发布内容,提高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水平,二者互动形式更加多样。个体对某个事件的态度影响其他受众对于该事件的态度,有时受众间的群体情感还能够引发群体参与。受众与媒体之间反馈互动主要有以下方面:

通过文字互动。文字互动是目前受众与媒体互动的常见方式之一,受众通过评论发表意见看法,与媒体之间形成互动传播。媒体对受众评论进行回应会提高受众反馈积极性,在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抖音号2022年8月16日发布的关于“党徽大叔”视频内容下,受众评论:“多报道这样的正能量”,媒体做出肯定回应后,又有很多受众跟评表示支持。

通过网络表情符号进行互动。网络表情符号在媒体传播中,承担着表达情感的作用,当下所使用的表情符号与人的真实表情总体上有相似之处。受众在媒体发布关于“党徽大叔”视频内容下大多网络表情符号为竖大拇指表情、手上加小红心表情,为肯定支持的含义。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传播可以增强受众的忠诚度,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互动方式的不断变化需要媒体革新理念,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

四、结语

“党徽大叔”事件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在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要重视不同社会圈层的互动传播。在该事件中,媒体、受众及大叔是主要参与力量,主流媒体要做好引导,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在互动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参与主体的良性互动,确保媒体传播的主流文化最大限度传达到受众并吸引受众参与到传播新疆故事之中。

讲好新疆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媒体应该更加有信心、有底气讲好新疆故事,向全世界展现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新疆。

猜你喜欢
阿克陶县京报党徽
党徽闪光
党徽激励我奋斗
一枚党徽
一枚党徽一团火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读书
从2013年《新京报》书香总榜看我国国民畅销图书购阅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