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简介

2024-01-01 13:52董诗韩赵小龙
南方农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秧田全程机械化

方 谦,董诗韩,陈 华,赵小龙

(1.瑞丽市农机技术推广培训站,云南瑞丽 678600;2.瑞丽市农机安全监理站,云南瑞丽 678600)

2015 年8 月17 日,原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农机发〔2015〕1 号),决定在全国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1]。2016 年10 月21 日,原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和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2]。因此,建立健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径及技术模式势在必行。

近年来,云南省瑞丽市结合当地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及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以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为主要突破口,积极引进各类农户急需、适用性强的新装备,并围绕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开展试验示范。特别是对标重点环节补短板行动,在水稻机械化种植环节方面,除原有的水稻机插秧技术外,依托德宏州罗锡文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于2017年引进了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通过多年不断总结和完善,机插秧和机直播两种技术同步推进,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模式,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对提高本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1 适用范围

该模式的应用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要求地块在海拔1 200 m 以下,活动积温1 500~3 500 ℃,降水量1 000~1 500 mm,全年日照时间2 300 h 左右,pH值5.4~6.2,地势相对平整,较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平地及半山区。种植制度为1 年3 熟或1 年2 熟,即小春作物1~2 茬+水稻1 茬,种植水稻类型为籼稻或中稻,选用抗病抗倒伏品种,秧苗矮壮粗扁。在种植过程中,要求田块耕作平整,合理密植,统防统治,及时收获,及时烘干处理。

2 技术路径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的路径如图1所示,该路径图反映了种植环节机插秧和机直播两种技术。后文简要介绍了该模式中的主要技术环节,可便于直观了解该模式下的水稻生产流程。

图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路径

3 技术规范及机具选配

3.1 秧前准备

3.1.1 选购育秧专用物资

购置专用育秧软盘和托盘,杂交稻16~18片/667 m2,常规稻18~20 片/667 m2。育秧软盘规格为长58 cm、宽28 cm、深2.5 cm;育秧托盘(三边盘)规格为长60 cm、宽30 cm、深3 cm。遮阳网(黑SZW-14)用量约50 g/667 m2,规格为长3.0 m、宽1.6 m,遮光率要求45%~65%[3]。

3.1.2 秧田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稻田、旱地或菜园,砂壤最好,秧本比为1∶80,即667 m2秧田可移栽5.33 hm2大田。

3.1.3 床土准备

选配中转动旋耕机(1.8~2.3 m)将床土打碎后再过筛,也可选配悬挂式碎土机(FT-15),提高工作效率,作业效率10~15 m3·h-1。床土可选用红壤、稻田土或菜园土,用土量70~80 kg/667 m2。要求60%以上土壤粒径在2~4 mm,含水量和含沙量在20%以下。注意不能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地方取土。

3.1.4 选种

选择抗病能力强、抗倒伏、产量高、在本地试验种植3 年以上并获得省级许可证的优良品种,要从正规销售商店购买。用种量杂交稻为1.0~1.2 kg/667 m2,常规稻为1.5~2.0 kg/667 m2。需要注意的是,机直播要多准备1~2 kg谷种,作为空机备用。

3.2 种子处理

1)晒种。在晴天晒种1~2 d,晒种后除去杂质。晒种后的谷种不能直接进行浸种,否则会影响出芽率。

2)浸种。将谷种浸泡12 h,捞去瘪谷,清洗干净,用40%强氯精200 倍液浸泡12 h,浸泡完成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洗净后种子铺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以表皮水分不沾手为宜。浸种时要确保药剂浓度适宜,浸泡时间要足够,视主防病原的不同,可选用不同药液浸种[4]。

3.3 工厂化育秧

1)耕整秧田。选配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中传动旋耕机,在选好的秧田中旋耕2~3遍,越细越好,利于秧床平整。

2)做秧床。在旋耕好的秧田里拉线规划出秧床与管理沟的距离,规格为秧床宽130~140 cm,管理沟宽50~60 cm、深10~15 cm。秧床表面要平、直、光、实且无残茬,高低差在2~4 cm。在采用水泥地板软盘覆网育秧技术的情况下,以上步骤可省略,但须在地板上铺薄膜,四周用木条或竹条围拢形成一个“凹”型秧床。

3)机械化播种。选配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久保田2BZP-800 型),装底土、播种、洒水、盖土全流程一次性完成,作业效率600~800盘·h-1。播种前需要先调试,播种量杂交稻80 g·盘-1、常规稻120 g·盘-1,底土厚度2.0~2.5 cm,盖土量0.5~1.0 cm,总厚度不超过3 cm。

4)摆盘。硬盘套软盘,分2行平铺于秧床上,盘与盘的飞边相互重叠。注意要拉线摆放整齐,便于后期管理。

5)覆网。用遮阳网将秧床直接覆盖,四周用重物压实。覆网具有防暴雨冲击、遮光防高温、保湿促苗齐、防鸟防鼠、防病虫害传播等作用。

3.4 苗期管理

选配担架式高效喷雾机(3WZ-Ⅱ型)进行追肥、补水和施药,重点把握以下环节。

1)高温、高湿促齐苗。播种后在幼芽出土前需要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保证出苗整齐。必须保持盘土湿润而不积水,防止过高的温度导致烧芽、过高的湿度引起烂芽。

2)科学用水。根据栽培经验,“水多高处长、水少根上长”,因此,要科学用水调控秧苗生长。具体做法是沟灌洇墒,灌平沟水,晴天保持半沟水,保持秧盘土壤湿润,做到秧盘中无积水,土不发白,保持排水口畅通;雨天确保秧床无积水。

3)施断奶肥。在秧苗1 心1 叶期,即播后5~6 d施用断奶肥。施用量要根据床土肥力决定。一般每667 m2秧田用尿素7~10 kg,按1∶100 的比例兑水后于晴天傍晚浇施或喷施。

4)揭网。施断奶肥后1~2 d 揭遮阳网,开始间歇炼苗。

5)施送嫁肥、送嫁药。移栽前3~4 d 视苗情施送嫁肥,一般每667 m2秧田用尿素10~12 kg,兑水后于傍晚浇施或喷施,兑水比例为1∶70。施送嫁肥有使秧苗苗色青绿、叶片挺健清秀的作用,还可使秧苗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和抗移植损伤能力。栽前2~3 d喷施吡虫啉、三环唑、三唑磷等防治药物,务必做到带药移栽。

6)控水炼苗。控水一般在移栽前3 d 进行,主要做法是停止灌水,撤去秧床围边。晴天若遇秧叶卷曲的情况,可采取洒水补湿的方法[5]。

机直播不用育秧,上述步骤除选种和种子处理外,其余可省略。

3.5 水田耕整与平田

1)耕整。选配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中传动旋耕机(1.8~2.3 m),在浸泡浅水的田块内旋耕2 遍,深度10~15 cm,作业效率1.67~2.00 hm2·d-1。没有种过前茬作物或土壤板结的田块,需配套五铧犁进行翻耕,用水浸泡后再旋耕2~3遍,达到防虫、防草和起浆的效果。

2)平田。选配乘坐式插秧机配套激光平地机,幅宽3 m,作业效率1.33~1.67 hm2·d-1。另选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上海松江1BP-500Y 平田灭茬机,作业幅宽5 m,作业效率2.33~2.67 hm2·d-1。平田后要求地表平整、无残茬、泥浆沉实,需要在栽种前3~5 d 平整好田块,高低差机插秧<10 cm,机直播<5 cm。

3.6 机插秧与机直播

1)机插秧。选配手扶式插秧机或乘坐式插秧机,其中东洋2ZS-4(OF455S)手扶式插秧机作业效率0.53~0.80 hm2·d-1,久保田2ZGQ-6D1(SPV-6CMD)乘坐式插秧机作业效率1.67~2.00 hm2·d-1,固定行距宽30 cm。机插秧要求薄水移栽,水层1~3 cm,穴株距18~22 cm,每穴2~4 株,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6]。杂交稻栽插密度2.6 万~2.8 万株/667 m2,1.0万~1.1万穴;常规稻栽插密度3.8万~4.0 万株/667 m2,1.10 万~1.25 万穴。注意要根据品种、田块肥力和秧盘播种密度选择恰当的穴株距和取秧量,尽量做到少漏插,穴株数均匀,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2)机直播。选配世达尔水稻精量穴直播机[2BDXS-10SC(25)型],机具作业幅宽2.5 m,行距固定 宽25 cm,作 业 效 率2.33~2.67 hm2·d-1,穴 距16~22 cm,每穴播种3~5粒。杂交稻播种量为1.00~1.25 kg/667 m2,常规稻播种量为1.5~2.0 kg/667 m2。按出苗成活率计算,种植密度与机插秧相同。大田耕整要达到作业标准,即田块平整、泥浆沉实、无明显积水。播种时要先试播,少放谷种,观察各播种箱出种量是否均匀,并及时进行调整。

3.7 田间管理与机械植保

3.7.1 田间管理

机插秧方式下,注意科学用水。选配高效排灌水泵(SP-600 型、SP-800 型),栽后7 d 内称活苗期或返青期,要保持大田内土壤潮湿,7 d后可灌跑马水或浅水炼苗,但水不能过深,避免形成僵苗,影响后期分蘖。20~35 d 属分蘖旺盛期,保持浅水。40 d 后苗够晒田,75 d 后进入开口孕穗期及灌浆期,田块内不能缺水,灌浆完成后要及时撤水,便于稻谷尽早成熟和收获。还要注意科学用肥,可选配大疆植保无人机(T20 型),施肥前要了解前茬作物施肥情况,根据前茬作物施肥量、土壤残肥情况,在分蘖前和开口前,视苗情决定施肥量,可分次追施或不施。

机直播方式下,播后5 d 内注意防鸟,选配高效声光驱鸟器,防治范围20~30 m·台-1。10 d 内不能灌水,避免积水导致烂种,影响出芽率;10 d 后可灌跑马水或浅水促苗。30~45 d属分蘖旺盛期,保持浅水,后期的水肥管理与机插秧相同。采用机直播技术时,要在播种后2~3 d 和15~20 d 分别进行2 次封草,选配大疆植保无人机(T16 型、T20 型),第1 次防治使用30%丙草胺乳油(稻正),100 mL/667 m2兑水喷施;第2 次防治使用30%苯达松·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秧葆),50 g/667 m2兑水喷施。

3.7.2 机械植保

瑞丽市常见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飞虱、卷叶螟、稻螟虫、南方黑条矮缩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条斑病。防治选配大疆植保无人机(T15型、T20 型),喷幅4~6 m,作业效率13.33~16.67 hm2·d-1;担架式高效喷雾机(3WZ-Ⅱ型),喷幅8~10 m,作业效率2.00~2.67 hm2·d-1。

栽种后重点做好以下2个节点的防治工作。1)分蘖期。重点预防稻瘟病、稻飞虱、卷叶螟,选用药剂包括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吡虫啉微乳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0%戊唑咪鲜胺微乳剂等[7]。2)开口期至孕穗期。重点预防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条斑病,选用药剂包括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吡虫啉微乳剂、20%三唑磷乳油、20%井冈霉素可溶粉剂等[8]。同时,要注意加强病虫害监测,以预防为主,集中连片统防统治效果最佳。优选乳油剂和可溶性药剂,有利于粘附和雾化。药剂选择在傍晚或阴天喷施。

3.8 机械收获

选配全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主选沃得4LZ-5.0E、雷沃4LZ-5G、星光4LZ-6.0Z 等型号,作业效率1.67~2.00 hm2·d-1。还可选配半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主选久保田4LZ-2.5(PRO688-Q)、洋马4LBZJ-140(AG600)等型号,作业效率2.00~2.33 hm2·d-1。要求机收损失率半喂入式≤2.5%,全喂入式≤3.5%[9]。准备大型储粮仓,存储量约1.5 t。

3.9 秸秆处理

1)秸秆还田。选配全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加装粉碎装置),谷物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优势在于避免了秸秆焚烧,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缓解土壤板结度。

2)回收再利用。选配半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收割时调整至秸秆预留模式,只剪切稻穗部并脱离,稻秆则平铺在一旁,回收后可用于编制草帘。还可选配艾禾全喂入自走式收割打捆机(9YFL-2200 型),收割时直接将稻秆收集、挤压,用麻绳捆成方块,回收后可用于青贮饲料,回收量800~1 200 kg/667 m2。

3.10 谷物处理

1)烘干。选配批式循环谷物烘干机,主选新生力5HP-20、沃得5H-20、正阳5H-30B 等型号,批次处理量20~30 t,干燥能力要求每小时在0.4%~2.0%。

2)水泥地板晾晒。选配小型微耕机带自制小平铲,铺开或收拢稻谷进行晾晒。选配谷物装袋机(三力士SZ-100-2型)装袋,作业效率为3~5 t·h-1。

4 小结

采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对减轻当地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户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安全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可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为申报或评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秧田全程机械化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感怀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