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美学素质

2024-01-04 01:18沈晓华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主持人美学素质

◎沈晓华

(包头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引言

播音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门类,有着较强的文化性、艺术性特征。伴随着国内广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广电传媒事业与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播音主持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口才、气质与清晰的思路,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美学素质。鉴于此,当前应加强对美学素质培养方法与措施的探讨,不断增强播音主持人才的美学素质与文化底蕴。

一、美学素质及培养价值

(一)美学素质的基本概念

美学最初的含义是指“对感官的感受”。我国远古时期的诗歌、舞蹈与音乐,都表现出深厚的美学底蕴。大量考古研究发现,人类在长远的进化与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着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活动[1]。同时,美学的发展也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总体而言,美学是一门对美进行研究的学科。在人类历史中,古希腊哲学家最早对审美现象开始了思考。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等名人,不仅留下了经典的文化典籍,也对美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正是通过对美学的深入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哲学思想的发展。其中,下图1 为美学素质培养的常规途径。

(二)播音主持的美学特征

播音主持有着较强的艺术性、文化性,同时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播音主持应当具备规范之美。所谓的规范之美,主要是指语音、语法以及词汇运用要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另一方面,播音主持要具备意境之美。意境之美属于艺术的范畴,通过良好的外在形象,可以表现一种美的境界。播音主持通过具有特色的声音,同样能够塑造形象之美。为此,播音主持人不仅要将内在的思想、感情同外在的语言有机融合在一起,还要创造一个与播音内容一致的意境。如此一来,就可以将声音、画面与播音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一种美的意境。除此之外,播音主持还要具备形神之美。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在电视传播声音、画面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形神给予受众听觉、视觉方面的刺激。因此,播音主持人应当通过屏幕,给广大观众以形神之美,观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

(三)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美学素质的价值

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美学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首先,相比于其他工作岗位,播音主持有着较强的特殊性,这一岗位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不仅包括中国观众,还有一些外国观众。因而,播音主持人才有时代表整个国家的精神文化面貌,也彰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素质。为此,播音主持人才要注重培养美学素质,对内起到文化传播的桥梁作用,对外彰显我国厚重的文化底蕴。其次,主持人作为一个节目的符号与灵魂,对节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主持人既承载了整个节目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与辛苦付出,其美学素质也将影响到节目播出的效果,具有美学魅力的主持人,可以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为了能够达到节目组的预期效果,必须提升自身的美学素质,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精彩绝伦的美学盛宴,同时对得起节目组全体创编人员的努力。除此之外,随着传媒行业快速发展,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美学素质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近几年来,我国播音主持行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播音主持行业存在着人才过剩的问题。为了能够在庞大的播音主持人才队伍中脱颖而出,主持人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美学素质。另外,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播音主持人才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还要适应市场发展与广大观众的精神需求,积极培养自身的美学素质,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主持风格与魅力,提高节目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二、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美学素质的方法与策略

(一)注重教育与训练

1.强化专业教育

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要想培养良好的美学素质,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为此,应当通过做好专业教育,提高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水平与能力,来强化播音主持人才的美学素质。一方面,为实现该目标,播音主持人要不断提升文字播报的掌握能力(图2),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播报内容有正确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内容播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情感的把握。另一方面,要注重表达方式的选择与训练。对于播报人员来说,要做到文字与语言上清晰无误、声线稳定是基本要求,播报人员还要有清晰的思路,这对于节目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之,播音主持人员应当强化专业训练,尤其要加强播报内容、情感与表达方式的教育和训练,进而为美学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图2 文字播报能力专业训练方法

2.注重艺术教育

通过加强艺术教育,可以培养播音主持人员的艺术思维。播音主持属于艺术门类,有着较强的艺术性特点。在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时,要善于感知抽象与实际事物的美感,并在此基础上表达美感。为此,要针对不同的艺术现象、艺术门类,从中提炼出简明扼要的艺术学理论与原理,通过学习普适性理论、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训练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美学素质。此外,针对播音主持人员开展艺术教育,还能提升其艺术感知能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实践,主持人员要形成固定的艺术思维,对艺术的共性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就是对美的感知能力[2]。有了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才能不断积累起良好的美学素质。

3.加强审美训练

为提升播音主持人员的审美能力,必须要加强审美训练。作为播音主持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既可以对播报节目的内容有一个把握,也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出节目要表达的情感。所谓的审美能力,不仅是对美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对社会事件、生活事件的认知能力。播音主持人员要加强学习与领悟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通过提升鉴赏能力与品读能力,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在日常学习期间,既要加强学习中国传统文学名著,还要积极了解西方古典音乐、歌剧等美学作品。通过阅读、鉴赏与品鉴美学作品,积累自身的美学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除了文学作品、音乐、歌剧之外,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个人访谈等,也是审美训练的重要素材。

4.增强职业素养

播音主持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与情感,为使播音主持节目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必须将播音主持人员的真实情感展现出来,换言之,播音主持人员要赋予作品较强的真实性、影响性。比如,央视的《走基层》栏目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共鸣,与该节目深入基层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将基层最真实的体验展现给观众,传达基层群众最真实的期盼与情感,可以引发更多观众的共鸣。相反,如果节目缺乏真实性,或者是播音主持人员缺乏情感,仅凭借主持技巧的积累,那么整个节目将毫无美感可言。此外,播音主持人员要珍视自身的职业与岗位,要秉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将真实的美感呈现给观众[3]。总之,播音主持人员要思路清晰、播报准确,还要具有真挚的情感,并真实表达内容,如此才能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与美感。

(二)接受人文熏陶

播音主持人员要增强人格魅力,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与人文熏陶密不可分。在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阶段,都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熏陶,尤其是阅读与欣赏中西方名著作品,能够有效提升美学素质。但是,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由于生活、工作中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少有人在闲暇时间接受人文熏陶,也很少有人主动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员来说,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阅读文学名著以及哲理性文章,或者欣赏一些经典文学电影,从中领悟文学意境,并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与观众分享,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对于提升节目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员面对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培养美学素质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尤其对于新闻主播,要做群众的发声者、代言人。播音主持人员要深入基层,感知群众的疾苦,并且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对各类慈善活动有较高的热情。

(三)积极拓展视野

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很多人认为播音主持行业很简单,只需要照着稿子将内容念出来即可,这样模板化、程序化的节目,往往空洞、乏力且毫无意义。对于播音主持人员而言,要做一个有内涵、有文化的人。为提高自身的美学素质,要在生活中积极拓展视野。有了广阔的视野,才能在主持过程中收放自如,将自然、真实的状态展现给观众,并受到大家的喜爱。节目主持期间,主持人的一言一行,无不流露着自身的情感与思想,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美学素养的体现。很多节目会邀请不同行业的嘉宾,主持人需要与嘉宾进行深入交流。由于每一位嘉宾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社会阅历,甚至一些嘉宾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信仰。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化与美学代沟[4]。为避免出现这一问题,播音主持人员应当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美学知识有大概了解,借助于网络等工具,加强学习不同地域文化与美学知识,不断拓展自身的视野。

(四)培养个性化主持风格

不管是提高专业素质还是培养美术素质,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成效。如果主持人有一个独特的主持风格,那么将给整个节目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比如,央视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凭借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使得《开讲啦》这一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开讲啦》邀请的嘉宾中,很多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其中不乏行业权威专家。为了可以使更多的观众理解节目内容,主持人撒贝宁首先要有大致了解,之后才能用通俗的语言作介绍,这其中不乏美学元素与理论。由于节目类型不同,主持人要具备个性化的主持风格,美学素质是培养个性化主持风格不可缺少的要素。因而,对于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来说,要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主持风格类型。在此期间,还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改正。有了上述工作作为基础,还要在日常学习与训练期间,有针对性地学习文学与美学的相关知识、理论,这样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由此可见,播音主持人员对自身的主持风格有准确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凭借准确的定位,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节目的播出效果,需要播音主持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美学素质。

(五)培育艺术思维,增强个人魅力

为了提高个人工作成效与节目效果,播音主持人员要有自己的思维、想法,尤其是艺术思维与美学思维。首先,通过学习相关艺术课程,是培育思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学习不同的艺术课程,既可以提高播音主持人员的艺术欣赏能力与理解能力,随着不断积累,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迸发出新奇的想法,这一过程与美学素质的培养密不可分。有了美学素质作为基础,可以增强播音主持的创作能力。通过将艺术思维与新奇的想法应用到节目主持工作中,能全面彰显人格魅力,进而吸引更多观众的吸引力,这对于提升个人感染力与节目的播出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5]。此外,通过与各行各业的人员交流与沟通,使自身的接触面更加广泛,也可以培养艺术思维。

三、结语

播音主持人才通过培养自身的美学素质,不仅可以顺应市场发展的趋势,还能促进播音主持行业的进步。美学素质是一个相对抽象、泛化的概念,对于播音主持人员来说,要从美学素质的特性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与训练。为此,播音主持人首先要加强专业与艺术学习,并积极开展审美训练,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拓展自身视野。同时,要对培养美学素质有正确的认识,多思考、多积累、多观察、多阅读,在日积月累中增强个人的美学素质。

猜你喜欢
主持人美学素质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纯白美学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