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背景下信息系统上“云”的探讨和实践

2024-01-05 16:34朱飞艳曾勉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智慧医疗

朱飞艳,曾勉

随着5G[1]技术的运用,“云”重新定义了医院信息发展的方向和未来。从医院信息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共用,由局城网到广域网的互联互通,助推医疗卫生信息化进入“云”时代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2020 年4 月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1 批第2 个全面推广使用“数字影像云”的医院。笔者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其他医院信息系统整体和部分上“云”的成功案例,对智慧医院建设的需求和思路、信息安全管理与防范、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建设以及智慧医院如何上“云”等环节进行了探讨。

1 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上“云”的背景

中国人最早通过“烽火台”“鱼腹藏书”等方式达到信息传输的目的,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洗礼,从“文字时代”逐步发展到“数字时代”。现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云”的应用和推广将是大势所趋。目前各行各业信息建设多数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各医疗机构也不例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2]及管理五花八门,各建各的机房,各管各的数据,普遍存在花钱多、效果差、不安全、管理难等问题。全国及各省、市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建设和监管,只实现部分信息数据实时上传,部分医疗机构互联互通、部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

2 智慧医院建设的需求和思路

2019 年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规划,到2025 年,建成一批具备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医疗服务区域均衡性进一步增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医院。智慧医院建设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一是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分为0~7 级。三级医院要求电子病历[3]系统评价必须达到4 级,二级医院达到3 级。二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2 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 级至5 级。三是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主要从功能和效果2 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 级至5 级。智慧医院建设思路主要是:立足当前、适度超前、充分利旧、节约成本、评审过级、服务病友、提升运营。目前多数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实现服务患者就医全流程,大型三甲医院实现了互联网医院挂牌营业,打造基于线下实体医院+线上互联网医院+生态联盟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提供“软件+硬件+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医院服务。智慧医院建设进行整体规划,通过云系统、云主机、云桌面、云存储、云专线提供上云服务方式,实现快速开通,按需租用,降低成本,避免浪费,统一运维,信息安全,满足医院多院区同步使用,实现医联体数据交换融合,优化医疗业务流程,提升医院管理能力。

3 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防范的要求

2011 年国家卫健委《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了三级医院重要业务系统必须通过等级保护三级测评,二级医院重要业务系统必须通过等级保护二级测评,在互联网医院[4]建设规范中明确提出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防范尤为重要,数据需要进行脱敏和加密,以及数据存储加密等。虽有防火墙等相应措施,但无论是信息软硬件设备、信息专业技术人才、还是运维管理都无法达到24 h 实时监控。鉴于此,医院信息系统上“云”更有利于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防范。

4 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上“云”的探索

4.1 推广使用“数字影像云”成功案例的启发 医学影像系统数据所占用的医疗大数据存储设备最多,投入的资金也最高,传统方式主要以机房不断增加服务器等设备解决问题[5]。2021 年前,桂林市没有建设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7],患者还是提着胶片就医,部分乡镇卫生院有CT 设备,没有影像医生,患者检查以后,要等医联体上级医院派出影像专业人员现场坐诊时才能出具诊断报告,无法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和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6-7]。桂林市于2021 年开始,全力推进“互联网+医学影像”智慧医疗服务模式,打造了全国第一个基于鲲鹏云底座落地的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建设,实现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数据上“云”。各医疗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检查结果共享互认,服务于全体市民和广大游客,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辐射损伤和就医负担。患者可通过手机查看及分享原始影像数据及报告,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实现了患者、医疗机构、政府三方共赢。该项目获评成为2022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的100 个数字健康典型案例,同年8 月再次荣获“2022 年数字广西建设优秀典型案例”。通过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全市已接入三级医院在内的78 家医院,基本达到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下级医疗机构遇到疑难杂症可随时向上级医院发起远程医疗请求,由上级医院专家提供远程协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市、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三级联动,切实落实了国家分级诊疗等政策,让数据多“跑腿”,让专家少“跑路”,让群众足不出户看好病。截止2023 年3 月,上传影像数据检查累计375.8 万人次,患者调阅累计389.6 万人次,数据跨院间调阅28.39 万人次,开展远程诊断1.57 万例。按照异地就医成本200 元/人次,以及跨院调阅减少50% 重复检查、单次检查费用100 元测算,患者节约检查成本超过2 800 万元。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从2022 年12 月至2023 年3 月4 个月上传检查累计4 224 人次,每月大概在1 000 人次以上,按原来20 元1 张的原始胶片成本计算,就节约了医疗耗材费上万元。三级医院因业务量大,节约的国有资本更多。

4.2 其他医院信息系统上“云”的实践经验 全国已有多家不同级别的医院与电信等运营商合作开展医院信息系统整体或部分系统上“云”的成功案例。以广西首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该院着力打造智慧医疗云影像平台。利用戴尔软硬件解决方案,采用WEB 架构,部署文档型数据库Mongo DB、元数据服务、高速索引引擎、智能预加载等技术,建设全院PACS 影像文件一站式检索调阅系统[8]。该院近2 年每年的影像资料增量达到100 TB,云平台的使用节约了胶片成本,提高了查阅效率,实现了患者数据多级权限精准管理。同时,该院与东兴市人民医院等多所基层医疗单位实现影像接入,一年数据接入量约为240 TB,实现了远程技术帮扶和检查结果互认。

武汉火神山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神速解决了传染病防治信息保障难题,山西省运城市儿童医院,湖南省常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深圳儿童医院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上“云”为妇女儿童事业出了一份力量。据了解,广东省梅州市中医院,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医院以及湖南省大多数三级医院都已经整体上“云”,明显降低了资金投入,信息管理更轻松。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整体迁移上“云”,百色市人民医院和桂林医学院口腔医院部分信息系统上“云”后不但安全、灵活、省钱、省事,还在服务多院区,医联体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4.3 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上“云”的缺点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9]上“云”的主要缺点是网络不稳定。一条专线实现信息互通,网络受意外事件影响风险较大,存在网络中断的情况,短暂影响了医院业务。解决的方式可以采用2 个运营商、2 条专线互为备份的模式,大大降低断网的概率。

4.4 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上“云”的优点 (1)安全稳定:相比传统的服务器,云服务器是在一组集群服务器上虚拟出多个类似独立服务器的部分,集群中每个服务器上都有云服务器的一个镜像,只要集群内有一台服务器正常运行,医院业务都不会受影响。(2)弹性能力强:医院按服务不同,多用多付,少用少付,可以实现快速供应和部署,灵活配置,实现集群内弹性可伸缩,升级,调整,避免一次性投入建设的资源浪费。(3)管理简单:云服务器租用会提供功能强大的控制面板,用户可轻松操作,包括自己重装系统、更换机房、数据恢复、启动软/硬件以及一键配置等。(4)价格实惠:云服务器等配置更高。医院无需承担运维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可一次性投入也可分期付款,按月或年支付、按需扩容,“点单”式托管服务,非常灵活和实惠。

5 智慧医院如何上“云”

2019 年,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发布了《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衡量云服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迁移、布置、运行、灾备、发展潜力5 个要素,对不同的云服务商而言,不同要素之间质量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实力决定市场,国内目前有天翼云,移动云,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实力较强的服务商可供我们选择。央企和国企历史悠久,而私企较为灵活,产品和服务能力都能满足医院信息系统上“云”需求,发展潜力都各有千秋。实践证明,能够提供服务的云服务商最好要有五星级数据中心和异地跨省市灾备中心,网络可用率达99.99%,自有实时供电保障99.99%、万兆主干,千兆带宽政务网双链接入、24 h当地售后服务以及4 000 服务等是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上“云”的首选。在全国和当地有网络、安全、数通、存储、计算等综合性、专业性、复合性技术和管理服务团队,可支持对接多云管理平台,进行跨厂商,跨云资源扩展的云服务商都可以考虑。智慧医院信息系统选择私有云还是公有云?私有云和公有云同根同源,根据医院资金状态,满足不同安全等级保护业务需求,满足核心业务上云对数据隔离部署、安全等要求,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要通过安全措施按需互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因时因事而异进行选择。2022 年3 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发布的《医院云服务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医院电子病历等级和互联互通等级越高,云服务使用率越高。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将医院信息系统(HIS),艾滋病信息系统等布署在私有云,而医院公众号、网站等布署在公有云[10]。通过数据复制服务的在线迁移特性,采用增量迁移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允许迁移过程中业务继续对外提供使用,有效地将业务系统中断时间和业务影响最小化,实现数据库平滑迁移上云,保障信息安全和医院业务拓展。

笔者所在医院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落实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率先推广使用电子健康卡和数字影像工作,率先规划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上“云”方案,实现智慧医院多院区同步使用,满足应用系统高可用、虚拟化和可扩容的要求,使全院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实现数据交换融合,让医疗数据打破时空和行业限制,优化了医疗业务流程,提升了医院运营管理能力,助力医院实现“互联网+医疗”,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在“云”上和“云”下自由流动,助推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化进入“云”时代,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智慧医疗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有智慧的羊
什么是医疗告知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