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01-15 05:57钟辉斌万安县妇幼保健院江西吉安3438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化学法尿沉渣尿常规

钟辉斌 万安县妇幼保健院 (江西 吉安 343800)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行尿常规检查的68例患者,对尿液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干化学法检测及显微镜检测。将显微镜检测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法在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方法在尿常规检查中对红细胞及白细胞的诊断价值。结果:相比于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白细胞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P<0.05)。相比于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准确度较高(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尿液样本中相关细胞等情况检出率,并可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度,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参考。

尿常规检验是临床初步检查多种疾病的液体检测方法,对判断输尿管疾病、膀胱疾病、肾脏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因血液流经肾小管滤过后至肾小管及集合器内,经重新吸收后分泌为尿液,再经输尿管后暂时存储于膀胱中,后排出体外。通常情况下,行尿常规检查时可测定尿液颜色、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项目,有助于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利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状况[2]。近年来,随着全自动检测设备的不断发展及完善,使得检验科在尿常规检验中更加高效及科学。但因不同检查方法存在差异,为了提高检验准确度,选择恰当的检验措施在尿常规检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显微镜检测均为尿常规检测的常用方法,其中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是在流式细胞技术下行尿液检测,可有效判断尿液中各物质的数量及种类;显微镜检测方法是在显微镜作用下观察尿液样本中白细胞及红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尿干化学法则可准确检验样本中白细胞与红细胞的含量,通过对两种细胞含量的测定以检测疾病[3,4]。上述三种检测方法各有利弊,故在不同检测方法下获得的检测结果不尽相同,或受检测仪器、尿液样本质量等因素影响出现假阳性,影响检测结果。鉴于此,本研究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旨在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行尿常规检查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22~68岁,平均(44.82±3.61)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行尿常规检查;均无感染或传染性疾病;患者意识清晰,具有自主的沟通交流能力;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样本采集后完成尿常规检查时间超过2h;存在肝、肾功能异常;病历资料缺乏;中途退出研究;意识障碍,无法完成检测者。

1.2 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中段尿液10mL,对尿液标本分别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干化学法检测、显微镜检测。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对尿液标本应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生产厂家:希森美康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型号:sysmex UF-1000i;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2401528号]进行检测,以3500r/min速度,离心10min,离心半径10cm行离心操作,待离心操作结束后倾斜离心管,控制倾斜管角度为45˚~90˚,将上层清液倒出,另取0.5mL沉渣于试管中充分震荡后进行测定,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循试剂盒要求进行,待检测完毕后分析所得数据并打印分析报告。

尿干化学法应用全自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生产厂家:北京华晟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H-1000;批准文号:京械注准20162400627),对尿液标本行试管分装,于尿液样本中完全进入试带,停留1~2s后取出试带,吸除多余尿样置于检测槽中,行自动检测。

显微镜检测:采用生物显微镜(生产厂家: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型号:CX21;批准文号:国械注进20112225686),对尿液行离心处理后去除上层清液,留取0.2mL沉渣,将沉渣充分混匀后使用吸管吸取沉渣,随后将其滴于清洁的载玻片中心位置,于高倍镜下观察载玻片情况,并取10个视野中的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的均值。上述所有操作均于尿液采样后2h内完成。显微镜检测法正常参考范围:红细胞0~3个/mL,白细胞0~5个/mL;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正常参考范围:红细胞0~6个/mL,白细胞0~12个/mL;尿干化学法检测正常参考范围:红细胞(潜血)阴性,白细胞阴性。

1.3 观察指标

将显微镜检测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法在尿常规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方法在尿常规检查中对红细胞及白细胞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结果

经显微镜检查,68例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检出红细胞阳性37例,阴性31例;检出白细胞阳性27例,阴性41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检出红细胞阳性38例,阴性30例;检出白细胞阳性29例,阴性39例。尿干化学法检测检出红细胞阳性39例,阴性29例;检出白细胞阳性31例,阴性37例。

2.2 不同检测方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白细胞的诊断价值

相比于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白细胞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P<0.05),见表1,表2。

表2.不同检测方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白细胞诊断价值

2.3 不同检测方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红细胞的诊断价值

相比于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准确度较高(P<0.05);灵敏度、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

表3.不同检测方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红细胞诊断结果(n)

表4.不同检测方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红细胞诊断价值

3.讨论

尿常规检验通过测定尿液中的相关成分对疾病诊疗状况进行分析,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通常情况下,当机体受到疾病相关干扰时可出现病理性改变,可进一步影响机体代谢,甚至加重脏器损伤,此时行尿常规检验有助于及时明确上述信息,从而更好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进一步明确治疗方法,以改善预后[5]。

目前,临床常用的尿常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法、显微镜检测法,上述三种方法中各具优缺点,其中显微镜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等特点,该方法借助超倍数的显微镜观察检验样本相关信息,可更加直观的了解尿液样本结构信息,分析检验结果,且显微镜检测法还可通过显微镜将尿沉渣中的细胞、盐类结晶形态、数量及管型予以显像,更有助于临床医生的记录及观察,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6]。尿干化学法其作用原理在于利用光学原理、试剂垫颜色反应等对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情况进行判断,其检测技术更加成熟、规范性较高,可于30s内便可完成尿液样本的多个参数的测定[7]。但尿干化学法在检测过程中易受细菌、肌红蛋白等动态因素的影响,出现阳性率较低的现象。另若仪器分辨率有限,于检测过程中极易将结晶物质判断为白细胞或红细胞,从而降低诊断准确度,且会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8]。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尿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准确度高于尿干化学法,表明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在尿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诊断中一致性更强,准确度更高,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分析其原因可知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是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电阻抗、荧光散射强度等作为工作原理,对尿液样本行有形检测,具有操作便捷、检测速度快、误差小等特点,现已成为检测尿常规的有效途径及载体。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中对细胞质中的酯酶标本中白细胞及红细胞数目进行测定,但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则会出现其他现象,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或患者于尿常规检测前大量服用抗生素,易出现酯酶反应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检验效果,出现假阴性等结果;亦或患者尿液中存在较多的细胞成分或分泌物,也会出现假阳性,对最终检查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9]。此外,因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的全程均由机器操作,有效的简化临床检验步骤,缩短检测耗时,同时还可减少因主观意识及人为操作等导致的检测误差,大大提高检测准确度[10]。

综上所述,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法、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准确度较高,且操作简单,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化学法尿沉渣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进展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湿化学法合成羟基磷灰石晶体及其表征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