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的旋涡历险

2024-01-15 07:32小林泰三
译林 2024年1期
关键词:良子脉冲星黑洞

〔日本〕小林泰三

“去玩吧,我可爱的孩子们。跑得再远也没关系,记得一定要回来,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妈妈。去吧,让妈妈高兴吧,亲爱的孩子们,你们都是妈妈的骄傲。”妈妈温柔地说。

纯一郎兴奋地冲了出去。离开一段距离后,他回头看了看妈妈。在妈妈身边时感觉她非常大,在这里看却显得非常小。纯一郎虽然有点不安,但想到妈妈会一直看着自己,便有了勇气。头顶是漆黑的天空,无数星星闪烁着冰冷的光辉。不仅是头顶,纯一郎的前后左右以及下方都是如此,他飘浮在布满光点的黑暗中。

去哪里呢?纯一郎思考着停止了加速。他发现附近有好多兄弟姐妹,解析最近的信号,发现那是姐姐良子。纯一郎测出良子的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计算出会合轨道,开始加速。但是良子改变了轨道,像是要躲避纯一郎。

纯一郎并不着急,他从母亲那知道良子的加速性能并没有那么好。他将体内结构改为高加速模式。

快追上时良子还在逃。纯一郎急躁起来,解除能量限制,一口气追到了可连接的距离,然后慢慢伸出又粗又长的传导管,试图与疯狂逃跑的良子连接。但这时良子也没有放弃抵抗,纯一郎只好再伸出十根捕获手,将良子缠住。他在良子拼命挣扎的身体表面找到一个跳动的裂缝,把传导管慢慢伸了过去。

“疼!停下!”传导管的顶部一接触到敏感的裂缝,良子便发出哀号。

“用不着那么讨厌我吧,姐姐?”纯一郎一用力,将传导管深深插入裂缝。信息传导物质咕嘟咕嘟地释放在良子体内。

“你到底想干什么?”良子全身痉挛,“还没有必要交流吧?刚刚出发,哪有需要交换的信息啊。”

“我只是想和姐姐说说话……在远离之前。”纯一郎辩解道。

“烦死了!”良子每次要逃时,传导管都差点被拔出来。

纯一郎给捕获手增加力量,将传导管重新插好。

“现在不说话,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啊!”

“我不想和你说话!”良子似乎真的生气了,“为什么非要缠着我!”

“怎么说呢……”純一郎为了将传导管插得更深,把挣扎的良子拉得更近,与自己贴在一起。敏感的体表接触到良子细腻的体表,仿佛能感觉到她的呼吸。

“够了!这样的屈辱我无法忍受!”

纯一郎一阵剧痛。仔细一看,只见所有的捕获手都被切断了,体内的物质从切口喷涌而出。良子发射了用于近距离切割的激光。纯一郎慌忙捏住切口,防止物质流失。良子趁着这个机会蠕动身体,要把纯一郎的传导管从自己身体里拔出来。

“我来找你是因为……”

就在这时,传导管被拔了出来,没能完成任务的信息传导物质从顶部激烈地喷涌而出,打湿了良子的全身。良子没有回头,以最大的加速度飞了出去。

“……因为你和妈妈有一样的气味。”纯一郎射出的传导物质在空荡荡的宇宙空间中扩散开来。

虽然可以再一次追捕良子,但是纯一郎没有那么做。他不想做重复的事,而且为此浪费许多年时间的话也违背了妈妈的嘱咐。

随着在宇宙中的不断前进,其他兄弟姐妹的位置都无法获取了。纯一郎多少有些寂寞,但他告诉自己这也没有办法。

孩子必须离开家人游历远方,这是所有人必须遵守的法则。不过不管离开多远,都知道妈妈在哪里,所以并不寂寞。不论气息多么微弱,妈妈都依然清楚地告诉着每个孩子她在哪个方向、距离有多远。所以,纯一郎不是一个人,妈妈时时刻刻都和他在一起。

这时,纯一郎有种奇怪的感觉。不知不觉间,他前进的方向微微有些偏移。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没有好好控制加速系统,飞到了预定外的轨道上,但又感觉并非如此。因为从喷射速度和喷射量计算出的加速度和体内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值完全一致。这样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重力的影响。如果是恒星的重力,这个距离必定能看到恒星。但是顺着力的方向看去,却没有类似光源。

妈妈说过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所以纯一郎并不惊慌。首先,将可以观测到的恒星的位置和亮度与数据库进行对照,计算出自己的路线,然后,将算出的路线与原路线之差计算出来,便可以逆推出给予自己这种力的天体的位置和质量。

距离0.1秒差距(天文学长度单位,1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译注),质量60穰(计数单位,表示10的28次方。——译注)吨。具有这样的质量,在这个距离上却看不到,那必定是黑洞。

纯一郎保持冷静,侧耳细听。如果是带有吸积盘的黑洞,应该能听到特殊的声音。然而所有声音都被银河噪声掩盖了,听不清楚。于是他试着闻了闻气味……

重力源散发着惊人的浓烈臭味。纯一郎之前只关注妈妈的气息,忽略了这股气味。但奇怪的是,臭味的强度以一秒为周期反复变化。

纯一郎有些兴奋起来。妈妈说目前还没有发现与黑洞的旋转轴不平行的磁矩。如果是脉冲星,那么就是大发现,妈妈肯定会很高兴的。

纯一郎计算出靠近重力源的轨道。他发现,现在去重力源,然后回到妈妈那里,到达时会略晚于门禁时间。

妈妈肯定会等我一会儿的,而且就算妈妈开始移动,只要在后面不远处追踪她的气味,也可以追上。过了门禁时间可能会挨几句骂,但只要听说了我的发现,妈妈肯定会原谅我的。因为,最让妈妈高兴的不就是我们立功吗?

纯一郎开始变更轨道。

“大家听好了。宇宙到处都有重力井(大质量的天体令周围空间产生的凹陷,附近的小天体会向凹陷内掉落。——译注),但只要当心就不可怕。重力井只会在天体周围形成,只要不去触碰那个天体,就不会有问题。大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路线向天体弯曲了,这时可不能着急,靠喷射与天体的重力抗衡,只会浪费能量和推进剂,而减速等同于自杀。

“质量大的天体附近重力很强,有可能超过大家的推进力,但那并不是致命的问题。重力井深处的势能会变小,到了那里速度自然会变快。从足够远的地方接近重力源的话便可以达到逃逸速度。

“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分接近天体表面。恒星表面的温度非常高,很可能让你们的构成物质发生相变。另外,有些行星有大气层,一旦撞上,就算没有直接掉在表面,也会减速,丧失逃逸速度。这时不要急躁,再次飞出大气层后不断调整回圆周轨道,注意不要再次掉进去。一旦进入圆周轨道,再逐步转移到更高的轨道去,总能逃出来的。如果附近有明亮的恒星,可以将身体摊平展开成光帆,节约能量。

“特别恐怖的是星云。和行星的大气层相比,星云非常稀薄,一不当心就会在其内部前进过长的距离,慢慢地丧失运动能量,所以绝对不能深入。

“而对于黑洞,只要保持足够的距离,就不用特别担心。黑洞附近的逃逸速度非常大,但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在落向黑洞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加速。但是要注意事件视界(黑洞周围物质有去无回的边界,在边界以外观测不到边界以内的任何事件。——译注)、吸积盘以及潮汐力。如果是大黑洞,潮汐力反而不是问题,最要当心的是脉冲星。

“总而言之,就算落入重力井,只要能够避免落到天体表面、大气层以及黑洞的事件视界、吸积盘,基本上都可以自然地弹到井外,这一点请务必记住。在向底部掉落的过程中,用辅助喷射加速坠落的话,还可以节约逃脱时间。当然这只是在能量有剩余的时候。”

纯一郎仔细回想妈妈的话。只要足够小心,黑洞应该并不危险。然而眼前不可思议的景象却让纯一郎莫名地害怕。

黑洞的吸积盘并不大,温度也不高,是个发出微弱声响的小东西。然而,有三个奇妙的天体在围绕着黑洞公转。

其中一个是光线微弱的脉冲星,似乎因为某种原因正在冷却。纯一郎感觉到的气味好像就是它发出的。剩下两个是气体星,公转轨道的半径差不多300万千米,和脉冲星相同。远离公转面看这两个气体星,它们的形状就像香蕉或鳕鱼子——这些都是地球上吃的东西,纯一郎没见过实物,只是听妈妈说过。两个气体星的轮廓都很模糊,长度约400万千米,宽度约90万千米。到公转面附近看,就会发现那不是鳕鱼子的形状,更像是木板上挖出了鳕鱼子形状的洞,而“木板”的厚度足有170万千米。两个气体星呈“八”字形运动,脉冲星差不多位于两个鳕鱼子最接近处的中间位置。

脉冲星放出强烈的气味,而黑洞在哪儿还不清楚,气体星也只是借着脉冲星的光线隐约发光,看不清细节,只能看到两个气体星浓度最高位置的不是中心,而是稍微偏向脉冲星的部分。浓度最高的点到脉冲星的距离、浓度最高的点到黑洞的距离,与脉冲星的公转半径大致相等。

真是奇妙的现象。一头闯进来固然后怕,但是既然来到这里,自然不能就这么回去。

纯一郎思来想去,决定首先接近脉冲星。接近看不见的黑洞太危险了,而且根据黑洞无毛定理(指黑洞在形成后,除了三种在宇宙中守恒的物理量外,一切其他信息都丧失了。——译注),靠近黑洞并不会有什么大发现。气体星也没什么好看的,可以算是星云的一种。

向脉冲星飞行很简单。因为黑洞的重力非常强,脉冲星的重力基本无法干扰,可以保持稳定的轨道。所以就算到了最接近的地方,脉冲星的重力开始起效了,也基本感觉不到。纯一郎知道,不管什么天体,只要不是一头撞上就可以轻松逃脱。

纯一郎也不害怕脉冲星的焦煳气味,他设定了一条从脉冲星表面数10千米处掠过的双曲线轨道。

最初发生的异常是身体各处突然伸出了几十条天线。接着,本来均匀分布的它们突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各聚成一束。纯一郎想把它们收回去,但被一股很强的力量拉住了。再后来,不仅是天线,他的整个身体都被拉伸。纯一郎这才发现情况不妙,这是脉冲星的潮汐力。这颗星星把一个太阳的质量压缩在半径10千米的空间内,虽然没有变成黑洞,不,正因为没有变成黑洞,它的表面附近才有着一般天体绝不会有的巨大潮汐力。

“最要当心的是脉冲星。”

妈妈明明这么说过,我却设定了靠近脉冲星的轨道!

纯一郎惊慌失措,一心想逃跑,开启了磁力制动。磁力制动是在强磁场中将身体组织的一部分变成超导状态,以便大幅减少与磁感线垂直的速度。但是,当前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并不正确,它使纯一郎丧失了逃脱的动能。强大的潮汐力把他的身體拉得像针一样,连喷射方向都难以控制。即便如此,纯一郎直到最后还在努力。即使天线都被拽出来、体表开裂、内脏喷出,他还是不愿放弃。

我怎么能死在这种地方!我一定要活着回到妈妈那里!

纯一郎满身伤口,毅然向脉冲星俯冲。他暴露在大量X射线中,被拉扯、旋转,然后被扔去了别的方向。

“妈妈!妈妈!救救我!啊,妈妈!”纯一郎的声音徒劳地在宇宙中扩散。

醒来时纯一郎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中。周围不是温柔的真空,而是想要粗暴侵入体内的气体。他痛苦地呻吟起来。

怎么办?我和脉冲星接触了,我落在重力井里出不去了。我要死在这儿了吗?

“不管遭遇任何情况,首先记得检查自己的状态,然后分析周围的状况。总而言之,直到最后也不能放弃。要在宇宙中生存,必须冷静地判断。”

是啊,妈妈。我不会输的。因为我是妈妈的儿子呀。

纯一郎抖擞精神,检查自己的状态。之所以在有气压的环境中还能存活下来,大概是因为失去意识时自动切换到了生存模式。体表为了防止体外物质入侵而变得非常厚,同时为了保持身体结构而增加了强度。大部分传感器死亡,还在工作的只剩下一个光学传感器、切换模式后产生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若干体内传感器。大部分内脏都丧失了,剩下的基本也都受了损伤。运动能力勉强还保留着。推进剂基本没有了,不过可以利用环境中的气体推进。

简单来说,纯一郎丢失了身体的一半,恐怕是被脉冲星的潮汐力撕碎了。万幸的是,弹到外面的这一半中有“核”。人类的大脑并非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遍布全身,除非被切得粉碎,不然都不会丧失自我。但如果没有“核”,自我就无法长时间保持了。

纯一郎分析周围的环境,没有发现对人类致命的因素。温度也不高,不用担心发生相变。他将光学传感器调整到与周围的光的波长相适应的范围,首先看到的是前后左右上下无限延伸的湛蓝天空。天空中到处都飘浮着棉花糖——地球上的一种食物——一样的云、巨大的水滴和陨石。纯一郎面对如此辽阔的蓝天,感到不安与恐惧。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蓝色的,无边无际,他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可以忽略的小点。

仔细想想真是不可思议。这里的天空不管有多辽阔,充其量也就是气体星的一部分,整个气体星的大小也不过数百万千米。相比之下,纯一郎经过的宇宙空间才是真正的广阔无垠。但是,虽然心里明白,他还是被这个世界的广袤所震慑了,仿佛马上就要被无限的蓝色吞下去一般。

在宇宙空间中,一切物体都相隔很远,距离本身也就没有了意义,远处的星星看起来都和自己相距一样远,这让他感觉被一个具有固定大小的球壳包在其中。而这个世界中有各种距离。眼前飘浮着雾,数百千米外飘浮着大陆般的云和被云层包裹的星星般的浮游岩石,它们之间还飘浮着无数远近不同的物体。从有限变化到无限的景象吸引了纯一郎,他就这样呆呆地眺望了不知多少时间。

直到全身的传感器开始报警,提示有生命危险,纯一郎才回过神来。虽然系统自动进行了基本修复,但到底不能面面俱到,一些部分还是得自主控制。他首先开始再生神经系统,随之而来的是传遍全身的剧痛。神经系统的再生导致了痛觉的恢复,那是令人几乎无法思考的剧痛,但他还是忍住了。正因为有痛觉,才能掌握损伤的部位。接着,他开始再生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不论怎么修复,身体有一半总是损伤了。就算将一切器官的尺寸都缩小一半,材料还是十分匮乏。虽然不会立即死亡,但恐怕也无法形成最低限度的组织,连生命都难以维持。

不过纯一郎没有放弃。他的神经系统实际上只再生了一半,思考速度有些减缓,不过纯一郎还是注意到飘浮在周围的物体中有一些的运动轨迹不自然。

哪怕只有一点点可能,生命也会诞生、繁衍。是的,这个世界是活的。这些生物的体长约为纯一郎的五分之一,基本上是香烟——地球上的一种成瘾物品——的形状。它们身体靠近中间的位置长有三片翅膀,互成120度角。“香烟”的一端有不同的组织,看起来是这种生物的头。身体和翅膀上都长着致密的茶色毛发。“香烟”一共有十根,不知道是不是对纯一郎有兴趣,每一只都将头朝着他,忽即忽离。纯一郎试着剧烈抽搐了一下,它们便像受了惊吓似的远远退开了。

如果它们具有智慧,或是智慧生命创造的机器人,说不定可以帮助自己。但纯一郎并不知道如何确定。如果是妈妈,肯定可以,而且连交流的手段都会知道,但纯一郎本来应该在宇宙空间中玩耍,所以妈妈并没有告诉他这些。可就算不知道,如果什么都不做,自己肯定会死。

试一下总不会有损失,不妨交流看看。如果它们具有智慧,智慧生命之间相互努力,多少能实现一些沟通。纯一郎下定了决心。

纯一郎停止运动。为了交流,必须进行身体接触,而如果自己一直在动,对方也许会产生戒心,不敢靠近。

那些生物一开始似乎提心吊胆,远远张望着,过了几个小时,终于有胆大的慢慢靠近过来。纯一郎心里发痒,恨不得马上捕捉,但还是耐住性子,继续装死。

又过了五个小时,机会终于来了。它们中的一个来到了几乎接触到纯一郎体表的距离。纯一郎的体表瞬间射出鞭子一般的捕獲手,把它紧紧缠住。捕获手上传来钝钝的冲击感,生物被缠住的地方不自然地扭曲起来,动的力道越来越弱。纯一郎无法判断这样的反应是否正常,但是好不容易有了接触,自然没有白白放开的道理。其他生物在周围飞舞徘徊,在大气中放出强烈的疏密波。

对于这种生物如何与同伴交流,纯一郎毫无头绪。他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尝试下自己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他伸出传导管,试着插入生物的身体。对方身体上较大的孔洞有两个,一个在头部中间,另一个在最后面。纯一郎认为头部中间那个可能具有某些感觉器官,于是将传导管塞入了后面的孔洞。孔洞比传导管的直径小,插入时迸裂开来,喷出一些液体。本来已经安静下来的生物又开始剧烈地扭动身体。纯一郎不知道液体的成分,只能祈祷那不是坏的征兆。

他稳定自己的情绪,放出信息传导物质。“您好,我来自外面的世界,我叫木下纯一郎。”

但是生物体内的压力比预想的要强,无法顺利注入信息传导物质。于是纯一郎提升压力,再度尝试注入。

“我是木下纯一郎!请问您叫什么?”

生物身体的一部分肿胀起来,剧烈的疏密波从头部的孔洞里发出。这时纯一郎终于意识到疏密波或许才是这种生物的交流手段,对方正用疏密波回答。话虽如此,可纯一郎也无法解读疏密波,只能继续注入传导物质。

“能回答我吗?方便的话,您能用传导物质回答我吗?”

生物不断痉挛,前方的孔洞里吐出泡沫状物质。纯一郎尝试吸收泡沫,但里面并不包含信息。

“能听懂我的话吗?”纯一郎将压力加到最大。

生物的躯体再度膨胀,然后僵硬不动了。

纯一郎对这个变化还抱有一丝希望,又努力了一次。

“求您了,我迷路来到了这个世界……”

生物的头一半飞了出去,看来是高压的信息传导物质从内部撑破了生物的身体。周围的生物像是发狂了一般在纯一郎周围飞舞。纯一郎抓着生物的尸体,无计可施。

怎么办?如果这种生物有智慧,我就是干了无法挽回的事。

纯一郎自责了半晌,但是仔细想来,自己除此之外确实没有别的交流方法了。事已至此,为了不让这个生物白死,纯一郎决定自己必须活下去。他把捕获手插入破裂的孔洞,将生物撕扯开来。生物体内溢出大量体液,聚集成大圆球飘浮在空中。纯一郎观察其体内,了解了基本构造。生物前方的孔洞显然是用来摄取食物和气体的,还可以释放疏密波;后方的孔洞用于排泄和生殖。大致分析了组织结构之后,纯一郎把生物体内的器官切下来,吸收到自己体内。这个办法虽然粗暴,但这是人类为了适应新世界,很久以前就开始采用的方法。这个世界的土著生物适应这个世界,具备能在这个世界生存的身体功能,纯一郎要将这些原封不动继承过来。人类具有免疫控制能力,也能够产生将土著生物的脏器和自身脏器相连的通用缓冲组织。

手术花费了几个小时。有了土著生物的肺,纯一郎也可以呼吸了。移植中用不到的肌肉、骨骼、皮肤、毛发等都被纯一郎直接吃掉,用他刚获得的消化系统去消化、吸收。这样,死亡生物的躯体就不会白白浪费,纯一郎心灵的创痛也得到了治愈。更重要的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得以解决,有时间考虑逃脱的方法了。

为了计算逃逸轨道,首先需要设定坐标系。在宇宙空间中飞行时,是以恒星的位置为基准设定坐标系的。但这里有大气的阻碍,观测不到恒星。纯一郎搜索整个天空,寻找可以作为基准的物体。第一个基准很快就找到了,那就是导致他来到这个世界的脉冲星。脉冲星正有规律地发射着强烈的气味。而第二个基准是黑洞,可以通过小而稀薄的吸积盘发出的声音来定位。

从理论上说,只有两个基准也可以设定坐标系,不过在两个点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最好还能再有一个点来对坐标系进行修正。纯一郎在相距百余千米的地方发现了第三个基准,那是气体星内由大大小小的陨石集合而成的旋涡。说是旋涡,但并没有旋转着把陨石往里吸,每颗陨石差不多以100分钟为周期围绕中心旋转,很有规律。而且它们的轨道不是圆形,而是非常扁的椭圆,其短径正对着黑洞的方向。实际上,包括纯一郎在内的全部大气都在以那一点为中心旋转,不过这也是以黑洞和脉冲星为基准之后才发现。这样的现象自然引起了他的好奇,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回到妈妈身边,就不去探查那个旋涡了。纯一郎相信,只要将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纯一郎继续研究逃逸的方法。他现在感觉不到加速度,基本可以确定自己正处在自由下落的状态。换句话说,是在黑洞与脉冲星的轨道上旋转。不管这个轨道是什么样子,只要有充足的能量和时间,不断改变轨道,就可以返回宇宙空间。问题是纯一郎本来只在宇宙空间中飞行,没有在两个以上重力源附近轨道飞行的知识,只能不断尝试。总而言之,如果能从气体星中飞出去,达到可以将黑洞与脉冲星视为一个重力源的距离,前景就比较乐观。严格的轨道到时再分析也不迟。

就在这时,大量疏密波包围了纯一郎。仔细一看,一百多只和刚才一样的生物,在各个方位围住了纯一郎。每只都拿着金属棒一样的东西,金属棒的顶端对准了纯一郎。

难道是要用武器攻击我吗?一定是因为同伴的死而愤怒了。我应该告诉它们那是个意外吗?可是怎么告诉呢?如果插入传导管的话,对方又会死掉,只会让情况恶化,但是又无法理解对方的交流方式……怎么办呢?

“跑得再远也没关系,记得一定要回来,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告诉妈妈。”

对,我一定要活下去,回到妈妈身边,不能坐等它们杀了我。

纯一郎在体内生成了与生物数量相同的天线。生物们突然将金属棒高速旋转起来,一起向纯一郎冲来。纯一郎的全身各处都射出针一般细的天线。与它们的皮肤相比,天线的硬度大得多,瞬间就将它们一个个刺穿。

“对不起,请原谅,我没有办法……”纯一郎放出的传导物质像雾一样,徒然地飘散。

纯一郎带着悲伤的心情,吃光了生物们的尸体,决定沿着黑洞、脉冲星和旋涡中心三点所确定平面的垂直方向——旋转轴的方向——前进。应该向哪个方向前进其实并无依据,不过这个方向可以俯瞰黑洞和脉冲星,对下一步计划应该有利。

纯一郎吸收周围的气体,将之压缩成推进剂,再将身体变成尖锐的锥体,出发了。

由于大气阻力,纯一郎的加速不如预期,不过因为是无重力状态,飞行没有很大障碍。他的身体前端由于摩擦温度变得很高,但因为提升了热传导率,所以不用担心相变。云朵、陨石、浮游湖一一从身边掠过,消失在了后方,然而周围却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就在纯一郎开始担心这景象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时,变化终于出现了。

前进到300千米的地方,纯一郎发现大气变稀薄了。到了1000千米的地方,气压变成了原先的二百分之一。与此同时,他还清晰地感觉到了一股将自己拉向原来方向的力。黑洞和脉冲星发出的辐射变得很强,令人痛苦。而天空的颜色逐渐变暗,纯一郎不得不多次调整光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频率。周围的云不知何时消失了,只有后方广阔的蓝色背景中还有云在飘荡。

气体星的质量大部分都集中在纯一郎所在的区域,从气体的分布可以推断出,存在某种力将它们吸引、封闭了起来,因此纯一郎并不是很惊讶。这个引力应该类似于万有引力,强度应该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从纯一郎目前所处的位置到极远的地方,都有延续的气体,不过都非常稀薄。他认为自己已经从气体世界逃出来了。

但在超过2000千米时,纯一郎发现了奇怪的情况:引力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虽然近乎没有大气阻力,但引力成了阻碍。当高度达到一万千米时,引力超过了纯一郎的最大推力。他依靠惯性继续上升了一段距离,速度逐渐减慢,最终像落叶一样向下坠落。

随着坠落,引力再次减弱。纯一郎重整态势,再度上升。但是,一旦超过一万千米,引力便超过推力,又拉着他开始坠落。

纯一郎还是不肯放弃,反复挑战,直到推进剂终于见底,开始自由下落。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以极高的速度向蓝色世界冲去。

最终,纯一郎以超过时速3万千米的速度冲进了气体世界。一转眼间就因为摩擦而被火焰包围。巨大的热量将他身体外侧的组织全部烧焦,他失去了意识。

醒来时纯一郎又一次飘浮在相同的蓝天中,仿佛时间倒流了。一開始来到这里时一定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辛辛苦苦修复的组织又变得破碎不堪,他的身体更小了。

纯一郎观察周围,只见距离10千米左右的地方飘浮着肉块,显然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他奋力飞行,来到肉块旁。肉块比他现在剩余的肉体还大,烧得焦黑,还在抽搐,并没有启动自我修复功能。是因为没有“核”就无法保持同样的功能吧。纯一郎插入传导管,肉块内部被切断的神经拼命地诉说着痛苦。他将肉块撕开,吸收到体内,肉块产生的传导物质表达出痛苦、恐惧和愤怒,不过随着渐渐融合,那些传导物质终于消失了。

修复告一段落后,纯一郎开始思考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将自己往气体星的旋涡中心拉的引力的确存在,并且那种力距离中心越远就会越强,无法按照万有引力的常识来理解,他只能放弃了解析。他认为当前重要的不是理解原理,而是掌握现象层面的知识。只要能够活着回去,妈妈应该会解析出来的,自己的任务就是将知识传给妈妈。

纯一郎再度补充推进剂,这一回朝着黑洞的反方向前进。他认为异常引力可能是黑洞引起的,如果远离黑洞,影响应该会变小。

这次飞行一开始也和上次差不多,只是黑洞在纯一郎的后方。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他不再乐观,一直担心不知何时又被拉回去。

不过这次不知怎么回事,除了自身的推力,竟有一股向外的力量在帮他加速。看起来,如果沿着旋转轴的方向前进,指向中心的引力就会起作用,而沿着旋转面前进,从中心向外的力就会起作用。

纯一郎开心极了。早知如此,应该一开始就沿这个方向前进。不过,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现象啊。这里的磁场方向不同,有时变成引力,有时变成斥力。在这样的磁场下,居然能形成稳定的世界,其中一定有什么不知道的原理吧。如果妈妈听说了这个世界的情况会怎么想呢?肯定会非常高兴并为我骄傲吧。良子姐姐肯定也会对我刮目相看的。

纯一郎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所以他没有发现路线在不知不觉间偏移了。他的轨道朝着脉冲星画出一道大大的弧线,这说明除了斥力,还有一种垂直于前进方向的力在起作用。当终于发现情况不对时,他吓得惊慌失措。

完了!又要發生同样的事了!

纯一郎想起自己曾因盲目反抗脉冲星的引力而陷入了困境,于是放弃挣扎,姑且听凭这股力的作用。轨道划出了更大的弧线,不知不觉间气体世界近在眼前了,有股引力正将他拉回去。

纯一郎觉得不能被拉回去,便开始向气体世界喷射。他逐渐离开了世界的中心,速度也在逐渐变大。但是不知为什么,将他拉回气体世界的引力也变强了。纯一郎一边进行着最大功率的喷射,一边开始了以气体世界为中心的圆周运动,就像气体世界的中心存在重力源一样。

推进剂终于用完了,纯一郎以为自己会再度落入世界中心的旋涡,但这次却发生了更为奇妙的现象。在他落向气体世界的途中,引力的方向又变了。他一边被拉向相反的方向,一边神奇地减速下落,在画出一道掠过世界的圆弧之后再度离开。接着,指向世界的引力又开始发挥作用,纯一郎飞入了另一个弧形轨道。

这样反反复复之后,轨道一片混乱,纯一郎一头冲进了大气,再度燃烧起来。

纯一郎的身体变得焦黑,大小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几天后醒来时,他知道自己的机会不多了——“核”受到了损伤。其他器官还可能再生,唯独“核”不行。通常不会有什么能损伤“核”,可能是因为持续受到巨大冲击,身体到极限了吧。如果“核”被损坏,纯一郎的人格就会丧失,再也无法复活。

即便如此,纯一郎还是捕猎土著生物,再生身体组织,勇敢地继续飞行。他再次失败,再次再生,再准备下一次飞行。

不管往哪个方向飞,最终都会被拉回世界。唯一弄清的是,方向不同,发生的现象也不同。沿着旋转轴的方向前进时,越往前,往回拉的引力就会越强;沿着旋转面前进时,一开始是无重力,渐渐地,从中心向外的斥力会起作用,接着变成旋转方向的力,再变成拉回世界的力。之后,力的强度和方向不断变化,最终将纯一郎拉回世界,化成火球。

是的,纯一郎落入了陷阱。这个世界虽然类似重力井,但并不是重力井。它不满足于积蓄大量气体,不肯放纯一郎离开。

经过无数次鲁莽的挑战,纯一郎的肉体和精神都被折磨得近乎崩溃。他的身体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一百多个传感器中还能发挥作用的只剩下五个。“核”常常发生泄漏,性能下降为万分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神经元的再生率和意识水平的低下,纯一郎连回想自己的名字都困难。

这样的情况反复经历过无数次之后,纯一郎已然分不清自己是人类还是这个世界的原住民了。他原本的身体差不多消失了,都替换成了土著生物的部件。虽然这样的身体很容易适应这个世界,但能否在宇宙空间中维持生命,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不知不觉间,纯一郎的行为开始变得像这个世界的生物一样。移动时不再使用喷射,而是在几根天线间生出皮膜,当作翅膀笨拙地飞行。每天他都在天空中悠然飞翔,以确保自己的领地不被别的大型生物入侵。当然,天空中没有分界线,但是到处飘浮的陨石大体上以同样的周期围绕旋涡中心旋转,他把那当作领地的标记。没有风的时候,陨石会向旋涡中心徐徐下落,起风时则会向外散开,因此时间一长,陨石标记就会改变。不过生物各自的领地早在那之前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并不是问题。

纯一郎可以在体内制作许多种武器,在这里基本是无敌的,不过他并没有胡乱扩大领地的范围。只要肉体的再生结束,一段时间内就不需要移植部件和摄取食物,因而也就没有维护领地的必要。不过只要遇到来挑战的生物,纯一郎总会将之击败,领地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他最喜欢的游戏是钓鱼。因为微妙的大气作用,云层不断重复着产生、蒸发、消失这一过程,有时水滴在蒸发之前蓄积起来,在空中形成湖泊,湖泊中生活着各种大小的美丽鱼类。纯一郎可以切换为液态环境模式飞入其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同时用无数触手捕捉鱼类,再飞入大气将鱼放掉。鱼儿们会变成彩虹色的鸟,消失在湛蓝的天空中。

纯一郎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其他时候晒太阳吸收黑洞和脉冲星的电磁波。他本来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半永久地生存,但是原本可以实现完全再循环的代谢系统已经生锈,有时无法再生,必须排出老化的废物,然后为了补充损失的物质,又要进行有机组织的移植。

一些猎物在较大的陨石中筑巢生活,纯一郎会去偷袭它们,武器是以云的成分为原料、用电磁能量一点点酿造而成的挥发性氧化剂。他将这种化学物质灌满体内的推进剂舱——反正有了翅膀,不需要推进剂了。

锁定袭击的目标之后,纯一郎就趁它们不注意时迅速靠近,从陨石表面的开口处倒入氧化剂。这个世界的大气是还原性的,氧化剂暴露在其中,就算没有点火装置,只要有一点点摩擦热或静电引燃,就会爆炸。

几天后爆炸的热气散去,纯一郎就把身体变得像蛇——地球上的一种动物——一样潜入巢里。陨石内部犹如迷宫一般复杂,到处散落着奇形怪状的东西,他花了不少时间探索。他寻找的是生物的尸体,尸体基本都被烧得焦黑,不过也有部分保留了下来。纯一郎把状态好的部分切下来,组合进自己体内。遇到还没死的獵物,纯一郎不会杀死它们,而是进行活体解剖,这样移植的成功率更高。

“对不起,对不起。”纯一郎的心底隐约回荡着一个声音。这个声音让他略微有些不安,不过很快就消失了。

纯一郎忘记了要回到妈妈身边,决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了吗?不,没有。

有一天,纯一郎飞去了旋涡的中心,却没有遇到狂乱的风暴。狂乱的风暴在世界的边缘,旋涡中心反而是一片平静的深蓝。不过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飘浮着相互碰撞摩擦的山一样大的陨石。

因为陨石很多,所以这里出现了其他地方很少见的现象:黑洞和脉冲星发出的电磁波都被陨石遮挡,只露出一块小小的夜空。

纯一郎进入了这块夜空。虽说是夜晚,天空中还是闪烁着蓝色的光芒,看不见星星。冰冷的大气包裹着他,让他感到凉爽、安静。

纯一郎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旋涡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庞大的气体世界,正裹挟着无数陨石、云朵、湖泊、生物,围绕着纯一郎旋转。

纯一郎找到了世界的秘密。

纯一郎在真空中疾驰。

妈妈还在等我吗?我回来得太迟了,妈妈是不是放弃了我,去别的星域了?应该不会的。妈妈不是说一定会等我们回来的吗?妈妈信任我们。妈妈要我们回来,我们肯定会听妈妈的话,妈妈也会等我们的。

纯一郎用这些话来消除自己的不安,但是又有别的不安掠过心头。妈妈还能认出我吗?我变得这么小,又完全变了样子。

纯一郎将意识集中在“核”上。

我一定要活着回到妈妈那里。许多生命都因我而逝去了,如果我不能完成使命,就白白浪费了大家的生命。

纯一郎将剩余的传感器功率开到最大。距离约定的地点还有大约0.5秒差距,如果妈妈等在那里,应该就要可以探测到了。纯一郎奋力凝聚视线,竖起耳朵,但是那个方向只有电气干扰传来。他想到那些因为自己而死的生命,不禁陷入了绝望。

就在这时,从非常近的地方突然传来了熟悉的气息。

妈妈的气息!

纯一郎因为把传感器的目标集中在了一个点上,所以没有发现。实际上妈妈为了寻找纯一郎,从约定地点飞过来了。因为找到了妈妈,而且妈妈还能认得现在的自己,纯一郎心中无比激动。他不顾“核”的过载,以最大功率形成磁场,改变行进路线,一边克制着兴奋的心情,一边斟酌着向妈妈汇报的词句,把信息传导物质囊胀得满满的。不管怎么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对妈妈说话,措辞必须慎重。

人类的孩子一生中只有一次能听妈妈说话,也只有一次能对妈妈说话——出生时听妈妈说话,游玩归来时对妈妈说话。

妈妈的甜美气息裹住了纯一郎。他的眼中全是妈妈的身影,妈妈的若干捕获手朝纯一郎伸来。

纯一郎心中喊着“我回来了”,朝妈妈胸口的方向飞去。

妈妈开始了捕食行动。

纯一郎被接二连三伸出的捕获手抓住,无法动弹。在超出想象的压力下,他体表破裂,骨骼折断,内脏飞溅。捕获手将他的眼睛、耳朵、舌头、天线逐一扯下送进妈妈的嘴里。

在从未感受过的剧痛中,纯一郎蒙眬地想:妈妈,你的插入口在哪里呀?

到了那个世界的中心之后,我终于发现,世界在旋转。那一瞬间,我体内沉睡的神经元苏醒了。我想起来了,在低消耗模式下,为了避免老化,与生存无关的线路都会被切断,神经元也会被冻结,只有在获得重要信息时才会自动解冻。

其实刚到那个世界时我就发现它在旋转,但直到在它的中心看到整个世界旋转的样子,我才理解这种旋转的重要意义。

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就会保持恒定的速度做直线运动。为什么这个世界的一切却在旋转呢?一开始我以为是所有东西都随着旋转的大气一起旋转,但是我错了。就算是大气,也具有惯性,不可能无缘无故做旋转运动。肯定有某种力将陨石、大气和所有的一切拉向中心。

但是中心处看起来什么也没有。我感觉很奇怪,想确认一下,便顶着风试图克服公转。换句话说,也就是试着与黑洞、脉冲星以及旋涡中心保持相对静止。如果旋涡中心有引力,我就应该朝那里下落。

但是我并没有被拉向中心,反而受到了一股推离旋涡的力。随着速度的加快,我再度开始公转,这就像我试图从这个世界逃出去时所经历过程的缩小版。

我终于明白了,控制这个世界的不明力量,不仅与物体的位置有关,与速度也有关。

妈妈告诉过我,与天体的距离越近,天体的引力就越强,越远则越弱,所以我以为所有的力都是这样的。我以为要想逃脱力的控制,只要提升速度就可以了。但是,这个世界存在着与速度成比例增大的力。为了逃脱那种力,速度不能过快,必须保持低速。

不过,知道了这一点还是无法逃脱。这个世界还存在与位置有关的力,离中心越远,这个力就越强,会让物体不断向外加速。所以就算慢慢出发,不知不觉就会变快,然后又被强大的力拉回去。

所以我使用了磁力制动。脉冲星的磁场强弱以差不多一秒的周期变化,要让磁力制动的周期和它同步并不困难。我保持着低速向脉冲星前进,慢慢地离开了旋涡。不久,磁力制动很难再控制住速度,拉我的力——大部分应该是脉冲星的重力,不过也有别的成分——开始变大。我又画了一条大弧线,被拉回世界的方向,不过这一次在抵达世界前我改变了方向,再次飞向脉冲星。我从束缚中解放了,画的每一条弧线都离脉冲星更近了一点。

最后我终于飞到了足够接近脉冲星的地方。为了不犯以前的错误,我小心地调整轨道,向脉冲星俯冲。接着我被弹了出来,进入了比围绕黑洞的轨道更高的轨道。

那之后,我把身体变薄、拉伸,依靠黑洞和脉冲星放出的电磁波不断加速。

我唯一的担心是妈妈还在不在等我,但现在我知道自己是杞人忧天。因为我已经见到了妈妈,也和妈妈说话了。

妈妈,我好想你啊。

消化了纯一郎,将传导物质解读完毕的妈妈,陷入了思考。

这个单元落入了黑洞和脉冲星构成的多合星,花费了很长时间逃脱,导致回归延迟。它的身体组织大部分都丢失了,肉中有特殊的臭味,应该是移植了原住生物的组织。这使它体内的化学物质偏离了正常值,“核”濒临崩溃,不久之后就会停止功能吧。

这个单元的目的是探测宇宙空间,只搭载了单一重力源的轨道计算模式,所以对于多合星附近的物体运动无法立刻正确应对,而且它在重新设定坐标系时,错误地将围绕彼此公转的天体作为了基准,没有满足惯性参照系的条件。

这个单元为了摆脱困境,在惯性参照系以外的坐标系中引入了它观察到的力(通常所说的离心力、科里奥利力)与天体重力,一次次修正轨道。

单元认为这些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气体星是新发现,赶回来报告。但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坐标系设定错误,不用引入未知的力也可以解决。而且,將围绕共同重心旋转的两个天体作为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时,第三个顶点处存在稳定的拉格朗日点,这早在天体力学兴起之初就已经研究过了。只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用于宇宙空间探测的单元会靠近天体,所以一开始就没有赋予它这些信息而已。结果,为了等待单元的回归而推迟了出发时间,真是毫无意义。

失望刹那间掠过妈妈的心头,不过她立刻又想开了。

虽然从结果看没有意义,但能带着有用的信息回来的单元本来就很少。如果从一开始就否定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可能获得新知识,因此必须逐一检查每一次尝试的结果。只要经历无数次尝试后能获得成果,那就不是无意义的。不可能每次尝试都能成功,也不可能只进行必然获得成功的尝试。所以我的判断没有错。只不过针对这个单元来说,它的记忆并没有包含新的发现,为了有效利用存储空间,没有保存它的价值。决定删除。

妈妈将纯一郎完全、永远地忘记了。

接着,妈妈进入超速模式,踏上了旅途——向着人类未曾涉足的希望之地。

选自Umi Wo Miru Hito Copyright ? 2002 by Yasumi Kobayashi This book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Hayakawa Publishing Corporation through Pace Agency Ltd.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 ? 2024 by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 10-2021-207 号

猜你喜欢
良子脉冲星黑洞
“中国天眼”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
发现脉冲星的女天文学家——贝尔
HAYDON黑洞
5500万光年之外的“黑洞”,是如何被拍到的
黑洞什么样,有图有真相
空洞
基于虚拟观测值的X射线单脉冲星星光组合导航
两瓶酒
黑洞思
基于GCRS的脉冲星导航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