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提高肿瘤内科护士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水平

2024-01-20 09:46陈明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护士考核

陈明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1)

肿瘤内科是采取保守治疗的肿瘤患者聚集地。疼痛是肿瘤主要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甚者产生抑郁、自杀等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如何缓解肿瘤患者的痛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护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中医理论基础知识为背景,建立现代中医学特色的护理学。随着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中医知识在肿瘤护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目前肿瘤内科护士大多数以西医知识为背景开展护理,中医理论知识掌握有限,限制了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2]。“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是一种客观、有序的临床技能考核体系[3]。本研究将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运用于提高肿瘤内科护士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应用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前(2019年1 月—12 月)的30 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开展该体系后(2020 年1 月—12 月)的30 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女29 名,男1 名;年龄24~46 岁,平均年龄(32.65±2.81)岁,平均获取资格证年龄(25.11±2.32)岁;护师24 名,主管护师6 名。观察组女28 名,男2名;年龄25~45 岁,平均年龄(33.61±3.92)岁,平均获取资格证年龄(26.89±2.87)岁;护师23 名,主管护师7 名。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自愿参加本次培训;(2)已获得相应执业证书。排除标准:(1)处于婚假、妊娠期;(2)退休、进修、外派、经常请假。

1.3 培训方法 对照组以《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 版)》[4]内容为参考依据,以常见康复病名为主线,提前制订考核指标,明确评分标准。

观察组采用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1)成立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统筹、培训内容制定及实行;每次培训前护士站组织讨论,对既往培训知识进行总结、补充。(2)培训体系实施。每次培训前制作好教学PPT,内容以中医理论知识为主,采用演讲和点评的方式进行,以便加深记忆;将中医的理论知识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实践。(3)考核体系开展。共设置3 个考核站点,每名护士考试时间为100 min,满分100 分。第1 站为基础理论知识,共35 分,考试时间为30 min,考试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形式为笔试。第2 站为提问解答环节,共25 分,考试时间30 min,考试形式为每位护士抽签解答中医知识,每位护士共计回答5 个问题,每个问题5 分。第3 站为书写护理计划,共40 分,考试时间为40 min,考试形式为以中医理论基础为背景书写护理计划。

1.4 观察指标 (1)对比2 组护士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在培训前后进行考核,分别对比2 组护士培训后3 站考试成绩及综合成绩。(2)对比培训后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参照护士执业能力量表[5]中的专业技能、应对处理、避免纠纷、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几个方面,考核护士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背景下的护理岗位胜任能力,每项评分1~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背景下的护理岗位胜任能力越强。(3)护士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2 组护士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对比患者对2 组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肿瘤内科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分值≥80 分为非常满意;60 分<分值<80 分为较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士培训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护士3 站的成绩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肿瘤内科护士培训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人数30 30第1站30.27±3.49 25.67±3.71 4.947<0.05第2站22.31±3.42 18.27±4.29 4.033<0.05第3站35.49±4.79 29.11±3.41 5.943<0.05综合成绩88.07±4.12 73.05±3.89 14.519<0.05

2.2 2 组护士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对比 观察组护士专业技能、应对处理、避免纠纷、健康教育、护理观察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肿瘤内科护士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对比(±s,分)

表2 2组肿瘤内科护士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人数30 30专业技能81.27±5.43 72.49±5.41 6.274<0.05应对处理80.43±5.49 69.41±4.79 8.284<0.05避免纠纷78.41±5.62 73.41±6.29 3.247<0.05健康教育83.49±5.13 65.49±6.22 12.228<0.05护理观察77.49±4.79 67.41±5.53 7.546<0.05

2.3 2 组护士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士对多站式教学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士对多站式教学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见表3。

表3 2组肿瘤内科护士对教育模式满意度对比[名(%)]

2.4 患者对2 组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患者对2组肿瘤内科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名(%)]

3 讨论

随着中医治疗理念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运用及推广,中医学知识在肿瘤内科的应用越来越频繁[6]。化疗带来的疼痛让肿瘤患者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西医护理肿瘤患者,往往给予患者大量镇痛药。但镇痛药中含有大量阿片类物质,毒副作用较大。若肿瘤患者长期服用镇痛药,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而且体内会产生耐受性,导致镇痛药的止痛效力下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必须对肿瘤患者不断增加止痛药用量。由此可见,对肿瘤患者采用西医护理,弊大于利。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有机整体,而人之所以会罹患各种疾病,根源在于人体内的阴阳失衡。因此,中医主张应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施治,调理阴阳,使其恢复平衡。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去,能有效缓解患者因癌症遭受的痛苦。据报道[7],有医院曾对晚期肿瘤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向患者的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注射药物;在患者身上选择穴位,进行中药贴敷;采用耳穴疗法,刺激患者双耳上的各个耳穴;使用中药药汤,对患者进行熏蒸,结果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有效提升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肿瘤科护理中,应当逐步推广中医护理、组织肿瘤科护士学习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西医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较多,且比较复杂(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脏六腑,五脏与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十二经脉及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等)。肿瘤科护士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属于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亦可称为“填鸭式教学”)。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中,医师处在中心地位,对护士开展饱和式的单向灌输;护士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单向灌输,学习过程中无法主动学习,学习兴趣被压抑。因此,封闭式教学模式对护士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难以起到较好的带教效果。采用封闭式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弊端,是护士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后,要接受带教医师的考核。而带教医师往往凭个人的临床经验编写考试题目,考试内容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顺利通过考试的护士,往往只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但临床能力却没有显著提升。

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是国外医学专家提出的一种客观、有序、结构化的考核框架。在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中,医学院校(或医院)可以将本校、本院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加入相应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学生、护士的临床能力。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可以被设计用于任何一种考试,灵活性较高。采用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可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可以实现考试内容的标准化,从而提升考核评估的客观性;可以在短时间内综合测试学生的临床技能、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由此可见,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作为一种客观、有序的临床技能考核体系,克服了传统考核的片面性,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护士培训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方向,帮助护士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

由于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具有诸多优点,已在发达国家护理教学中获得广泛应用。近些年来,国内也有医学院校、医院应用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魏大琼等[8]报道,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护理部对65 名新入职护士应用临床多站培训模式,对67名新入职护士应用传统带教培训模式;结果显示,接受临床多站培训模式的新入职护士,在患者护理体格检查、护理病史采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临床评判性思维等各个方面都优于接受传统带教培训模式的新入职护士。

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通常需要设置模拟场景、标准化病人[9],但本次研究重在考核肿瘤内科护士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故未设置模拟场景、标准化病人。本次研究主要设置3 个站点,对护士进行多次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3 站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运用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能明显提高肿瘤内科护士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岗位胜任能力。由于起步晚,国内许多科室仍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不够重视,很多培训考试只是应付,培训期间缺乏专业、有针对性的课程,传统培训模式更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培训护士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培训结果[10]。本次培训采用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调整了培训管理模式,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多站式的考核加强了护士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成立了专门的培训考核小组加强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培训的重视程度,确保了培训内容的完整性[11]。从考核结果来看,也切实提升了培训护士的成绩和以中医理论知识为背景的护理工作的岗位胜任能力。

本研究还发现,护士对多站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大于传统教学模式,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大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更受欢迎,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考虑原因为,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在护理教学中通过教学计划细化、组织讨论、加强知识巩固、实行多维度、多层次考核标准,实现了带教质量和考核的严格把控,使得肿瘤科护士能够清楚了解护理计划和目标,主动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护理中,进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提高[12]。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护士了解患者所需、提高护理水平,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将多站式培训考核体系运用于肿瘤内科护士带教中,不仅能提高培训护士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还能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护士考核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