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4-01-20 09:46谢世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耳穴心衰证候

谢世旋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广东 广州 51012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在中医又名“心衰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液体潴留、疲乏无力等症状,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终末阶段[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 概要》[2]指出,我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3.3 亿,其中HF 患者约890 万。HF 患者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憋和水肿,使其体能下降,自理能力降低,从而影响生活质量[3]。

穴位贴敷、四子散热敷、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相对于内治法,外治法更能体现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文章旨在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HF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2 月—2023 年7 月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心衰中心)收治的HF 患者80 例,根据是否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穴位贴敷、四子散热敷、耳穴压豆)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8~92 岁,平均年龄(71.63±17.58)岁;Killip 心功能分级Ⅱ~Ⅲ级19 例,Ⅳ级21 例;心衰病程<2 年16 例,≥2 年24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34~90 岁,平均年龄(75.05±12.87)岁;Killip 心功能分级Ⅱ~Ⅲ级17 例,Ⅳ级23例;心衰病程<2 年11 例,≥2 年29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HF中西医诊断标准[4];心功能分级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Ⅱ~Ⅳ级;年龄≥18岁。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HF 者;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所致HF者;肺源性心脏病、其他原因所致HF者;有语言、认知和精神障碍者;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参照HF 中医护理方案和护理常规,主要包括遵医嘱给予恰当级别的护理,做好病情的评估与监测;为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做好用药、饮食、情志护理的健康指导。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包括穴位贴敷、四子散热敷、耳穴压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穴位贴敷:遵医嘱将丁香30 g,肉桂30 g 研磨后,加适量蜂蜜混合调匀成黏稠膏状,取双侧内关、神阙、双侧足三里、双侧天枢等穴位,将药物置于专用穴位贴纸上并准确贴于相应穴位,2 h 更换1 次。(2)四子散热敷:遵医嘱将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吴茱萸4味药材各150 g均匀混合并置于干净布袋内,放置恒温箱中加热至60~70 ℃,取出冷却至不烫手,热敷腹部,来回搓动按摩,用力均匀柔和,每次15~20 min,每日2次。(3)耳穴压豆:遵医嘱取肺、肾、脾、膀胱、大肠、三焦等穴位,将粘有王不留行子的耳穴贴固定在上述单侧穴位上,每穴按压时间为2 min,按压程度为出现酸、麻、胀、痛,每日按压3 次,两耳轮流交替,3 d更换1次。

1.4 观察指标 包括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有效率、主要症状护理效果评价、心功能改善评价和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

1.4.1 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HF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制定中医证候积分评价表,分别统计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有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0%;(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75%≤症状积分减少<90%;(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30%≤症状积分减少<75%;(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30%。

1.4.2 主要症状护理效果评价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6]制定心衰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对喘促、胸闷/心悸、神疲乏力,3 个主要症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将护理效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和差4个等级。

1.4.3 心功能改善评价 根据NYHA 心功能分级标准。(1)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或达心功能Ⅰ级,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2)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3)无改善: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恶化。总改善率=(明显改善+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4.4 MLHFQ 评分 于入院时、出院前采用MLHFQ 对HF 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涉及体力限制、自觉症状、情绪状况等3 个方面,共21 个项目,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出院时,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4.25±3.51)分,低于对照组的(7.78±5.09)分;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0.24±16.39)%,远高于对照组的(57.46±2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2组H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比较(±s)

表1 2组H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0 40出院时症状积分/分7.78±5.09 4.25±3.51 3.640 0.001中医证候有效率/%57.46±22.14 80.24±16.39 5.230 0

表2 2组H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2 组患者主要症状护理效果比较 干预后,2 组主要症状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在喘促、胸闷/心悸、神疲乏力等HF 主要症状方面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HF患者主要症状护理效果比较(例)

2.3 2 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2 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改善率为85.00%(34/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且观察组心功能明显改善例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效果更好。见表4。

表4 2组HF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2.4 2组患者MLHFQ 评分情况比较 比较出院时2组患者MLHFQ 评分情况,观察组在体力限制、自觉症状、情绪状况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该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HF患者MLHFQ得分情况比较(±s,分)

项目MLHFQ总评分体力限制自觉症状情绪状况MLHFQ总评分体力限制自觉症状情绪状况时间节点入院时出院时对照组(40例)63.28±16.42 31.40±8.15 18.77±5.89 13.05±4.76 43.73±14.06 22.23±7.89 11.95±4.53 9.73±4.35观察组(40例)64.47±16.33 32.83±8.91 19.3±5.77 12.35±4.31 27.93±11.04 16.10±7.56 6.90±3.25 4.93±2.70 t值0.328 0.746 0.403 0.689 5.589 3.545 5.730 5.928 P值0.744 0.458 0.688 0.493 0 0.001 00

3 讨论

中医认为,心衰病多因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养,心血不运,导致气滞、痰阻、血瘀、水饮遏阻心之阳气而发生[7]。心衰病为中医优势病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心衰病临床效果突出。中医护理作为中医治疗重要部分,主要强调辨证施护与整体护理相结合,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具有适用面广、安全性好和可用性强的特点[8]。在落实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明显改善HF 患者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改善患者便秘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陈笑银等[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耳部快活穴、身心穴(焦虑穴)、皮质下、神门、枕、交感,配穴肝、心等进行耳穴贴压,结果发现耳穴贴压能明显改善慢性HF 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黄火剑等[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心俞、膻中、关元、血海、气海和丰隆等穴位贴敷自制院内制剂,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均得到显著改善。此外,采用四子散热敷腹部穴位的方法治疗HF患者便秘、腹胀肠鸣,能够避免既往服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常存在的停药复结、侵入性操作损伤、患者身心不适等缺点,简便易行,患者满意度高[10]。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慢性HF 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四子散热敷、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喘促、胸闷/心悸、神疲乏力等主要症状的护理效果,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这一结果与既往相关研究保持一致[11,12]。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能有效提高HF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护理方式。同时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治疗安全性好、可行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纳入样本量有限等不足,建议今后扩大规模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积极探索满足HF 治疗需求的中医诊疗护理模式,从护理层面最大程度发挥中医特色技术的治疗和协同作用,提高该疾病中医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耳穴心衰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