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探索优化对策

2024-01-25 07:50唐伟钧徐海涛
花卉 2024年2期
关键词:观赏性绿化带城区

唐伟钧,徐海涛

(1.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2.南宁市古今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作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道路绿化景观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目前,城区道路绿化带更新不足、绿植引入不科学、生态效益较低、城市特点不鲜明等问题阻碍了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展现城市人文情怀、地方特色,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相关工作者应积极优化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

1 目前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现状

1.1 安全性设计不足

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上级下发绿地指标在思想观念的落上出现偏差,过于重视绿化面积,对道路上车辆行驶安全、交通便利性等综合考量不足,具体表现在绿化植物不合理设计对人们视野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交通绿化带不科学设计,导致无论是行车视线还是行人过马路视野盲区的扩大都受到较高灌木绿植的影响,最终使得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1.2 生态性设计不足

目前在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由于道路施工作业对已有绿化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修复的绿化景观生态性设计不足,与原本生态环境存在较大差距,且处于经济性考虑,相关工作者引入一些缺乏生态保护功能的绿植,对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作用不大,使得城市生态平衡遭受巨大考验,对城市绿色协调发展不利。

1.3 文化性设计不足

我国地域划分众多,幅员辽阔,物资丰富,不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理应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体现各地方文化特点,但现阶段我国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思路如出一辙,对道路绿化带设计思路以及相关道路两旁树木种类等设计雷同元素较多,对本土植物引入,地方人文情怀宣传不足,初临城市之时无法以绿化景观大致辨析城市特点。究其原因是当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文化性设计不足,因此缺乏相应的城市文化元素。

1.4 观赏性设计不足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应有一定的观赏性,并非完全是对植物个体外观审美要求,而是要在整体布局、空间层次分布以及城市面貌体现等多方面上满足人们正常审美要求[1]。但目前城区道路绿化普遍颜色单调,在植物色彩搭配上、季节变化明显程度上以及植株整齐性等方面存在设计不足,导致道路绿化景观的观赏性大打折扣,基本上缺乏给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

2 城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2.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城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出于对人们出行方便、心情愉悦考虑,进而相关工作者在设计思路上应遵循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原则。这要求设计人员针对道路地形、地势对植株品种进行调整、选择,并充分照顾人们出行视线开阔、观看绿化景观心情舒适以及提供交通便利等[2]。对此,设计人员尤为关注城区交叉路口或三岔路口、交通岛等特殊地形绿化景观设计,务必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性,预留出满足正常视野的通透性隔离绿化带。

2.2 提高生态效益原则

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应用绿植应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能够起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这要求设计人员在绿化植物引入时对整体道路景观做出统一设计安排,应体现城区道路绿化对生态文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不仅是对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还能最大程度保障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益,不断优化、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居住体验[3]。对此,设计人员应对绿化景观植物种类选择高度重视,最大限度体现城市绿化生态效益。

2.3 突出地方文化原则

不同城市位处不同地域,气候、经纬、自然环境均有差别,且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不同。相关工作者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展现地方风土人情,突出城市文化特色,融入当地人文情怀,切实考虑本地人的生活习惯、出行方式,对外来游客文化输出、历史文化底蕴展现等多方面的落实。基于此,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在设计思路上应结合风土人情、地域特点进行布局优化,针对不同城市不同自然风光、周围经济性建筑、周期性气候等充分考虑。一方面城区道路绿化融入文化内涵满足了人们出行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重视地域文化与道路绿化景观的结合是对一方水土归属感、认同感以及自豪感的体现。对此,相关设计人员应重点考虑本土苗木的引入,体现浓厚的地域特点以及特殊人文情怀,尽可能宣扬城市文化特性。

2.4 适度提高观赏性原则

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总归是道路景观的一种,其观赏性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相关工作者对绿化景观观赏性设计应遵循适度原则,不过分重视植物本身的外貌,而从绿化景观空间设计合理性、植株成活率、引入成本、兼顾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审美观感等全方位角度进行考虑,其观赏性较高的植物是否满足生态平衡效益要求、是否遮挡行人视线造成安全性失调以及对文化输出有无推动作用[4]。对此,设计人员应着重背调本土植物种类的外观、外貌、功能性特点,结合当地道路情况,对绿植空间布局做出整体规划,适当增强道路绿化景观的观赏体验。

3 优化设计城区道路绿化景观的有效策略

3.1 关注道路节点,优化改造道路绿化带

针对城区道路复杂的路况,设计人员对绿化景观建设所在的各个道路节点高度重视。在对不同道路节点的绿化带建设融入较高的安全性考虑以及功能性考量。在城区行车频率较高的道路节点,采用低调、绿色、矮灌木搭配的绿化景观设计方案。

行车区车辆视线务必开阔,因此绿化带以低矮绿草、灌木一类铺设,行人要道靠墙一侧则重视绿化景观植物的观赏性,空间上的层次分化使得行人面对绿化景观的心情更舒适。另外,在设计行车绿化带人行道部分时,为节省引入绿化植物成本,设计人员首先考虑本地树种、灌木绿草等,且针对道路两侧的树与中间行驶道路之间的路面,灌木通透性一定要强。此外,面对行人一侧的植物不应具有潜在安全风险,因为行人流量较多,其对绿色景观不经意的触碰、拍照、采摘等行为都属正常现象。因此,应用的绿化植物不能带有毒性或易挥发对人体不良的气味等。

在交通岛绿化带设计上重视边缘低矮,内部高耸的布局,使得车辆行驶过程中得以明确道路变化,且在较远距离就能看到较高障碍物,起到警示作用。另外,交通岛部分绿化景观应有一定的美观性,且设计人员要注意交通岛整体植物的韵律变化,既不显得突兀对行车、会车造成负面影响,也应重视对大面积地被植物、整体高大乔木、灌木的应用,使得交通岛一带绿化植物有鲜明的空间层次感。

在渠化分车绿化带的优化设计中,其主要作用在于对车辆分流、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拉开一定的距离。在此过程中,如果中间分车绿化带宽度在1.5m 左右,甚至更宽则可以适当插种一些高乔木,中层种植灌木,点缀绿草鲜花形成多层次空间感的分车绿化带;如果其两侧行车间距小于1.5m[5],则只适用与种植低矮绿草、花朵,避免颜色单调,可采用中间点染、隔群种植不同颜色、种类鲜花,从而增加绿化带的辨析性,强化视觉冲击力。

在分车绿化带中开展“增花添彩”工程,其采用了彩叶植物点缀鲜艳花朵进行合理色彩搭配,明确分割两个道路方向的车辆、车流,中间流出适当距离的分车绿化带,一方面提高道路节点的绿化景观观赏性,另一方面满足人们对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的美好期望。

3.2 科学合理引进绿化植物,强调生态平衡建设

在道路绿化景观植物选择方面,科学合理挑选绿化植物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设计人员首先要将外貌主义抛之脑后,绿化景观不应重“景观”而应注重“绿化”“生态”。因此,在道路绿化植物引入时设计人员先对待种植植物进行区域试种,结合当地城市的地质、气候、旱涝情况进行模拟,选用的植物应具备一定药用价值、无毒害、有较高空气清新能力,可以有效处理来往车辆的尾气,并具有一定防沙固土的能力,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相关工作者可以先在本土苗木中选择相关植物,将符合条件的植物按照其功能性、生态保护能力应用到不同道路节点中,如道路车辆行驶流量较大,汽车排放尾气较为严重的路段种植较强空气清新能力,且存活性较高,环境适应力较强的植物。

尤其是城区主干道路来往车辆较多的路段,可以在道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橡皮树以及桂花树等,一方面种植不同树种对绿化景观整体观赏性提高有较大帮助,另一方面结合多种净化空气较强的树木对环境的改善效果最佳,能有效促进生态平衡与城市协调发展。

另外,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不止于此,作为城市绿色面积最大的道路绿化景观,其对环境的保护还体现在攀爬植物、低矮灌木等对道路两侧土壤巩固、部分水分储存等起到重要作用,其对城市土壤环境改善有重要意义。

3.3 凸显地方风土人情,加大城市文化内涵宣扬力度

城区道路几乎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是城市重要交通运输载体,其绿化景观自然肩负着发扬、输出本土文化内涵的责任。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时,优先选用本土苗木的原因之一是对本文植物、苗木的知名度、文化价值等进行宣扬,外来游客来到本土城市游玩、商业活动以及出行散步放松等第一时间观看到的就是道路绿化景观。可以说道路绿化是一个城市的门面,融入本土文化内涵是对其门面的内核装饰,显现出本土人文情怀,有助于城市综合发展。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融入文化内涵,宣传本土植物特点还需设计人员对应用路段的环境进行勘察,考虑充分,使得移栽过去的植株能够处于良好的生长态势中,可以适当插种一些有良好粉尘吸附能力、可以释放抵御害虫气味的生长习性相似的植物。最后,对道路绿化景观文化输入与输出的设计工作也需遵循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协调原则,不应为了传扬本土文化而将有代表性的植物罗列到道路显眼的位置,而对道路交通视线阻碍或吸引人的目光,但于环境保护无益,这种程序上的文化融入不是道路绿化景观凸显风土人情的初衷,对城市发展不利。

3.4 适当提高道路绿化植物美观度,激发市民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城市道路不同节点建设的绿化景观植物不尽相同,其在对道路绿化植物移栽种植上也要适当考虑绿化植物的观赏性,一方面激发市民对观赏性良好的绿化植物的爱护心理,另一方面美好的事物总有着特殊的魅力,可以舒缓人民心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在城区道路绿化植物美观方面的设计可以通过对季节性规划,以不同的色调以及植物展现出的季相变化为主要参考意见。在春夏季节有着较高绿色色彩的植物移栽,或每个季节都有不同花语的花卉进行点缀。

例如,在广西南宁各道路边缘常见波斯菊的身影,其花期主要介于6—8 月,与低矮草木相得益彰,置于绿化带中其具有鲜明的色彩特点,且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对城区道路绿化景观整体观赏性做出了突出贡献。广西波斯菊如图1 所示。

图1 广西波斯菊

又如,广西南宁市市花朱槿花,能够有效激发当地居民对绿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作为市花,朱槿花也以其较高的观赏价值脱颖而出,优美的造型使得道路绿化景观更具经济价值。

将其应用到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大大提高了绿化带的审美观感,且展现了南宁市风貌,在城区道路交叉路口处可见朱槿花摇曳在绿化带中,其对城市道路绿化观赏性提高在于与灌木、景石相辅,不仅出没与城市各大景区,还在道路两侧、车行道中央,营造了色彩斑斓、具有较高层次感的新时代绿化带,书写了城市特色,展现了城市美丽风貌,大幅度提高城区道路绿化景观的观赏性需求。

4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当前广西南宁市城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文化性、生态性、安全性设计不足的问题,相关工作者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效益”“凸显文化内涵”“适度观赏性”原则,可以通过关注道路节点,优化改造道路绿化带,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科学合理引入绿化植物,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平衡发展、加大城市文化宣传力度,融入地方人文情怀、增加绿化景观移栽植物观赏性,树立城市居民对绿化景观的爱护意识等措施,提高城区道路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观赏性绿化带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最美城市“绿化带”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风景
观赏性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从家居风水谈观赏性植物室内摆放
打招呼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观赏性芳香植物在漯河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