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的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应用研究

2024-01-25 07:50丁相雷
花卉 2024年2期
关键词:种类景观设计园林绿化

黄 静,丁相雷,程 伟

(1.淄博市淄川区园林绿化和公园服务中心,山东 淄博 255100;2.淄川区国有林场,山东 淄博 255100)

0 引言

近年来,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能提供美丽的景观,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选择,美观性和生态功能的平衡,以及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因此,对于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概述

1.1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定义和特点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是指在城市或乡村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植物群落为主要景观元素,创造出具有自然美感和生态功能的景观。其特点包括:①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景观更加接近自然状态。②多样性和丰富性。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植物的选择和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③自然美感。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追求自然美感,强调景观的自然性和和谐性,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④生态功能。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注重景观的生态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能够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

1.2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发展历程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70 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环境的生态问题,并提出了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理念。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发展历程中,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经历了以下阶段:①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提出了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概念,并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②发展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积累,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理论和技术逐渐完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③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1]。

1.3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理论基础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其中,生态学提供了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生态原理和规律,景观生态学研究了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而景观设计学则提供了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这些理论基础为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 生态功能的提升

(1)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传统的园林绿化往往以少数常见的植物种类为主,导致植物群落的单一性,缺乏多样性。而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强调引入多种植物种类,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使得园林绿化更加丰富多样。根据山东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地植物种类,如松树、柳树、樱花等,同时引入其他地区的植物种类,如玉兰、香樟等,以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组合,可以形成不同层次和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提升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此外,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还注重植物群落的稳定性。通过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和适应性的植物种类,可以增加植物群落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组合可以形成互补关系,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减少植物的竞争和侵占现象。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园林绿化不仅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也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传统的园林绿化往往忽视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甚至消失。根据山东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地植物种类,如槐树、榆树等,以提供野生动物的食物和栖息地。这些本地植物能够适应山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全的栖息地。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如牡丹、郁金香等,吸引更多的昆虫和鸟类等野生动物,增加园林绿化的生物多样性。此外,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还注重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如湿地、河流等。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组合,可以增加湿地和河流的植被覆盖率,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促进野生动植物的繁衍和生存。

(3)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园林绿化不仅是美化环境的手段,也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源、防止土壤侵蚀等。根据山东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净化空气能力的植物种类,如银杏、榆树等,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同时,可以选择具有较强防风固沙能力的植物种类,如杨树、柳树等,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沙尘暴的发生。此外,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还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选择具有较强吸水能力和抗旱能力的植物种类,如松树、柏树等,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

2.2 美学价值的提升

(1)自然景观的还原和再现。在园林绿化中,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的应用可以通过还原和再现自然景观,提升园林的美学价值。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可以还原自然植物群落的特点和结构,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例如,在山东的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的植物种类,刺槐、北美海棠、香樟,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布局,再现山东地区的自然景观,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山东独特的自然美。

(2)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的应用可以提升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通过选择具有丰富层次和变化的植物群落,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在园林中可以选择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如高大的乔木、矮小的灌木和地被植物,通过它们的组合和搭配,形成层次分明、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使园林更加生动和有趣。

(3)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和动态美。植物群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形态,通过选择具有季节变化特点的植物种类,可以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美。例如,在山东的园林绿化中,可以选择具有四季变化特点的植物,如杜鹃花、梅花等,使园林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增加园林的变化性和观赏性[3]。

2.3 社会效益的提升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地植物,可以打造出更加自然、生态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在园林绿化中,可以利用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将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提供给人们一个与自然亲近的环境。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可以增加人们与自然的互动和沟通,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增加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通过选择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本地植物,可以降低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减少对水资源和化学农药的需求,降低对环境的负荷。同时,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也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布局,可以提供给人们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公共空间。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和吸引力,还可以减少对人工维护的依赖,实现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可以给居民带来不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增加居住环境的趣味性和活力。同时,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也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减少噪音等,提供给居民一个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和谐性。

3 案例分析

某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通过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打造一个具有生态功能和美观性的城市公园。

(1)设计方案。①植物选择。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生长快速、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长习性,合理组合植物群落,形成自然的植物组合。②植物布局。根据公园的地形和功能区划,合理布局植物群落。在开放空地和广场等区域选择高大乔木,形成绿荫;在道路两侧和景观廊道中选择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和色彩变化。③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合理配置植物的数量和密度。在景观重点区域增加植物的密度,形成浓密的植物群落;在广场和开放空地等区域适度减少植物的密度,保持开阔感。④植物养护。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疏枝和施肥等养护工作,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景观效果。

(2)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数据如表1 所示。通过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该城市公园成功打造了一个生态功能和美观性兼具的绿化空间。植物的选择、布局和配置合理,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组合和层次感,增加了公园的景观价值和吸引力。植物的养护工作也得到了重视,保持了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景观效果[4]。

表1 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数据

4 挑战与展望

4.1 植物选择和适应性问题

由于山东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多样,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品种。同时,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性,因此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等因素,以实现植物群落的自然生态平衡。

4.2 管理和维护的难点

与传统的园林绿化相比,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更加注重植物的自然生长和演替过程,需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来保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健康性。然而,由于植物群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管理和维护工作相对较为困难,需要专业的园林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

4.3 社会认知和接受度的提升

传统的园林绿化模式更加注重人工造景和装饰效果,而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更加注重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对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认知和接受度,使其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绿化理念[5]。

4.4 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首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适应山东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以满足不同地区和场所的绿化需求。其次,需要加强对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管理和维护技术研究,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健康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社会认知和接受度的研究,探索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方式,提高公众对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认知和接受度。最后,还需要加强对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评估研究,为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方式,旨在提升生态功能、美学价值和社会效益。通过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同时,通过还原和再现自然景观,展示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季节变化,可以提升园林绿化的美学价值。此外,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应用还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增加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实践中仍面临植物选择和适应性问题、管理和维护的难点以及社会认知和接受度的提升等挑战。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注重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应用,以实现更好的园林绿化效果。

猜你喜欢
种类景观设计园林绿化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镜头像差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