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1-31 09:28徐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口腔科器械医务人员

徐培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合肥 230001)

内容提要:基层医院的口腔科以及中小型牙科诊所就诊患者数量众多,口腔诊疗器械每天可能接触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针对目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医护人员对待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态度敷衍了事、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医护人员不重视医源性传染病的危害等,本文拟从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口腔疾病患者就诊时使用的诊疗器械会直接接触到患者的皮肤、血液。例如给患者拔牙时不可避免会损伤毛细血管而造成局部出血、红肿疼痛,而直接接触创口的手术钳、手术刀等普遍不是一次性医疗工具,需要消毒灭菌再次重复使用[1]。因此,在进行手术之前只有保障这些需要重复利用的诊疗器械的安全、干净、无菌,既是对患者的一个生命安全保证,也有效地切断了病菌的传播和蔓延,并且这是口腔科为患者、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将详细论述目前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

1.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

在口腔科进行诊疗的患者接受实际治疗过程时会将自己的血液或者唾液残留在诊疗器械上,这些残留物中存在着大量的病菌,如果缺乏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就会让下一位患者直接接触到这些病菌,进而就会造成传染性病菌的传播,对其他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另外,若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当而划破自身的皮肤组织或者在自身创口上偶然接触到这类诊疗器械,也会将细菌病毒传播给自己,给自身的生命健康带来危险[2]。因此,为避免传染性细菌病毒的大量繁殖和多途径传播,为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对诊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灭菌。

1.1 有效阻断传染性细菌病毒的传播

基层医院口腔科或者小型的牙科诊所都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场所,其中就诊患者携带的细菌病毒从各种途径污染诊疗器械以及周围环境,增加了下一批患者在口腔科或者牙科诊所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尤其聚集在周围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若不及时杀灭,就会成为传染媒介。因此,对诊疗器械、周围环境的及时消毒灭菌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也是为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好基础医疗安全工作。

1.2 有效促进患者就诊

在医疗技术匮乏的过去,由于传统型牙科诊所不重视诊疗器械和环境的消毒灭菌工作,导致患者害怕接触其他患者就诊后残留的细菌病毒从而感染上其他疾病,这种固有印象在科技发展快速的今天也依然存在。因此,为了让患者加强对牙科诊所以及基层医院口腔科的信任,工作人员在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上必须做到严格认真,同时做好这方面内容的宣传,增加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积极就诊,让患者了解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视度,知晓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保障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就诊体验和对患者生命健康的负责,打消患者的顾虑。

2.目前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中的问题

2.1 对医源性感染的危害不够重视

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中的口腔科医护人员安全意识较高,对每日的医疗垃圾清理、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较为重视,做得较好;但是一些小型的牙科诊所当中,从事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对医源性感染问题不够重视。很多医务人员在传统观念上认为一次性医疗工具都是无菌器械不需要再次消毒灭菌,在实际治疗时用这类诊疗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这种操作方法违反了诊疗器械的使用标准,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3]。

2.2 诊疗器械清洗不彻底,影响消毒灭菌效果

部分卫生院、口腔诊所由于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并没有为诊疗器械成立专门的清洗灭菌工作室,而且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消毒灭菌制度,因此,在日常的清洗和消毒灭菌的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执行。这个现象所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每日的诊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之前,只是简单地用清水进行冲洗之后放入消毒灭菌设施中进行灭菌,造成灭菌不完全,部分细菌病毒仍残留在诊疗器械上,增加下一批患者的感染率。

2.3 诊疗器械的管理制度匮乏

目前基层医院或者卫生院口腔科在消毒管理和医院传染病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比较明确,同时也做好了这方面的防护措施;但是在具体的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管理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指示出工作标准。这种在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上的制度匮乏,造成了管理人员在具体管理时力度不够,消毒工作得不到落实,影响了诊疗器械的灭菌效果。制度上的缺失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医务人员在消毒工作上的工作态度敷衍了事,不重视安全防护意识,最终只会自食其果,承担不可挽回的损失。

2.4 消毒灭菌操作不规范

由于部分小医院或者卫生院的口腔科基础设施条件不足,无法引进或者购买先进的消毒灭菌设备,因此没有办法实现针对性的消毒灭菌。

消毒人员对待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不够重视,使用的消毒剂和器械的专用清洁剂不符合规范要求;比如在消毒液的配置上并没有严格按照剂量进行配置,只是凭借经验随意取量配置,而且后续不会对消毒液进行生物学检测,使得浓度不达标、不符合消毒标准,影响后续消毒灭菌的工作[4]。另外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医务人员对医源性感染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不重视生命健康,最普遍的就是口腔医生在就诊时长时间佩戴一次性医用面罩、手套,不及时更换,增加自身感染风险的同时也是对下一批患者不负责的表现。

3.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上的应对策略

3.1 加大领导重视,规范化管理消毒工作

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必须引起领导重视。首先,要重视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重视每一位前来就诊患者的感染风险,加大资金投入购买专业高效的灭菌器,给诊疗器械设置专用的消毒灭菌工作室;其次对待需要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比如拔牙钳、拔牙挺等)设置专用的高压灭菌锅来提高利用率,而常规诊疗器械(比如探针、镊子、口镜等)而尽量采用一次性器具,降低传播概率;再者还需要对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进行规范化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针对性地制订出清晰明了的体系,督促医务人员在消毒灭菌时严格按照规范管理条例进行作业,并且可以随机抽查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加强监督管理、落实责任制度;最后医患矛盾普遍存在于大部分基层医院中,而且社会舆论的压力对医院的口碑影响会造成无法避免的损伤,为了减少医患矛盾发生的概率,医院领导必须重视基本的消毒灭菌工作,切断由于消毒灭菌工作引起医患矛盾的机会,领导拿出态度、管理层逐级落实,做好基础工作。

3.2 提升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为了有效地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阻断病毒传播途径,首先要从口腔科医务人员入手,在观察病情或者救治时必须做到及时更换诊疗器械,对周围环境定时消毒,提升安全防护的同时,加强自身责任感,切不可因小失大。

3.3 合理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口腔科人员在消毒灭菌时,既要保证诊疗器械做到完全灭菌,而且还要注意器械的灭菌注意事项,延长使用寿命,因此不同的诊疗器械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比如手机的消毒可以采用灭菌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高温高压灭菌法;而根管扩大器的消毒就要选择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不仅不损伤器械而且灭菌效果非常好;至于拔牙钳、拔牙挺之类的器械消毒均可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法,前提是消毒灭菌之前的清洗工作必须做好,用清水和专业清洁剂清洁消除一些杂质、病菌之后再放入灭菌锅中灭菌,否则会对后续的灭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方便医护人员的消毒工作,可以给器械种类编号归纳并且在灭菌器上也做好标注,临时存放使用过的器械的柜子以及消毒灭菌后存放的柜子应当做好明显的标注分类,以防由于医护人员粗心放错。

3.4 做好综合治疗台和环境消毒灭菌

口腔科在每天接诊第一位患者之前,必须对综合治疗台的水道系统用配置好的消毒液进行反复冲洗,至少冲洗三次,目的是冲洗掉附着在水管内壁上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都是由于水道系统设计上的缺陷而将患者口腔唾液以及血液中的病菌微生物吸附进去的,若不清洗干净,造成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还会增加医源性感染的风险。接诊室必须每天通风、清洁台面、清理医疗垃圾、用消毒液拖地、擦拭表面等,最后利用紫外线早中晚进行灭菌1h。为了落实好这一工作,负责的医护人员在交接工作时要签字,确保消毒职责不仅落实到具体人员,也能够在发生问题时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追责。

3.5 规范消毒操作流程

为了大幅度降低口腔科诊疗器械表面的微生物菌落,还需要严格规范消毒操作流程,尤其是被血液和唾液污染的诊疗器械要重点清洗灭菌;在灭菌设施的选择上尽可能的淘汰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所有的灭菌设备有条件的尽量使用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规范消毒灭菌流程、利用高效的灭菌器,这种强强联合的方式可以做到完全式灭菌,大大提升了器械灭菌质量[5]。

3.6 压实管理工作责任到人

在落实消毒灭菌这一工作责任时,由于医院每个科室都需要开展这项工作并且管理部没有太多的人每天都去各个科室监督管理。因此,管理部可以每个科室派发一名管理人员不定时地对科室器械、环境的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常规检查。考虑到每个科室的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有轻重缓急的划分,所以管理人员在检查时可以和当天负责消毒灭菌的作业人员协同检查,有问题当即督促整改并且记录,每段时间内根据问题等级划分出轻重程度做出通报批评或者适当的惩戒,并且放入重点监管区每天监督,直到在最近几次检查中都无问题进行降级,利用这一方法落实消毒灭菌责任比常规方法的落实效果明显提升。

3.7 加大安全防护宣传力度

安全防护意识不仅要面向从事口腔疾病的医务人员进行宣传,还要对患者进行科普知识。这是因为部分患者前来就诊时不会重视消毒灭菌的必要性,对待自身的口腔疾病不甚在意,导致病情恶化从而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心理,增加医患矛盾[6]。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防护措施,叮嘱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告诫由于不当饮食或者乱用药就会增加疾病恶化的风险等,让患者按时用药尽早恢复口腔健康。相应的,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实习生的嘱咐,实习生经验匮乏、安全防护意识低,出现被感染的概率比经验丰富的医护要大,而且实习生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拥有的那种谨慎小心的职业素养,因此为了保护前来实习的学生,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安全防护宣传。

4.结束语

本文对目前口腔科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阐述,进一步强调加强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在阻断病菌传播途径、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等方面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提出各种应对策略有针对性地强化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让患者信任医院,降低患者对消毒灭菌的戒备心,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必须开展规范化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消毒流程、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合理选择灭菌方法、提升医护人员职业素养等,全方位管理并尽到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帮助患者远离疾病、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口腔科器械医务人员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及干预效果分析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