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4-01-31 09:28孙丽娜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天津3019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内窥镜入路腰椎间盘

孙丽娜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1900)

内容提要:内窥镜是目前临床医学上应用非常广泛的医疗仪器,对于很多微创手术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腰椎疾病在骨科临床上极为常见,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腰部、下肢疼痛情况,腰部组织功能大幅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很多患者不仅无法提拉重物,在发病时连基本的行走以及下肢移动也存在较大困难。内窥镜是临床医学上治疗腰椎疾病十分重要的医疗器械,对于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有着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后出院用时、JOA评分水平均较为突出。基于此,文章以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为例,简要分析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腰椎疾病在临床上有比较高的发病率。目前针对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以药物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方案为主,其中手术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前者,能够实现对腰椎疾病的有效干预。对于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来说,经皮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是目前的首选术式,可以在对患者造成最小创伤的同时,完成对腰椎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术治疗预后和病症康复程度普遍比较理想,患者整体对于经皮内窥镜微创治疗认可度较高。

1.经皮内窥镜微创手术简述

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临床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最早的相关医学实验研究可以追溯到1948年的椎体组织活检医学实验研究。我国在2000年左右在临床医学领域开展了针对经皮内窥镜的腰椎疾病手术治疗相关研究,主要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感染等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

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是目前临床医疗领域比较新颖的微创手术仪器,内窥镜仪器主要由冷光源、摄像系统、光学视镜、手术器械等相关仪器设备组成。冷光源能够起到照明的作用,为内窥镜进入体内提供光亮,确保手术视野的开放;而摄像系统则可以将手术信号画面通过电信号传输并在显示器上呈现出来。

从目前PET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高度,PET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且也创新出来了其他手术术式,比如,应用于胸椎、颈椎等部位的经皮内窥镜手术方式,对于受到压迫的神经组织也有比较好的减压、松弛处理效果。而且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手术过程用时较少,术中出血量偏少,术后疼痛感较轻,患者康复时间较短等突出优势,其临床应用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术式[1]。

2.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随着内窥镜微创手术技术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的优势作用比较突出,可以有效拓宽经皮内窥镜腰椎疾病的手术适应症,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感染等疾病都可以通过PET技术实现有效治疗。

随着经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的适应症范围被进一步扩大。比如,存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对于开放性腰椎疾病手术治疗存在禁忌症等类型的患者。由于针对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适应症不断拓宽,很多腰椎疾病的临床手术治疗都将PET作为首选术式。

但PET技术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比较多的禁忌症,导致存在这部分禁忌症的患者,在临床上难以采取这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案。比如,存在马尾综合征的患者;存在脊柱畸形问题的患者;存在椎间盘突出并且伴有钙化问题的患者。为了避免在术中出现意外情况,应当在选择使用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前,做好患者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调查分析与科学评估[2]。

3.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的手术入路分析

3.1 经椎间孔入路

对于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操作来说,经椎间孔入路是非常常见且十分有效的入路方式,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上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的重要置入路径。在切除腰椎间盘时,脊柱内镜等手术治疗技术均可以采取这种入路方式,而且在脊柱内镜系统手术治疗技术的支撑下,还可以有效降低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脊柱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的几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内窥镜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术者的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以及血管组织造成破坏[3]。

3.2 经椎板间隙入路

这种腰椎疾病内窥镜治疗手段与经椎间孔入路技术存在高度相似之处,可以对多种类型的腰椎疾病起到比较有效的减压效果,这样能够帮助腰椎疾病患者起到比较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降低病症对腰椎各个结构的损伤。在采取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方案时,由于内窥镜相关设备能够与人体保持在比较接近垂直的状态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经椎板间隙入路时出现不通畅情况的发生概率,可以凭借椎管内精确引导,避免对患者腰椎神经组织造成意外损伤。从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来看,经椎板间隙入路的内窥镜操作技术,能够有效拓宽脊柱内镜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纤维环成形术等相关疾病治疗中的适应症[4]。

3.3 侧方入路

在腰椎疾病的内窥镜临床治疗中,侧方入路是比较新颖的内窥镜微创术式,这种微创术式整体应用效果要优于传统内窥镜入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而且术中耗时更少,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速度更快,还可以有效降低对患者腰椎组织重要血管以及神经组织在术中的意外损伤概率。侧方入路主要是采取CT影像辅助的方式,确定关节部位的穿刺路径。在腰椎疾病侧方入路过程中的重要结构有:浅静脉与神经,包括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筋膜、肋间神经主干等。

3.4 经髂骨入路

近几年,针对腰椎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段比较丰富,比如在利用内窥镜进行PELD临床治疗时,均可以起到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对于存在高髂嵴病症的患者来说,传统内窥镜入路方式并不能进行有效手术,内窥镜很容易被髂嵴挡住从而无法采用PELD手段进行治疗。因此,在针对存在高髂嵴病症患者来说,可以选择通过经髂骨入路的方式进行治疗。

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综合评估等实际情况来看,经髂骨入路的治疗效果,无论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反馈效果,或是VAS评分等级,经髂骨入路的治疗方式均有着比较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内窥镜经髂骨入路方式也存在一定不足和弊端,比如,经髂骨入路的方式容易被坚硬的髂骨阻挡;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髂骨疼痛问题;在术中可能存在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情况;术中操作时间有可能变得更长。

在术中需要患者全身麻醉,然后采取俯卧位,臂机放在患者的健侧。对患者进行手术定位操作,确保正、侧位片保持重叠线一致。在进行穿刺进针时,要确保进针位置准确,并使用血管钳将皮肤分离到髂骨位置。在皮下伸入内窥镜,使用内窥镜完成椎间盘组织的取出,在术中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对患者的腰椎组织神经系统、血管等造成意外损伤[5]。

4.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并发症分析

4.1 神经损伤

在腰椎疾病患者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时,由于穿刺过程中会放置扩张器等装置,这样便极易对神经组织造成损伤,这是腰椎疾病内窥镜治疗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在术中出现了神经组织损伤,在术后便会出现腰部及下肢麻木、疼痛反应能力差等情况,往往存在反应迟钝或者在刺激后无反应。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神经损伤在内窥镜治疗中比较常见,虽然无法彻底进行规避,但可以通过事前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神经损伤出现的几率。通常情况下,神经损伤无需要进行特别治疗处置,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术后机能恢复情况等,患者的神经损伤问题可以在术后多日内或者数周内自行恢复[6]。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腰椎疾病患者在接受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治疗后出现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几率,可以在术前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能够对神经损伤临床病症特征表现有比较清楚的认知,这样能够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术者可以根据患者的表述情况,及时停止穿刺等操作,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神经损伤并发症出现几率[7]。

4.2 术后感染

术后感染是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患者往往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腰背部疼痛、下肢疼痛等临床病症,而且血液检查中的白细胞数量也会增长。在出现术后感染情况时,应当及时通过实验室检查、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最终确定使用哪种抗生素药物进行干预治疗,这样可以避免腰椎组织感染问题进一步发展,避免患者腰背部疼痛、下肢疼痛等不适情况进一步发展。

4.3 椎间盘髓核残留

部分腰椎疾病患者在接受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治疗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腰背部、下肢疼痛以及麻木等临床病症表现,此时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等影像学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不完全情况,如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不完全,则需要重新进行内窥镜手术治疗,将残留的髓核完全取出。造成腰椎间盘髓核残留的因素比较多,比如,由于穿刺难度较大,再加上视野暴露不充分,很容易将神经根的位置隐藏,这样便导致髓核取出不完全。为了避免出现腰椎间盘髓核残留并发症,应当在内窥镜手术治疗操作之前,做好详细的评估与分析工作,确保手术放置工作通道畅通,手术视野暴露完全,再加上丰富的临床手术治疗经验,便可以有效降低腰椎间盘髓核残留的出现几率[8,9]。

4.4 术后复发

腰椎疾病内窥镜手术治疗存在一定比例的术后复发概率,随着手术完毕时间的推移,复发几率也会随之增加。也有临床医学研究显示,腰椎疾病内窥镜治疗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与患者年龄存在关联性。如果患者的年龄较大,那么在术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10]。在使用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时,应当尽量保证术中操作规范,术前术后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在术后严格按照医嘱生活,切勿提拉重物增加腰椎出现损伤的可能性,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术后复发的几率。

5.讨论

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属于比较先进的微创治疗技术,在临床上治疗腰椎疾病方面有着比较突出的应用优势。由于属于微创治疗技术,无需对患者进行背部有创手术治疗,这样便最大限度保证了患者的腰椎组织完整性,避免在术中增加腰椎组织不必要损伤的可能性。此外,患者在术中通常不需要接受全身麻醉,不仅可以让患者在术中与术者进行沟通,及时告知腰背部、下肢等反馈信息,进而有概率降低神经损伤并发症出现几率,更可以避免患者由于全身麻醉而出现安全风险事件,尤其适合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合并症疾病的老年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Stryker Endoscopy 5900内窥镜治疗腰椎疾病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很多并发症无法彻底规避,而且对于术者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此外,还需要通过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辅助,这样便增加了患者术中X射线暴露风险。对于很多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对于这种治疗手段的耐受性,否则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猜你喜欢
内窥镜入路腰椎间盘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