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苏止咳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

2024-02-05 12:30肖兴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西药证候

毛 昆 肖兴中

(1.九江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江西 九江 332000;2.九江市中医医院肺病二科,江西 九江 332000)

急性支气管炎好发于秋冬季,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引起咳嗽、咳痰等,可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1,2]。临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以西药为主,多在化痰、止咳等基础上,依据感染类型予以抗菌或抗病毒药物,灭杀病原微生物、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3]。但常规西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症状缓解较慢,若加大给药剂量,则出现不良反应风险较高。

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的范畴,其发生与痰、热、瘀等关系密切,以痰热壅肺证型较为常见[4,5]。桑苏止咳汤为经典中药制剂,由桑白皮、浙贝母、黄芩、紫苏子等多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肺平喘、化痰止咳等多种功效。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桑苏止咳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0~67 岁,平均年龄(47.69±6.52)岁;体质量指数(BMI)19.3~28.6 kg/m2,平均BMI(24.13±2.09)kg/m2;病程2~8 d,平均病程(4.23±0.93)d;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 例,高中18 例,初中及以下13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7 例;年龄31~68 岁,平均年龄(47.72±6.58)岁;BMI 19.1~28.7 kg/m2,平均BMI(24.18±2.11)kg/m2;病程2~8 d,平均病程(4.28±0.89)d;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 例,高中19 例,初中及以下14 例。2 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九江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西医参照《实用内科学》[6]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呼吸病学》[7],辨证为痰热壅肺证;经实验室检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等疾病者;肝肾衰竭者;免疫系统缺陷者;长期吸烟、有饮酒史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化痰、止咳、退热等,并依据感染类型进行抗感染。病毒感染者静滴利巴韦林(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467,规格:1 mL∶100 mg)治疗,每次0.3 g,每天2 次;细菌感染者静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13,规格:1.0 g)治疗,每次1 g,每天2次。共治疗14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苏止咳汤。组方:桑白皮12 g,黄芩12 g,紫苏子12 g,白前12 g,浙贝母12 g,干鱼腥草12 g,姜半夏9 g,陈皮9 g,桔梗9 g,甘草6 g。上述药材每天1 剂,加2000 mL 水,煎煮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等量口服。共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显效:咳嗽等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指标复常;有效:咳嗽等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指标逐渐恢复;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以血气分析仪(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型号:BG-800)测定2 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3)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 组患者空腹血3 mL,离心处理后以酶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4)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 组咳嗽咳痰、憋喘气促、烦躁不安等证候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每项0~3 分,得分越低表示证候改善情况越好。(5)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用药期间2 组患者恶心、呕吐、头痛、疲倦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mm Hg)

表2 2组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mm Hg)

注:1 mm Hg≈0.133 kPa。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3 43 PaO2 PaCO2治疗后40.25±4.19 43.57±4.35 3.605 0.001治疗前75.89±4.52 76.05±4.63 0.162 0.872治疗后91.79±6.24 86.11±6.12 4.262 0治疗前48.48±5.87 48.39±5.76 0.072 0.943

2.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8、IL-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表3 2组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3 43 TNF-α/(μg/mL)治疗前18.86±2.25 18.94±2.31 0.163 0.871治疗后8.22±1.19 10.05±1.23 7.012 0 IL-8/(ng/L)治疗前504.25±58.41 507.36±59.13 0.245 0.807治疗后249.52±21.43 287.85±23.57 7.890 0 IL-6/(pg/mL)治疗前128.96±10.34 129.14±10.45 0.080 0.936治疗后62.32±6.15 70.52±6.37 6.073 0

2.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憋喘气促、烦躁不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对比(±s,分)

表4 2组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3 43咳嗽咳痰治疗前2.54±0.33 2.49±0.31 0.724 0.471治疗后0.63±0.11 0.82±0.13 7.316 0憋喘气促治疗前2.48±0.32 2.43±0.29 0.759 0.450治疗后0.55±0.11 0.73±0.12 7.251 0烦躁不安治疗前2.33±0.35 2.37±0.38 0.508 0.613治疗后0.67±0.12 0.89±0.14 7.824 0

2.5 2 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恶心3 例、呕吐2 例、疲倦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6/43);观察组恶心2 例、头痛1 例、疲倦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3,P=0.501)。

3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病因复杂,临床认为气温骤变、淋雨、受凉等可促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难以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侵袭;当病原微生物定植于气道内,可诱发气道黏膜炎症反应[8,9]。炎症浸润还可引起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渗出,使得气道反应性升高,诱发咳嗽、咳痰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侵袭肺组织,诱发肺部炎症反应,加重病情。针对本病,临床常规以西药对症治疗为主,若为细菌感染则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行抗菌治疗,病毒感染予以利巴韦林行抗病毒治疗,可促使感染消退、临床症状缓解。但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复杂,且易反复,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有限。TNF-α、IL-8、IL-6 为常见炎症因子,其中TNF-α 由单核巨噬细胞生成,能够诱导炎症细胞聚集,促使炎症物质释放,使得气道炎症加剧;IL-8、IL-6 均为促炎因子,在趋化多种炎症因子释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亦可加重气道炎症损伤。

中医认为,急性支气管炎多是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或素有宿痰,内蕴日久则可化热;痰与热结,壅阻于肺部,故而发病;故临床治疗需注重清热化痰、泻肺止咳、宣肃肺气[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和TNF-α、IL-8、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咳嗽咳痰、憋喘气促、烦躁不安等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而2 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桑苏止咳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效果确切,能加快动脉血气复常、减轻气道炎症、降低咳嗽咳痰等证候评分,且安全性高。其原因为桑苏止咳汤是由桑白皮汤化裁而来,方内桑白皮为甘寒之药,能清泻肺热、平喘、利水消肿;黄芩性味苦寒,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紫苏子能止咳平喘、降气消痰;白前能消痰、止咳、降气;浙贝母能清热化痰、止咳、解毒;鱼腥草能消痈排脓、清热解毒;姜半夏能降逆止呕、燥湿化痰;陈皮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桔梗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甘草可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并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可以清泻肺热化痰,又可宣肃肺气平喘。现代药理研究[12]显示,桑苏止咳汤内多种药材均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加快病原微生物清除、降低气道炎症水平。在西药基础上联用桑苏止咳汤,可协同起效、标本兼治,从多方面改善病情,进而促进疾病消失,增强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桑苏止咳汤联合西药可提高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治疗效果,加快气道炎症消退、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西药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