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诗画融合”策略运用

2024-02-23 17:45朱琳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诗画景色田园

朱琳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评价王维诗歌特点的著名论断。实际上,诗画同源是古诗中普遍存在的特点,二者在抒情、写意、造境等方面,都是通过外在景物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来实现的。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采取诗画融合的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感知、还原、再现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之美。本文以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与探索。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一首七言绝句,四句诗中每句都写到了具体的景物:第一句中有梅子黄、杏子肥,第二句中有麦花白、菜花稀,第三句中有太阳和篱落,第四句中有蜻蜓与蝴蝶的飞行。这些景物到底是写“四时”中的哪个季节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查阅资料进行判断,搜集相关图片,选择画面很美的图片,准备向大家推荐、介绍。这样的前置性预学要求,主要是针对当下学生与田园中的四时景物有距离,通过间接学习对诗歌中描绘的景色与画面有初步的认识。这样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展示预学成果的活动。学生可以介绍自己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可以呈现自己喜欢的图片、视频,展示诗歌中的景色与画面。这样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介绍与展示,诗歌中出现的那些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蝴蝶等,都以很精美的画面呈现出来。学生充分感受到初夏时节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与勃勃生机,进而对田园生活产生向往之情。之后,教师再以视频具体展示梅子黄、杏子肥的情形,让学生从形象到美味,感受初夏时节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在《四时田园杂兴》中,诗人正是在描绘初夏时节自然景色中融入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说说自己从插图中看到了哪些景色,其中哪些景色是诗句中描绘的,哪些景色单独看上去也很美?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学生能够从画面中看出宁静祥和的乡村、低矮疏疏的篱笆、掩映房屋的树木,这些景物与小河组成了互相辉映的优美画面。接下来,教师还需要追问,结合你所在的乡村,你想画出怎样的田园景色呢?请你从诗歌的文字中想象相关的画面。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语文要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从文字想象画面的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到《四时田园杂兴》的学习中。学生在熟读诗句内容后,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展开想象,在小组中介绍自己想象的美好画面;之后学生大胆展示自己想象的诗句里蕴含的画面。教师相机进行点拨与指导,如“日长篱落无人过”,“日长”说的是夏天来临后白天的时间变长了;“无人过”则是指农人都去田地里干活去了,村子里静悄悄的;“篱落”一词在诗句中连接太阳和农人,有的学生把篱落的影子画得比较长,遮住了稀稀的菜花,菜花上有蝴蝶飞舞,而远处的农田里有的人在弯腰插秧,有的人直起身子擦汗,还有的人站在田埂边喝水……在这样的诗画互动中,學生很好地领悟到了诗句的意境。

古诗学习中,抓住意象进行理解与把握,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关键。在《四时田园杂兴》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诗画互动,初步领略了诗歌的意境,但这还不够,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从韵味、主旨、情趣上进一步感知。学生在完成对诗句大意的理解与把握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四句诗看上去都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是不是平均用力的?如果不是,你觉得哪些诗句更重要一些?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写作这首诗的目的,与诗人进行对话。通过对话,学生发现诗人最在意的是初夏时节乡村里的和谐、闲适的氛围,使田园之趣与自然之妙完美地结合起来;而这样的画面在诗中是由后两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体现出来的。这两句诗寄托着诗人对乡村恬静安详的生活的赞美,尤其是“惟有”一词的运用,好像在说“热闹的只有它们”,又好像在说“谁都没有闲心思看它们的热闹”。

总之,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采用诗画融合的策略,能使古诗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入情入境,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诗画景色田园
《海那边的景色》
咦,春天!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田园乐趣多
诗画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田园美景
秋天de景色
田园风
诗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