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色的悠悠古韵

2024-03-09 15:27蒲苇
贡嘎山 2024年1期
关键词:坝村梨园农耕

蒲苇

在大巴山虫吟蝉鸣深处,悄无声息散布着一座原生态地貌的古村落—梨园坝。梨园坝村位于川东北通江县泥溪乡西北部,北枕大山,两侧的山岭犹如两条舞动的飞龙,拥其人怀。四周多为爱意绵绵的小丘,顾盼之际,形成有名的“青龙嘴”“回龙穴”的风水之说。梨园坝村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有序的家族文化、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以及自成一格的生产生活居家信仰习俗等,让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近日,省作协组织了一次三十来人的采风活动,我也有幸参加,一同前往,加入了古村落民俗文化节,一睹“川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第一村”和“大巴山深处的香格里拉”的芳容。

地方歌舞,再现质朴淳厚的乡土风俗

“赏素雅梨花,观传统故居,闻浓郁古风,品悠悠古韵,尝乡村美食。”在春意俏枝头的三月,梨园坝村迎来了历年来最为热闹的时光。此次梨园古村民俗文化节的主题是“走进梨园,耕读犁辕”。正值梨花盛开的季节,处处皆是无限好的春光,漫山遍野的景致奔涌而至。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为“零距离”走进古村落原汁原味的地貌,亲自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目之所及,微风翻卷绿波,盛放的各种花卉,在明媚阳光的抚慰下,恭迎远方客人的到来。

盛情的乡亲们端出的第一份“佳肴”——地方歌舞表演。十多名60多岁的本地妇女,用最原始的唱腔献上一曲《山歌联唱》,浓郁的乡土风情把我们带进梨园坝远古的年代,纯正的唱腔尽现了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魅力。

梨园风静,玉帘遮颜,却闻旧朝戏。巴山汉子凭借《巴山背二哥》高亢激昂粗犷豪放的风格,讴歌了梨园坝村民不屈服于自然的万丈豪情。《薅秧歌》直白率真的唱词,储存着一股股浓郁的乡野气息,展现了梨园坝村民在劳动中放声歌唱、在歌唱中愉快劳动的豪迈情怀,呈现了传承上千年的农耕文明图景。快板《人人都说梨园坝好》,展现了梨园坝村民借助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的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欢欢喜喜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

劳动号子、快板、川剧锣鼓、采茶薅秧歌,简单明了,异彩纷呈,无一不让你迷恋在一幅幅田园牧歌似的农耕画面中。一个个乡土味十足的节目,彰显了梨园坝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民俗文化,熠熠生辉千年的农耕文明

深藏不露的梨园坝,土地平旷,房舍井然,阡陌蔚然,承载着千万年的风姿绰约,悠游在曼妙的时光里。光阴密布在茂林修竹之间,古朴的民居与田园风光浑然天成。早些时候,那些张家大院、李家大院、王家大院,几乎都是木结构的四合院,还有大四合院旁套着小四合院.大天井外套着小天井,颇有些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韵味。

这里的传统农耕文化符号齐全,古建筑类型多种多样,整体民俗面貌依山而建,颇具地域特色,错落有致地掩映在青山绿树和潺潺溪流的环绕中,这块风水宝地堪称古朴悠远的农耕纪实。

在错落有致的房舍、院落周围,散布着一块块生机盎然的田地。土地正闪烁着珍珠般的光芒,耀眼在葱茏的大地上,青枝绿叶掩映不住庄稼的长势。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最有感情的是土地,最爱惜的还是土地。凡是闲置的田地里,都有农民潜心耕耘的身影。他们手扶犁头,挥舞牛鞭,吆喝着犁地的牛,犁头漫卷希望的土壤。一幅幅田园农耕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观看,前来过把瘾的游客尝试着农人的样子。只可惜他们的经验不足,不是稳不住犁头,就是偏离了犁田的方向,惹得路过的游客们哈哈大笑。也有不少游客拿起手机拍照,他们要把农耕文化的体验带给没来此地的亲朋欣赏。正所谓“盛事总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

这里的乡居民俗建筑群类型多,风格各异,依山傍水的造势顺应了风水。一座座三合院、四合院皆为青瓦粉墙,天圆地阔,布局合围,宜人畜共生。光滑的石板路,规整的深深庭院,精致的窗棂雕篆,随处可见的“五福临门”“喜上眉梢”“双龙捧寿”“三阳开泰”的吉祥图案,工艺高超,寓意美满吉利。

漫步在古朴精致的雕梁画栋中,人间铅华正一点点剥蚀在尘埃里,恍若回到了远古时代,挟进挑夫拥挤的店铺,观翘起的屋檐下昂扬的狮吼,猜藏着小心思的吊脚閣楼,无端的心动,会让人遐思万端。触手可及的石鼓、石锣、石盔、石钹,依然温暖着像雾、像雨、又像风一样的记忆。

农耕文化体验区还有不少的农用器具竹编、草鞋编制、石磨豆花制作、石匠錾石、碓窝舂谷等,现场的展示和观摩,吸引了游客们的好奇心,他们络绎不绝前来拍照、把玩,进行实物体验。

“我连做梦都没想到,在偏僻的梨园坝还能看到如此完好真切的农耕文化景观,真是太幸运了。明年我将带着我的儿孙来此地,让他们看看我们吃的都是从哪里长出来的。”来自蓉城的同行好友赵祥浩如是说。只要肯付出心血和汗水,有耕耘就有收获。农耕文化是我们祖先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他们的智慧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

玉盘珍馐,赞不绝口的美味意味深长

民以食为天。在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中,最诱人眼球的,依然是那一道道色香味美的玉盘珍馐。这里的传统美食,譬如臭老婆凉粉、酸菜豆腐稀饭、荞面蒸饺、火烧馍、手擀面等30多种地道的地方美食,让游客们食欲大开,一饱眼福的同时,也可一饱口福。

“好久都没吃到这么地道的酸菜豆腐稀饭了。一个字‘香,两个字‘真香。”来自泸州的游客李舒蓉手拿火烧馍,一边喝着酸菜豆腐稀饭,一边夸奖乐呵呵的慧嫂。“今天的客人太多,照顾不周的地方,你们一定要谅解我哟!”其实,慧嫂暖心周到的服务已经够好的了。一些喜欢拍抖音的女士,仍不忘将慧嫂做美食的过程拍下来,也有通过微信与好友分享安逸得板的通江美食。

据村委会统计,当天村民家中的萝卜干、干豇豆、土鸡、土鸭、土鸡蛋等农副产品成了热销产品且一抢而空。“昨晚上才收拾的毛毛菜和洋芋、箩卜,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完了三大筐。要是费力挑到集市上,可能半天都卖不完。”村民赵红英一边挎上花篮,一边招呼小儿子回家了。

古韵悠悠,任时间参悟梨园独特的内涵

梨园,谐音犁辕,也叫犁或犁头,是中华五千年农耕生产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在人类历史上,牛的驯化耕作与犁的设计制作发明具有进步发展的意义。这也是犁辕最具农耕文明的符号意义和文化象征。茂林修竹处,一座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宅顺坡而筑,细观此处的窗花,慢慢走进山里人的内心世界,就会发觉这里是世外桃源的居所、山里神仙的处所。一条弯弯折折的小河缓缓流淌,光滑洁净的石板路、参差别致的吊脚楼、镌刻着历史风云的雕刻,恍若踏进了世外桃源,身临梨园坝村,我们居然忘了客人的身份,顿生久违回家的亲切感。

穿梭在林木荫翳疏影横斜中,沿着斑驳的青石梯步拾级而上。远眺煦阳下微风起伏的山峦,祥和在明媚温暖的山坡上,川东北的秀丽妆容,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你莫说,这里还真有‘大巴山深处香格里拉的意味。如果不是工作的原因,我真想留下来,隐居在大山里,过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生活。”来自重庆的游客王不嫁女士说,平生第一次坐在小天井里,观望刻着沧桑印记的沟纹,一脸天真娟秀的样子,一看就是热爱大自然的人。她说久居闹市,已厌倦了快节奏的生活,好想慢下来,洗涤奔忙的汗渍,于满目春色中享受宁静质朴的古村落时光,静静感受这里的古风逸韵。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如若愿意,何不挑一段明媚的日子,邀志趣相投的三朋四友,寻一方梨园坝这样的古村落,漫步专属的惬意光阴……

猜你喜欢
坝村梨园农耕
高台地戏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梨园周年管理历
梨园寻梦淮安缘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梨园”演变考述
用脚步丈量民情
结对帮扶 共战脱贫
梨园逐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