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技术的研究

2024-03-25 09:41刘辛辛
花卉 2024年2期
关键词:反季节乔木成活率

刘辛辛

(平原县自然资源局,山东 德州 253100)

0 引言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针对其乔木栽植技术以及乔木栽植难点做出了深入探讨,经分析验证,该工程的应对措施具备良好可行性,能够解决技术应用不合理,细节考虑不周等引发的乔木栽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乔木栽植水平,值得推广和借鉴。

1 案例概述

案例工程为国内某市园林绿化工程,地处城市近郊,规划建设面积接近41hm2。案例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为提升乔木种植质量,通过对乔木栽植难点做出了深入分析,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了应对,提升了乔木栽植效果。因此文章便以该工程为例,针对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难点作出分析和探讨。

2 乔木反季节栽植技术难点

(1)项目建设与养护周期长,既要满足成活养护期6 个月又要满足日常养护期6 个月的要求,在长达一年的养护期经历春夏秋冬4 个季度的温度(高低温)、湿度(干湿度)的变化后要求满足苗木成活率达到100%。

(2)如何选择高品质的苗木与苗木运输期间防蒸腾、擦伤的措施。选择高品质的苗木是施工前的基本工作,防蒸腾、擦伤的确保苗木提供成活率的保障。

(3)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工程项目,往往要求夏、冬季栽植苗木,这就要求在苗木种植时对反季节的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确保措施落实到每一株植株上以提高成活率和为后续的养护打下坚实基础[1]。

(4)项目的施工的精细化及精准性决定植株的成活率和项目的效益,要求做到土壤的翻耕、改良与置换;种植技艺要领落实到每一株植株;反季节种植、养护措施精准到每一个品类、每一个植株上;日常养护的季度性预防的处置措施落到实处。

3 园林施工中乔木栽植技术要点

3.1 种植场地的选择

由于土壤的湿度、肥力及土质都会对苗木的生长情况造成影响,因此只有种植区域符合苗木的生长条件,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有效实施。种植前应将场地内的碎石和垃圾及时清除干净;接下来开展土壤理化特性检测,土壤检测指标有pH、含盐量、有机质、质地和入渗率;结合苗木品种采取相关措施改良土壤,确保土壤质量及土壤厚度。常用的土壤处理方式有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穴土置换、物理改良、施有机肥与消毒等。在种植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择多种苗木进行合理搭配,从而使得园林环境可以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中,由于不同种类的苗木对于土壤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提前针对苗木的种类进行分析,根据苗木对土壤的实际需求,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尽量为苗木生长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3.2 做好定点放线工作

进入施工现场开展图纸核对工作,掌握地形地貌以及障碍物情况,在此基础上明确定点放线的相关依据以及方法。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图纸有效地标注种植地段、具体位置还有品种的轮廓,再借助全站仪开展施工坐标控制网方面的测设工作,最终分别对乔木实际种栽植位置等开展放样作业[2]。

3.3 做好树穴开挖作业

对于树穴的位置确定需要足够精准,坑距需要结合根系以及土球大小等进行确定。刨坑刨槽应该保证直上直下桶形,避免出现窝根或者是填土不实的问题。坑径通常需要超过根系或者土球直径的30~40cm。

3.4 做好起苗作业

为提高乔木成活率,应该选择生长较为健壮、不存在病虫害问题、树形端正以及根系发达的树苗,对于选好的苗木需要做好相关的标记工作。

3.5 植株运输管理

待场地基本达到栽植条件要求后,施工方通知供苗方开始起挖苗木,要求苗木开挖确保土球大小、质量能满足《城市绿化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BJ 13-90—2007)要求,要求供苗方和运输方,提前规划好路线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长,保障植株完整性。在该项目的植株运输环节,苗木土球朝前、树梢朝后,逐个整齐摆放,并且还注重植株高度,以免在运送途中树梢拖地。植株运输期间的管理主要保障乔木湿润,通过适时洒水处理,喷洒蒸腾剂和遮盖遮阳网等措施预防水分大量流失。苗木到现场后第一时间邀请监理单位代表对进场的苗木进行质量验收,主要是苗木规格、品质、土球大小和质量等情况进行现场验收。同时,在栽植的及时性上做到随到随栽,确保运至现场的苗木当天栽植完成,确保植株能尽快恢复获取水分和养分的功能,以提供植株成活率。

3.6 植株假植处理

植株假植指因批量采购苗木,导致现场一时无法完成种植或因现场部分绿化地块未能及时移交导致暂缓种植而采取临时种植的方式。假植现场场地应具备通风、温度、湿度的控制系统,常常需搭设遮阳棚和喷淋系统,且在植株的浇水频率和养护标准有更高的要求。对于气温偏高的季节,植株蒸腾效果明显,假植苗的根部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会导致植株水分流失,则每日需进行数次喷水作业补充水分。同时,为方便后面的再移植,假植苗全部树木移植时均需先经过断根处理,修剪大量枝叶,假植苗种植的树穴深度控制在土球高度的1/3~1/2,种植方式主要是以培土为主,支撑方式可以采用多株苗木一同绑扎形成整体以抵抗倒伏和摇摆[3]。

3.7 苗木修剪技艺

园林栽植施工前,苗木要进行修剪处理,这样可以保证成活率、优化树木外形,并缩小叶面,降低植株呼吸以及蒸腾速度。对于主干清楚的乔木,需完整保留主干,仅进行疏枝与树叶,不可截头。而对于主干并不明显的植株,需彻底重剪,可留下一层侧枝,或是进行截干处理。常绿类的乔木,需剪掉枯病虫树枝与下垂枝、过密的轮生枝。剪口处需保障平滑,不可出现劈裂的情况。短截部分要保留外芽,在外芽上方5mm 的位置剪下。对于直径超过2cm 的枝条,需将剪口削平,还要涂抹防腐剂,由此提升苗木的成活率。修剪结束后,按照栽植的季节条件,实施反季节保护。其中,夏季主要是缓解水分流失,冬季则是保温管理。

3.8 做好栽植作业

(1)在实际栽植过程中,需要先在坑底合理地填接近150mm 厚度的表土,过程中要有效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以此作为底肥,并且需要在底肥上有效覆盖一层土,避免直接接触苗木根系而出现损伤根系的问题。

(2)对于规格相对较大的常绿树或者是落叶乔木,在实际栽植过程中,需要进行支撑。对于支撑必须捆绑牢靠,保证高度一致,做到整齐美观。在实际支撑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树种需要选用差异化的支撑方式,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包括:四角支撑、三角支撑以及一字支撑等,为避免树体受损,需要对支撑点的树皮借助相关材料开展缠绕保护工作。

(3)完成栽植作业后大约24h 内需要及时浇第1 遍透水,第2 遍水应该连续开展,第3 遍水需要在第2 遍之后的大约5~10d 开展。每次灌水要保证水量充足,在有效完成3 次透水后,需要对苗木开展扶植整理作业,并且对苗木支撑开展修整工作,然后再结合树种性质合理地确定具体的浇水时间。

3.9 反季节养护

待栽植完成后,技术人员应根据季节变化适时调整养护措施,定期浇水以及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比较常见的养护方法进行后期养护。为保障反季节植株的成活率,植株根部恢复以前,要通过适度剥除新芽、修剪树冠以及新梢,对高大乔木需挂营养液,并施加生根剂,促使根部尽快发育。其中,吊营养液的技术标准是:输液位置应当略低,和地表需保持30cm 左右,这样不仅方便人员处理,还有助于把营养液传送至植株的各个部分;打孔,选择4.5mm 规格的钻头,让电钻和枝干保持45°夹角,顺着该方向钻进5~7cm,并尽可能将孔内碎屑清理干净;输液管针头能选择分层插进植株的方式,尽可能是自然输注,把吊带放置在背阴区域,防止阳光直射,降低药剂效果。

针对叶面水分蒸发的问题,为有效控制蒸腾作用,可喷洒黄腐酸抗蒸腾剂。要强调的是,叶片正反面均需喷洒。针对树冠水分蒸发,还能利用遮荫的方式,控制乔木周边的温度环境。在苗木栽植早期以及高温季节,便可采用该种方法控制水分蒸发。具体操作为:大棚顶部及四周需要和树冠间隔至少半米,确保棚内正常通风,以免出现叶片被阳光灼伤,遮荫范围通常在60%左右,后续要根据乔木发育情况与温度趋势,调节遮荫棚。乔木病虫害防治管理,需要先经过检疫,并在植株入场时实施二次检疫,从源头处预防病虫害。待乔木定植后,由专业检疫技术员排查苗木病虫害情况,便于尽早发现、解决。此外,还要对项目所在区域以及附近虫源、病源进行全面排查,确认主要防治目标。

道路工程施工项目中合理使用反季节栽植方法,乔木成活率、景观绿化效果达到建设方、质检单位、设计方的要求,经过一年的养护,苗木成活率达100%,且经使用反季节施工技术苗木的品相和品质有较大幅度改善,该项目工程质量经五方验收质量“合格”。

4 园林绿化工程苗木养护管理

4.1 水分管理

不同的幼苗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对灌溉和排水的要求不同,应在春季无雨时多灌溉;雨季排水;夏季气温较高,早晚灌溉较多;秋季一般不灌溉,根据降雨情况适当灌溉;冬季有规律的中午灌溉。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需水量。新种植的树木应连续灌溉3 次,并及时排水。排水通常采用地表径流、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并根据土壤条件调整排水方式。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绿色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灌溉。当绿色植物尚未形成且仍处于幼苗状态时,需要大量的水。例如,养护人员需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期严格控制灌溉水量,避免影响花蕾的形成;一些绿色植物在开花阶段也需要大量的水。此时,在灌溉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肥料;幼苗生长的6~7 个月属于生长高峰期,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幼苗的生长,及时调整灌溉水量,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4]。

4.2 病虫害管理

幼苗常见的病虫害包括非生物病原体和生物病原体。没有合适的生存和发育环境的幼苗可能会生病,冻伤、环境污染、供水不足和营养不良等非生物病原体都会对幼苗产生影响。非生物病原体不具有传染性,因此幼苗应采取粉饰树干、用草包裹树干等防冻措施,避免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污染,并确保水和养分的及时供应。常见的生物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线虫。例如,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常用50%炭疽烟WP500 倍液治疗,叶斑病用50%多菌灵WP 600~800 倍液治疗[5]。害虫包括天牛、介壳虫、木虱、金龟子、采叶虫等,应科学管理,并建立健全的害虫防治体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对一些病虫害也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园林绿化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分析可能的病虫害,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物理控制工具,如杀虫灯等,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选择适当的防治方法,物理和生物防治不会对园林绿化项目区的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在选择病虫害防治方法时,需要综合分析病虫害的类型和可能的危害。如果需要喷洒化学药剂,则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的用量,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3 除草及修剪管理

夏季杂草生长迅速,应及时开展杂草防治工作。春季和夏季应采用化学除草,例如,均匀喷洒10%草甘膦或25%双氯芬酸500g,不损伤嫩叶和嫩芽。剂量不应随意调整。常规修剪期包括休眠期和生长期,而冬春季发芽前的修剪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小。采用扦插、间伐、放流等修剪方法,对幼苗根部的伸长枝、病虫枝、相交枝、共存枝、残枝、枯枝、腐朽枝进行科学修剪。努力确保幼苗在生长过程中保持美丽的树形,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性,提高其观赏价值。在幼苗生长期修剪有利于采光和通风,经常使用摘心、环剥、疏伐和扭转等方法。如果伤口表面过大,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消毒,并涂上保护蜡和其他保护剂,以防止细菌入侵和损伤。行道树通常采用自然的树冠修剪方法,树冠下留有5~6 个主要枝条。将灌木球修剪成丰满的圆形,同时保持其他灌木的整齐和平衡,去除残留的花朵和果实,避免营养消耗。草坪修剪量不应超过茎叶总纵向高度的1/3。每种类型的草坪都有其特定的剪切高度,应该根据剪切高度进行修剪[6]。

5 结语

园林项目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优化地区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园林施工中采取反季节栽植,可以合理解决植株品类不丰富、夏冬季栽植成活率低、养护期病害多等弊端,由此保障施工建设的景观效果。反季节栽植园林项目中,施工方要注重整体协调、重视植株这条线的各个技术要点,把握全过程建设管理质量,通过加强水分、强化养护等条件的调节,提高乔木成活率,将工程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从而达到园林工程的建设效益。

猜你喜欢
反季节乔木成活率
◆ 园林苗木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
青年“鹅倌”圆梦反季节养鹅
沈阳市政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