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4-03-25 09:41魏建松
花卉 2024年2期
关键词:充分考虑城市绿化绿地

魏建松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怡园街道办事处,山东 威海 264209)

0 引言

城市景观绿化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布局和增加绿地、绿化带、林木、草坪等绿色植被,形成城市绿化景观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环境恶化、生活压力增大等问题,城市景观绿化成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1 城市景观绿化的概念和特点

城市景观绿化指的是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满足城市环境生态要求的前提下,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进行科学地规划。通过园林绿地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城市景观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景观绿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特征,才能满足居民对其的需求。

1.1 因地制宜

在城市景观绿化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等,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在对城市景观绿化进行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周围的环境。园林绿化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通过科学地选择植物种类,打造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功能齐全、美观舒适的园林绿地系统。其次,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居民对园林绿化的要求。园林绿化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通过对植物种类以及生长习性的了解和掌握,满足居民对园林绿化的需求。

1.2 合理配置植物

在进行城市景观绿化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特点,结合植物本身的特点和特性,在保证其美观的基础上,使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和谐。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其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在选择植物品种时需要考虑其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最后,需要充分考虑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上,使植物与周围环境之间更加协调。总之,城市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其生态特性,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的生长达到最优状态,从而满足人们对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要求。

2 城市景观绿化设计中需考虑的居民生活需求

2.1 身心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经常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困扰,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等。如果这些因素长期得不到缓解和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但是城市绿化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城市绿化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方式可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这对居民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在进行城市景观绿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例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注重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满足居民身心健康需要。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缓解疲劳等。同时,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如药用植物和花卉可以用于医疗保健、园林绿化等方面。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到居民健康需要,在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许多城市在景观绿化方面做得很好,如上海、深圳等城市。例如北京、成都等城市都非常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这些城市景观绿化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2.2 社交活动

2.2.1 绿色休闲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景观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在景观绿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交场所。例如,公园、广场和绿地是居民社交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在景观绿化设计中应增加一些休闲设施和运动场地等,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还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植物来创造优美的景观绿化环境,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例如,在城市绿化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花卉植物、花草和树木等,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提高居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质量。在城市景观绿化中还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场所、运动场地等。

2.2.2 社区园林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不仅是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园林绿地的景观价值。通过园林绿地可以对城市景观进行改善和美化,同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场所,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园林绿地设计需要注重景观绿化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合理设计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在园林绿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道路与绿化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道路交叉口。在园林绿地中种植一些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如桂花、樱花等。同时,还可以在绿化带中设置一些休息座椅、健身器材等休闲设施,提高居民户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居民对户外休闲活动的需求。

3 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3.1 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绿化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防止污染,减少噪音和增加景观效果。通过城市景观绿化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城市绿化面积增加时,绿化面积就会相应增加。当城市绿化面积增加时,相应的政府会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景观建设。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城市绿化面积每增加1%,人均GDP 将平均提高0.226%;城市绿化面积每增加10%,人均GDP 将平均提高0.58%;城市绿化面积每增加20%,人均GDP 将平均提高0.036%。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城市景观绿化对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

城市景观绿化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陶行知先生曾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去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先生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导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差异化教学。

(1)城市景观绿化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通过建立更多的城市景观绿化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这样可以有效地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2)城市景观绿化可以改善社会环境。通过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和认识程度来改善社会环境。

(3)城市景观绿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通过提高企业质量和创新能力来推动经济发展。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投资,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3.2 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景观绿化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绿化植物不仅能净化空气,还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植物还能吸收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等。据调查,城市绿地区域中的植物可以吸收这些气体,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氟化物、氯气等。因此,绿地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

《中国人居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与人均占地面积分别为11.17m2/人和5.79m2/人,较2005 年分别提高了39.49%和48.40%。城市绿地面积增长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城市居民对于绿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在享受绿地带来的好处时也在不断地保护环境。

3.3 减少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当前我国城市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不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降低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绿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污染,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2]。在城市景观绿化中,可以增加植被的种类,使植物产生更多的光合产物,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减少噪声污染。同时,植物也能够通过蒸腾作用、蒸腾拉力和蒸腾阻力来减少水分损失。植物的生长还可以消耗氧气,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同时,由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与噪音发生反应,并转化为氧气。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和平静。

在城市景观绿化中增加噪声污染较小的植物种类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污染。例如,高大、茂密、粗壮的乔木能减少噪声污染;低矮、枝叶稀疏、呈块状或带状分布的树种则具有吸收噪音、降低噪声浓度的作用;高大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而低矮植物和灌丛则不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还可以种植一些具有防噪音功能的树种,如国槐、榆树、柳树等。在公园、广场中种植具有防噪音功能的树木,如香樟树、榕树等。这些树木不仅可以吸收噪音,还能起到装饰作用,美化城市环境,创造优美环境。

3.4 有助于居民精神放松和情绪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逐渐开始寻找一种放松的方式来缓解自身的压力。城市绿化能够使人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感到精神放松,有助于释放情绪,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同时城市绿化还能够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使人们可以放松下来,享受更多的美好生活。

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国外关于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著名城市如伦敦、新加坡等,他们通过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分析了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有学者运用因子分析法来探讨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将其概括为5 个因子,即经济水平、社会交往、健康状况、心理压力和精神放松。

其中,社会交往因子与精神放松因子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社会交往产生了积极影响。心理压力因子与精神放松因子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城市景观绿化会使人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在我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居住生活[3]。人们在不断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加强城市景观绿化建设也成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3.5 增加社交空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城市居民在绿地中进行运动、散步、聊天等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4]。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居民在周末和节假日时会到城市公园和广场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而这些场所恰恰是城市绿化面积较少的区域,这些区域大多为商业、办公区域。虽然在城市中的商业办公空间能够为居民提供较大的工作和休闲空间,但是却缺乏足够的社交空间。

如今,大部分人喜欢在闲暇时间在家中玩手机来打发时间。同时,中国居民大多居住在城市中,由于时间和交通等原因,他们无法经常参与户外活动中来,所以他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空间。然而城市景观绿化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让居民通过参与户外活动中来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

在我国城市中,公园、广场、绿地等区域是居民最常前往的活动场所。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社交空间的增加具有显著影响,当城市景观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时,居民在绿地中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也会增加。相较于其他休闲娱乐空间而言,城市景观绿化具有更多的优势。首先,城市景观绿化能够提供较大的社交空间,而且这一区域也是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次,由于绿化面积较大、绿色植物较多等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最后,与其他休闲娱乐空间相比,城市景观绿化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因此,增加城市景观绿化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社交空间。

3.6 推动绿色出行

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并不是直接地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是通过影响居民的出行方式来实现的。例如,当城市景观绿化覆盖面积较大时,居民能够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出行,从而减少汽车和公交车的使用,实现绿色出行。在城市景观绿化建设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步行和骑行专用通道,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

因此,在城市景观绿化建设中需要重视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绿色出行方式是指人们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等低污染、低耗能的出行方式[5]。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绿色出行方式能够促进居民对健康生活环境的向往;另一方面,绿色出行方式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4 结语

城市景观绿化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城市绿化水平不够高、绿地布局不合理、绿化设施不够完善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化规划和管理,提高绿化水平,优化绿地布局,改善绿化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猜你喜欢
充分考虑城市绿化绿地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园林花卉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浅析濮阳市城市绿化中树木和草坪配置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走进绿地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含有字母的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