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与防治要点探讨

2024-03-25 09:41韦冬巧
花卉 2024年2期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松树

韦冬巧

(东兰县林业局,广西 河池 547400)

0 引言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林木病害,其严重危害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要点。其中,包括该病害的传播途径、循环侵染特征以及化学、生物、物理防治方法。此外,我们也提出了加强检疫力度、清除枯死木、加强林分抚育和营造混交林等综合措施来有效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发生。通过本文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松材线虫病认知和预防意识,共同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贡献一分力量。

1 松材线虫病概述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引起严重的树木疾病。这种病害最早被发现于20 世纪初期,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林业和环境保护产生了严重影响。松材线虫病主要发生在松树上,但也会感染其他针叶树。

松材线虫是一种微小线虫,通常只有1mm 左右长度。它们在松树松脂管内生活,并通过雌虫的体内进入其他树木中。一旦虫体进入树木内部,它们就开始繁殖并产生毒素,破坏树木的组织结构和水分代谢,最终导致树木死亡。

松材线虫病症状包括树皮变色、枯萎、萎缩和树冠逐渐变得稀疏。在受感染树木上,可看到从树皮下面穿出来松材线虫[1]。

为了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需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需对受感染树木进行及时移除和销毁。其次,需对周围的树木进行监测和隔离,以避免病原体的传播。此外,还可使用化学控制方法,如喷洒杀虫剂,以防止松材线虫的繁殖和传播。另外,也可使用生物控制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捕食松材线虫。

总之,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树木疾病,对环境和经济都造成了巨大影响。有效控制和防治措施是必要,以减轻其对林业的破坏。

2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

2.1 传播媒介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线虫是通过传播媒介才能够感染新树木并在其中繁殖,继续传播病害。以下是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详细论述:①松材线虫本身。松材线虫可通过自身移动从一棵树传播到另一棵树。成虫松材线虫会在松树内产生大量幼虫,并且在幼虫发育成熟过程中,会逐渐进入树干深处。当树木发生疾病或死亡时,松材线虫就会离开树木,并移动到附近的树木上。②传染病害的树木。松材线虫会在感染病害松树中繁殖和生存,并在其内部形成大量虫体。当这些松树被砍伐、移除或其他方式破坏时,松材线虫就会从破损树干中离开并传播到其他树木上。③载体昆虫。某些昆虫可成为松材线虫载体并传播病害。例如,东北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主要载体昆虫,会在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成虫和幼虫,并将其传播到其他树木上。其他可能成为松材线虫载体昆虫包括某些蜗虫、小蠹科昆虫和蠹蛾科昆虫等。

2.2 传播途径

该病害传播途径可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①直接接触传播。松材线虫可直接通过病树之间接触传播,即当感染松树和未感染松树相邻时,病原体可直接从一棵树传播到另一棵树[2]。②运输和贸易传播。在木材贸易和运输过程中,松材线虫病也可通过感染木材和木制品方式传播到其他地区和国家。例如,如果感染松树木材被用于建筑或制造家具等,那么其中线虫就有可能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传播到其他树木上。③空气传播。松材线虫病也可通过空气传播,例如,在林地中进行伐树等人类活动,可能会导致病原体被散布到周围树木上,从而导致病害的进一步传播。

2.3 发病症状

松材线虫病可引起松树的迅速死亡,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毁灭性森林病害之一。它可破坏整个松林,引发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松材线虫病对各国林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威胁。

松材线虫病发病症状包括:①松树的树冠开始逐渐枯萎,之后树木迅速死亡,通常只需几周至几个月。②松树的树皮开始变成灰色或棕色,有裂纹和水渍状。③松树内部木材变成淡黄色或棕色,出现树脂泛滥,树木表面有树脂渗出。④在树皮和木材内可观察到松材线虫成虫和幼虫。⑤感染树木叶片开始脱落,枯死树枝开始出现。⑥松林中相邻的松树迅速感染,病害范围扩散迅速。

2.4 侵染特征

松材线虫主要寄生在松树树皮和木材中,通过吸取树木汁液和组织液来繁殖和寄生。成虫和幼虫都会在寄生期间繁殖,成虫和幼虫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对松树造成更多危害。松材线虫病的循环侵染特征主要表现为松材线虫在松树中的寄生和传播过程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可分为以下阶段:①初次感染阶段。松材线虫通过传播媒介或者伤口进入松树,开始在松树内部寄生和繁殖,引起树木组织损伤和破坏[3]。②扩散阶段。感染松树会逐渐出现病状,病害会扩散到周围松树中,通过传播媒介等方式迅速传播,形成病害扩散。③病树死亡阶段。由于松材线虫寄生和繁殖,感染松树逐渐枯萎和死亡,病害范围逐渐扩大。④再次感染阶段。松材线虫在已经感染的树木中会继续繁殖和寄生,并在这些树木上形成一个新的感染源,从而进一步感染周围健康树木,形成循环侵染。

3 松材线虫病防治要点

3.1 化学防治

3.1.1 喷洒杀线虫剂

喷洒杀线虫剂是目前最常用松材线虫病化学防治方法之一。喷洒剂液时,要求在干燥天气下进行,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喷洒剂量为200~250mL/树。具体杀线虫剂药品包括马拉硫磷、阿维菌素等。

3.1.2 土壤施药

土壤施药也是一种有效防治方法,可选择含有甲基溴环丙烷的杀线虫剂,如百灵达。在每个被感染的树木周围挖一个孔,深度在20cm 左右,孔直径根据树木的大小而定,然后向孔中注入50mL 杀线虫剂溶液,再用泥土封口即可。需注意是,每个孔之间距离应该足够远,以确保药剂能够覆盖到整个病害区域[4]。

3.2 生物防治

3.2.1 天敌放流

在森林中定期放流天敌,如天蚕蛾等,可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天蚕蛾是松材线虫的天敌之一,它可吃掉松材线虫,从而减少病害的传播。天敌放流时,需选择适当时间和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3.2.2 菌剂施用

菌剂施用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可利用一些寄生于松材线虫真菌,如白僵菌、石膏孢等,来抑制松材线虫繁殖和扩散。菌剂施用时期一般在松树幼苗或者成年树冬季或春季,菌剂使用方法是将其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松树树干、根部或者周围的土壤中。

3.2.3 建立防治模型

通过建立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模型,可采取科学、系统、综合的防治措施。例如,可通过分析天气、树龄、树种等因素,预测病害发生和扩散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3.3 物理防治

3.3.1 移除被感染树木

将被松材线虫感染树木及时移除,以防止病害扩散。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对松树林进行全面巡查,找出被感染树木。其次,标记感染树木,并确定它们位置。最后,使用合适工具,将感染的树木砍伐、割断,并运往安全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

3.3.2 清理感染部位

松材线虫会通过被感染松树干部位进行传播,及时清理感染部位,可有效防止病害扩散。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用刀等工具清除感染部位松树皮及树脂,清除时要小心不要将线虫挤出。其次,用喷枪或高压水枪冲洗感染部位,彻底清洗残留松材线虫和卵。最后,将松树干表面刷上消毒剂,如5%石灰浆,以杀灭残留松材线虫和卵。

3.3.3 降低树干温度

松材线虫喜欢温暖干燥环境,因此通过降低树干温度,可有效减缓松材线虫繁殖速度。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浇水或者喷洒水雾等方式,使松树表面温度降低。然后,在松树干部位布置遮阳网或者类似物质,以降低松树干部位的温度。最后,对于大面积林区,可使用遮阳账篷等设施,以降低林区温度,达到减缓病害发展效果。

需注意的是,物理防治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4 加大检疫力度

加大检疫力度是保证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几种通过加大检疫力度来保证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方法:①增加进口木材检疫力度。进口木材是松材线虫病传入主要途径之一,加强进口木材检疫力度可有效防止病害传入。对于来自疫区木材,应当进行彻底的检查和处理,以确保不带入病害[5]。②加强物品携带者的检疫。松材线虫病也可通过人员、车辆等物品携带者传播,因此应当对这些物品携带者进行检疫,确保不带入病害。③建立监测体系。建立松材线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林区内松树进行检测和调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树,防止病害扩散。④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防治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减少病害传播机会。通过以上措施,可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监测和控制,保证病害不再传播和扩散。

3.5 营林措施

3.5.1 清除枯死木

(1)及时清除枯死木。及时清除枯死木是松材线虫病防治首要任务。对于林区内枯死木,应当及时清理处理,将其运出林区或者焚烧处理,以切断病害传播途径。

(2)建立清理机制。建立清理枯死木机制和制度,定期检查林区内的枯死木,并及时进行清理处理。同时,建立清理档案,记录每一次清理情况和处理结果,以便监测和评估病害的传播情况。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枯死木清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减少枯死木对病害传播机会[6]。

3.5.2 加强林分抚育

(1)加强林分检查。加强林分检查,及时发现松材线虫病病害情况,对有病树木进行标记或者清除,防止病害的扩散和传播。同时,对于发现病害较轻林木,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2)确保足够光照和通风。松材线虫病通常在潮湿、阴暗、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繁殖,因此需保证林分内充足光照和通风,减少湿度和温度,以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3)适度间伐。间伐是林分抚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度间伐可减少林木的密度,增加林木空间和光照,促进林木生长和健康。通过适度间伐,可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抗病性,防止松材线虫病发生和扩散。

(4)施肥和保水。适当施肥和保水可以促进林木生长和健康,提高林木的免疫力和抗病性。同时,保持林分内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水分状况,有利于松材线虫病防治[7]。

3.5.3 营造混交林

营造混交林是一种生态防治松材线虫病有效方法,具有多种优点,如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森林抗病性、增加森林经济效益等。一方面,要选择与松树互补性强的树种,如杉木、柏树、杨树、柳树等,这些树种对松材线虫有较强的抗性,能够有效地减缓病害传播速度,从而达到防治目。另一方面,混交树种的布局应该合理,松树与其他树种应间隔种植,避免病害的迅速传播。可采用条带状或点状混交方法,或者在松树旁边种植一圈防护林带,增加病虫害隔离带。同时,应增加森林多样性,逐步建立复合林分,促进生态系统复杂性,增强森林系统稳定性,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可种植草本、灌木等多种植物,增加地被覆盖度,提高生物多样性[8]。

4 结语

综上所述,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森林资源的病害,其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性。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需从加强检疫力度、清除枯死木、加强林分抚育和营造混交林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化学、生物和物理综合防治措施。同时,也需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治意识,共同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我们相信,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松材线虫病认知不断提高,未来必将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这种病害发生。

猜你喜欢
松材线虫病松树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和呼吸道线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松树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松树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吉安市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