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

2024-04-03 21:57华苗于伟
成才之路 2024年6期
关键词:大思政协同育人思政课

华苗 于伟

摘要:“大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是高校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视域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思政课与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各具有独特的作用,二者的协同育人,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其内涵具有双重向度:事实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结合。在方法论层面,一是要基于主体间性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二是要基于系统性坚持“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统一。

关键词:高校;“大思政”;思政课;共青团;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C961;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6-0013-04

基金项目: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深圳贡献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编号:dwzz22176);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模式研究”(编号:szjy2201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形势与政策”(编号:HITSZIP220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这深刻阐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于如何实现这一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及。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大思政”的提出,顺应了面对“两个大局”之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围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思政”的理念,提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3]。因此,在思政实际工作中,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目前,许多理论研究都集中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较少关注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涵与机制。事实上,思政课与共青团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研究二者协同育人的内涵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意识形态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轉变。在“大思政”的视域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化、现代化的迫切现实要求。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大思政”的核心要义

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实践层面的问题,高校必须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是“大思政”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及人的全面发展时多次强调:“任何道德说教在这里都不能有所帮助。”[5]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停留于道德的说教,因为社会存在、现实生活才是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才能实现,“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因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当代中国,“大思政”最深厚的实践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近年来,我国更是从教育基本方针的高度强调要将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7]。因此,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就是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中讲清讲透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讲清讲透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所有成果。同时,还要说明这些活动和成果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另一方面,要从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实践,将所学所思所想投入现实生产实践中,探索客观事物,发现客观规律,遵循客观现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而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化为自己的内部力量。

2.思政课与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征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调动一切力量参与到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建设中。

思政课与共青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征体现在既是通过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知识传播的教学实践,又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素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活动。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生力军的作用,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征体现在共青团作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青春力量”“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8],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课外空间和网络空间,通过团组织建设与组织化成长空间,引导大学生的成长方向,为大学生提供自觉、自主、自育的成长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共青团所独具的社团文化等,正是以“如盐入水”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成长成才。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更加注重理论的深度挖掘,共青团更加注重实践的广度探索,二者相互补充、有机统一。

二、“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双重向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大思政”的核心要义,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核心内容即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内涵,具有双重向度:一是事实性与规范性相结合,二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结合。

1.事实性与规范性相结合

事实性关注的是事物的存在状态及其发展,规范性关注的是事物的应然状态及应然的发展,事实性与规范性的关系问题尤为重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事实性与规范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割裂。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就是要在事实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向度中,既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性,又要引导大学生从这种“实然”出发去追求“应然”,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应然性。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碎片化、管理扁平化成为常态,掌握并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成为大学生急需的能力。高校思政课要在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讲清楚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成就、问题挑战,讲清社会的物质实践与人的精神生产相统一、讲清宏大的时代背景与微观的个体相统一,从而提高学生辨别事实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规范判断,在学理层面深入把握事实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共青团的各项活动在事实性层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能力的同时,更加在规范性层面培育大学生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社会体验、素质拓展、“第二课堂”等活动,能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业发展能力、综合素质等社会化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能够积累大量的、感性的社会事实性认知,进而将自身的成长需求与服务人民、投身国家建设等规范性追求结合起来。

2.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相结合

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实践是主体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受到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制约,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成功实践,是“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有力支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9]也就是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只有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才是对社会主义最好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越好,这一证明力就越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教育学生明确人生的追求是需要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才能实现的,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实现个人梦想,而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实现,离不开为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贡献个人力量。共青团百年来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历史也充分证明,这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

也就是说,无论是思政课,还是共青团,在实际工作中都可以鲜活的现实、生动的案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引导大学生基于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在投身国家发展中实现自身成长成才,是“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自觉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在与错误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思政知识基础,又要使学生肩负起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任务。而大学生在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中推进实践的展开。

三、“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方法论机制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要基于主体间性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基于系统性坚持“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统一。

1.基于主体间性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第一,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发现真问题。由于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不同,再加上思政课堂学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只能针对学生最普遍的问题进行回应。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對理论运用的实际困惑需要有其他渠道进行反馈。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点:借助“校团委—院级团委—团支部”三级网络组织架构,能实现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快速传导,使得党的政策、理论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到基层团组织。同时,借助这一组织优势,可以实现最全面的学生反馈,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关于理论学习的真问题,从而使思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

第二,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做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在价值引导过程中,思政课与共青团要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和体现,思想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方式主动参与到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这一点,能将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再一次充分显现出来:在党的领导下,以团组织为基本单位,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组织格局,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最喜爱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自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大思政”格局。

2.基于系统性坚持“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统一

第一,优化师资结构,形成多维合力。“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理论水平高的思政教师队伍,以师德师风、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为重要抓手,培养思政教师队伍。同时,要通过选任思政课专职教师兼职团委工作,聘请思政专家讲授团课,挖掘优秀团干开展思政实践课,打通师资联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合力。

第二,優化内容结构,形成资源合力。“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要用道理说服学生,让学生掌握理论,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剖析社会现实。在思政课的“小课堂”上,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脱贫攻坚故事、抗疫故事等,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可以结合国际事件,分析各种社会思潮,阐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可以结合“四史”,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以波澜壮阔的实践为“大课堂”,在志愿活动中感悟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在红色革命纪念活动中厚植家国情怀。这样,能贯通思政课堂与共青团活动,形成资源合力。

第三,优化平台结构,形成育人合力。“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要贯通思政课平台与共青团平台,构建“大课堂”。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协同育人制度设计,优化评价机制,促进思政课堂与共青团活动的有效联结,进而形成育人合力。

四、结语

总之,“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的必然要求。贯彻“大思政”教育理念,需要高校不断探索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使思政课与共青团能够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进而使思政教育更具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政课与共青团协同育人,能够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提升思政效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2]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1).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7.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295-29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230.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1-04-3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29.

[9]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Study o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a Miao1,2, Yu Wei1

(1.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Youth League Committ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School of Marxism,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5, China; 2.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Youth League Committee,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55, China)

Abstract: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practical requireme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the only way for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real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each have unique rol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the two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has a dual dimension: the combination of factual and normative aspec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ruth and value dimensions. At the methodological level, firstly,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unity of indoctrination and inspiration based on intersubjectivity, and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unity of "small classroom" and "large classroom" based on systematicity.

Key words: universitie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collaborativeeducation

猜你喜欢
大思政协同育人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